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杂草防除策略,对河南省10地市15个县(市、区)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小麦田主要杂草有17种,其中禾本科杂草4种,阔叶杂草13种。阔叶杂草播娘蒿、猪殃殃、荠菜在河南省发生较为普遍,成为小麦田恶性阔叶杂草,而禾本科杂草节节麦近年来发生逐步加重,成为麦田杂草防治的难点。河南省不同地区草相有较大差异,杂草发生呈现区域分化特点。南阳地区杂草的种类最为丰富,达2.93种/m2;而信阳地区的杂草发生密度最大,达158.00株/m2,危害最严重。河南省杂草总体发生情况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加剧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提高苏州市小麦田杂草防治水平,利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三层三级目测法"及"七级目测法",对苏州地区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摸清了杂草发生种类、群落组成与为害程度,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科学防治小麦田杂草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免耕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和防控措施及对产量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呼伦贝尔地区免耕小麦田杂草发生状况及对其产量的影响,以明确免耕麦田杂草综合防除效果和草害水平,从而有效抑制杂草的发生.试验采用多点观察与调查的方法,明确了呼伦贝尔地区免耕小麦田杂草的危害特点.结果表明:免耕麦田主要分布的杂草有6科12种,其中藜、猪毛菜和狗尾草为主要危害杂草.且在草害治理上存在主要问题:杂草数量和种类增多,发育参差不齐,杂草群落演替加快,杂草的危害致使农作物减产.具体应对措施:加强免耕小麦田杂草演替规律预报研究;筛选适合小麦田的高效、低污染除草剂;加强化学、机械、农业、人工除草相结合的环保型杂草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蒙城县近40年来的小麦田杂草草相变化;对蒙城县小麦田杂草防除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有效防除小麦田杂草的高效药剂,对55%吡氟酰草胺·异丙隆SC等药剂进行了小麦田杂草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55%吡氟酰草胺·异丙隆SC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最为理想,药后30 d、90 d、120 d,对单子叶杂草的株防效均在90%以上,但药后30 d小麦叶尖有褪绿现象,再过10 d左右叶片恢复正常;33%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呋草酮SC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也较好,药后30 d、90 d、120 d,对单子叶杂草的株防效均在85%以上,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适宜剂量、安全性,为该药剂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田禾本科杂草3~6叶期,每667m2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20~25mL,对看麦娘、硬草等禾本科杂草有优异的防除效果,且对小麦安全,是一种较好的小麦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7.
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杂草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杂草优势种及其种间生态关系,于2014年5月对该地区小麦田杂草种类、数量、高度等进行调查,将其转换成相对多度和重要值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计测了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用DCA排序法作出反映杂草生态学相似程度的DCA排序图。结果表明: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杂草有28种,分属16科25属。28种杂草中,菵草、日本看麦娘、猪殃殃和大巢菜等4种杂草实际生态位较宽,为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优势杂草;雪见草、毛茛、母草、星宿菜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和附地菜、通泉草、波斯婆婆纳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菵草、日本看麦娘、看麦娘、猪殃殃等杂草生态位重叠值也较大,说明它们对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杂草优势种及其种间生态关系,于2014年5月对该地区小麦田杂草种类、数量、高度等进行调查,将其转换成相对多度和重要值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计测了杂草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用DCA排序法作出反映杂草生态学相似程度的DCA排序图。结果表明: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杂草有28种,分属16科25属。28种杂草中,菵草、日本看麦娘、猪殃殃和大巢菜等4种杂草实际生态位较宽,为江苏金坛地区小麦田优势杂草;雪见草、毛茛、母草、星宿菜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和附地菜、通泉草、波斯婆婆纳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菵草、日本看麦娘、看麦娘、猪殃殃等杂草生态位重叠值也较大,说明它们对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  相似文献   

9.
