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牛胃属复胃,分为四室,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真胃)。前三个胃总称为前胃。前胃病是牛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病态,也反映在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过程中。主要病状特点是:食欲障碍、饮欲障碍、反刍与嗳气障碍以及"翻胃吐草",包括前胃驰缓、瘤胃积食、瘤胃鼓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应用中药治疗牛前胃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本人对牛前胃病中药治疗的要点分述如下。1前胃驰缓前胃驰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机能低下、收缩力减  相似文献   

2.
<正>前胃病是牛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病态,也反映在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过程中。主要病状特点是:食欲障碍、饮欲障碍、反刍与嗳气障碍以及"翻胃吐草",包括前胃弛缓、瘤胃鼓气、瘤胃积食、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等。应用中药治疗牛前胃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笔者对牛前胃病中药治疗的应用分述如下:1.前胃弛缓。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机能低下、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产  相似文献   

3.
<正>牛前胃病是奶牛、耕牛较常见的疾病,主要为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瘤胃酸中毒等。做好前胃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工作,对提高牛生产的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临床经验从前胃的特点、常见病的病因、诊断要点、治疗及预防进行阐述,期望给广大牛生产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严作廷 《兽医导刊》2013,(11):43-46
牛前胃疾病主要有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瓣胃阻塞和创伤性网胃炎。这类病是牛胃肠机能障碍中的常见多发病,在牛饲养场及专业养殖户,当饲养管理不当时,更容易得这类病,故对牛的养殖业有很大影响。现将前胃弛缓、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瘤胃积食和瓣胃阻塞防治作综合叙述。一、前胃疾病的发生原因1.季节因素。牛前胃疾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前胃弛缓多发生在  相似文献   

5.
牛的前胃疾病包括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等。前胃疾病是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发病率高,治疗不及时,常常导致病畜死亡,易使畜主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它直接关系到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牛前胃疾病的防治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和注意。笔者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点点滴滴的诊断技巧,整理出来,愿与所有兽医从医者共同探讨。1病因1.1饲养管理不当,如过食、饲料骤变、饲料及饮水质量差、饮水不合理等。1.2采食过快,未经咀嚼即吞入瘤胃,常吞入铁丝、铁钉等而发生创伤性网胃炎。1.3…  相似文献   

6.
<正>瘤胃、瓣胃及网胃统称为前胃。前胃疾病是奶牛的常发病,在奶牛疾病中占很大比例。所以,防治前胃疾病对奶牛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奶牛前胃疾病分为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前胃疾病除创伤性网胃炎外,在治  相似文献   

7.
反刍兽的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真胃4部分组成,只有真胃才相当其他动物的胃,而其余各部称前胃。反刍兽的前胃疾病包括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瓣胃阻塞及创伤性网胃炎等。每个前胃病除具有各自的临症特点外,还都具有共同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严作廷 《动物保健》2013,(11):43-46
牛前胃疾病主要有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瓣胃阻塞和创伤性网胃炎。这类病是牛胃肠机能障碍中的常见多发病,在牛饲养场及专业养殖户,当饲养管理不当时,更容易得这类病,故对牛的养殖业有很大影响。现将前胃弛缓、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瘤胃积食和瓣胃阻塞防治作综合叙述。  相似文献   

9.
1农村役牛前胃疾病发病特点 原发性前胃疾病(单纯性消化不良),主要是季节突变、饲养与管理不当、兽医临床医源性等因素引发;继发性前胃疾病,往往由消化器官炎症或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及中毒引发。经诊疗统计,2009年1—10月份,宁洱县有817头役牛发病,其中前胃弛缓占11.4%、瘤胃积食38.4%、瘤胃臌胀48.6%、瓣胃阻塞1.7%。农村金属锐器较少,创伤性网胃炎也较少。现作如下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由于价格、效益、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康保县的牛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生产过程中也受到了诸如疾病等方面的困扰,笔者接触养殖户的过程中发现,牛前胃疾病不可忽视,初步统计发病率占非传染性胃肠病70%左右。牛前胃疾病包括瘤胃积食、瘤胃膨胀、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和瓣胃阻塞等方面,在发病后既有共同症状,又有特殊表现,在病的演变过程建立诊断时,要抓住这些特点和病因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前胃疾病和皱胃疾病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包括有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五种前胃疾病和皱胃积食、皱胃变位二种皱胃疾病.据临床统计,其发病率占牛消化系统疾病的71.3%,占牛内科疾病的51.8%.又因其临床症状错综复杂,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故探讨和研究牛前胃疾病和皱胃疾病的防治,对奶牛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前胃疾病和皱胃疾病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包括有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五种前胃疾病和皱胃积食、皱胃变位二种皱胃疾病。据临床统计,其发病率占牛消化系统疾病的71.3%,占牛内科疾病的51.8%。又因其临床症状错综复杂,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故探讨和研究牛前胃疾病和皱胃疾病的防治,对奶牛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减弱,导致消化紊乱的慢性疾病,是牛常见病之一,役牛、肉牛和奶牛均可发生。本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前胃弛缓,多由饲养管理失宜、突然改变饲养方式、过度劳役或缺乏运动、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继发性前胃弛缓,发生于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真胃炎、腹膜炎等。中兽医认为本病是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导致功能降低。分为脾胃气虚、脾胃阳虚和脾胃阴虚。  相似文献   

