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畜牧业》2013,(23):62-62
1.全国草原生态加剧恶化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1)重大生态工程区草原生态加快恢复。监测表明,工程区内植被组成发生显著变化,多年生牧草增多,可食鲜草产量提高,有毒有害杂草数量下降,生物多样性明显好转,区域生态显著改善。2011年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开始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区草原植被盖度比实施前提高了4个百分点;鲜草产量比实施前提高了10.6%;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平均草原植被盖度比2001年工程实施前提高11个百分点,鲜草产量比2001年工程实施前提高31.9%。  相似文献   

2.
以3S(GIS、RS、GPS)技术为主要手段,辅以地面样方监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玛曲县2005年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的生态效果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对工程区内外、工程实施前后草原的鲜草产量、盖度的监测比较分析,对工程区内外高度、可食比例等指标的监测比较分析,可看出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减轻了草原放牧压力,工程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高度、鲜草产量和可食比例与工程区外相比均有提高,工程实施后草原植被平均盖度、鲜草产量均比项目实施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要闻     
农业部:我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1% 农业部日前发布《2011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51%,草原植被总体长势偏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100248.26万吨,较上年增加2.68%,但草原超载过牧依然严重,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仍在不断发展,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步入攻坚阶段。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掌握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状况,科学评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建立落实的生态效益及草畜平衡效果,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原,对天然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草原生产力及利用状况、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效益等方面开展高峰期草地生产力分析工作尤为重要。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昭苏县2013年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94.3%,比2012年提高了11.3%,鲜草产量9034kg/hm2,比2012年提高了58.5%。其中禁牧区草地植被总盖度为90.6%,比2012年提高了5%,禁牧区鲜草产量9812kg/hm2,比2012年增加3.2%。草畜平衡区草地植被总盖度为94%,比2012年提高了15%,草畜平衡区草地鲜草产量为4691kg/hm2,比2012年提高了61.7%。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3月1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16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称,2016年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国土绿化事业取得了新成绩,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了新的贡献。2016年,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10.4亿吨,较上年增加1%,实现稳中有增;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6%,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区草原植被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表明,2014年,我国进一步加大了草原保护建设投入力度,落实草原保护建设资金200.2亿元。《公报》表明,通过继续组织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西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和游牧民定居等草原保护建设重大工程,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成效显著,与非工程区相比,工程区草原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个百分点,高度平均增加63%。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发展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  相似文献   

7.
退牧还草工程围栏对草原生态影响较大,生态环境改善明显。在禁牧区围栏内,优势种植物有梭梭、琵琶柴、蒿子、假木贼以及矮小灌木和高大草本植物,优势植物种类在4种以上。在围栏外,优势植物仅有绢蒿和一年生草本,多年生植物种类减少。禁牧区、休牧区围栏内草层高度较围栏外草层高度增加39%以上,最高增加1400%。禁牧区和休牧区围栏内植被盖度都较围栏外增加11%以上,其中休牧区围栏内植被盖度都较围栏外增加33%以上。休牧区围栏内牧草鲜草产量较围栏外牧草鲜草产量增加19.1%以上,最高者增加328.5%。  相似文献   

8.
通过2011年和2012年对伊宁县27个草原样地的监测,对其鲜草产量、栽畜量、栽畜能力和退牧还草工程区域内外的高度、盖鹰、产量进行分析,探讨伊宁县草原草地生产力结果表明:由于2012年伊宁县降雨量偏少,各类草地的鲜草产量、我畜量和载畜能力较2011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和降低;退牧还草工程区内草地植被总盖度、高度和鲜草产量较工程区外均有提高.工程区内草地植被恢复明显,工程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退牧对安西荒漠化草原植被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安西温性荒漠化草原退牧还草围栏建设工程区生态环境监测点放牧与退牧管理后草地生物量的跟踪调查和牧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监测,分析显示:与放牧区相比较,围栏退牧草场内的植株生长高度比围栏外放牧区高4.3~4.8 cm,植被覆盖度高16.6%~17.4%,草场平均产草量高235.2~300.5 kg/hm2,植被生长状况良好,同时草原环境中气温较低,湿度较高,且光合速率较高,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表明退牧措施效果显著.高光谱遥感进一步监测结果显示退牧区牧草光谱反射率高,植被盖度大.草原围栏退牧封育,极大地改善了安西县草原生态环境,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提高了草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以"3S"技术为支撑,结合遥感影像及地面监测数据,通过建立遥感-地面数据的数学模型对尼勒克县实施退牧还草工程5年后工程建设效益及植被恢复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工程实施5年后,尼勒克县退牧还草工程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为61%,平均鲜草产量2 556.1千克/公顷,分别比工程实施前增加4个百分点和17.6%,生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是国务院为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3年后,通过对赤峰市草原植被的监测分析,得出赤峰市草原生态补奖区中草原植被盖度和高度提高,优质牧草数量增加,草原生态逐步好转,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小草大事业     
《中国畜牧业》2014,(15):8-8
<正>小草不仅是人们寄情抒怀的对象,还是兴牧富民的重要依托。7月18日,在内蒙古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草业大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说,近年来,我国现代草业发展日新月异,草原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扶持政策措施逐步完善,草业生产加工能力不断提升,科技推广步伐加快。据监测,2013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2%,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10.6亿吨,均创近五年来最好水平。全国草业年产值已超过3000亿元,  相似文献   

