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同催芽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辣椒种子的最适催芽条件,以辣椒品种改良猪大肠为供试种子,以发芽率、发芽势和霉变率为指标,比较不同烫种温度、烫种时间、浸种时间和变温催芽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烫种15 min时,50℃为最佳烫种温度,发芽率、发芽势和霉变率分别为79%、50%和2%,50℃以下烫种时霉变率较高,高于50℃烫种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降低;50℃烫种条件下,烫种5~30 min发芽率和霉变率都无显著性差异;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最大,浸种6 h以上发芽势显著降低;变温催芽30℃—10 h/25℃—14 h较恒温能提高发芽率,但会降低发芽势.表明,辣椒种子最适催芽条件为50℃烫种10~15 min,30℃浸种4 h,30℃ 恒温或变温30℃-10 h/25℃-14 h催芽.  相似文献   

2.
了解丝棉木种子的休眠特性对丝棉木的苗木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测定丝棉木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并进行丝棉木种子萌发抑制物的生物测定及催芽试验,以期研究其休眠类型及打破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1)新采收的丝棉木种子生活力达到89%,但带有假种皮的种子发芽率为0,去假种皮的种子发芽率平均不超过8. 3%,具有明显的生理休眠现象。(2)丝棉木种子的假种皮、种皮、胚乳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均存在抑制作用,种胚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不存在抑制作用。丝棉木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存在发芽抑制物质,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假种皮、种皮、胚乳中,抑制强度为假种皮种皮胚乳种胚,种胚中基本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3)种子是否去除假种皮对发芽的影响显著,低温层积催芽、赤霉素浸种、水浸种的催芽方法对发芽率有极显著影响。低温层积催芽40 d和250 mg/L赤霉素处理能打破这种休眠,低温层积催芽比用赤霉素浸种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3.
刘春和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7):139-141
为了探索文冠果种子的快速催芽技术,以文冠果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温度(50、60、70、80、90℃)、去种子外皮、不同粒径(≥10 mm、8~10 mm、6~8 mm、4~6 mm、4 mm)及不同催芽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选用高温处理文冠果种子时,适宜的水温为80℃。(2)剥去外种皮后,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明显提高。开始发芽天数比对照提前12 d;发芽率、发芽势达到86.23%、43.12%,比对照分别高出30.58、20.31百分点;发芽速比对照提前14 d;剥去外种皮能够起到快速催芽的作用。(3)粒径6 mm及以上的文冠果种子,发芽率达到86.11%及以上。(4)文冠果种子低温层积催芽,能够获得76.66%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4.
<正>一、催芽期(一)种皮开裂西瓜种子在催芽过程中,由于浸种时间过短,催芽时包种子用的沙布或催芽基质太干,催芽时短时间内温度超过40℃,选用的种子发芽能力差或用存放3年以上的陈种子,催芽温度低于15℃或高于40℃,容易导致种皮开裂,造成浆种、烂种、烧种及胚根不能伸长等现象。(二)管理措施1.选用发芽能力强且饱满的新种子。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黄栌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黄栌种子在不同的酸蚀时间(0min、10min、20min、30min、50min)和不同低温层积催芽天数(10d、20d、30d、50d)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探索出适合黄栌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酸蚀50min,低温层积催芽50d的黄栌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25%;酸蚀0min,低温层积催芽10d的黄栌种子的发芽率最低为0%。酸蚀时间分别为0min和50min,低温层积催芽20d,发芽势存在最低和最高,分别为0%和19%。可见,随着低温层积催芽天数和酸蚀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速度较快,种子的发芽率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6.
金银忍冬种子变温催芽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泉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64-6765
[目的]提高金银忍冬种子的发芽率。[方法]设置高温15~25℃、中温5~15℃、低温1~5℃3种温度,对金银忍冬种子采用2段或3段变温处理进行催芽。[结果]金银忍冬种子在两段变温处理中,高温—中温处理的种子最早发芽,发芽势最强,发芽率最高,开始发芽时间是第16天,发芽势25%,发芽率83%;在3段变温处理中,高温—中温—高温处理的种子最早发芽,发芽势最强,发芽率最高,开始发芽时间是第13天,发芽势39%,发芽率86%。变温处理缩短了金银忍冬种子的催芽时间,提高了种子发芽率。[结论]生产中应适当考虑采用高温—中温和高温—中温—高温2种变温处理对金银忍冬种子进行催芽。  相似文献   

