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新疆荒漠地区特殊生境中,分离筛选对动物病原菌具有较高抑制活性的放线菌。【方法】采用皿内琼脂块法和发酵液滤纸片法,对新疆荒漠盐碱土环境中分离到的412株放线菌的拮抗性进行筛选,并对其中拮抗活性高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RNA序列的分析鉴定,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筛选结果显示:新疆地区荒漠土中39.6%的放线菌对所选的8种病原菌有拮抗作用,且随着靶标菌数的增加,拮抗比例减小;供试菌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拮抗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对牛无乳链球菌Ⅰ、Ⅱ和猪金黄色葡萄球菌Ⅰ、Ⅱ的抑菌效果平均为26.0%和22.3%。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10株抑菌效果较好的拮抗性放线菌,经多相分类鉴定确定为链霉菌属的不同种,具体分类地位如下:XJ 6-2菌株为天蓝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ruleofuscus),XJ 1-5-10菌株为粪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fimicarius),XJ 2-9菌株为灰平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planus),XJ 2-5-1菌株为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XJ 19-11菌株为变异链霉菌(Streptomyces variabilis),XJ 1202菌株为苍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luridus),XJ 1625菌株为微黄绿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idovirens),XJ 2-9-7菌株为库尔萨诺夫链霉菌(Streptomyces kurssanovii),XJ 617菌株为堆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massasporeus),而XJ 1-6-5菌株的序列相似度在98%以下,可能为潜在新种,需要进一步鉴定。【结论】新疆地区荒漠土中存在大量拮抗性放线菌,并且获得了10株对动物病原菌有较高抑制活性的放线菌。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可抑制水产养殖中产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的链霉菌生长能力的益生菌,以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carboxydus)、蓝微褐链霉菌(S. cyaneofuscatus)和玫瑰黄链霉菌(S. roseoflavus)为指示菌株,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并对具有抑菌活性菌株进行鉴定。本研究共筛选获得8株拮抗菌,结果表明其中2株为地衣芽孢杆菌属(Bacillus licheniformis),6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属(B. subtilis)。所筛菌株对供试链霉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2株可抑制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和玫瑰黄链霉菌的生长,另外6株对嗜热一氧化碳链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筛选出的8株细菌可作为防控土腥味的益生菌,为生物控制和去除水产养殖中的土腥味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金鹏一号"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放线菌剂A[加州链霉菌(Streptomyces californianus)、假刺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pseudovenezuelae)、肉质链霉菌(Streptomyces carnosus)、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1株未定种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等质量混合]和放线菌剂B[肉质链霉菌(Streptomyces carnosus)、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等质量混合]按照灌根和拌土2种不同方式施入对连作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放线菌均可促进番茄地上部、地下部和整株鲜质量的增加、根系活力的增长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提高,且随着生长时期的延长,菌剂效应有所降低,菌剂A采用灌根方式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贵州土壤需氧放线菌的分布特点、系统发育和物种多样性,采集贵州贵阳、遵义、安顺、铜仁、毕节、黔南、六盘水、黔东南、黔西南9个区域的农耕地、湿地、森林3个类型土壤标本进行需氧放线菌的分离纯化,扩增其16S rDNA 基因序列后在 GenBank 中进行 Blast 比对分析,并以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在贵州9个区域108份土壤中分离出173株需氧放线菌,其中链霉菌属(Streptomyces)165株、北里孢菌属(Kitasatospora.)5株、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2株,在遵义农耕地土壤中分离出链霉菌属潜在新种1株(GYM8-3)。贵州土壤需氧放线菌主要为链霉菌属,在种间水平上存在分类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评估了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抗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三种放线菌及其组合对猪粪中主要病原菌的影响,并对其体外的抑菌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接菌处理能有效减少猪粪中的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O157)、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spp.)、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os)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添加细黄链霉菌组后猪粪中空肠弯曲杆菌的数量从3.1×101cfu·g^-1降至不可检测。放线菌胞内外活性混合物质的体外抗菌试验的结果显示,不管是单独处理还是几种放线菌的复合处理都对供试的大肠杆菌、梭菌、优杆菌、沙门氏菌、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空肠弯曲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抑菌能力方面,单独添加细黄链霉菌的效果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6.
