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阳江县华龙大队位于漠阳江下游,河滩地比较多,全大队先后用河滩地种桑50亩,实际投产面积40亩,81年收入现金24375.8元,售茧130.12担,平均亩桑产值609.39元,亩桑产茧325.3斤。82年蚕茧又获大丰收,共收入现金31678.62元,售茧178.4担。平均亩桑产值791.96元,比去年亩产182.57元,增长30%。平均亩桑产茧446斤,比上年每亩增加120.7斤,增长37.2%,以大队为单位,是本县的最高纪录,该大队蚕桑获得高产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2.
<正> 我县蚕桑生产潜力很大,增产蚕茧大有可为。县功公社桃园大队从七三年以来,连续七年平均亩产茧上百斤,最高今年达到129.8斤。双白扬公社杜村大队林场的亩产茧曾经达到210.7斤。地处我县高寒山区的香泉公社前锋大队林场六亩桑园,曾连续三年亩产上百斤。清溪公社任家山大队林场和龟川公社荔家山大队的山坡地桑园,虽然没有灌水条件,但也出现了亩产茧上百斤的地块。今年天王公社已有三个大队的平均亩产茧上了百斤,其中天王大队135亩桑园,平均亩产茧150斤。这些高产社队为我县蚕桑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省蚕桑生产的恢复发展较快,经广大蚕桑科技人员和组织起来的农民社员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培桑养蚕技术,加强生产管理,亩桑产茧量逐步提高,1950年亩桑产茧仅26.37斤,1977年亩产茧(采叶面积)提高到89.96斤,超过了日本全国204万亩的平均亩产茧77.74斤的水平。许多社队已实现了亩产200斤茧,据嘉兴地区1977年的不完全统计,亩产茧已超过200斤的有7000多亩,其中钱塘江公社4761亩桑园年亩产茧253斤。有7个生产队亩产茧超过400斤,46个大队亩产茧超200斤,98个生产  相似文献   

4.
<正> 宝鸡县是我省蚕桑基地之一,近几年来蚕桑生产发展较快,现全县共建成片桑园6463亩,81年养蚕3952张,产茧115,869.9斤,嫁接桑苗1,200万株,育实生苗286亩,桑园面积、产茧量、嫁接、育苗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宝鸡县天王公社是宝鸡市恢复发展蚕桑生产较早的一个公社。共23个大队,其中15个大队栽桑养蚕,全社现有桑园面积1,247亩,其中去冬栽桑376亩。81年战胜了春旱、秋涝、高温、多湿等自然灾害,养蚕1958张,产茧70,466.8斤,比80年增长4.3%,亩产茧80.1斤,其中二、三年生的桑园,亩产茧112.6斤。春季除自接外,支援兄弟社队接穗  相似文献   

5.
顺德县均安公社沙蒲大队是个蚕桑高产队。总耕地面积二千八百零二亩,其中鱼塘一千七百五十八亩,桑地六百四十八亩,蔗地二百七十一亩,一九八○年亩产茧四百一十八斤一两,比七一年亩产茧一百七十二斤增产百分之一百四十三,十年平均每年增产百分之十四点三。沙蒲大队党支部通过总结,不断提高对蚕桑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  相似文献   

6.
<正> 南屏公社葛桥四队是我县蚕桑生产先进单位之一,76年以来一直稳产高产。这个队共有桑园15.5亩,81年养蚕69张,产茧5106斤,亩产茧329.4斤,亩产值713.29元,张产茧74斤,春蚕张产茧92.9斤。见表1  相似文献   