13.
饲料     
正黑龙江草原年均鲜草总产达千万吨近日,从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近期编制完成的《2017年度黑龙江省草原监测报告》获悉,全省现有草原20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中、北部的山区半山区,全省草原年均鲜草总产量1000万吨左右,干草总产量约400万吨。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5%以上,松嫩地区盖度为65%,草原生态状况呈现逐步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14.
小草大事业     
正小草不仅是人们寄情抒怀的对象,还是兴牧富民的重要依托。7月18日,在内蒙古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草业大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说,近年来,我国现代草业发展日新月异,草原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扶持政策措施逐步完善,草业生产加工能力不断提升,科技推广步伐加快。据监测,2013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2%,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10.6亿吨,均创近五年来最好水平。全国草业年产值已超过3000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畜牧业》2015,(6):26-28
2014年,面对畜产品消费不振、人感染H7N9冲击家禽业等重大挑战,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部1号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全年肉类、禽蛋、牛奶总产量分别达到8707万吨、2894万吨和3725万吨,工业饲料总产量1.95亿吨,总体实现稳中有增。饲料产品质量卫生指标监测合格率96.2%,畜产品"瘦肉精"例行监测合格率99.8%,生鲜乳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100%,全年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向好。全年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10.2亿吨,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3.6%,在牧区遭遇严重夏伏旱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较  相似文献   

16.
通过2012~2015年对尼勒克县荒漠草原12个样地的监测,对其牧草生长高峰期样方内优势植物的高度、盖度、鲜草产量及总鲜草产量、总干草产量、可食牧草鲜草产量、可食牧草干草产量进行分析,探讨尼勒克县荒漠草原草地生产力。结果表明:荒漠草原植被总盖度、草群平均高度、总鲜草产量、总干草产量、可食牧草鲜草产量、可食牧草干草产量与2012~2015年1~7月份降水量变化规律一致。伊犁绢蒿、角果黎、苔草的鲜重及总鲜草产量,2015年最高,2014年最低。伊犁绢蒿鲜重,2015年与2013年基本一致,分别是2012年、2014年的2.6倍和4倍;角果黎的鲜重,2015年分别是2012年、2013年、2014年的1.2倍、2.1倍和3.2倍;苔草的鲜重,2015年分别是2013年与2014年的3倍;白羊草的鲜重,2012年是2013年的1.3倍。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莎草、杂类草草地生产力遥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地面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应用MODIS-NDVI对四川省“莎草Cyperus microiria、杂类草草地”生产力进行监测,对草原植被与生态状况及其变化做出评价。结果表明:NDVI估产模型相关系数r=0.640 3,F检验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利用模型计算出2006、2007年“莎草、杂类草草地” 可食牧草鲜草产量分别为188.6亿、203.8亿kg,平均产量3 229.5、3 489.00 kg/hm2;植被盖度分别为79.68%、81.29%;植被高度分别为17.08、16.03 cm;可食率分别为76.1%、75.0%。生产力2007年较2006年增加6.1%,其余指标年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时讯     
农业部发布《2009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为准确掌握全国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促进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农业部组织完成了2009年全国草原监测工作。监测结果表明,2009年全国草原植被总体生长状况略差于上年,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93840.86万吨,比上年下降0.92%;折合干草约29363.77万吨,比上年下降0,89%;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宁夏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切实加强草原监督执法,强化草原资源保护,为推进草原生态加快恢复提供强有力支撑。2016年,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了52%,连续5年保持在50%以上。草原生态功能显著增强、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科学利用水平不断强化、草原灾害防控能力明显提高,草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一、加强普法宣传 提升全民保护草原意识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业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草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草量达到10.5亿吨,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重点天然草原超载率小于10%,全国草原退化和超载过牧趋势得到遏制,草原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建立,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3.5亿亩,草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