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油松纯林改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查了油松纯林及采用带状皆伐改造后形成的混交林的生长情况后,从混交后林分的稳定性及生态效益等方面,论述了油松纯林的改造是可行的,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东部地区油松纯林改造工程已初具规模 ,并在防治松毛虫、改善林分条件、促进林木生长等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油松纯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油松纯林改造技术的几个方面,其中包括营林目标的重新确立、林分密度的调整以及具体的改造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辽西地区油松纯林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
结合近自然理论进行马尾松纯林改造,每667m2选定20~25株作为母树,采取择伐和疏伐相结合,适当补植阔叶树,促进林木生长和生物多样性。通过间伐强度采取20%、40%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间伐马尾松林分,均能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林分抗逆性,有利于土壤改良,其中40%的间伐强度更有利于林分形成混交复层林,提高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纯林改造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近自然理论进行马尾松纯林改造,每667m2选定20~25株作为母树,采取择伐和疏伐相结合,适当补植阔叶树,促进林木生长和生物多样性。通过间伐强度采取20%、40%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间伐马尾松林分,均能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林分抗逆性,有利于土壤改良,其中40%的间伐强度更有利于林分形成混交复层林,提高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阜新地区油松纯林改造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阜新市细河区水泉镇塔子沟流域进行油松纯林改造工程试验,结果表明,油松纯林改造具有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松毛虫的防治上,是最理想的防治措施,自改造以来,该区域的松毛虫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8.
辽宁西部地区油松水土保持纯林改造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西部营造有大量用于水土保持的油松人工纯林。如何改造这些低效的纯林是生产实践中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根据近自然林业思想,通过实践提出了带状皆伐栽植阔叶树,块状皆伐栽植阔叶树和林中空地、林缘等栽植阔叶树改造现有的油松纯林具体方法。论述了改造的对象和树种选择等问题,并详细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条件。通过实际调查和对比分析,对经过带状改造的油松林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6年后,采用上述方法改造的油松林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加了23.5%-52.9%,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了6%-142%,46%-99%和31%-200%,松毛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水土保持功能也得到提高。图2表3参37。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阜新地区林分生态条件,控制松毛虫危害,促进林木生长,在小区试验研究基础上,1995—2000年,6年间在阜新地区的28个乡镇、10个国有林场松毛虫发生的常灾区幼林中进行油松纯林改造成混交林技术推广,共推广15 333hm2,实际栽植阔叶林、灌木4 800hm2,成活率85%左右,保存率在80%以上。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抚顺矿业集团公司现有森林40990hm^2,1980年前落叶松、油松人工纯林面积占93%。由于大面积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为单一种的有害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和有利的繁衍栖息环境,极易形成虫源、病源地,种群密度和数量迅速增加,经常大发生并造成灾害,严重影响森林正常生长和森林多功能的发挥。近20年来,依据生态学原理,在经营生产的各个环节,采取改变人工纯林树种组成、调整林分结构的经营措施,逐渐改善了人工纯林的生态环境,丰富了植物多样性,增强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实现了森林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促进了森林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保山市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保山市林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开发重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油松纯林进行混交改造试验,比较了混交林在改善林间气候、调节林木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改造成混交林后可以加大林木生长、提高林间单株蓄积量,降低林间温度、提高林间相对湿度;以油松+紫穗槐混交林树高最大,达8.78 m;平均胸径以油松+小叶锦鸡儿混交林最大,达12.26 cm;单株平均蓄积量以油松+小叶锦鸡儿最大,为0.045 2 m^3;改造成混交林后,相对湿度有所提高,温度下降,以油松+小叶锦鸡儿的降温效果最明显,比纯林下降了3℃。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5 a生杉木人工纯林在不同坡位上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对15 a生杉木人工纯林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冠幅生长均有显著影响;人工林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等生长指标一致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坡位间平均胸径生长和平均树高生长均表现为:上坡位与中坡位无显著差异,上坡位与下坡位差异极显著(p<0.01),中坡位与下坡位差异极显著(p<0.01);坡位间冠幅生长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马尾松人工纯林为对象,分析其近自然化改造后森林质量变化和树种发育情况,为此类人工纯林的近自然化经营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方法 2007年在广西凭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对马尾松纯林开展近自然改造试验并设置样地20块,其中经营样地16块、对照样地4块;于2007年第一次全面调查获得本底数据之后,冬季执行目标树抚育择伐;2008年春执行6个阔叶树种4种组合的林下补植作业;2016年实施第二次目标树抚育伐;2007年后,每2年执行1次样地复测调查,共获取了7期数据。对7期监测数据的重要值指数、平均胸径和纯生长量等指标进行统计,从树种组成、林分结构、林分生长等方面对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 近自然化改造的马尾松人工纯林经过13 a后,林分逐步过渡到异龄复层混交林结构。林下补植的6个树种的重要值均处于前10名,林分中出现了安息香、油桐等树种的天然更新。近自然化改造的马尾松林的林木从5 cm起测径阶到55 cm径阶范围内均有分布,呈现出经营措施促进下快速形成混交异龄林格局的发展动态;而未作处理的对照林分依然呈同龄纯林的径级分布。就生长而言,近自然化改造林分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分,并且林分生长量主要集中于较大径阶林木,实现了林分价值的显著提升。 结论 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中,调整树种组成是最关键的经营措施;扩大径级结构分布范围是针叶纯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基本指标;近自然化改造显著提高了森林的生长量和蓄积量;同时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发育,改善了森林土壤和生态系统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5.
竹子纯林经营方式削弱了竹林水分循环作用,与乔灌木混交竹林相比,其水分循环是不完整的。竹林水分变化又影响到竹林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变化。通过对竹子纯林经营水分循环变化的研究,表明乔灌木对竹林起着“引水”和“提水”的作用,是其它各种人工方法都难以取代的,因此建议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从森林群落生态学的角度对竹子混交林的效益、保护、营建、培育等方面开展研究,大力提倡混交林经营。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云南省保山市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实际,总结取得的阶段性经验,并针对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工作组织、科学引导、政策执行、模式选择、督导检查、分工协作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为加快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保证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张旺 《河南林业科技》2021,41(1):17-19,47
以河南省信阳市国有南湾林场为研究区,对马尾松人工纯林改造成异龄针阔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目标树作业并补植阔叶树的改造后,马尾松人工林的林下植物获得较多的资源,促进了植物更新与生长,林下植物多样性升高.为河南地区人工纯林的改造及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龙山森林公园风景林景观改造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湖南省龙山森林公园风景林景观资源的现状,表明其风景林景观存在树种单一、林相单调、风景林景观较差等问题。结合公园风景林景观特点,提出以管护、林缘补植、补植套种、竹林改造4种模式改造风景林。  相似文献   

19.
截止2002年底,保山市非公有制造林19.3万hm^2,参与退耕还林造林7670hm^2,投资达19548.2万元.私营企业207个。介绍了取得以上成绩的经验,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郑铭铃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2):138-141,145
实施中低产林改造是提高森林资源整体质量水平的有效措施,是改变沾益县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穷林农"现状的必然选择.沾益县符合中低产林标准的林地面积达4.15万hm2,计划2010~2020年内改造3.33万hm2.文中阐述了沾益县中低产林改造方式和改造效果.分析中低产林改造中存在的改造资金严重不足,改造树种单一,农户营造林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龙头带动作用,加大改造模式的创新力度,加强中低产林改造作业管理,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和科技支撑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