常州市金坛区小麦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常州市金坛区稻茬小麦田杂草组成、发生危害特点,于2014年5月调查不同区域、不同管理措施的90块小麦田。结果显示:金坛地区小麦田有16科25属28种杂草,其中外来入侵杂草6种;优势杂草种为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看麦娘(A.aequalis)、猪殃殃(Galium aparine var.tenerum)、大巢菜(Vicia sativa)和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经查考资料,太湖稻—麦轮作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小麦田杂草日本看麦娘、菵草发生危害程度和对除草剂的抗性逐步上升,并成为发生数量最大、危害最重的杂草。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防治小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最佳除草剂,笔者对8%炔草酯水乳剂防除小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长宁镇、桦林乡和斜沟乡3个地区麦田发生较严重的草害种类与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危害大通地区春小麦的田间杂草种类有13种,分别是野燕麦、车前、藜(灰条)、播娘蒿、猪殃殃、繁缕、小蓟(剌儿菜)、扁蓄、田旋花、苣英菜、芦苇、泽漆和宝盖草.其中,发生较为严重的麦田杂草有野燕麦、猪殃殃、繁缕、田旋花和芦苇5种.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密度小麦的源库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225株/m2(D1),320株/m2(D2)2种种植密度,并进行剪旗叶(L1)、剪倒二叶(L2)、剪上半穗(L3)和不做处理(对照)4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结果]不同种植密度的小麦灌浆速率和千粒重均表现为L3〉对照〉L2〉L1;小麦穗粒重和各器官干物质转移量密切相关,不同种植密度的小麦各器官干物质转移量和穗粒重均表现为对照〉L2〉L1〉L3。[结论]剪叶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小麦千粒重和干物质转移量,导致产量显著降低,且剪旗叶处理产量下降显著高于剪倒二叶;剪上半穗处理千粒重显著增加,但由于库容量显著减小、干物质转移量显著下降,致使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外源脱落酸(ABA)和冠菌素(COR)对小麦籽粒萌芽的影响,探索COR用于防治小麦收获期穗发芽的可行性。[方法]以易穗发芽的白皮小麦品种济麦22和抗穗发芽的红皮小麦品种扬麦16为材料,以不同浓度ABA和COR处理两品种小麦籽粒后进行萌芽,测定萌芽率、芽长以及萌芽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结果]38μmol/L以上浓度的ABA处理和0.05μmol/L以上浓度的COR处理均对两品种籽粒的萌发及芽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且COR抑制小麦种子萌发的生物活性约为ABA的200~1 500倍;浓度高于76μmol/L的ABA和0.05μmol/L的COR对两品种小麦籽粒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大。[结论]ABA和COR可能通过抑制α-淀粉酶活性来抑制小麦籽粒的萌发和芽的生长;同浓度同一抑制剂处理下,白皮的济麦22萌芽及α-淀粉酶活性受抑制的程度显著高于扬麦16。该研究为COR用作控制大田小麦收获期穗发芽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水滴伪康纤虫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种群动力学规律,初步探讨不同温度(6、12、20℃)及不同培养液条件(虾肉浸出液、麦粒浸出液、牛肉浸膏培养液和蛋白胨培养液)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培养液在设定浓度范围内,水滴伪康纤虫的种群密度呈现随着食物浓度增大而增长的趋势;不同温度下,6℃时繁殖速度慢,经历长时间(9 d左右)的停滞期后进入增长期,各培养液组在第12 d时达到种群密度峰值,但种群密度低;20℃时各培养液组虫体繁殖快,牛肉膏培养液组在第3 d 即达到种群密度的峰值(57490 ind · mL -1),但衰退迅速;12℃时,4种培养液中的种群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温度处理,且稳定期维持时间长,更适宜水滴伪康纤虫种群生长。12℃时各培养液的最大种群密度表现为:牛肉膏(2.25 g·L -1)>虾肉(4.5g·L -1)>麦粒(10.14g·L -1)>蛋白胨(2.25g·L -1);种群自然增长率高低表现为:牛肉膏(2.25 g·L -1)>麦粒(10.14g·L -1)>虾肉(4.5g·L -1)>蛋白胨(2.25g·L -1),虾肉与麦粒浸出液种群密度能达到较大值,且稳定期明显长于其他培养液。结果表明,牛肉浸膏培养液适用于短期种群的快速扩大培养,虾肉及麦粒浸出液适用于试验室保种,水滴伪康纤虫在12℃培养可达到种群密度的最大值,20℃时种群自然增长率最高。研究结果提供了试验室培养和保存水滴伪康纤虫的方法,并为海水养殖动物的水滴伪康纤虫病研究提供了试验生态学数据。  相似文献   

15.
