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看三不看     
有句话这样说:“一个人的人缘由他的眼界和胸怀决定。”怎么理解这句话?想与大家分享“三看”和“三不看”。看根不看枝,胡雪岩有一个下属叫“刘不才”,原名叫刘三才。家中世代经营药店,靠着祖传配药秘方,药店生意十分兴隆。但刘三才喜欢游山玩水,又经不起赌博的诱惑,药店传到他手上没多久就为了还债卖掉了,最后举债为生。  相似文献   

2.
何为廉洁?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我国古代,官员应注意和遵守的戒律叫“官箴”,“贵廉洁,贱贪污”,历来被看成是官箴的首要内容。宋人吕本所著《官箴》开宗明义:“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清乾隆则御书“清慎勤”三个大字,刻石赐内外诸臣,把清廉视为当官为臣的第一守则。 清廉为官 屈指数来,清廉之士是代不乏人的。东汉李恂,为官不送不受。他任张掖太守时,大将军窦宪驻扎武威,全国州郡不论远近,没有不以丰美礼物进献的,可是李恂奉公不  相似文献   

3.
钢铁大王卡耐基墓碑上有一句话,这句话是这么说的:“这里躺着这样一个人,他唯一的优点,就是让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为自己服务。”企业负责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企业就一定会成功。如何让比自己优秀的人为自己服务?我看过一本书,讲的是原一平的故事。原一平是  相似文献   

4.
南街村探秘     
河南省漯河市的“南街村”,并不是一个让人特别熟悉的名字,然而,“仍讲‘文化大革命’那一套,却让群众过得不错的亿元村”这句由一些媒体制造的神话却为不少人传颂。讲文革那一套能否讲出亿元村?南街村是不是只唱《东方红》,靠“形式主义”?就整个中国而言,并不算最富的南街村为什么具有了那么大的知名度?外部世界究竟希望南街村提供一种什么样的东西,而南街村实质上又真实地提供给社会哪些东西?请看——  相似文献   

5.
朱乃良 《农业考古》2003,(2):201-204
我曾写过《试析陆羽研究中几个有异议的问题》 ,讲了 5点。现再谈几点 ,以求教于诸茶友方家。一、陆羽“未提建茶”吗 ?古人曾怪陆羽“不第建安之品” ,如今又有人说陆羽“未提建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北宋福建人蔡襄(10 12 - 10 6 7年 )在任福建路转运使时 ,始向朝廷进贡建安“上品龙茶” ,并在奏章中说“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这是所谓陆羽“不第建品”的最早记录。蔡襄的话虽然含有责怪之意 ,但他讲的是事实。因为《茶经》确实只提到建茶 ,而没有对其评定等次。2 0多年后 ,同是福建人的黄儒对陆羽为什么不第建品说了公道话。…  相似文献   

6.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句话倒是讲得不假。没有水哪里有农业?芸芸众生又哪能维持生计?到农村采访,看到这样的情况:房前屋后连着大片的农田,又宽广又肥实。人们在这样的地方却只种一季稻,秋后的田里,满是枯黄的稻茬。为何不种双  相似文献   

7.
肚里一个猴     
陆勇强 《百姓》2006,(9):63-63
赵本山和范伟两人演小品,名字叫《卖拐》,赵本山问:树上两个猴,地上一个猴“,砰”一枪,打下一个猴,还剩几个猴?范伟讲“:哎呀呀,那还不剩下两个猴。”赵本山说“:错,仍然三个猴,因为有个猴,肚里怀着一个猴。”这叫脑筋急转弯。许多时候看新闻也需要来点脑筋急转弯,要知道可能有  相似文献   

8.
廉洁保证金制度从抓廉洁工作入手,从造就高素质的人入手,以“廉洁、高效、优质、低成本”的工作方针为指导,让廉洁这条线贯穿于整个管理工作的始终,确保企业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希望集团企业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为了落实这一工作方针,集团首先与干部和关键岗位上的员工签订了“廉洁协议”。协议规定:签约员工要将其月工资的20%~40%留作廉洁保证金,以其个人的户名由企业统一存入银行。一年后无不廉洁行为,企业将存款本息发还本人,并再奖励同等数额的奖金;若发现不廉洁行为,除将廉洁保证金部分或全部作为赔偿外,还…  相似文献   

9.
成本管理的难点不在于成本本身,而在于对成本的认识! 从前年开始,李践的“砍掉成本”开始流行!中国商人特别钟情于看得见的利益.尤其喜欢“控制”(控制会带给他们快感和安全感)一一“砍掉成本”可以同时满足这两个“要素”,流行也就不足为奇了!企业应当降低成本,这个沦断的正确性就好象数学里的“公理”一样,是不言而喻的;李先生教导的“刀法”也确有一些技巧,企业成本控制的难点并非对这一观点本身的认识差异.也不在于是否具有足够的技巧.而是在于对“成本”的理解和认以原则上讲,企业里的成本费用可以分为投资性成本和费用性成本,但要区分它们并不容易——哪些是投资性成本?  相似文献   

