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介绍了赛加羚羊在世界范围的数量分布,各国对赛加羚羊的保护现状,对国内唯一的赛加羚羊人工驯养地一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驯养的赛加羚羊种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唯有通过从国外引入新种源,壮大现有驯养种群进而分群饲养等途径,以解决现种群数量过小、遗传多样性下降等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对今后中心的赛加羚羊人工驯养基地能否发展成为国家赛加羚羊种源繁殖基地和实现野外种群就地恢复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拯救赛加羚羊,保护中药资源、谋求双赢"长远规划做了展望和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半散养状态下的濒危物种赛加羚羊种群数量增大,现有活动场地显现出拥挤狭小的状况,加之保护中心区域内道路建设、旅游开发及人类活动日益增多的现状,给赛加羚羊生存环境及保护带来较大影响.在此情况下,保护好赛加羚羊这一物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赛加羚羊在半荒漠地区半放野状态下的繁殖规律,通过资料分析与现场观察,研究了近30年来饲养于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的赛加羚羊繁殖情况。结果表明:赛加羚羊的产仔率126.67%,产羔成活率87.72%,死亡淘汰率18.03%,存活率81.97%;发情周期21.46 d±2.59 d;雌羚羊7月龄性成熟,情期受胎率86.61%,妊娠期140.73 d±2.25 d,每胎产1~2仔,双胎率56.14%;羔羊初生体重2 882.32 g±45.93 g、体长45.56 cm±0.54 cm,雌、雄羔间初生体重与体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羔羊初生体重与体长存在相关性(r=0.313,P0.01)。在此基础上,分析对比了半放野状态下与人工圈养状态下赛加羚羊的繁殖情况,发现半放野状态下其产仔率、产羔成活率、存活率、双胎率和羔羊平均体重等主要繁殖性能指标均比圈养状态下高;此外,赛加羚羊自引入后对所在半荒漠地区气候环境进行了一个适应过程,发情期逐渐提前,由刚引进初期的12月中旬逐渐提前到11月中下旬,分娩盛期也相应提前,由刚引进初期的5月中上旬逐渐提前到4月中下旬,到5月初已基本结束产羔。说明赛加羚羊在繁殖上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与同亚科动物相比,具有性成熟早而寿命短(4~5岁)、受胎率和繁殖成活率高、交配季节后淘汰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引进的赛加羚羊饲养繁育情况的观察分析,得知其从刚开始有效引进的12只发展到现在的171只,种群具有良好的繁育能力,并对武威半荒漠气候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赛加羚羊自引入国内后,经过多年精心繁育,虽种群已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繁殖率,但种群大小还未突破瓶颈。本文通过多年的研究,探索研究影响种群扩繁的主要因素除了赛加羚羊寿命短之外,场地承载容量、春季青黄草转换、交配期体能巨耗、疫病以及种源引入困难也是影响种群壮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驱虫药和不同驱虫频率对赛加羚羊种群寄生虫感染的影响,从而指导赛加羚羊繁育过程中寄生虫病用药,以达到更好地保护赛加羚羊种群的目的。研究采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伊丙净对赛加羚羊种群进行春秋两季驱虫,采用伊维菌素对赛加羚羊种群进行不同频率驱虫,通过采集粪便经饱和食盐水漂浮法进行虫卵漂浮后观察,检测不同药物和不同驱虫频率对赛加羚羊肠道寄生虫的影响。结果显示,近年来半散养赛加羚羊种群主要感染的寄生虫为艾美耳球虫、毛首线虫、类圆线虫、细颈线虫、莫尼茨绦虫、囊尾蚴。使用伊维菌素驱虫时线虫减少率最大为92.30%,球虫为76.30%;使用阿苯达唑驱虫时线虫减少率最大为95.56%,球虫为60.00%;使用伊丙净驱虫时线虫减少率最大为92.68%,球虫为33.33%。2020年驱虫前后感染率等指标明显低于2018年、2019年,间隔两周连续驱虫后感染率低于10%,驱虫前感染率降低为60%。研究表明,伊维菌素、阿苯达唑、伊丙净均可有效控制赛加羚羊寄生虫,长期使用同一种驱虫药会造成药效降低,交替使用3种驱虫药且间隔2周的重复驱虫可更好地控制半散养赛加羚羊种群寄生虫感染。  相似文献   

7.
<正>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是一种珍稀的野生动物,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北部,现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里海以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和蒙古国境内。在我国境内曾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及甘肃北部的荒漠、半荒漠和荒漠草原地带,但自上世纪50年代以后,经多方调查,野外再没有发现其踪迹,认为赛加羚羊野生种群在我国已经绝迹。目前,武威作为全国唯一的赛加羚羊人工繁育基地,已有30年的养殖历史,积累了一定的人工养殖经验,但  相似文献   

8.
我所对1987年9月和1988年6月分别从美国和东德进口的赛加羚羊共5只实施了隔离检疫,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ID)间隔30天两次采血检出美国进口的2只赛加羚羊为蓝舌病琼扩反应阳性羊。其中1号羚羊血经昆明动植物检疫所分离蓝舌病病毒结果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7):13-16
对1997—2015年间半散放赛加羚羊的繁殖性能指标与当地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对雌性赛加羚羊盛期发情率影响最大;年最高气温对幼羔成活率影响显著(P0.05)。本研究说明赛加羚羊自引入后对中心所在地半荒漠区气候环境产生了一个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又称赛加羚羊,是产药用羚羊角的珍贵动物。在我国曾见于新疆西北部。高鼻羚羊体型似黄羊,体长100—140cm,高60—80cm,雄40—60kg,雌重较  相似文献   

