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无名高热是常见病 ,但出血性的病例不多。纯种长白种公猪 ,体重 2 0kg ,不吃食、有热。经用青霉素、安基比林、地塞米松治疗 4d未见好转。体温 41 5℃ ,精神沉郁 ,结膜充血 ,耳朵发紫 ,背部和腹部有小米粒大密集的鲜红色的出血点 ,出血点的位置在毛孔下 ,指压不褪色 ,背部的出血点比腹部多。粪便干燥 ,并附有粘液 ,病猪怕冷 ,腹部肌肉痉挛性收缩 ,不食 ,有时呕吐 ,喝凉水 ,鼻镜无汗。当时由于对出血的原因不详 ,所以采取对症治疗 ,1 0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1 0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 0ml,1 0 %安那加 5ml,1 0 %维生素C注射液 1…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常见许多不明病因的热性病 ,经对症治疗后症状虽有所缓解 ,但后期往往出现便秘现象 ,继而出现机体脱水 ,体质下降 ,胃肠功能减弱等。1 临床症状 病猪食欲减退或废绝 ,喜饮水。排粪困难 ,常作努责排粪姿势 ,但无粪便排出 ,或排出少量干硬粪球 ,外沾白色假膜。腹部触诊有 相似文献
3.
邹海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1):116-117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在近代养猪业中较为常见高发,目前,其病因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该病普遍表现为病初患畜体温急剧升高,多呈高温稽留热。高烧高热可致患病畜正常生理及代谢机能紊乱,最明显的表现是患畜精神极度萎顿、食欲严重下降或废绝、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对养猪业影响很大。本文主要阐述了此病的治疗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1年8月至今,每年8~9月份枣庄部分地区的生猪暴发一种以高热、厌食、全身发红、消瘦、尿黄、易复发为特征的疾病.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极高,死亡率高达30%以上,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该病进行防治,共治疗临床病猪1 928头,治愈1 754头,治愈率达91%,收到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猪高热性疾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发病突然,临床上多以高热(40℃以上)、皮肤发红、粪便干燥、尿少、食欲下降或废绝、喜饮凉水为特征,由于不好确诊,有人将其称为“无名高热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多发,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解热药物治疗,只能缓解一下当时的症状,停药后体温又照常升高,迁延不愈。如果单独用中药治疗,效果缓慢。根据临床调查分析,引起猪高热性的疾病较多,如温和型猪瘟、嗜血杆菌病、弓形体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等。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兽医结合综合治疗猪高热性病169例,其中16例因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治疗不及时死亡外,其余病猪全部痊愈,治愈率达90.5%。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8.
2005年4月,清镇市红枫湖镇中八片区韩某饲养的48头猪全部发病(其中能繁母猪36头,架子猪2头,后备母猪10头),耳面部、颈部、背部、腰部、腹部等均出现脱毛,有的结痂,皮肤增厚。经检查与治疗,疾病得以控制并痊愈。现将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高热综合征是由于链球菌所引发的传染性高热病,该病具有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本文对于猪高热综合征进行分析,结合猪高热综合征的诊断病理,对猪高热综合征的治疗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母猪产后高热综合症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四清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8,23(1):35-36
母猪产后高热综合症,简称产后高热症,是指母猪在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高热稽留、不食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理现象。本病主要发生在夏季、冬季生产的母猪,一般产后数小时至10天内多发,严重病例在生产中发病,引起母猪泌乳机能下降甚至停止泌乳,有时可能使母猪发生脓毒血症,休克或衰竭死亡,是目前母猪死亡或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1病因(1)产褥感染。即母猪在产仔过程中或产生感染了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溶血性或厌氧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棒状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支原体等,可能引起呼吸道感染或子宫内膜炎等生殖泌尿系统感染或乳房…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猪乳房炎是乳房受挤压、冻伤、细菌侵入等因素而致乳腺发炎的疾病。单用化学药物治疗 ,对已形成脓肿的重症者往往疗程长或久治难愈。笔者用皂角树枝、树叶煎汤内服治疗脓肿型乳房炎 2 5例 ,疗效显著。取皂角树鲜枝叶或干枝。将鲜枝叶 2 0 0~ 3 0 0g或干枝 10 0~ 2 0 0g放入锅中煎煮 10~ 2 0min ,待药液凉至适温让猪自饮或将药液掺入饲料中喂服。典型病例 :2 0 0 1年 5月初 ,演马乡清水涧村李某饲养的一头哺乳母猪求诊。主诉 2d前发现第 6对乳头周围红肿、发热 ,拒绝小猪吃奶 ,吃食减少 ,至不食。体温 40 5℃ ,患处触有热痛 ,有明显肿块 … 相似文献
16.
猪无名高热是我国常见的能够影响猪生存的疾病,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并且病因复杂多样,同时还伴随一定的死亡率。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兽医经过实践证明,中医治疗该病的疗效较好,且后遗症较少,所以被广泛的采纳使用。本文探讨了猪无名高热治疗的主要方式,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猪养殖过程当中,高热性疾病是经常发生的病症类型,将对猪的健康养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本文中,将就猪高热性疾病的综合治疗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杨志远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2,(5):104-105
养殖户在养猪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有猪高热综合症,该病由病原引起,猪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治疗过程比较繁琐且复杂,多采用中兽医治疗方法。该文简要介绍该病的发病原因,对临床症状和治疗方式展开探究和分析,提出一些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猪常见高热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月某猪养殖场78头感染猪流感的病猪展开研究,运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样本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n=39)与联合组(n=39),常规组病猪给予西药治疗,联合组在西药基础上联合中药展开治疗,对比两组病猪各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中,联合组病猪呼吸恢复正常时间为(1.42±0.25)d、食欲恢复时间为(3.17±0.58)d、关节酸痛症状消失时间为(3.12±0.58)d、咳嗽消失时间为(3.01±0.26)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47±0.23)d,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得出结论,在猪养殖过程中,各种高热性传染病均较为常见,养殖人员应明确各种高热性传染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方式,在猪感染高热性传染病后可采用中西药联合方式对病猪进行治疗,缩短病猪症状消失时间,促进病猪康复,保障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