以放线菌剂A[加州链霉菌(Streptomyces californicus):假刺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pseudovenezuelae)∶肉质链霉菌(Streptomyces carnosus)∶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1株未定种的链霉菌(Streptomyce ssp.)∶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1∶1∶1∶1∶1∶1(质量比)混合]和“金鹏1号”番茄为试材,以连作4 a番茄的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0.5、1.0、1.5、2.0 g/株5个施用量进行灌根处理,通过比较不同处理下番茄植株生物量及其部分生理指标的差异筛选番茄种植的最佳放线菌剂施用量。结果表明,当放线菌剂A施用量小于1.0 g/株时,能增加番茄植株的茎粗、株高、干鲜质量比、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片和根系PPO活性,产生正效应;当放线菌剂施用量大于1.5 g/株时,则会对番茄生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建议用于改良连作番茄土壤的放线菌剂施用量宜为1.0 g/株。  相似文献   

7.
初步研究了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样放线菌。用改良HV培养基分离放线菌,对9株放线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系统发育分析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1株为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相似性97%;8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相似性96%~99%。抗菌活性检测发现,链霉菌C2对3株供试细菌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8.5~12 mm;链霉菌C12对5株供试细菌具有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17~20 mm。研究结果表明,小单孢菌为稀有放线菌,链霉菌为优势放线菌;C2和C12相比,C2抑菌作用弱,C12抑菌作用强,C12抑菌谱更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与桃树再植病相关的根际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桃树再植病与根际微生物的关系。【方法】以Mфller氰化钾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进行桃根际微生物的筛选,采用16S rDNA 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物学特性对所获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对所获拮抗菌的生防效果进行初步观察。【结果】从桃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能以扁桃苷为碳源产生氢化氰(HCN)的细菌(CN-X4、CN-X9、CN-X17)和3株分别能对上述细菌有不同抑制作用的放线菌(CN-G2、CN-G3、CN-G5)。鉴定结果表明菌株CN-X4、CN-X17均为农杆菌属中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但分属不同的变种;菌株CN-X9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菌株CN-G2和CN-G5分别为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菌株CN-G3可能是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的近缘种;拮抗菌盆栽生防效果显著。【结论】桃根际不仅存在能以扁桃苷为碳源并产生HCN的细菌而且同时存在与其相拮抗的耐氰放线菌,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的破坏是导致再植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A因子、Bld因子在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天蓝色链霉菌(S.coelicolor)和其它链霉菌及非链霉菌放线菌中广泛存在,在链霉菌及相关放线菌的形态分化和次生代谢调控中有关键作用。A因子通过A因子-Arp-AdpA级联对多种链霉菌的次生代谢和形态分化有促进作用;Bld因子本质为tRNALeu-UUA,通过在翻译水平上调控含UUA密码子基因的表达来促进形态分化和次生代谢,A因子调控级联中的adpA也是Bld因子调控的靶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从杭州华家池黄松田稻田土和浙江金华老黄筋泥稻田土中分离得到能利用甲烷的Z5-6菌株和J2-6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初步认为2菌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吸水类群(Hygroscopicus)的能氧化甲烷的菌株,暂命名为吸水链霉菌甲烷氧化菌株 S. hygroscopicus strain methane-oxidizing Z5-6和S.hygroscopicus strain methane-oxidizing J2-6。  相似文献   

11.
