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耕整机扶手架振动机理及减振措施的虚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GN31型耕整机为原型,构建了耕整机的虚拟样机,对其精度进行了验证。通过对虚拟样机的动力学仿真,分析了耕整机振动机理,提出有效的减振措施。研究表明GN31型耕整机扶手架1阶固有频率为43.9Hz,与其额定转速下的惯性力基频接近,易产生共振,原扶手架结构应进行改进。在扶手架手把处的横杆上加装1.5~3.0kg的质量块,能有效减小扶手架手把的振动。  相似文献   

2.
杨坚  杨晓丽  周勇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1):188-192
提出了一种小型耕整机的阻尼减振手把,建立了虚拟样机并采用仿真正交试验对其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建立2种作业条件下的虚拟样机及仿真,研究了阻尼减振手把的减振效果,给出了阻尼减振手把粘性流体的仿真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减振手把能有效降低手把的振动量,加速度降低49%~81%。  相似文献   

3.
手扶拖拉机扶手架的减振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对手扶拖拉机手把进行测量与评价,结果表明振动量值较大,危及驾驶员身体健康。为了减小振动,首先对扶手架进行模态分析,发现了第二阶模态频率与发动机一阶惯性力频率耦合。为使第二阶模态频率避开发动机一阶惯性力频率,文中对扶手架的质量、刚度进行局部修改,结果使手把振动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文中还对改进前、后构件的受力变形进行模拟,以检查改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微耕机的扶手架结构较为简单,在田间作业时会造成扶手架的强烈振动,长时间的强烈振动会给操作者身心带来不适甚至严重伤害,针对此问题,对微耕机扶手架进行了减振设计。对于结构相对简单的构件,振动问题大多是由于主振动系统自身结构阻尼的不足导致的。为此,结合微耕机实际情况,将动力吸振器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微耕机扶手架上,对动力吸振器进行结构设计并试制样件。最后,对动力吸振器样件的减振效果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安装动力吸振器样件后,其手把处的振动强度在空挡和耕作状态下分别降低了13.9%和11.2%。  相似文献   

5.
手扶拖拉机操作高度过低、过高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合理调整操作高度是减少拖拉机事故的重要环节.操作高度主要由手扶拖拉机的扶手架和驾驶员身高决定,扶手架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转向手把、离合器拉杆、变速杆、座垫的离地高度,且随着扶手架的增高而增高.身高无法调整,扶手架的高度则可改变和调整,在决定操作高度的各因素中,以转向手把离地高度为主要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地区常见的某款微耕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振动特性进行探索性研究。采用CBOOK2001便携式数据采集器、CM3508TM8通道动态信号调理模块及加速度传感器对微耕机的扶手架在不同环境、不同工况下进行测试,并且对扶手架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得到扶手架在各工况下的振动信号的特性值和频谱图。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微耕机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更换发动机安装座处的减震垫,且在实际生产加工中优化机架结构使其固有频率避开发动机激励频率。  相似文献   

