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楝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麻楝(Chucrasia tabularis A.Juss)是楝科(Meliaceae)麻楝属(Chukrasia A.Juss)植物,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珍贵乡土树种,也是当前庭园绿化较流行树种之一。麻楝树皮灰褐色,心材和边材  相似文献   

2.
麻楝蛀斑螟Hypsipyla robusta Moore是一种严重危害楝科树种的钻蛀性害虫。本文综述了对麻楝蛀斑螟的寄主植物、分布、危害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物生态学特征的研究结果,并从林业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概述了麻楝蛀斑螟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为今后深入研究麻楝蛀斑螟的防治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非洲楝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楝(Khaya sengaleansis A.Fuss.)又叫非洲桃花心木、塞内加楝、塞楝等,是著名的热带速生珍贵用材树种之一,也是一种优良的行道及庭园绿化树种。非洲楝原产非洲,是非洲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1960年引入我国,分别在广东、广西及福建的南部等地区引种栽培,其中以广东海南岛、湛江及广西南部等地种植的非洲楝生长良好,10年生树高可达10—14米,胸径达14—20厘米,优势树可高达18米,胸径可达40厘米,海南岛引种的非洲楝已开花结果多年。由于非洲楝具有速生以及树冠高  相似文献   

4.
亚热带速生阔叶树在浙南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浙南发展亚热带速生阔叶树种的经济意义、开发前景、开发内容、技术路线作了论述后指出,米老排、海南石梓、麻楝、红椿、银桦、青皮象耳豆为适生、速生、有效的理想开发树种。以开发宅区道路绿化用大苗,营造高生物量菇木林、密植工艺林、混农营栽材用速丰林为“一优两高”林业的最佳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日本楝是适应我国南方栽培的一种新绿化速生树种。它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 ,是一种具有多功能可综合利用的抗旱城镇绿化树种。据报道 ,日本楝树的皮、果、叶的浸出物对 1 0 0多种昆虫、螨类和线虫有防治效果。发展这种“杀虫植物”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加工简单、直接应用或者提取其有效成分制备杀虫剂是很有潜力的。如果结合医药、燃料、制板加工等部门进行综合利用 ,其经济效益更加可观。1 日本楝形态日本楝属植物与我国的苦楝、川楝和南楝相似。近几年我省分布的主要是苦楝及少量川楝。日本楝树高 2 0m、胸径 40~ 80cm ,树皮灰褐…  相似文献   

6.
市场信息     
南京绿化看好楝树南京中山陵园选中楝树作为陵园内的首推树种,同时,南京市园林局将考虑将楝树作为南京的行道树。为何选中楝树作为绿化树种?这是因为楝树有独特的杀虫功能,在楝树的体内含有一种具杀虫功效的楝素,从楝树果中萃取、提炼的楝素乳油制成的植物农药不但可以有效地防  相似文献   

7.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叶萌 《经济林研究》2004,22(3):60-63,67
印楝是一种优良速生的耐旱多功能树种.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现已进行了大规模的栽培并获成功。印楝具有较强的耐旱、生长迅速、材质优良、萌发力强、根系发达、易繁殖、生物量高等优良性状.且可作为医药、农药、肥料、饲料、燃料、土壤改良、绿化、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树种.是当前退耕还林中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优良造林树种.具有广阏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东省东江林场7 a生人工林20个树种的生长表现调查及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树种间的树高、胸径、冠幅均差异极显著(P<0.01),而且3个指标间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0个树种分为4类,红花荷和南酸枣生长表现最优,属于速生树种;西南桦、深山含笑、山杜英、翻白叶、山桂花、青冈、红锥、大叶紫薇生长表现次之;阴香、荷木、枫香、火力楠、海南红豆、黎蒴、樟树属中等速生树种;格木、楝叶吴茱萸、麻楝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麻楝扦插生根进程中形态、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揭示麻楝插穗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方法】以麻楝6个月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进行扦插,在扦插后每隔10 d取一次样,记录插穗生根情况,及测定基部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观测证实麻楝嫩枝插穗生根类型主要为皮部生根型,少量为愈伤组织生根型和中间生根型;其生根进程大致分为3个时期:皮孔萌动根原基诱导期(0~20 d)、不定根表达发生期(20~40 d)和不定根伸长发育期(40 d以后)。外源激素处理组麻楝插穗生根进程研究发现,内源激素IAA含量、IAA/ABA值、IAA/ZR值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ABA含量呈"上升-下降"趋势,GA和ZR含量的变化相似,均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中,处理组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均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表现为先下降而后缓慢上升。【结论】麻楝插穗生根过程中,外源激素IBA的施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插穗内源激素IAA、GA、ZR的含量及IAA/ABA、IAA/ZR的比值,降低ABA的含量。较高浓度的IAA和较为稳定的低浓度ZR有利于插穗不定根的发生;低浓度的ABA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与伸长;同时较低水平的IAA和GA对插穗根系伸长生长有益。较高比值的IAA/ZR和IAA/ABA有利于麻楝嫩枝插穗生根。外源激素处理加快了麻楝插穗内各营养物质的代谢进程,对插穗生根有利;各处理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幅度也较可溶性蛋白含量大,与麻楝插穗生根的联系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10.
在海南文昌开展15个树种近自然造林试验,通过2年生混交树种生长量调查对比分析,评价各个树种混交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树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大叶相思、麻楝、红花木棉3个树种早期生长效果明显,而青皮、蝴蝶树、坡垒这3个树种早期生长缓慢。利用系统聚类分析划分为4类,第1类为速生类,代表树种为大叶相思;第2类为较速生类,代表树种有麻楝、红花木棉、海南菜豆;第3类为中生类,代表树种有花梨、假苹婆、美丽梧桐、灯架、子京、海南红豆等;第4类为慢生类,代表树种有青皮、海南苹婆、油楠、蝴蝶树、坡垒等。  相似文献   

