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和谐。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和谐。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收入分配包括两个环节: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初次分配侧重于解决效率问题,二次分配则是主要解决公平问题。通过收入的二次分配或再分配解决各种形式的收入差距和两极分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同步,是十六大确立的重要方针,也是近些年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要注意解决经济收入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需要对问题本身作深入的分析,结合一般通行的解决手段并加以完善,使社会实现公平与和谐。因此,重视对有关再分配中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寻求有效解决途径,就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分析了当前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始终伴随的重大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随着改革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地转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分配方式强调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意义重大.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制度决定的,同时也是因为这样的分配方式兼顾公平与效率.坚持按劳分配要正确对待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凯恩斯及其继承者-凯恩斯主义者(即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切入,批判地吸取其合理成份,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变化及其对消费倾向、储蓄倾向、投资需求、社会总需求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了我国目前国民收入中的工资和利润、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国民收入合理性标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和改革分配制度的难点及对策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系列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进出发,分析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实现初次分配公平的具体建议:树立全方位改善民生的观念;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规范、公平、合作的劳资关系;正确理清注重公平与效率优先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基尼系数看我国收入分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振碧 《甘肃农业》2001,(12):22-24
收入分配作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目前,理论界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形成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一种观点认为,收入分配差距是改革的必然,差距虽然拉大,但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究竟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笔者通过国际惯用的基尼系数对此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这些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刻揭示,也是我国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指导思想。鉴于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作者认为解决的途径是:应当在和谐的理念下,坚持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二元化”收入差距;解决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树立市场与非市场的界碑,逐步打破行业垄断,逐步完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管理制度 ,而收入和分配状况直接反映和影响着旅游地的管理能力 ,文章探讨了生态旅游地收入分配机理 ,分析了收入和分配中存在的障碍 ,并且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杨丹  肖陆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26-9028
从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入手,提出了切实提升政府收入分配政策能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水平总体上在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社会群体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这种收入差距还在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己引起社会各方而的关注,应当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度量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Alain和Patrick在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度量方法中引入了拟序下的绝对差异、绝对剥夺和绝对满足的概念,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过讨论,但并没有给出证明.本文在此基础之上,详细地探讨了它们三者、Lorenz准则、累进性转移、T-转移之间的关系,同时给出了完整的证明.  相似文献   

15.
李慧材 《现代农业》2007,(11):130-13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差距问题突显出来。分析表明,引起农民收入差距既有农民收入水平基数低,弹性大、农民负担的不合理性、劳动力素质的差异以及权力因素和非法经营因素等表面原因,也有国家政策引导、农民职业分化等原因,诸多因素共同导致了农民的收入差距。国家应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多项改革措施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努力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富足、社会和谐这些是社会应有的价值。我国自1978年以来,收入分配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在收入分配领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将会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巨大工程。李克强总理说:"凡事不患难,而患不备。"党和国家提出收入分配改革的一系列方案,这些方案从宏观上为缩小收入差距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与此同时,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的问题日趋严重,不仅扭曲了“公平与效率”的分配原则,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本文从安徽省垄断行业工资过高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安徽省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现状、负面影响,并提出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公正、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公平一项重要理念和准则。目前,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在我国依然存在。在“和谐”视角下,对我国现阶段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剖析,寻求解决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对策,进而促教育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市场改革的推进,国家经济在逐年增长,随之增长的还有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平等和公平逐渐成为人们衡量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CGSS),发现人力资本、户口、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在影响人们公平感时存在着较大改变,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公平感在下降.城镇人口公平感比农村人口要低,职业地位指数越高的人公平感越强,阶层越高,公平感越强。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人们对于公平感的态度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同时,个人的“相对剥夺感”对公平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