7.
龙田 《湖南农机》2009,(6):29-29
手扶拖拉机操作高度过低、过高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合理调整操作高度是减少拖拉机事故的重要环节。操作高度主要由手扶拖拉机的扶手架和驾驶员身高决定,扶手架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转向手把、离合器拉杆、变速杆、座垫的离地高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微耕机在作业过程中扶手振动强烈的问题,采用预应力下的谐响应分析及振动测试试验,研究其振动响应,克服了仅通过自由模态分析扶手振动响应特性与实际作业情况相比误差较大的缺点。利用有限元法对扶手进行考虑人体手臂对扶手作用力的静力学分析及约束模态分析,并对扶手的把手处进行强迫激励下的谐响应分析,获得把手处加速度最大谐峰值及其对应频率,最后进行扶手把手处振动测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结果一致,在2、4阶固有频率处的振动响应对扶手的把手处振动贡献较大,这主要来自发动机混合气燃烧激振力及发动机二阶惯性力。这一结论为微耕机扶手减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西南地区广泛应用的微耕机扶手处的振动,得到扶手的振动特性至关重要。为此,在UG中建立了扶手的三维模型,应用ANSYS软件和LMS test.lab系统分析了扶手的自由模态和试验模态,分别得到了扶手前6阶固有频率及振型,通过对比可知两者振型一致,频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24%,仿真结果的精度满足要求。进而,分析了扶手的约束模态,得到了其前6阶模态值,前4阶频率分别为13.02、17.22、28.57、77.88Hz;1阶振型是Y轴的横向振动,2阶振型是Z轴的上下振动,3阶固有频率处发生了扭转振动,4阶振型是Z轴的弯曲振动;各阶振型在扶手与人手接触处的位移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
小型自走式施肥机在田间工作时,由于速度不同、地表不平整等因素,会对施肥机造成较大的振动影响,降低工作效率且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采用正交试验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小型自走式施肥机排肥导管和扶手振动因素的主次顺序;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分析了排肥导管及扶手的固有频率。结果表明:排肥导管的固有频率为4.39~41.10Hz、速度为v=0.5m/s时,激振频率fe=17.60Hz,排肥导管振动最剧烈。这是由于激振频率接近排肥导管的固有频率所引起的,说明v=0.5m/s时排肥导管的振动频率最接近于排肥导管的固有频率。扶手的固有频率在5.01~17.69Hz、v=1.5m/s、激振频率为6.80Hz时,振动最激烈,说明此速度下扶手的振动频率最接近扶手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11.
车辆传动系自激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BJ2020N汽车在不同胎压、不同路面和不同牵引力下的振动进行了试验,验证了在高滑转率下车辆动力传动系自激振动的存在。分析了自激振动的特点,研究了胎压和路面条件对自激振动的影响,为理论分析动力传动系的自激振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汽车平顺性的虚拟样机试验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应用面向整机系统虚拟样机的概念,将研究对象分为悬架、轮胎、路面等模块。用BEAM力将悬架多片板簧简化为一片主板簧或一片主板簧和一片副板簧,用ADAMS的FIALA模型轮胎表示车辆轮眙.根据ISO噪声路面的功率谱参数,设计了车辆行驶的路面文件。同时建立了三维实体虚拟整车模型,实现了虚拟午辆的仿真行驶。虚拟汽车仿真行驶时,能够体现真实车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驾驶员振动加速度仿真值与实测值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汽车这一复杂的机器系统.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详细的虚拟样机进行平顺性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操控因素影响下微耕机人机系统手传振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耕机在使用中存在剧烈振动问题,而目前微耕机手传振动特性及传递规律尚不明确。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薄膜压力传感器、转数表等设备,测试分析10名受试者操作微耕机时的手传振动特性,研究发动机三级转速水平及三种握力的操控因素影响下人机系统关键节点处振动强度特征及传递规律。结果表明,发动机转速对人机交互界面的振动强度起主导作用;握力的增大会造成手臂系统振动传递能力增强,并使得微耕机扶手架与操作者手臂系统振动耦合作用明显;手臂系统对微耕机手传振动表现出一定的低通滤波效果,其截止频率在100 Hz附近。该研究对微耕机振动综合病预防以及减振装置的研发等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过于膨胀或处于充气不足状态都会影响汽车安全性,如何对汽车运行中轮胎气压进行检测意义重大.汽车轮胎压力检测系统是用于汽车行驶过程中实时、自动监测轮胎气压,对轮胎漏气和低气压进行报警.以保障行车安全的一种系统技术.通过对汽车轮胎压力检测系统工作原理及应用进行阐述,使得含有此系统车辆的维修和运用具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5.
拖拉机轮胎垂直动态刚度和阻尼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为春  何吕昌  刘存波 《农机化研究》2007,(12):148-150,156
针对拖拉机无悬架的特点,系统地阐述了采用室外道路对拖拉机轮胎进行垂直动刚度和阻尼特性测试的方法,讨论了拖拉机在使用过程中轮胎的垂直动刚度和阻尼特性与轮胎气压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拖拉机振动与轮胎垂直动刚度和阻尼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轮胎来减少拖拉机的振动以及提高驾驶员的工作环境质量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影响轮胎滚动半径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轮胎滚动半径测量的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通过对捷达轿车的道路试验,得出了轮胎滚动半径与轮胎气压、车速和载荷之间的关系.在低滑移率条件下,轮胎的滚动半径随车速、轮胎气压的增加而增大,而轮胎载荷在正常范围内对其影响较小.这一试验研究结果对于间接TPMS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汽车轮速传感器脉冲数相对差值影响因素的试验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对捷达轿车的道路试验,得出了脉冲数相对差值与轮胎气压、车速和载荷之间关系的试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间接TPMS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ANSYS中的三维层单元模拟轮胎复合材料,建立了7.00-1614PR斜交轮胎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轮胎在额定气压下的主应力、剪应力及帘布端点处层间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并指出了它们对轮胎早期失效的影响。分析结果验证了三维有限元建模的正确性和有限元法应用于层间剪应力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线控转向系统的车辆全状态(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策略,根据虚拟前轮侧偏刚度的概念得到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反馈系数,研究了虚拟前轮侧偏刚度系数对极点、频率特性等的影响.仿真表明,根据车速选择合适的虚拟侧偏刚度系数,可改变汽车的转向特性,即低速时,该系数为正,过度转向程度增大.提高转向灵敏性;高速时,该系数为负,不足转向程度增大,提高转向稳定性.因此全状态反馈控制策略可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12.00R20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轮胎在标准气压不同载荷以及额定载荷不同气压下的接地情况,并对额定载荷和标准气压下的接地情况进行了试验验证,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标准胎压下,随着载荷的增加,轮胎接地面逐渐由椭圆型变成矩型,轮胎接地面上的压力分布呈马鞍型;在额定载荷下,随着胎压的增加,轮胎接地中心压力和平均接地压力增加,接地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