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频次分布卡方检验和八种分布型指数的测定,浙江黑松叶蜂幼虫的空间格局为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文中还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五种抽样方法研究表明,平行线抽样和棋盘式抽样精度较高,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甘草萤叶甲空间分布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甘草萤叶甲成虫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成虫符合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幼虫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成虫、幼虫均为聚集分布。并分析拟合了成虫和幼虫在大田中的理论抽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频次分析法和分布型指数法,测定了松实小卷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并进行了序贯抽样分析以及平行线法,对角线和棋盘式法3种不同抽样方法的可靠性比较。结果表明:在黄山松幼林中,松实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一般的负二项分布。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毛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模型法和频次分布法研究了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幼虫的分布型符合聚集分布。低密度情况下的幼虫服从Neyman A型分布,幼虫在单株树上的分布服从负二项分布,各轮枝层虫口密度差异显著,可将其划分为3组。比较6种不同的抽样方法,以Z字形法为最好。抽样数量以24侏为宜。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频次分布检验法和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焦艺夜蛾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结果幼虫和蛹多属于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等聚集分布型。估计了幼虫和蛹的最适抽样数。进行了幼虫序贯抽样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测得菜青虫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根据该分布型求理论抽样数的公式及甘蓝莲座期菜青虫防治阈值为0.69头/株,建立了可变强度抽样法的抽样数图及具体操作方法。模拟抽样结果表明,该法能反映总体实际情况,比固定样本容量法可减少抽样数。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樟巢螟的生态学特点和发生规律,采用多种不同聚集指标,对上海市奉贤区樟巢螟幼虫虫巢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并对樟巢螟幼虫虫巢的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樟巢螟幼虫虫巢在行道树的香樟树上为聚集分布,以西上方位的平均樟巢螟幼虫虫巢数最多,达4.8个。利用Iwao理论抽样数模型,得出了樟巢螟幼虫虫巢的理论抽样数计算公式为N=t~2[1.651/m+0.101]/D~2,并计算了不同防治密度和不同误差要求下的樟巢螟幼虫虫巢最适抽样数,最终建立了樟巢螟幼虫虫巢的序贯抽样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8.
二齿茎长蠹幼虫的空间分布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聚集度指标测定二齿茎长蠹幼虫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经多次适合性频次检验,分布的状态呈现负二项分布.并探讨了最适抽样数在资料代换及序贯抽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桃潜叶蛾幼虫空间分布及二阶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2002年7~8月份的调查,得出桃潜叶蛾幼虫初期在桃树间和桃树内的空间分布型均属于普通的负二项分布。计算了桃潜叶蛾幼虫二阶抽样的理论抽样数,进行了桃潜叶蛾幼虫二阶抽样的序贯分析。  相似文献   

10.
青花菜田甜菜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青花菜田甜菜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检验,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幼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并具聚集度的密度依赖性,符合普通的负二项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1.
劳氏粘虫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频次分布、聚集度指标法等方法对劳氏粘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劳氏粘虫幼虫在玉米田呈聚集分布,同时符合负二项分布,在空间分布空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多种方法测定了樟莹叶甲卵和幼虫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樟莹叶甲的卵和幼虫符合Neyman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都是稀疏的个体群,幼虫在林内由聚集分布不断扩散为均匀分布.应用Iwao方法,计算了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分析了幼虫的序贯抽样.  相似文献   

13.
光肩星天牛危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对光肩星天牛羽化孔、排粪孔、刻槽数目做了统计分析,采用波松分布、负二项分布进行拟和,并用扩散型指数进行检验,确定了蛹、幼虫和卵的空间分布型属负二项分布.研究了林分被害的年度变化及胸径与被害关系,分析了生存率和集中度,根据Lwao 回归,确定了X* 与X 的回归直线,得出了不同虫口密度和允许误差下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4.
杨梅小卷蛾幼虫的空间格局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本文应用多种方法测定了杨梅防火林带小卷蛾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小卷蛾幼虫符合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稀疏的个体群,幼虫在林带内以聚集型扩散.根据Iwao法计算了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林带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梦尼夜蛾卵、幼虫、蛹的抽样,并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和频次分布法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表明,梦尼夜蛾卵、幼虫、蛹均属聚集分布,其中卵、幼虫又同时符合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对形成此种分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松毒蛾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比较频次法、聚集度指标法和相关系数法研究了松毒蛾越冬代蛹和第一代幼虫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越冬代蛹属于负二项分布,第一代幼虫属于Neyman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五种抽样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平行线取样法最好.根据Iwao方法分析并计算了不同虫口密度下林间调查的最适取样数,列出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17.
杨干象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6年在黑龙江省林甸县对杨干象幼虫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还采用了频次分布比较x~2检验的方法和若干种聚集度指标的方法测定杨干象幼虫的空间分布。杨干象幼虫不符合Poisson分布和Neyman分布,而基本上符合负二项分布。在聚集度指标的测定中,杨干象幼虫符合聚集分布。在对杨干象幼虫抽样技术的研究时,分别采用了对角线、平行线、五点式、“Z”字形以及随机5种抽样方法,同时又比较了抽样精确度,结果表明,平行线和五点式抽样方法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侧柏毒蛾幼虫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侧柏毒蛾 (ParocneriafurvaLeech)是柏类园林树木的主要害虫之一 ,笔者利用Iwao等 11种方法对其幼虫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侧柏毒蛾幼虫在林间属于聚集分布 ,且符合负二项分布 ,由此得出了林间理论抽样数公式 ,且林间抽样方式以棋盘式最好。  相似文献   

19.
甘蔗二点螟幼虫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1)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和核心分布;(2)聚集度指标测定为聚集分布;(3)m~*—m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m~*=0.290 9+1.330 8m,属于最普通的聚集分布(负二项分布).在分布型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文中比较了植保上常用的4种抽样方式的精度;计算了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描述了 Kuno 种群序贯抽样的模型:T_=1.290 9/(D~2-0.330 8/n).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在实践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文运用频数分布法,聚集度指标法和相关系数法研究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卵、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卵、小幼虫、大幼虫和蛹的分布型均属于负二项分布。五种抽样方法比较结果,棋盘式取样法最好。根据Iwao方法分析并计算了不同虫口密度下林间调查的最适取样数,进行了序贯抽样以及虫口密度与有虫株率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