以小麦品种宁春4号为指示材料。研究了浓度为100、300、500μm/L 的CuCl2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CAT、POD和A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胁迫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上升,且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cu2+胁迫浓度为300μmol/L时活性最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在100μmol/L浓度下降低,由300μmol/L增加到5001μmol/L时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给云南省小麦新品种选育以及物种保护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29份云南铁壳麦进行了变种分类和基于14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云南铁壳麦A14为一未定名的白粒变种,其余28份材料分为10个已定名变种类型;云南铁壳麦农艺性状变异较丰富,以不孕小穗数变异系数最大(22.59%),抽穗期的变异最小;云南铁壳麦7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大,为1.55~2.04。29份云南铁壳麦分为3个类群,但同一变种类型的云南铁壳麦并未整齐的聚为1类;云南铁壳麦A13、A14和A21间的遗传关系相对较近,而与其他云南铁壳麦间的遗传关系相对较远。[结论]云南铁壳麦在农艺性状上存在较为广泛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分析在20% PEG模拟干旱条件下喷施浓度为1μmol/L的冠菌素对小麦幼苗形态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方法]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和良星99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方法,设置4个处理(CK+ QS,全营养液+喷施清水;CK+ COR,全营养液+喷施COR; PEG+ QS,PEG处理+喷施清水;PEG+ COR,PEG处理+喷施COR).[结果]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与喷施清水处理相比,喷施浓度为1 μmol/L的冠菌素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株高、根生长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POD和CAT的活性.此外,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喷施冠菌素也同样能起到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结论]冠菌素作为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缓解干旱胁迫对冬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作为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研究了不同浓度一氧化氮对增强UV-B辐射胁迫后小麦幼苗膜脂过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3个组:对照组(CK)、紫外线UV-B处理组(B)、UV-B和硝酸钠(SNP)复合处理组(B+SNP),分别于处理后的第0、1、2、3、4天取样进行丙二醛(MDA)含量及CAT、POD、SOD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3次重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UV-B辐射后,小麦幼苗中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导致小麦幼苗产生氧化损伤;在UV-B辐射之后施加不同浓度的SNP,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UV-B辐射胁迫下小麦幼苗根和叶的氧化损伤,使MDA含量下降,抗氧化酶CAT、POD、SOD活性上升。其中,0.1 mmol/LSNP对叶的氧化损伤缓解作用较明显,0.01 mmol/L SNP则对根的氧化损伤缓解作用较明显。[结论]外源NO供体SNP对小麦幼苗由于UV-B辐射引起的氧化损伤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可增强植物对逆境胁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种方法筛选以npⅡt为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小麦植株,结果表明,由未成熟种子获得的植株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卡那霉素筛选时(A方法),50 mg/L的卡那霉素能有效抑制非转化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由成熟种子自然发芽获得的植株在滤纸上进行卡那霉素滴注筛选时(常规方法,B方法),80~100 mg/L的卡那霉素能较好地抑制非转化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相对于B方法的常规筛选方法,A方法具有材料对卡那霉素敏感性高、筛选周期短而且筛选结果可靠性高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的以npⅡt为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小麦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小麦抽穗期喷施5种不同药剂组合防治麦蚜,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和支出费用做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毒死蜱(480 g/L)750 mL/hm2 + 叫停(7.5%)750mL/hm2的药剂组合模式防治效果最佳、费用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