芦笋老茎堆肥中嗜热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稀释涂布法对芦笋老茎堆肥不同发酵阶段6个样品中的嗜热可培养放线菌进行分离,经纯化得到菌落形态有明显区别的23个菌株;根据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其中,4株的序列与白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griseolus的同源性最高,5株的序列与热普通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vulgaris的同源性最高,2株的序列与假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pseudogriseolus的同源性最高,1株的序列与刺棘链霉菌Streptomyces espinosus的同源性最高,有11株在GenBank数据库中未找到与其相似的已知链霉菌种的序列,分类地位待定。结果说明,芦笋老茎堆肥中优势的嗜热可培养放线菌主要是白浅灰链霉菌和热普通链霉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具有防治土传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功能的3株土壤链霉菌对谷子白发病的防治潜能及对谷子植株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谷子种子分别包衣3株土壤链霉菌黄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T4、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Act12和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D74的活菌制剂,同时以无菌剂包衣的处理作为对照,于播种后15 d、45 d和75 d统计谷子白发病病叶数量,并对播种后75 d发病叶片进行分级,计算病情指数;同时测定各时期谷子生长相关指标。[结果]播种后75 d,T4、Act12和D74菌剂处理的谷子病叶率与不施加菌剂的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41. 4%、20. 6%和18. 7%(P 0. 05);T4和D74菌剂处理的谷子白发病的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36. 0%和21. 3%(P 0. 05);T4、Act12和D74菌剂处理的谷子其播种后75 d地上部干重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32. 9%、23. 7%和22. 7%(P 0. 05)。此外,T4还增加了苗期谷子株高及播种后75 d叶片数。[结论]包衣施加T4、Act12和D74 3株链霉菌对接菌早期谷子白发病的防治作用不大,但抑制了后期(播种后75 d)白发病的发病程度并促进了谷子植株生长,其中以T4的防病促生效果最强。本研究表明,土壤中兼具抗植物土传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功能的链霉菌是谷子白发病的潜在生防菌库,可从中筛选谷子白发病的有效防治菌株。  相似文献   

13.
新农抗万隆霉素产生菌是从来自马来西亚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来的一株放线菌菌株(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编号为GAAS2507),根据菌株GAAS2507孢子堆的颜色,其可以归入到烬灰类群.又通过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发现,其与灰色变异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variabilis非常相似,但是又有一定的差异,故将其命名为灰色变异链霉菌万隆亚种Streptomyces griseovariabilis subsp.bandungensis subsp.nov..  相似文献   

14.
链霉菌2504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链霉菌2504可产生抑制HIV融合的活性物质,经菌种鉴定,初步推断其为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的新菌株.抗菌谱分析表明,该菌对芽孢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丝状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活性物质在60℃以上或在pH值5~9范围之外均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川芎内生放线菌抑制常见致病菌的能力,从中筛选活性较强的放线菌资源,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发酵提取液对5种指示菌的抑菌活性,结合经典分类法和分子生物学法鉴定活性菌种。结果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白色念球菌(Canidia albicans)表现抑制活性的菌株占川芎内生放线菌的百分比分别为83.33%、76.67%、23.33%、30.00%、13.33%;从中选出4株活性较强的放线菌,Blast比对结果表明,菌株F3、F19、F-L-5、F-L-7的16S r DNA序列与Gen Bank已知序列链霉菌属金色类群[Streptomyces sp.(KF126314.1)]、暗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canus(AB7184118.1)]、肿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turgidiscabies(FJ883749.1)]、暗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phaeochromogenes(KP718589.1)]高度相似,同源性分别为99%、100%、99%、99%。综合鉴定,F3为链霉菌属金色类群,F19为暗灰链霉菌,F-L-5为肿痂链霉菌,F-L-7为暗色产色链霉菌。表明川芎内生放线菌中具有应用潜力的高活性菌株,并鉴定出4株活性菌。  相似文献   

16.
放线菌制剂对番茄PPO活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种放线菌制剂对供试番茄生物量、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探索生防菌剂的防病促生机理。【方法】以Act1(加州链霉菌Streptomyces californicus)、Act2(假刺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pseudovenezuelae)、Act11(肉质链霉菌Streptomyces carnosus)、Act12(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及Act8(1株未定种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5种放线菌为材料,制成菌剂BCA1(由放线菌Act1、Act11和Act12按1∶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和菌剂BCA2(由Act1、Act2和Act8按1∶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2种放线菌制剂。以不接菌为对照,分别将BCA1和BCA2进行稀释后对番茄进行蘸根处理,采用常规称质量及PPO酶活性测定法分别对番茄生物量及叶片PPO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2种放线菌制剂均使苗期番茄叶片PPO活性降低,根系PPO活性升高,随着植株生长期的延长,菌剂对PPO活性的影响逐渐减小。②接种2种放线菌制剂对番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BCA1使番茄的总生物量、茎质量、根系质量及须根质量分别增加了44.27%,47.38%,14.58%及52.85%;BCA2使番茄的总生物量、茎质量、根系质量及须根质量分别增加了46.87%,47.89%,42.63%及93.65%。【结论】接种放线菌制剂对番茄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可促进根系生长,增加生物量,并提高根系PPO活性,进而增强番茄根系的免疫力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17.