14.
牛前胃弛缓是前胃的运动机能减弱、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消化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中兽医称为脾虚慢草。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继发性前胃弛缓多发生于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等前胃疾病及多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和热性病的发病过程中,但笔者却遇到两例口服抗生素引起的前胃弛缓,现报道如下:1病例1.1病例11995年9月某畜主诉其所饲养的耕牛患病。经查,患牛为一青年水牛,体温37.8℃,呼吸27次/min,脉搏47次/min;精神沉郁,食欲丧失,反刍停止;听诊瘤胃时,许久才能听到极微弱…  相似文献   

15.
牛前胃疾病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牛瘤胃、网胃、瓣胃疾病的总称,是由于饲料加工调制不当,金属异物进入网胃,导致网胃和腹膜损伤产生炎症;或饲养管理、使役不当等原因导致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胃收缩无力甚至停止,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多发性内科疾病。主要有前胃弛缓、瘤胃臌气、瘤胃积食、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等疾病。笔者多年在基层从事兽医临床医疗工作,以己拙见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6.
耕牛前胃病主要是瘤胃积食、瘤胃膨气、三胃秘结、前胃弛缓和创伤性网胃炎。耕牛前三胃结构密切相连,功能相互影响,病情相互演变,互为因果。这些年,我们在临床的反复实践、认识中,对耕牛508例前胃病的病因、症状、发病规律、诊治要点进行了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牛前胃弛缓是由于饲养管理失宜,饲喂粗劣难以消化的饲料或吞食多量的泥沙、沙石等异物,过劳或运动不足,缺乏光照,过饥过饱等以及其它疾病(如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瘤胃积食、瘤胃臌气、慢性胃肠炎、结核病、布氏杆菌病、肝片吸虫病、有机磷农药中毒等)等原因引起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微生物菌群失调、瘤胃内环境失常、胃内容物腐败酵解产生有毒物质,刺激前胃黏膜而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少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中兽医称为“脾胃虚弱”。以舍饲牛多发。  相似文献   

18.
对牛前胃疾病诊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前胃疾病包括瘤胃积食、瘤胃膨胀、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和重瓣胃阻塞等方面。根据近年内临床所见,牛的前胃疾病占非传染性胃肠病70%左右。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牛的身价提高.目前广大群众的养奶牛“热”已形成高潮,为此研究它的多发病,常见病具有重大的意义。牛的前胃,从解剖位置上,联结紧密,功能复杂,互为因果关系。因此在发病后既有共同症状,又有特殊表现,在病的演变过程建立诊断时,要抓住这些特点和征候的主要病因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9.
摘要:牛的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三个胃。牛前胃在生理上互相协调,在病理情况下则互相影响,往往互为因果,使症状错综复杂,既有一定共同症状,又有各自的特点,首先要根据前胃病中心证候特征,确定是不是前胃病,然后根据各自的分证特征,确定是哪一种前胃病,最后进行治疗。笔者根据近年来对牛前胃疾病的临床诊断,辨证论治分析治疗,发现应用中药治疗牛前胃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牛前胃病中药治疗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瘤胃、瓣胃及网胃统称前胃。前胃疾病是奶牛的常发病,在奶牛疾病中占很大比例,因此对前胃疾病的防治与研究,对奶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病因分析1.1前胃疾病传统分类,一般分为前胃驰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5种。前胃弛缓时,瘤胃功能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