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鸡马立克氏病二次免疫的效果初探■何秀珍(广西浦北县畜牧水产局535300)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属的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疾病。鸡群一旦发生马立克氏病,急性的可引起大批死亡,甚至全群覆没。缓的也会陆续死鸡,直到...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肉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特征,从6个集约化养殖场随机选择未免疫马立克氏病疫苗的20日龄和45日龄肉鸡各360只,分别采集其羽髓和血清样品,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和PCR试验进行马立克氏病检测。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结果为:20日龄肉鸡马立克氏病阳性率为3.33%~6.67%,45日龄肉鸡马立克氏病阳性率为5.00%~8.33%;PCR试验检测结果为:20日龄肉鸡马立克氏病阳性率为5.00%~10.00%,45日龄肉鸡马立克氏病阳性率为8.33%~13.33%。统计这两种试验均为阳性的数据,结果显示20日龄肉鸡双阳性率为3.33%~5.00%,45日龄肉鸡双阳性率为5.00%~6.67%。检测结果表明,所调查的肉鸡群存在一定的马立克氏病感染,提示要加强肉鸡马立克氏病防疫,降低其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AA肉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王俊(江苏盐城农业学校,224731)张训海(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995年5月,安徽某肉鸡场饲养的AA肉鸡暴发了一种以侵害鸡内脏和坐骨神经的疾病,使鸡发生严重的瘫痪和死亡,经综合性诊断为马立克氏病(MD)。诊断情况报告如...  相似文献   

4.
一商品肉鸡的马立克氏病马立克氏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商品肉鸡鸡群为病毒的聚集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已经证明  相似文献   

5.
马立克氏病(MD)是最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肿瘤疾病,以淋巴组织的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马立克氏病是目前惟一可以用疫苗预防的肿瘤性疾病,也常被用来作为肿瘤性疾病的治疗模型。  相似文献   

6.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是危害养禽业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笔者2005年3月19日对泰州市农户散养肉鸡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确诊是马立克氏病致鸡死亡。具体诊断过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B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从1907年最初报道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随着养殖集约化的程度的提高,鸡群饲养密度的加大,马立克氏病病毒毒力的不断增强,免疫失败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马立克氏病流行严重,对养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就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作一概述,并探讨在我国推广鸡胚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接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疾病.MD遍布全世界各养鸡地区,受害鸡群发病率从1%至30%不等,有时高达60%乃至全群覆灭,已成为危害养禽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其直接危害是造成鸡群的生产性能下降和死亡率增高,间接危害是引起鸡群免疫抑制,增加鸡群对其它疫病的易感性.我国肉鸡养殖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虽然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但总体上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肉鸡免疫程序,然而仍普遍存在着忽视肉鸡马立克氏病防制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鸡马立克氏病一直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一些鸡场因此病死亡可高达50—60%。1980年前后,全世界每年因马立克氏病所造成的损失肉鸡达1.27亿美元,蛋鸡为7.26亿美元。为保证养鸡业的安全生产,减少经济损失,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应在完善实施鸡马立克氏病综合防制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鸡马立克氏病二价冷冻疫苗防制本病,可获得明显的效果。鸡马立克氏病二价冷冻疫苗,是由鸡马立克氏病Ⅱ型自然弱毒株及血型火鸡疱疹病毒联合组成,注射到1日龄雏鸡体内的二价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含有上述二种型的疫苗病  相似文献   

10.
肉鸡马立克氏病属于肿瘤性传染性疾病的范畴,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发,临床上患病鸡的典型临床特征是单核细胞浸润,在皮肤、肌肉、虹膜各个脏器组织表面以及性腺和外周围神经都会分布有大量的单核细胞。鸡群对疱疹病毒的易感性最强。该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鸡群的身体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在10%~60%。肉鸡马立克氏病在肉鸡养殖场当中普遍发生流行,目前没有针对性地治疗药物,鸡群感染疾病之后,只能够进行严格的扑杀无害化处理,会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了切实降低马立克氏病所造成的危害,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率,就需要加强流行病学的有效调查,并不断加强工作经验的有效总结,真正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1.
马立克病是由马立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2~5月龄鸡,肉鸡可在45日龄时发病,危害非常严重,已被列为影响养禽业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就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且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旨在为鸡马立克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马立克氏病(MD)是最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它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肿瘤疾病,以淋巴组织的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马立克氏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最严重的病毒性肿瘤性传染病。MD经羽毛囊排毒,空气传播,传染力极强,是鸡的3大主要疫病之一。该病于  相似文献   

13.
鸡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给养鸡业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目前,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有效办法主要是接种疫苗,我厂于1979年生产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二十年共销售了90多亿羽份的冻干活疫苗,为有效预防鸡马立克氏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几年来由于超强毒的出现,有些一直使用HVT冻干疫苗的用户明显感觉NHVT  相似文献   

14.
<正>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是最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归属于疱疹病毒科中的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肿瘤疾病。该病具有传染性,能造成鸡大批量死亡,给养鸡业带来很大威胁。上世纪70年代研制出预防马立克病的疫苗,使马立克病得到一定的控  相似文献   

15.
<正>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引起鸡的所有器官,组织生成肿瘤。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较长(一至三个月不等)急性发病的鸡场淘汰及死亡率达10—80%,是对养鸡生产威胁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此病1907年由匈牙利兽医病理学家马立克氏首先发现,以后在美国、荷兰、英国、法国、日本、苏联、巴西等国也陆续有了报道。1961年以前由于没有分离出病原,就常把马立克氏病和鸡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俗称大肝病)混在一起。五十年代美国的肉鸡  相似文献   

16.
抗鸡马立克氏病的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T)有两种类型:低温保存的结合性病毒苗和冻干的非细胞结合性病毒苗。这种疫苗在它使用的头10年内证明是有效的。然而自1982年以来,马立克氏病在用HVT免疫过的父母代肉鸡中仍时有发生。同时,蛋鸡也常感染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7.
鸡马立克氏病综合防制■吴长新刘秀梵(扬州大学国家农业部畜禽传染病重点实验室225002)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疾病。此病的特征是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肛膜、各种脏器和皮肤单核细胞浸润,产生淋巴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鸡的马立克氏病几乎已遍及全世界的养禽国家,是目前在养鸡业发达的国家最为关注的疾病之一。由于马立克氏病的流行,可造成养鸡业的巨大经济损失。在防制马立克氏病的有效疫苗诞生之前,曾经是一种灾难性疾病,曾一度使一些国家的养鸡业一蹶不振。据报道,由于马立克氏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美国每年约2亿美元,英国为1300万英磅,日本约200亿日元。国际上,对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诊断学和免疫学进行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19.
薛春宜  杨倩  曹永长 《动物保健》2010,(6):23-24,44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肿瘤病,以淋巴组织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马立克氏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归为动物B类传染性疾病,广泛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养禽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20.
王婧 《当代畜牧》2014,(23):53-54
调查显示,有一种单核细胞的传染病称为鸡马立克氏病,这种疾病是一种淋巴系统的传染性疾病。通常情况下是由于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单核细胞的侵染。这种传染病导致我国很多的家禽产业受到影响,兽医局对此提供了种种免疫措施,但也会时常产生局部的爆发性传染病。本文简要介绍了马立克氏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并简单讲解如何诊断与鉴别马立克氏病,最后阐述一些防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