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表现轮斑病的豇豆叶片上分离到病原菌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将该菌接种到橡胶树叶片上,9d后接种的橡胶树叶片表现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症状。表明多主棒孢霉可能可以交叉染橡胶树。通过抑菌效果试验,发现多菌灵对多主棒孢霉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而丙环唑、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抑菌效果不理想。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多主棒孢霉菌丝体生长最适的温度是28~30℃,最适酸碱度为pH 9,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L 组氨酸,菌丝致死温度为56℃。  相似文献   

2.
对海南发生的茄子棒孢霉叶斑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多主棒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24~30℃、pH值7~9和完全光照为该病原菌菌落生长的最适条件,菌株在常用真菌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且影响不显著。病原菌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8℃,致死温度为55℃10 min。  相似文献   

3.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巴西橡胶树捧孢霉落叶病的发生与为害、症状、病原生物学、流行学及防治策略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海南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报道了我国海南橡胶树捧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结果,并通过病害诊断、病原菌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分子鉴定认为,该病的病原为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Wei]真菌.  相似文献   

5.
广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是继南美叶疫病之后最具破坏性的橡胶树叶部病害,该病已在东南亚主要植胶国造成严重危害.本文首次报道了广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情调查结果,并通过病害诊断、病原菌基础生物学特性测定和分子分析,明确该病病原为多主棒孢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et Curt.)Wei].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云南省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叶片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单孢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应用平板培养法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碳源为乳糖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仅能在pH 6~8内生长,最适pH为7;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有一定影响,以全黑暗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在玉米粉培养基(CMA)上病原菌产孢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有利于产孢.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8℃处理15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1℃处理5 min.[结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偏好高温,但适应的pH较窄;病原菌产孢的关键因子是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7.
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萌发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0℃水膜存在的条件下,多主棒孢霉分生孢子培养2 h即可萌发,6 h后分生孢子萌发率达到较高水平;分生孢子萌发形式多样,可从一端、两端、一端一侧、两端一侧长出条芽管。不同黄瓜品种叶表露珠及叶片研磨液对分生孢子萌发率、芽管数量、菌丝长短有显著影响。抗病黄瓜品种叶片研磨液对该菌分生孢子萌发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寄主多主棒孢对橡胶树叶片组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离自4种寄主的5株多主棒孢菌株接种橡胶树叶片,均得到成功侵染。并按时间顺序测定了来自不同寄主的多主棒孢侵染橡胶树叶片后,细胞防御系统相关的4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来自不同寄主的多主棒孢后,对橡胶树叶片4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分离自橡胶树的HCCGD01和HCCHN42两个菌株侵染后,橡胶树叶片组织4种防御酶活性变化最大,均有明显增强;来自木薯的MaCCGD02侵染橡胶树叶片后,酶活性变化次之;分离自番木瓜的CpCCYN01和黄瓜的PaCCSD04多主棒孢菌株侵染后,除PAL外,β-1,3-葡聚糖酶、POD、PPO活性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9.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哈茨木霉对黄瓜褐斑病菌--多主棒孢霉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105~108个·mL-1时,对多主棒孢霉菌的抑制率高达98.2%.通过哈茨木霉菌液与4种杀菌剂对多主棒孢霉菌抑制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哈茨木霉对多主棒孢霉菌的抑制作用较50%多菌灵和50%扑海因相对较差,但哈茨木霉菌孢子悬浮液含孢量为106个·mL-1的抑菌效果与75%百菌清相当,含孢量为108个·mL-1的抑菌效果与70%甲基托布津相当.  相似文献   