11.
汪玺 《草业学报》1998,7(1):54-59
通过对赛加羚羊的被毛特征、毛纤维类型、结构、长度、密度、细度及强伸度的观察测定,结果为:赛加羚羊毛纤维均为有髓毛,其髓质发达,鳞片小呈蛇鳞状,被毛主要部位告发找仅2.91cm,密度为1920根/cm^2,毛纤维直径可达103.7μm而单纤维强伸度在15g重锤下为0。并指出:以上种种特性使赛加羚羊具有交强的回避天敌和抵御寒冷气候的能力,均与栖息地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赛加羚羊被毛及毛纤维特征对其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赛加羚羊(Saigatatarica)的被毛特征、毛纤维类型、结构、长度、密度、细度及强伸度的观察测定,结果为:赛加羚羊毛纤维均为有髓毛,其髓质发达,鳞片小呈蛇鳞状,被毛主要部位毛长仅2.91cm,密度为1920根/cm2,毛纤维直径可达103.7μm而单纤维强伸度在15g重锤下为0。并指出:以上种种特性使赛加羚羊具有较强的回避天敌和抵御寒冷气候的能力,均与栖息地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蓝舌病主要危害绵羊,对羔羊死亡率高,野生动物亦有发病的报道。据报道已发现24个血清型,国际兽疫防治局(IOE)列为A类疾病,我国口岸定为一类检疫对象。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又名高鼻羚羊,属牛科动物,原产于我国新疆及中  相似文献   

14.
苏力  苏乔 《畜牧与兽医》2002,34(12):21-22
本文报道了印度黑羚羊在广州动物园的饲养管理、繁殖研究情况。饲养、繁殖成功的关键是 :设置合适的生活环境 ,调配合理的饲料及精心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7,(2):6-9
为了提高测定效率,运用SPSS软件对30只赛加羚羊初生羔的体尺、体重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并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赛加羚羊初生体重(Y)与体直长(X_1)、体高(X_2)、胸深(X_3)、胸宽(X_4)、胸围(X_5)、尾长(X_6)、耳长(X_7)及管围(X_8)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直长(X_1)和胸围(X_5)是体重(Y)的最主要决定变量。初生羔羊体直长(X_1)和胸围(X_5)对体重(Y)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219+0.052X1+0.072X5。  相似文献   

16.
李斌  天庆 《野生动物》2002,23(3):2-3
被誉为“东方宝石”的世界濒危珍禽朱鹮,经过科技人员20年的精心保护和管理,使野生朱鹮种群和人工饲养朱鹤种群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秦岭南麓洋县的野生朱鹮种群数量达 145只,洋县的省人工救护饲养中心有朱鹮达143只,北京动物园朱鹮馆人工饲养繁殖朱鹮28只,另外日本佐渡朱鹮饲养中心有朱鹮18只。世界朱鹮种群数量已达334只。 20世纪初,朱鹮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前苏联等亚洲东部国家,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森林被砍伐,环境恶化、朱鹮在一些国家己销声匿迹了,甚至于灭绝。1960年世界鸟类保护会议…  相似文献   

17.
李位三 《蜜蜂杂志》2008,28(8):14-16
考察中蜂大生态环境、野生中蜂巢址环境、半野生状态(桶养、树桶和墙洞内饲养)下中蜂小生态环境,了解和掌握制约中蜂发展的各种生态因子,以对用活框蜂箱饲养中蜂的管理上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于泽英 《野生动物》2011,32(2):69-72
川金丝猴圈养种群大多饲养在中国的动物园中。根据《川金丝猴国际谱系簿2009》记录,到2009年12月31日种群存活数量227只,包括野外出生个体、圈养出生个体。种群中圈养出生个体数量占主要部分,2009年占80.0%,种群的增加更多地依靠圈养出生个体数量的增加,近年种群发展出现停滞状态,种群的繁殖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圈养出生个体的繁殖率低于野外捕获个体的繁殖率;育龄动物中圈养出生个体的死亡多发生在12 a以前,而野外捕获个体的死亡多发生在13 a以后。1 a以下幼仔的死亡原因与近亲繁殖、世代数、南北饲养地点无关。应该研究川金丝猴野外幼仔的出生、亚成体生长问题,为人工饲养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妊娠母兽的饲养管理,以解决圈养出生个体低繁殖率和高死亡率的问题,保证圈养种群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华蜜蜂种质资源调查保护及增产技术研究"是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申报的省公益性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目前,已对金华地区中蜂进行了实地考察及取样,掌握了当前中蜂资源的种群数量、生存状态、分布情况、生产水平以及饲养管理方式等技术资料,对进一步加大中华蜜蜂种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立"高原环境人工供血蚤饲养"新技术;探索我省特有鼠疫染疫蚤谢氏山蚤、斧形盖蚤等蚤种的生活史特征及其在不同季节、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实验室最适恒定饲养生境指标和方法,建立和纯化蚤实验室种群,掌握蚤批量产出技术,逐步达到批量提供实验用蚤的目的;制定并完善蚤饲养室管理规范及饲养室操作规程;为虫媒传播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相关科研提供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