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制备出的复方泰乐菌素颗粒剂进行质量控制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泰乐菌素颗粒剂中的泰乐菌素和黄芩苷含量。建立复方泰乐菌素颗粒剂的紫外检测方法,泰乐菌素的平均回收率96.90%,日内平均RSD为0.0903%,日间平均RSD为0.1563%,泰乐菌素平均含量为97.0 mg/g;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1.35%,日内平均RSD为0.5553%,日间平均RSD为0.4808%,黄芩苷的平均含量为57.1 mg/g。粒度、干燥后质量损失和溶化性符合要求。经筛选后处方制备的复方泰乐菌素颗粒剂符合品质要求和含量要求,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基于泰乐菌素能增强联吡啶钌[Ru(bpy]32+]电化学发光信号的现象,结合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建立了动物组织和蜂蜜中泰乐菌素测定的新方法.分别对检测和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泰乐菌素在浓度为0.05~10.0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2 μg/mL,用于实际样品中泰乐菌素的测定,回收率为80.0%~95.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泰乐菌素发酵液油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比色法测定泰乐菌素发酵液中的油含量。[结果]该法在油含量为0.6~6.6 g/L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6.7%,相对标准偏差为1.02%。[结论]该法精密度好、准确性高,可用于泰乐菌素发酵液油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泰乐菌素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发酵法生产泰乐菌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药渣,因残留抗生素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其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采用微生物法降解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结果表明:从堆放泰乐菌素药渣附近土壤中分离筛选到l株高效降解药渣泰乐菌素的菌株,经16SrDNA 鉴定为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amalonaticus).该菌株适宜生长pH值为6.0~7.0、温度为30~35℃.在30℃、pH6.5条件下,将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按质量比为10%的量接种于含50 mg·L-1泰乐菌素培养基中,经48 h发酵处理后,95.2%的泰乐菌素被降解.提示利用微生物法可有效降解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鲍曼菌素活性粗浸膏对梨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及草莓立枯病的毒力,并采用接种法测试了它对梨果实轮纹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鲍曼菌素活性粗浸膏抑制梨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0.022、0.027和0.079mg/L。用鲍曼菌素活性粗浸膏333~666mg/L对感染梨轮纹病的果实接种后的防治效果为84%~94%。  相似文献   

6.
研究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仔鸡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保护作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以红霉素、磷酸替米考星、泰乐菌素为对照,测定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将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以20、40、50 mg/kg 3个剂量,磷酸替米考星10 mg/kg,泰乐菌素10 mg/kg,红霉素5 mg/kg皮下注射,治疗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雏鸡.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对革兰氏阳性菌抑菌效果与磷酸替米考星相当,强于泰乐菌素和红霉素.体内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替米考星高、中、低剂量组疗效明显,均优于磷酸替米考星治疗组和泰乐菌素治疗组(P<0.01).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猪饲料中螺旋霉素、替米考星和泰乐菌素3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的HPCE检测方法.确定了该过程中缓冲溶液的pH、缓冲溶液类型及离子强度等电泳条件,同时对毛细管长度、内径及分离电压等仪器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分离的最优条件:在毛细管有效长度50 cm、内径75 μm,分离电压25 kV,40 mmol/L磷酸氢二钠-20mmol/L柠檬酸(pH2.5)缓冲液条件下,3种药物在15 min内得到完全分离.3种药物在10~100 μg/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3;饲料中螺旋霉素检测限为3.0 μg/g,替米考星检测限为5.0μg/g,泰乐菌素检测限为8.0 μg/g,添加回收率在74.5%~87.4%,方法的日内变异系数<8.1%,日间变异系数<7.0%.本方法简单快速,分离环境为水相,经济又环保,适用于大量样本的筛选.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夏季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西安市10种夏季蔬菜80个样品中7种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蔬菜中甲胺磷、氧化乐果、久效磷、甲拌磷、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含量分别为未检出~2.44mg/kg,未检出~2.58mg/kg,未检出~0.05mg/kg,未检出~1.46mg/kg,未检出~0.02mg/kg,未检出~0.07mg/kg,未检出~0.23mg/kg,超标率依次为10.0%,35.0%,3.8%,11.3%,0.0%,10.0%,7.5%,10种蔬菜总体合格率为45.0%。  相似文献   