10.
名言     
女教师在课堂里提问:“‘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这句话是谁说的?知道的人请举手。”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举手。女教师的脸上出现了失望的样子。这时,有人用不熟练的英语答道:“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对,同学们,刚才回答的是日本学生,你们生长在美国却回答  相似文献   

11.
常听家长们讲孩子有时会问及这样一些问题:“什么叫傍大款呀?”“‘三陪’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人要贪污受贿?”等等,使得家长们不知怎样回答才好。这确实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  相似文献   

12.
幽默广角     
某厂,有个工人问厂长室秘书:“厂长看戏怎么总是坐前排?”“那叫带领群众。”“可看电影他怎么又坐在中间了?”“那是深入群众。”“来了客人,餐桌上为啥总有我们厂长?”“那可是代表群众。”“可他天天坐在办公室里,车间里从不见他的身影,又怎么讲?”“傻瓜,这都不懂,那是相信  相似文献   

13.
《百姓》2004,(5)
计划经济年代,从来没有人提出过“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三农”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了。那么,究竟是计划经济不存在“三农”问题,还是实行市场经济把农民搞苦了?这是一个理论到实际都应该向广大老百姓讲明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百姓》2004,(9)
我父亲一生很平凡,可他有许多事总深深地刻在我脑子里,让我觉得他并不是事事处处平凡。在我还是少年时代时,父亲对我说,人最重要的是在三十岁前,人到三十,就如走到了桥中间,无论向桥哪边走,都是一个“下”字了,当时我正忙着吃早饭,收拾东西去学校上学,他说这话的意思再明了不过了,以后,这话他再也没说过,就这么一句,就这么一遍,这句话数十年来时时萦绕在我耳边,今天,我更加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当想起父亲在我少年时教育我的这句话,我就很揪心,因为我早已离开那桥中央,今天几乎已到桥梢了,却一点名堂也没闹出,我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父亲是不跟我们讲什么故事的,今天已记不清当时是发生了什么事而引发了父亲的感慨,他讲了这样一则故事给我听,  相似文献   

15.
正一、提出问题王崇斌昨天拿着一个气球还没怎么玩就爆炸了。鲜成荣问:“会不会是气球碰到了尖锐物体?”“没有啊。”“那会不会是气球放得太久了?”“是我刚买的。对了,我昨天玩气球之前还剥了个橘子,会不会是橘子皮汁的原因呢?”“不可能吧。要不我们去做个实验?”“好啊!”二、实验器材我们准备的实验器材有:一个橘子,一个柠檬,一把水果刀,若干个气球。三、实验过程实验一:1.先将一个气球吹  相似文献   

16.
报载:孩子放学回家,美国的家长第一句话往往是:“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而中国的家长,则往往是问孩子:“老师提问,你会不会?回答正确没有?”截然不同的要求,令人深思。小孩子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他们常用新奇的眼光来观察神奇纷呈的大千世界,头脑中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二三岁的孩子经常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四五岁的孩子则喜欢问“为什么?”如“小鸟为什么会飞?”“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再大一点的孩子则常常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孩子的“?”是十分宝贵的,可以说是思考的启动、学习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一群人去餐厅吃饭,因为多了几位新朋友,气氛有点冷。有人主动讲了几个段子活跃气氛,大家都被逗笑了。忽然间,另一个人提高音量说了句:“这种很久以前的段子,真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刚热乎起来的氛围,一下子又冷了。而那个讲段子为活跃气氛的人,直到饭吃完也没有再讲话。  相似文献   

18.
感悟人文     
李北陵 《百姓》2006,(1):59-59
“人文”是什么?即便读过书的人,恐怕也未必说得清楚。据说,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竟用了3个星期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为了说明“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着外交部的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飘着雨,前边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断地从后窗看着我们的车。车轮滚起的尘土扑向我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我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下来了,下来一位先生,对我们的司机嘀咕了几句,然后回到车上,把车靠边,让我们先过…  相似文献   

19.
《福建农业》2005,(6):38-39
很多人在挖苦别人时,经常会说一句口头语:“自己也不撒泡尿照照”。我们当然不提倡这种不文明的言谈,但从医学角度来仔细推敲这句话,真的撒泡尿“照照”(当然不是照自己的容貌)留意一下尿液的改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尿液来自血液,其成分又与机体的代谢密切相关,任何系统疾病的病变影响到血液成分改变时,均能引进尿液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纪委自2012年启动廉洁文化建设年以来,一直思考在围绕农场发展抓内控管理过程中,纪检工作应该如何定位?怎样建设廉洁文化,寓廉洁文化融农场文化中,关心和爱护农场的干部同志,为农场持续健康的发展保驾护航?按照集团纪委“转精神、改作风、提效能”的总体要求,依托农场现有文化资源,突出廉政文化引领,打造“五廉”文化载体,不断加大廉洁文化的感染力,树立弘扬上海农场“阳光上农”的廉洁文化,让廉洁文化成为了农场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