7.
王松涛  赵杨  王秀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502-4503,4559
[目的]提高单性木兰种子发芽率。[方法]对单性木兰种皮透水性、种皮和胚乳抑制物及浸种催芽进行研究。[结果]单性木兰种皮透水性较好,不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皮和胚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可能不存在发芽抑制物;温水、双氧水和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均能使单性木兰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其中以400 mg/L赤霉素浸泡12 h效果最佳。[结论]研究结果为单性木兰种质资源保存与栽培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杂交稻种发芽率低的原因 1.杂交稻种生理特性 (1)谷粒饱满度差.杂交稻种不饱满粒比例大,一般占20%左右.杂交水稻在制种时,大田授粉时间长达10~15天.先授粉结实的种先成熟,谷粒饱满比重大,浸种催芽时发芽势强,发芽又快又整齐,成秧率高;后授粉结实的种子在收获时往往只是黄熟,谷粒不饱满,催芽时根芽长短不一.尤其在早春气温不高的情况下,许多成熟度低的种子,抗逆性弱而难以成苗.  相似文献   

9.
中药白鲜种子生活力测定及发芽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药白鲜种子的千粒重、种子活力以及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鲜种子的平均千粒重为14.164 g;两种染色方法测定种子活力分别为22.6%和23.3%,种皮对发芽率影响极大,不去种皮的种子在实验条件下均不能发芽。用清水处理和100 mg/L GA浸种处理对发芽率无显著影响。6种发芽床中,以MS 100 mg/L GA培养基促进发芽效果最佳,而滤纸床的发芽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
浸种时间和催芽温度对樱桃五彩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和催芽温度对樱桃观赏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催芽温度对樱桃辣椒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SOD、POD、CAT等都有较大影响.在同一浸种时间下,催芽温度为28℃时发芽率、发芽势及SOD、POD的活性最高,催芽温度为31℃时CAT的活性最高.在同一催芽温度下,浸种时间为7h时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的SOD、POD、CAT活性都是最高的,其他浸种时间下SOD、POD、CAT活性变化没有明显规律.综上所述,浸种时间7h、催芽温度为28℃最适合樱桃五彩椒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试验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及种子大小对梭梭种子萌发和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土壤含水量2%的处理时小粒种子不能萌发外,其他水分条件下大、小粒种子均可萌发,并均出现随含水量增加萌发率逐渐增大的趋势,含水量为30%时大、小粒种子均出现最大值。土壤水分含量>8%时,大、小粒梭梭种子均可实现快速萌发,萌发速率间无显著差异,但土壤含水量显著影响大、小粒种子的萌发指数及活力指数,两者呈随含水量增加而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含水量为15%时达最大值。土壤含水量为2%和30%的处理中梭梭种子即使萌发但幼苗也难以存活。土壤含水量对大、小粒种子幼苗苗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与成活率相似。  相似文献   

12.
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和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种子播种后,分别覆盖约2 cm厚的高山栲、滇青冈、元江栲(Castanopsis orthacantha)和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枯枝落叶,以覆盖红壤为对照,研究了森林凋落物及播种时间对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建群种高山栲和滇青冈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森林凋落物对高山栲和滇青冈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趋势一致,其中对照处理的红壤最高(29.1%和66.9%),其次是云南油杉枯枝落叶(28.2%和57.1%)、高山栲枯枝落叶(25.1%和53.3%)和滇青冈枯枝落叶(20.7%和51.6%),最低的是元江栲枯枝落叶(18.7%和44.0%)。播种时间对高山栲和滇青冈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其中12月份播种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分别为58.0%和68.7%;随着播种时间的后移,其萌发率逐渐降低。高山栲种子在次年5月中旬开始萌发,休眠期为6个月,而滇青冈种子的休眠期约5个月,于次年4月中旬开始萌发;两种植物的萌发期大致在6个月左右,且萌发高峰期基本一致,即出现在次年6月份。  相似文献   