10.
芝麻多主棒孢根腐病是近年来我国芝麻产区严重发生和流行的芝麻新病害,局部地区已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对芝麻多主棒孢根腐病病原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及病害症状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该病的深入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和田间病害症状系统观察发现,该病的典型症状为植株萎蔫,叶片自下而上黄化、干枯;植株早衰,蒴果不能正常成熟而死亡;根系发育不良,须根少,红棕色或红褐色,腐烂。病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芝麻根腐病菌的生长量和菌落形状有显著影响,在V8、CMA、ATCC、PSA、OA、PDA等6种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落日生长量最大,气生菌丝较短、菌落致密,病菌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为28℃。病菌在pH值4.5~11.5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6.5时生长最快;病菌对碳源利用较为广泛,在以葡萄糖、木糖、麦芽糖、半乳糖、甘露醇、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均适宜生长,木糖为碳源时病菌生长最快;病菌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牛肉浸膏;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有一定影响,以全光照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其次为光暗交替。  相似文献   

11.
12.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寄主范围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43科74种热带胶林杂草、果树、园艺植物为供试植物,通过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了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的寄主范围。结果表明,该病菌能侵染葫芦科、无患子科、大戟科、番木瓜科、锦葵科、菊科、茄科、旋花科、苋科、豆科、天南星科、木樨科和楝科共13科24种植物。  相似文献   

13.
黄瓜褐斑病菌侵染条件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与保湿时间对黄瓜褐斑病菌的侵染有很大的影响。病原菌侵染的最佳温度和保湿时间组合为:温度25~30℃,保湿时间24~48h。不同黄瓜品种对敏感性差异较显著,津春3号、山东密刺、甘丰3号为高度感病品种,津春4号为中抗品种,津春5号和中农5号为抗病品种。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有较明显差异,Xin-1、Xin-4的致病力较强,Xin-2号次之,Xin-3号致病力较弱。不同年份分离的菌株致病力不同,X-043菌株的致病力较强,X-035菌株的致病力次之,X-029菌株的致病力较差。  相似文献   

14.
对黄瓜褐斑病原菌产孢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多主棒孢霉菌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PDA+黄瓜叶片和Richard培养基有利于产孢,碳源麦芽糖、氮源硫酸铵和蛋白胨有利于产孢,光照和紫外线照射可促进产孢,其中在紫外线照射60~80 min时产孢量达到最大;温度为30℃,pH 5~pH 7最有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15.
保护地黄瓜褐斑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种相似病害的比较,明确了黄瓜褐斑病的症状表现,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室内测定几种常用杀菌剂对黄瓜褐斑病菌的敏感性。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对菌丝的抑制作用明显;百菌清、百泰、代森锰锌、醚菌酯抑制孢子萌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黄瓜受多主棒孢菌侵染后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黄瓜发病后该菌对其叶绿素含量有明显影响,随发病程度加重,叶绿素含量呈明显减少趋势;而受害后各级病叶呼吸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强,但各级病叶间增加的程度不同;对蒸腾作用的影响表现为结瓜初期和结瓜末期蒸腾速率的变化均随受害程度的加重呈显著下降趋势,各级病叶间差异显著,结瓜末期蒸腾速率总体上低于结瓜初期;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在结瓜初期和结瓜末期基本一致,基本呈现随受害程度加重而显著下降的趋势,各级病叶间差异也显著,但在结瓜末期净光合速率整体上明显低于结瓜初期。不同级别病叶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无明显规律性变化,在发病的不同时期对黄瓜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斑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大田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斑病的高防效低成本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4种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表明:50%多菌灵WP(可湿性粉剂)和25%惠博EC(乳油)的半致死浓度EC50最小,抑菌效果最好;22.7%博青、75%百菌清和50%硫磺胶悬剂的EC50最大,抑菌效果最差;通过对药剂抑制效果和使用成本的分析,建议在生产上可使用50%多菌灵WP、70%甲基脱布津WP、25%斯高EC、50%福美双WP、18%保治达EC和80%大生M-45WP。  相似文献   

18.
黄瓜靶斑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近年河南省出现的黄瓜靶斑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观察 ,研究了该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 ,黄瓜靶斑病菌生长适温为 3 0℃左右 ,产孢适温为 2 5℃ ,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 3 0℃。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pH值以 5~ 6为宜。孢子形成和萌发需要高湿。光照能促进菌丝的生长 ,但对孢子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同时进行了室内药剂敏感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 ,初步调查了病害发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