7.
里田镇是我县蚕桑生产起步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蚕桑基地。瓦滩村是该镇高产稳产的佼佼者。全村有洲地桑园96亩,其中五龄桑园36亩,十七龄桑园60亩。1986年养蚕260张,产鲜茧185.6担。1987年养蚕270张,产鲜茧202.5担。1988年养蚕315张,产鲜茧256担;平均张种产茧由1986年的71.4斤提高到81斤;平均亩桑产茧由1986年的193.3斤提高到262斤,实现了张种、亩桑产茧同步增长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大队现有九个生产队,479户,2220人,2700亩集体耕地,其中新老桑园136.5亩。今年以来,由于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大灾之年,粮食总产达到220.87万斤,比去年净增10.5万斤,人平分配90元,比去年净增10元。蚕茧生产也获得了丰收,全年发种174张,总产茧105.13担,比去年增长了121.3%,蚕茧产值1.95万元,蚕桑总收入达到2.4万元,全年平均张产茧60.4斤,平均张产值112.07元。最高的第3队,15亩桑园,全年发种44张,产茧30.88担,平均张产茧达到70.2斤,亩产茧超过200斤,亩产值超过400元。我们大队是从1979年开始搞一步成园  相似文献   

9.
【亩产茧】 1.1976年日本全国215.1万亩桑园亩产茧81.9斤;2.1976年日本埼玉县秩父郡崎定六有桑园22.5亩,全年亩产茧445.3斤。【斤茧劳动时间】日本全国1976年生产茧1斤共须劳动时间1.21小时。【产丝显】 1976年日本全国产上茧175.6万担,产丝17660.28吨,平均每100斤茧产生丝20斤。全年平均出丝率18.5%。【蚕茧损失】 1975年日本全年因蚕桑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损失蚕茧占总产茧的3.9%。【上车茧率】日本近年约95%。【原蚕种茧质】 1962年春长安品种茧层量0.554克,茧层率26.9%,茧丝长1751米。  相似文献   

10.
一、亩桑产茧是什么意思? 亩桑产茧是指一亩桑园所产的桑叶,经过养蚕而得到的蚕茧产量。这是全国统一的统计蚕桑生产的计算单位。现在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个生产队总共有桑园100亩,全年养了四次蚕,春蚕60张,单张产茧80斤,共收春茧4800斤;夏蚕20张,单张产茧70斤,共收夏茧1400斤;早秋蚕20张,单张产茧50斤,共收早秋茧1000斤;晚秋蚕20张,单张产茧50斤,共收晚秋茧1000斤,全年总共收茧8200斤。这个生产队的亩桑产茧为82斤/亩。亩桑产茧一方面反映了桑园的产叶情况,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养蚕产茧情况,它比以前用的单张产茧的统计方法全面得多。  相似文献   

11.
<正> 关中地区是我国蚕桑生产的发祥地之一,是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本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生长期长,劳力比较充足,适合发展桑蚕生产。例如,宝鸡县天王公社,自1976年春季重新栽桑以来,蚕茧产量逐年上升,1980年,575.5亩1~5年生的滩地桑园,共产蚕茧67269斤,收入116041元,平均每亩产茧117斤,收入202元,较其它种植业高出1~3倍。其中天王大队,135亩滩地桑园,产茧24768斤,收入44629元,平均每亩产茧183.5斤,收入330元,每亩产值较其它种植业高出2~5倍。实践证明,只要领导重视,布局合理,政策对头,实行科学务桑养蚕,蚕桑生产就会迅速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海安县海北乡平等五队1983年养蚕46张,产茧41.7担,平均张产90.8斤。他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重视桑田管理,施好肥、治好虫,适时抗旱、除草,促进桑树长势。据调查称量记载,亩栽600株的21年老桑,亩产叶4504斤;亩栽1000株的4年生桑,亩产叶5336斤;亩栽800株的2年生桑,亩产叶4124斤;亩栽800株的一年生桑,亩产叶1805斤。(二)以叶、茧计酬。该队蚕桑生产责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县功公社桃园大队是我县发展蚕桑生产较早的大队之一,已有十五年历史,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获得了连续七年平均亩产茧上百斤。全队现有50.9亩桑园.其中12-14年生的桑园22.9亩,5年生的低杆密植桑园8亩,新栽坡地一年生桑园20亩.去年投入养蚕采叶的桑园30.9亩。总产桑叶80200斤。分五期养蚕77张,实用叶76978斤,共产茧4767斤,茧产值8899.34元。平均斤茧用桑量16.1斤,亩产茧153.8斤,亩产值288.30元.每斤茧生产时间为3.9小时。养蚕工日值5.66元。嫁接良桑12万株,成活率70%,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时候,我们喜看在祖国大花园中,蚕桑之花正在盛放异彩。我们丹阳县珥陵乡在解放初期仅有桑田460亩左右,所产蚕茧无几。六十年代开始,跨出发展步伐,至目前已有桑田4100余亩,占耕地面积的8.7%。亩产茧已从当时的30斤左右提高到220斤;总产茧已由160余担发展到目前的9千多担,蚕桑收入达250万元左右,人均产茧22.15斤,人均蚕桑收入达61元。  相似文献   