11.
乱采滥挖锆钛矿对文昌钛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巨大,造林是矿区植被恢复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比较和评估不同树种对钛矿区的造林效果,于2018年11月和2019年6月分别对岛东林场东风作业区复垦钛矿地营造的混交试验林2hm2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钛矿地复垦后,营造多树种混交林成活率达85%以上,琼崖海棠、非洲楝、麻楝、青梅、伊朗紫硬胶、乌墨与木麻黄混交造林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印楝是一种速生和耐旱的多功能树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现已在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引种栽培并获成功。印楝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生长迅速、材质优良、萌发力强、根系发达、易繁殖和生物量高等优良性状,且可用于医药、农药、肥料、饲料、燃料、土壤改良、绿化、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等方面,是当前退耕还林中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优良造林树种,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楝梢螟Eurhodope sp.*,属鳞翅目斑螟科。俗名钻心虫。幼虫蛀食嫩梢,而主梢被害后,萌生侧梢,造成过早分叉,树干弯曲,枝下高较低。所以,除严重影响树木的高生长外,还大大降低木材的工艺利用价值,有的树因萌生嫩梢被反复为害而引起整株死亡。已成为发展麻楝、红楝子等珍贵树种的严重障碍。为此,几年来我们在海南岛尖峰岭,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一、分布和寄主树种楝梢螟在海南岛分布于琼山(十字路)、屯昌(枫木)、崖县(三亚)、昌江(坝王岭)、陵水(吊罗山)、乐东(尖峰岭)等地。在尖峰岭地区从海拔25米到800多米均有此虫为害。广东大陆分布于清远、广州(龙眼洞)。广西分布于南宁、龙州(大青山)。寄主树种已知有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 A.Juss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 king红楝子Toona sureni(Bl)Merr.小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ogani(L.)Jacg 岭南酸枣Allospondias(Pierre)stapf小果香椿Toona microcarpa(DC.)harms等。  相似文献   

14.
麻楝蛀斑螟是一种严重危害楝科植物的钻蛀害虫,该文利用迷向丝和赤眼蜂对麻楝蛀斑螟进行防治。结果表明:采用迷向丝防治麻楝蛀斑螟新蛀孔率为0.27%,放蜂区为11.08%,放蜂迷向区为1.36%,空白对照区为7.06%,说明迷向丝具有一定防治效果,释放赤眼蜂防治麻楝蛀斑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麻楝属树种种源苗期试验及其在我国发展潜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从国内外引进麻楝属树种10个种源的种子,并在福建南部国有岩溪林场进行了苗期试验,观测了10天时种子发芽、6个月时苗高和地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从参加分析的8个种源苗生长指标比较看,来自缅甸的Ledagyi Leway种源20100最好,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Atherton种源20186、越南Hoa Binh种源20033、中国海南省尖峰岭种源20031和越南Son La种源20034次之,而种源20117,20118和20099较差。另外,马来西亚Ulu Tranan种源20124移苗后的保存率尽管较低,但其苗木的生长量较高,需要进一步引种测试。同时,依据国内外麻楝人工林生长和材性等资料,分析和讨论了麻楝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34种阔叶树种早期生长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对东莞大岭山林场生态公益林建设中林分改造的34种阔叶树种的早期生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面子和猴耳环生长速度最快;黧蒴、南酸枣、火力楠、降香黄檀、阴香、灰木莲、黄兰、木菠萝生长较快;樟树、石梓、青皮、麻楝生长中等,其它树种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17.
漫话楝树     
楝树又名苦楝,是我国优良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淮南子时则》记载:“七月官库,其树楝。”《本草纲目》中又有“时珍罗顾尔雅翼云,‘楝俗称苦楝,其实如小铃,至塾则黄色’”。记述。以其适应性强、材质好、生长快、用途广、经济价值高著称。它既适合“四旁”植树和成片造林,又是营造农田林网和城镇绿化的好树种,颇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8.
庭园绿化树种抗风性能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不同园林绿化树种的受风害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树种的抗风性能与树高、胸径、冠幅、叶面积系数等因子有关。相同树种,树高越小,胸径越大则抗风性能越强;不同树种,抗风指数越大则抗风性能越强。并确定椰子、大王椰子、柠檬桉、台湾相思、麻楝等为强抗风树种;羊蹄甲、大叶相思、桃花心木为弱抗风树种;锡兰橄榄、木麻黄、石栗为中等抗风树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外速生林木研究动态的分析,并以我所对500多种亚热带植物历经30多年的引种驯化实践为基础,对浙南发展亚热带速生阔叶树的开发前景、指导思想、主导内容等做了探讨。提出米老排、海南石梓、麻楝、红椿、银桦、青皮象耳豆为适生、速生、效能的理想开发树种,开发方式以培育宅区(道路)绿化大苗、营造高生物量菇木林、密植工艺林和混农材用速生林等。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树木园主要树种的物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南岛尖峰热带树木园保存的降香黄檀、印度紫檀,海南石梓,黄籽孔雀豆、柚木、麻楝、细基丸、千张纸,乌墨、白格、圆果象耳豆、华楹、黑格、非洲楝和大叶档花心木15个树种与温度、雨量、日照等的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揭示出了对主要物候期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日平均温度、雨量和日平均日照时数,运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15个树种各物候期分类,其类型确定为:展叶期、开花期、果熟期和叶变色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