13.
多花山竹子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探讨了多花山竹子(GarciniamutifloraChamp)的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多花山竹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出现种子两端长根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萌发成活率较低(<6%),且萌发迟缓,萌发整齐度差,其主要原因是内种皮的致密性和不透气、不透水种子剥皮后萌发快、萌发整齐度好;光暗条件对多花山竹子种子的萌发并无影响,但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较大影响,当温度低于8℃时,种子不能萌发;多种生长调节剂对多花山竹子的萌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提高种子的萌发整齐度,其中以6-BA效果最明显;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幼苗生长的效应是不同的,6-BA主要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对地下部分生长不利,而NAA则相反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黑鳞顶冰花种子为实验对象,根据不同休眠机制选取10余种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以此比较其对顶冰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黑鳞顶冰花种子4℃时32 d左右开始萌发,萌发周期80 d左右,萌发率为72%;室温25℃和酸碱处理不适宜萌发;50℃温水、超声波和200 mg/LGA3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去除种皮极有效促进其萌发(P =0.002<0.01),萌发率达到88%;刺破种皮+200 mg/L GA3和500 mg/L GA3+15%H2O2处理也能有效促进萌发(P<0.05),萌发率分别为84%、82%,前者发芽势最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5.
色素辣椒耐低温种质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晓华  刘建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97-16699
[目的]探索耐低温的辣椒种质资源快速筛选的方法和标准,为耐低温冷害辣椒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0份色素辣椒种子为材料,采用卷纸快速发芽法对其进行亚适温和适温发芽势的测定,并对不同遗传类型种子分别从其发芽势、发芽势区间划分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筛选出了37份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的辣椒种子。[结论]为筛选耐低温辣椒种质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穴盘育苗技术在甜椒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甜椒穴盘苗种子发芽势、秧苗素质以及定植后植株生长过程中坐果和抗病性等方面,研究了甜椒穴盘育苗的优势以及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管理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对甜椒种子发芽势、秧苗素质以及定植后植株坐果和抗病能力等各方面有显著影响;不同的育苗基质配比,对甜椒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但对秧苗素质影响显著;植株开花前不同的化控方法,对植株生长过程中的坐果和抗病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有机营养基质对几种蔬菜种子发芽及生理活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配比有机营养基质对几种蔬菜作物种子发芽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营养基质EC低于1.2 ms/cm时,黄瓜、大白菜和番茄的种子均有较高的发芽率和生理活性。不同蔬菜作物对营养基质的EC敏感程度不同,番茄最为敏感,大白菜次之,黄瓜最不敏感,当有机营养基质的EC达到1.8 ms/cm时,黄瓜种子仍有一定的发芽率,EC为1.5 ms/cm时,其发芽和生理活性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化学试剂预处理和暗培养时间对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及萌发率的影响,并从形态学角度观察了种子萌发的过程。无菌条件下,分别采用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对春兰种子进行预处理,将不同处理及未处理种子置于相同培养基上不同暗培养时间0,30,60,90,120,150,180 d下进行培养,暗培养后转入光照下继续培养。结果表明:暗培养以后进行光照培养是春兰种子萌发启动所必须的,全光照或全黑暗条件下种子均未萌发,暗培养30 d的种子在光照条件下培养约35 d时开始萌发,初始萌发所需时间最短;化学试剂预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显著,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处理组种子萌发率均高于对照组。化学试剂预处理与暗培养时间对种子的萌发率存在交互作用,暗培养150 d的氢氧化钠预处理种子萌发率最高为79.2%。春兰种子萌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状态:未萌发状态种子、胚吸水膨胀、原球茎、根状茎。图3表1参16  相似文献   

19.
濒危植物长穗桑有性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长穗桑有性繁殖的特性,结果表明:桑籽的空秕率达75% ̄90%,千粒重0.25g。饱满种子的发芽率达92%,但发芽势差。经催芽点播后,种子一般均能成功地转化为幼苗。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有脆弱性。保水、通气、肥效足的土壤能促进幼苗健壮成长,砂壤和粘土不利于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0.
濒危植物广西火桐种子繁殖技术及幼苗生长节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火桐(Erythropsis kwangsiensis)的种子发芽与苗木繁育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火桐种子无休眠期,宜随采随播,播后2 d开始发芽,7 d发芽结束,发芽率可达95%以上;种子贮藏方式以使用塑料袋密封低温贮藏为好,种子经低温贮藏2个月发芽率仍可达70%以上;培育广西火桐幼苗的基质以园土最好,其幼苗的平均株高较石灰土、酸性红壤土上的分别增长16%和33%,平均地径增长25%和47%;广西火桐幼苗的生长高峰期为7-9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