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社会性别理论的概念、基本观点与方法,阐述了社会性别理论对于重新认识农村社会发展,促进妇女发展等问题具有的重要作用。本文指出,社会性别理论作为一种认识工具,既承担着理论的认识功能也承担着理论的自身认识功能。社会性别理论需要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发展并与其他分析范畴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题以空巢老人为主要群体,以地区和性别两个维度进行限定,通过对农村空巢老年女性现状的分析,深入挖掘农村地区空巢老年女性群体的问题和需要,并提出社会互助养老的新思路。使农村空巢老年女性群体得到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山东省17地市的农村进行的610份问卷调查,对当代我国农村老年女性在夫妻权力关系、代际关系、社会生活参与等领域存在的社会性别权力关系的不平等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农村老年女性处于地域、年龄和性别三重弱势地位,这种弱势地位是女性生命历程劣势累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进行探讨后发现,在农业生产女性化的趋势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效率缺失的关键是存在社会性别盲点.在关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农村社区社会性别敏感性的基础上,进而强调农村"妇女参与"应成为研究的重要方面.基于对陕西省眉县项目村的实地调查,笔者微观地分析了农村社区的社会性别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社会性别敏感的外部干预对策,以期对现有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改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女童问题主要由我国长期的男权中心的性别制度造成,因此改变这种性别制度体系尤为重要,但仅靠这一点并不够,女童问题始终不能等同于性别不平等问题或妇女问题。在以“和谐社会”为口号的科学发展观面前,使我国的弱势女童尤其是农村中的弱势女童问题得到完满解决,是实现以上公平、公正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农村老年妇女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较少受到社会关注。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国农村老年妇女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南京市T镇为例,对农村老年妇女养老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农村老年妇女在经济来源方面以子女赡养费和社会养老保险金为主,总体水平较低;在生活照料方面,农村老年妇女的日常生活缺乏专有人员照料;在精神慰藉方面,子女家人甚至邻里在老年妇女的精神慰藉中充当着重要角色,但老年妇女日常的休闲娱乐方式单一。由此,提出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加强子女对老人的赡养意识、完善社区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精准脱贫是中国消除贫困的顶层战略设计。妇女是贫困的主要群体之一,妇女脱贫是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将社会性别引入贫困问题,建立对精准脱贫的社会性别审视,有助于拓展并深化其学理内涵,巩固并加强其施策成效。妇女与贫困深度联结,在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从添加妇女和妇女问题深化至构建性别敏感的脱贫战略,可以准确研判妇女致贫原因,建立确保防止妇女返贫的长效机制。就战略层面而言,将社会性别作为精准脱贫的一个必要考量,可以深入把握"精准脱贫"的确切内涵;就策略层面而言,需要针对妇女脱贫的特殊性,使性别意识融入战略原则和施策路径制定当中。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6年和2018年两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渠道分析法,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养老保险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人际交往,对社会适应具有明显的改善效应,在对内生偏误进行有效处理后,所得结论依然稳健;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改善效用具有性别、年龄和居住方式差异;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是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重要路径。因此,应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并建立稳定持续的增长模式、强化社会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并精准施策、积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并重视农村老年人的社会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曾经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农村留守妇女同样也是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中间力量。本研究以某地农村留守妇女为研究对象,从婚姻家庭与性别观念视角出发,厘清婚姻关系问题产生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以及二者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妇女幼年及其婚育期的经历对其婚姻关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村减贫扶贫保障政策深入推进,农村贫困问题得以有效缓解,但农村老年贫困问题日渐凸显,成为阻碍民生发展的绊脚石.基于社会学场域理论并结合田野调查资料研究发现,农村老年贫困场域变化的新趋势包括农村长老统治边缘化、财富代际转移过早化、劳动人口流动高频化、村庄社会团结式微化.这些因素互为作用,共同构成农村老年贫困的新型场域,是农村老年贫困问题的基础性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7):206-20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男性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丈夫外出务工之后,留守妇女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然而,当前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明显地存在缺位现象,为留守妇女构建个人支持网络、自助团体支持网络、社区支持网络,可以有效增强留守妇女的自助能力,改善留守妇女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妇女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目前一些研究关注了局部地区农村留守妇女在心理压力、心理健康、自我意识、社会支持和婚姻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还缺乏跨区域的比较研究,缺少对农村留守妇女心理问题原因的深层探讨以及有效的指导对策。  相似文献   

14.
赖力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1):173-177
关注妇女的需求,强调妇女的参与,进而关注社会性别关系是提高扶贫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世界宣明会贵州省榕江县"儿童为本,小区扶贫"项目进行调研,通过项目中的几个案例,对其中的扶贫与妇女发展、扶贫与社会性别平等进行分析,为反贫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关注妇女,抗击艾滋"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使得全世界将目光聚焦在妇女所受的艾滋病威胁之上。本文笔者在调查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艾滋病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全面地分析农村女性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论述了造成其社会支持网络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07-208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以人口战略、生育政策、就业制度、养老服务、社保体系、健康保障、人才培养、环境支持、社会参与等为支撑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体系。基于对安徽省部分农村老年妇女养老需求调查的数据资料,分析农村老年妇女养老需求的关键所在,提出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女童问题在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大框架下,是衡量国家发展、儿童发展、教育普及的一个指标,是个人及群体关注社会发展的具体表现。在实地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基础上,针对柘荣县农村女童问题,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农村女童问题的媒体倡导,分类实施农村养老保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等建议,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按照社会性别意识状况,公共政策分为性别中性、性别平等、性别差异和社会性别意识政策等4大类,它们对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各不相同.本研究通过采用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意识代理变量,首次将实证方法应用于其对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分析中,并得出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随女性市场工资率增加而上升,随受教育程度增加而下降的结论,即在统计意义上,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意识对农村女性劳动参与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纠纷与民间法有着“天然亲和”.正是在法官对大小前提的建构过程中,为民间法适用农村社会纠纷打开了通道,而从提升法治认同感和维持农村社会秩序的角度,民间法的司法适用,也有着重要的法制意义.特别是在农村社会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彩礼问题、相邻关系问题等具体纠纷中,民间法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进行探讨后发现,在农业女性化趋势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效率缺失的关键是存在社会性别盲点.在科技推广中关注农村社区的社会性别敏感进而强调农村妇女参与应成为研究的重要方面.基于对陕西省眉县项目村的实地调查,微观地分析了农村社区的社会性别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社会性别敏感的外部干预对策,以期对现有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改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