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鸡的瘫腿给肉鸡养殖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引起肉鸡腿病的因素很多,如传染性疾病、营养不平衡、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及遗传等。1肉鸡腿病的类型1.1传染性疾病引起的腿病1.1.1马立克氏病多发于3~4月龄鸡,病毒侵害坐骨神经丛,常引起一肢或两肢发生不全麻痹或全麻痹。常见特殊姿势是一腿伸向前而另一腿伸  相似文献   

2.
1传染性疾病 马立克氏病多发于3~4月龄的鸡,由于病毒侵害坐骨神经丛,常引起一肢或两肢发生不全麻痹或麻痹,最常见的特殊性姿势是一腿伸向前而另一腿伸向后的“大劈叉”姿势。  相似文献   

3.
<正> 1 传染性疾病马立克氏病多发于3~4月龄的鸡,由于病毒侵害坐骨神经丛,常引起一肢或两肢发生不全麻痹或麻痹,最常见的特殊性姿势是一腿伸向前而另一腿伸向后的"大劈叉"姿势。新坡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多病型传染病。病鸡呈精神萎顿、步态不稳,一肢或两肢的跛腿或麻痹。产蛋鸡仅见部分鸡张口呼吸、腹泻、产蛋率下降,在觅食或受惊时个别鸡出现颈扭转等神经症状,鸡群有零星死亡。禽脑脊髓炎主要感染2~3周龄雏鸡,以出现运动失调和震颤为其主要特征。病鸡步态异常,严重时  相似文献   

4.
1神经型马立克氏病(MD)常见于3~4月龄的雏鸡,特征性症状是一腿伸向前方,另一腿伸向后方的“劈叉”姿势。剖检时,内脏器官常无肿瘤病变,而以坐骨神经丛和臂神经丛的病变最明显。受侵害的神经比正常的粗2~3倍或以上,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水肿,横纹消失。由于病变常是单侧性的,因此在与对侧神经对比时,即便很轻微的变化也容易检查出。  相似文献   

5.
肉种鸡传染性因素腿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建平 《中国家禽》2002,24(11):33-34
1临诊常见的传染性因素腿病鉴别诊断 1.1马立克氏病 多发3~4月龄鸡,当侵害坐骨神经时,表现为一侧进行性麻痹和瘫痪,病肢外观变细,剖检可见一侧坐骨神经和腰荐神经增粗,颜色暗灰色,横纹消失,同时伴有各组织脏器的肿瘤变化.  相似文献   

6.
1病毒侵害 马立克氏病典型神经症状表现为颈部两侧迷走神经肿瘤引起的头颈歪斜,臂神经丛肿瘤引起的单侧或双侧翅翼下垂及坐骨神经肿瘤引起的单腿或双腿麻痹,侧卧或一前一后状。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今肉鸡生产不断发展,肉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也日趋复杂、严重,造成死淘率增高,其中伴发肉鸡运动障碍的疾病发病率较高,影响较大。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了解病因,加强饲养管理,及早采取防制措施。1病毒性因素1.1马立克氏病(神经型)1.1.1病因本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多病型性传染病,多发于中成鸡,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坐骨神经。1.1.2临床症状常见的是由于侵害腰荐神经或坐骨神经造成一侧肢的不完全或完全麻痹而形成一肢在前另一肢在后的“劈叉”姿势,或鸡只站立不起、侧卧等姿势。当侵害臂神经时,病鸡翅膀下垂。迷走神经受损,病鸡嗉囊膨大,  相似文献   

8.
鸡的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肿瘤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神经型表现为腿、翅麻痹,有的腿瘫痪呈劈叉姿势;内脏型表现为各内脏器官有肿瘤结节,消瘦、急性死亡;皮肤型表现为毛囊肿大或皮肤出现结节;眼睛型表现为瞳孔边缘不整齐,鸡视力减退或失明。本病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对养鸡业危害极大。 一、历史与分布 本病于1907年由匈牙利的兽医病理学家 Marek首先报道。当初只发现腿翅麻痹及明显肿大的周围神经、脊髓神经,故称为“鸡麻痹症”或“多发性神经炎”二随后,又发现视力的丧失常常伴随麻痹…  相似文献   

9.
鸡出现神经症状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病毒侵害引起,有细菌感染引起,有维生素缺乏引起,也有钙磷代谢障碍及药物中毒等原因所致。 病毒侵害引起神经症状的疾病主要有三个:一是马立克病的典型神经症状,表现为颈部两侧迷走神经肿瘤引起的头颈歪斜,臂神经丛肿瘤引起的单侧或双侧翅翼下垂及坐骨神经肿瘤引起的单腿或双腿麻痹侧卧或一前一后状。二是由新城疫引起的神经症状,常发生在新城疫病后期及强毒感染早期,病鸡表现为转头、震颤、陈发性角弓反张等,刦检结果不仅有典型新城疫的内脏病变还表现为小脑水肿、一部分鸡脑充血、少部分鸡小脑萎缩。三是鸡脑脊髓炎感染引起的母雏鸡瘫痪。除流行病学调查有大批鸡同时发病,追溯母鸡有产蛋下降病史可基本判断此疾病外,剖检病鸡无任何实质性意义。 细菌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鸡神经症状疾病在兽医临床上多见,主要有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脑脊髓炎、鸡瘟等。这些疾病的鉴别,在兽医临床上最容易混淆。1.鸡传染性脑脊髓炎:各年龄的鸡都可感染.但3周龄内的雏鸡最易感。病雏嗜睡,运动失调,翅膀拖地,或坐于跖骨上,震颤,抽搐,肝变性,脾肿大。2鸡马立克氏病: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可使鸡的外周神经被破坏,腿发生麻痹或不全麻痹。虹膜受侵害,浑浊。皮肤、肌肉有肿瘤。法氏囊多出现美钢。外风神经肿大增粗。瘤细胞中主要是成熟和未成熟的淋巴细胞,T细胞多。3.鸡新城疫:吹囊积液,下痢,翅腿麻痹,…  相似文献   