9.
李清霞  甘永江  方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14-10915,10918
[目的]探讨甲基化-β-环糊精对泰乐菌素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相溶解图法,研究不同取代度的绿色甲基化-β-环糊精对药物泰乐菌素的增溶作用,并测定包合稳定常数和增溶效果。[结果]泰乐菌素与甲基化-β-环糊精以1∶1的包结比形成包结物。β-环糊精与不同平均取代度的甲基化-β-环糊精对泰乐菌素均有增溶作用,平均取代度为14.2的甲基化-β-环糊精对泰乐菌素的增溶作用最为显著,增溶倍数为1.5。[结论]该研究可为泰乐菌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0种有机磷农药在0.010~0.5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3~0.999 9,检出限为0.002 0~0.007 8 mg/kg;加标浓度0.050 mg/L、0.100 mg/L时,采用2种不同提取方法,蔬菜的回收率为81.5%~10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1%~8.39%。本方法可同时测定蔬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1.
四环素药渣残留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玲  张霞  马玉龙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334-334,33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建立了四环素药渣残留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四环素药渣以乙醇提取,石油醚脱脂。在最优化色谱条件下(甲醇∶水=50∶50(体积比)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1nm;流速为0.9mL/min),四环素在6min内检出。四环素的线性范围为1.5~6.0mg/L,相关系数为0.993 0。将该方法应用于四环素药渣残留测定上,回收率介于98.1%~99.8%之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微波法提取杨桃渣中多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群金  衣杰荣  丁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87-7189
[目的]研究微波法提取杨桃渣中多酚的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微波提取法,通过单因素研究了5个因素对杨桃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提取杨桃渣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物料粒径30目,微波功率560W、60%乙醇浓度、料液比1:50、提取时间60S、提取2次可得到从杨桃渣中提取多酚的最佳效果。正交试验表明,4因素对微波提取杨桃渣多酚的影响顺序为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功率;微波法从杨桃渣中提取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物料颗粒30目、液料比1:70、微波功率700W、提取时间60S,在此条件下从杨桃渣中提取的多酚浓度可达18.725mg/g。[结论]微波辅助萃取具有提取率更高、所需时间短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水浸丹参和三七后药渣中提取丹参酮并确定丹参酮成分。[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丹参药渣中丹参酮,7种有机溶剂分别为甲醇、正己烷、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醚、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以薄层层析法检测确定最佳提取溶剂。在薄层层析板上,用毛细管吸取标准品及样品,点样于薄层层析板上,每次点样依照样品浓度确定点样次数,每次点样均须用电吹风吹干。丹参酮展开剂的配方为:石油醚∶乙酸乙酯∶冰乙酸=8∶3∶1(V∶V∶V),直接观察;三七皂苷展开剂为V(氯仿)∶V(甲醇)∶V(水)=14∶6∶1,用10%H2SO4加热显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丹参药渣中丹参酮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为美国Waters2695-2996DAD;色谱柱为HypersilODS25μm(4.6mm×150.0mm)fromElite;进样量,10μl;体积流量,1.0ml/min。洗脱液A为水,B为甲醇。洗脱条件,初始时,A为40%,B为60%;5min时,A为40%,B为60%;20min时,A为20%,B为80%;30min时,A为20%,B为80%。[结果]乙醚为丹参药渣中提取丹参酮的最佳溶剂。水浸丹参和三七后干药渣,先经乙醇提取得到脂溶性提取物,再以乙醚为溶剂进行索氏提取,丹参酮混合物得率为2.17%;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丹参酮混合物中丹参酮ⅡA、次甲丹参醌、隐丹参酮、丹参酮I含量分别为3.62%、1.02%、2.56%、2.75%。[结论]丹参药渣中丹参酮成分与药材丹参基本一致,丹参药渣可以作为一种丹参酮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地区主栽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为试材,在附加不同浓度配比的6-BA、IAA、NAA和2,4-D的MS培养基上离体培养,进行嫩茎高效无性系建立的研究。结果表明:1/2MS+ 6-BA 0.5 mg/L+2,4-D 1.5 mg/L 培养基能诱导水蕹菜嫩茎产生大量的愈伤组织,其诱导率达93.3%;在继代培养中,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 6-BA 0.5 mg/L,其分化率为92%;分化不定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 0.9 mg/L NAA;在无菌苗移栽培养(基质配方为草炭:菌渣:蛭石=1:1:1)中,幼苗株高为11.43 cm,且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15.
长蕊丝石竹组织培养及无性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腋芽的嫩茎为材料,对长蕊丝石竹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1/2MS+BA 0.2 mg/L+IAA 0.2 mg/L是诱导腋芽生长的理想培养基;1/2MS+AgNO30.5 mg/L+BA 0.5 mg/L+NAA 0.1 mg/L是不定芽分化理想培养基;1/3MS+IAA 0.4 mg/L是生根的理想培养基;炉灰渣是试管苗移栽的理想基质;移植到山坡上的试管苗保持了有利变异性状。  相似文献   

16.
选用14日龄AA雏鸡149只,分为6组,除阴性对照外,其余试验组均用鸡支原体强毒人工接种,24h后给药,试验期为20天,综合评价试验结果:以“泰乐星”牌酒石酸泰乐菌素500mg/L组效果最好,其效果与进口产品差异不显著(P〉0.05),成活率达96%,增重率达155.9%。  相似文献   

17.
质谱检测泰乐菌素的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兽医学领域的泰乐菌素具有中谱抗菌功能和动物生长促进作用,在各种介质中的污染状况和环境行为备受关注,质谱检测技术由于具有高效、稳定、高灵敏度等特点,成为泰乐菌素检测的主要手段。重点介绍2011年以来不同基质中泰乐菌素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LC-ESI-MS/MS、LDTD-APCI-MS/MS、LC-SALDI-MS、LC-Q-Orbitrap等各种质谱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喹乙醇、卡巴氧等喹噁啉类药物的使用易导致在动物可食性组织的残留,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WHO、FAO和EU已禁止使用,我国也对其在动物肌肉和肝脏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做了规定,因此,有必要对此类药物进行监测。通过对包被原QCA-OVA、抗QCA-BSA抗体、羊抗兔HRP-IgG的工作浓度以及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建立了饲料中喹噁啉类药物的ELISA分析方法。ELISA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625mg/L,IC50为40.3 mg/L,与喹乙醇、卡巴氧、痢菌净、喹烯酮和喹赛多等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244.2%、98.8%、319.6%和266.9%,猪饲料中喹噁类药物的LOD为1.46~7.38 mg/kg,回收率为71.0%~92.3%,批间变异系数为9.73%~20.0%。对5个厂家饲料样品检测结果与HPLC方法一致。本方法可检测饲料中的喹噁啉类药物残留,样品处理方法简单省时,结果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9.
徐颖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470-5471,5646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农药产品中14种有机氯、有机磷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方法]农药样品用丙酮溶解,经有机滤膜过滤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农药中14种有机氯、有机磷成分。[结果]该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5.24%~101.27%,相对标准偏差在0.55%~8.08%。该方法检出限除甲胺磷为0.5mg/L外,其他13种有机氯、有机磷成分均为0.1mg/L。[结论]该测定方法的建立为制定农药中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成分检测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