15.
吴家埠、冈山二个大队是我县蚕桑生产的重点大队。吴家埠大队桑园面积322亩,其中180亩桑园亩产茧191斤。近五年来全年平均张产在83斤以上,还有142亩是近三年新发展的幼林桑,冈山大队桑园面积50亩是  相似文献   

16.
跃进再跃进德清县1957年七万余亩桑园亩产春叶七百二十六斤,亩产茧子八十二斤。1958年春期蚕桑生产又获得了一次丰收。每亩桑地春叶已实现一千斤,比丰收的1957年增加了37.57%。每亩产春茧六十三斤多一点。约有四百个小队已实现百斤茧。幸福社春季基本上实现亩产百斤茧,其中有四个队在百斤以上。春茧收购量比去春多收四千余担,增加收入近一百二十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2.3%。同时还出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蚕桑平衡,余叶二万一千担。这是技术革新运动的结果。目前全县农民经过学习“八大”文献以后,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千斤叶、百斤茧的指标看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各乡社在总结今年春期蚕桑生产丰收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提出了跃进的指标。要在亩产千斤春叶、六十三斤春茧的基础上,再苦战半年,为突破亩  相似文献   

17.
如何发展新区的蚕桑事业,使之巩固、发展、壮大,我认为关键在于提高每亩桑园的产茧量和产值。丽水县水各公社旭光大队从1973年开始利用溪滩发展蚕桑,到1976年建成桑园470亩,1979年产茧483担,产值近10万元,亩产茧达103斤。其中第五生产队25.88亩溪滩桑园平均每亩产茧202.9斤,产值374.26元。这与高产社队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在桑园基础条件比较差、设备简陋、缺乏经验的新区能较快地实现亩产百斤、二百斤茧,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现将其主要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我社今年蚕茧生产又取得了大幅度增产。又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全社一万三千○七十八亩桑地,总产茧四百九十三万四千七百五十二斤,平均亩桑产茧三百七十七斤三,比历史最高水平的七七年三百一十三斤六,增产百分之二十点三,比七○年亩桑产茧一百九十六斤八两,增产百分之九十一点七。全社十八个大队,队队超去年,超历史,超额完成国家任务,高产的更高产,低产的赶了上来,亩产茧四百五十斤以上的大队有四个,亩产茧六百斤以上的生产队有十二个。产量最高的上村大队,平均亩桑产茧六百九十一斤四,该队的第三生产队亩桑产茧达到七百三十二斤,  相似文献   

19.
一、普及蚕桑技术的回顾和展望浙江省农业局章作藩 (见本期第1页) 二、蚕茧高产途径的探索海宁县钱塘江公社云龙大队全大队640亩桑园,1963年亩产茧70斤左右,1964年起探索桑、茧高产规律,当年实现亩产茧100斤,1968年亩产茧超过200斤,1972年超过300斤,1977年亩产茧358.6斤。认识到桑、茧规律在于: 1.调整合理的群体结构,处理好地面部分株数、条数、条长、叶幕等的分布关系,每亩桑条数8420枝、条长1.7米,春叶产量3158斤,全年产叶6788斤,为亩产茧400斤提供物质条  相似文献   

20.
<正> 千金公社是浙江省湖州市蚕桑生产的重点产区,有专业桑园(不间作其他作物的桑园)9348亩。近两年来,该社蚕茧连续获得丰收,平均每年增产蚕茧1188担,83年总产茧15190担,亩产茧162.5斤。三年来的蚕茧生产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