11.
正一、疾病鉴别诊断(一)马立克氏病(MD)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淋巴细胞组织增生,内脏器官以及神经、肌肉组织肿瘤现象。1.临床症状。临床上分为四种类型:神经型,一般侵害坐骨神经最为常见,病鸡步态不稳,共济失调,一侧神经麻痹,严重的不能站立,蹲伏或呈特征性的"劈叉姿势",当迷走神经受侵时则可引起失声、嗉囊扩张以及呼吸困难,腹神经受侵时  相似文献   

12.
(1)马立克氏病神经型马立克氏病以麻痹症状为主要特征。病毒侵害脚部坐骨神经时,开始见病鸡步态不稳,随后发生足肢完全麻痹。与此同时,常见翼下垂、头颈下垂或歪斜。病鸡常一脚向前、一脚向后呈劈叉状侧卧予地。剖  相似文献   

13.
肺脑型鸡新城疫四肢进行性麻痹,共济失调,肌肉痉挛、震颤,出现转圈运动。有呼吸道症状,剖检见十二指肠、卵黄蒂后3-4厘米,回肠前1-3厘米处淋巴滤泡肿胀、出血、溃疡;腺胃乳头顶端出血、溃疡,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神经型马立克氏病轻者运动失调、步态异常,重者瘫痪呈“劈叉”症状,剖检见腰荐神经丛、臂神经丛、坐骨神经呈单侧性肿胀,呈灰白或淡黄色,多发于青年鸡。传染性脑脊髓炎共济失调、走路前后摇晃、步态不稳,有的病鸡以跗关节和翅膀支撑前行,头颈部震颤,尤其在受惊或将鸡倒提起时,震颤加强,剖检见脑水肿、充血,胃肌层内有细小的灰白病变…  相似文献   

14.
郭艳 《中国养鸡》2004,(1):48-49
1.疾病概述: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特征为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引起肢(翅)麻痹,以及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肿瘤病灶。本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目前是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谢俊娥  王瑜 《兽医导刊》2016,(24):118-119
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特征为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引起肢(翅)麻痹,以及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肿瘤病灶.本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目前是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一,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肉鸡因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等特点深受养殖户喜爱。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其腿病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了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有效控制肉鸡的腿病,结合多年临诊经验,将常见的引起肉鸡腿病的因素作一些介绍,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一.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 1.维生素A缺乏症:雏鸡比较多见。病雏消瘦,喙、脚黄色变淡,角膜混浊和失明。运动失调,跗关节和跖骨、趾骨着地,站立困难。 2.维生素B1缺乏症:腿、翅、颈的伸肌痉挛,病鸡以飞节和尾部着地,仿佛坐于地面,头向后仰,呈特殊的“观星”姿势。 3.维生…  相似文献   

17.
引起鸡神经症状的疾病较为常见,其中由病毒引起的有: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由饲料营养不平衡引起的有:VE缺乏症、VB1缺乏症、VB2缺乏症等;寄生虫引起的有:小肠球虫病。一、鸡新城疫(一)病原: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二)发病情况: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特别是7~9月份最多。2、幼雏和中雏易感性最强。(三)症状:1、急性型运动失调、腿翅麻痹、拉绿色稀便。2、慢性型以神经症状为主,间歇性反复发作。受到刺激后头突然向后或歪向一侧或全身抽搐,恢复后貌似健康。(四)剖检…  相似文献   

18.
家禽腿病发生率近几年日趋严重,腿病是影响肉鸡正常运动能力的腿部疾病,表现为腿肌无力,骨骼变形且关节囊肿等,造成跛行、瘫痪,严重影响运动和采食,制约生长速度,降低养殖效益。该病发病率约为1.5%~3%,成为制约家禽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家禽腿病是复杂的多因素疾病,能引起鸡腿病的原因较多,包括遗传、传染性疾病、饲料营养、饲养管理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本文对当前家禽腿病成因进行了论述,在防控方面提出了建议,为家禽腿病问题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猪场母猪肢蹄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母猪肢蹄病是母猪四肢、四蹄因某些因素导致局部损伤和运动障碍等临床疾病的总称,通常表现为关节肿大、蹄角质增生龟裂、蹄壳变硬或变脆出现破裂,造成母猪姿势、步态、站立不正常和支持身体困难等。母猪肢蹄病类型包括变形蹄、变形肢、遗传性肢蹄病、传染性肢蹄病和非传染性肢蹄病等,该病已成为现代规模化养猪场中严重影响母猪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母猪非正常淘汰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牛闭孔神经的损伤,是由于胎儿产出时压迫闭孔神经引起。闭孔神经由第4、5腰神经发出,经髂骨体内侧进闭孔前部,分布于闭外肌、耻骨肌、内收肌及股薄肌。故一侧或两侧闭孔神经受损伤引起同侧或两侧肌群麻痹,不能负重。1病因一般由母畜配种过早,甚至不足10月龄配种;产犊时母体小而胎儿大,强行拉出引起;或者母畜难产助产时胎儿姿势不正确,强行拉胎儿引起。2临床症状分娩后,体温、呼吸、心音、心率、食欲、反刍都正常,皮肤及后肢痛觉反射正常。如一侧神经损伤则母畜患肢外展,不能负重,人扶持后勉强能站立行走;如两侧闭孔神经损伤,患牛两后肢外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