蘑菇黑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横县云表镇病蘑菇作为分离材料,通过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棚内)接种,获得对蘑菇有致病性的黑根霉菌。对黑根霉菌的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病菌孢囊梗大小为984.7-1798.6(1179.9)μm×13.0-29.1(22.8)μm,孢子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为87.5~208.4(140.5)μm,孢囊孢子球形或近球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为6.1-12.2(9.3)μm×5.6-11.3(7.8)μm;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黑根霉菌是蘑菇黑斑病的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土壤中分离到C9菌株的种类归属和生物学特性。[方法]扩增C9菌株的16S rDNA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建树。检测C9菌株对不同碳源、氮源的利用能力,以及对不同抗生素、渗透压的敏感性。利用GC-MS法测定C9菌株的脂肪酸组分,并扩增其脂肪酸合成关键酶——3-酮脂酰ACP合成酶Ⅲ(FabH)编码基因,并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基于C9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分析其菌落形态特征,初步判断C9菌株为马铃薯疮痂病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s)。但C9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与已报道的S.scabies菌株有明显差异,进一步盆栽试验结果显示C9菌株不能引起马铃薯疮痂病,其染色体上也没有扩增获得致病岛(PAI)区域中致病性相关的基因,说明该菌株不具有马铃薯疮痂病致病性,为Streptomyces scabies的一个新变种。C9菌株的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显示其主要合成棕榈油酸(C_(16∶1))和棕榈酸(C_(16∶0)),其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36.2%,也符合马铃薯疮痂病非致病株的特征。C9菌株基因组中fabH基因序列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Streptomyces scabies都具有极高的一致性。[结论] C9菌株为马铃薯疮痂病链霉菌新变种。C9菌株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马铃薯疮痂病链霉菌的基础代谢机制或探索其致病机理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老枞根际土壤分离可培养放线菌,获取潜在新物种,并筛选可可毛色二孢菌拮抗菌株。【方法】采用土壤稀释涂布法和三区划线法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放线菌菌株;通过比对16S rRNA基因序列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初步分类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1)共获得81株不同放线菌菌株,分别隶属于链霉菌Streptomyces(54.32%)、节杆菌Arthrobacter(27.16%)、微杆菌Microbacterium(11.11%)、北里孢菌Kitasatospor(4.94%)和短小杆菌Curtobacterium(2.47%)5个属;(2)与已知模式菌株相比,相似度小于98.65%的潜在新种共有20株;(3)经可可毛色二孢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后,获得7株高抑菌活性链霉菌,其中链霉菌ON316885的抑菌率最高,达到63.92%。【结论】武夷山老枞根际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具有深度挖掘研究的价值,其中一些链霉菌具有较高的生防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牛世全  胡娇龙  达文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569-9570,9574
[目的]比较制备放线菌基因组DNA PCR模板的两种方法液氮研磨法及TE煮沸法.[方法]以从河西走廊盐碱土壤中分离鉴定的8属16株菌为材料,包括糖丝菌属(Saccharothrix)Ⅳ23-3-4、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Ⅴ22-5-1、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ⅨX5-4-3、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Ⅱ23-4-1、放线多孢菌属(Actinopolyspora)Ⅳ8-2-5、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Ⅱ8-4-3、链单孢菌属(Streptomonospora)DA01305、链霉菌属金色类群DA03401、链霉菌属金色类群DA01408、链霉菌属蓝色类群DA09140、链霉菌属金色类群DA01308、链霉菌属灰红紫类群DA05213、链霉菌属蓝色类群DA11417、链霉菌属粉红孢类群DA04401、链霉菌属灰红紫类群DA04402、链霉菌属球孢类群DA04307.对两种方法制备的PCR模板进行16S rDNA的扩增,PCR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均能得到比较清晰的目的条带,但TE煮沸法简化了放线菌基因组DNA PCR模板制备的过程,可用于高通量放线菌PCR模板的快速制备.[结论]该研究为大批量菌株的快速鉴别和系统分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