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野生麋鹿发情后期行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义军  丁玉华  解生彬  侯立冰  刘彬 《野生动物》2011,32(6):309-311,342
2009年8~9月,以大丰野生麋鹿群为研究对象,探讨野生麋鹿在发情后期的行为习性变化。结果显示:1)在发情后期,躺卧、站立、走动、采食4种行为,在群主与单身汉以及雌鹿个体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发情后期,群主采食时间增加,尽管时间发生频率上不及单身汉、雌鹿高,但是在时间-频率分布上显得高度相似,差异不显著(P〉0.05);3)发情后期的单身汉和雌鹿的主要统计的各种行为频率总量及时间-频率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在发情后期,大丰野生麋鹿行为表达正在向休情期渐渐过渡,能够主动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具有了在关键生理阶段的自我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大丰野生麋鹿群中的一部分产仔雌鹿为研究对象,采用以取样法和扫描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麋鹿产仔前采食时间明显多于产仔后,差异显著(P0.01),休息时间产仔前少于产仔后,差异显著(P0.05)。08:00~10:00是采食低谷,为麋鹿休息时间最多的时间段。结果表明:野生麋鹿活动范围受栖息地生境布局和人类活动影响,麋鹿野生习性表现异常丰富。  相似文献   

3.
丁玉华 《野生动物》2006,27(6):30-31
苏州西山太湖麋鹿园的麋鹿一雌同时哺乳三仔的行为,仔鹿共表现出四种吮乳模式:即一仔鹿在哺乳雌鹿后侧吮乳,二仔鹿在哺乳雌鹿腹部左侧吮乳;一仔鹿在哺乳雌鹿后侧吮乳,二仔鹿在哺乳雌鹿腹部右侧吮乳;一仔鹿在哺乳雌鹿后侧吮乳,二仔鹿在哺乳雌鹿腹部左右侧各一头吮乳;三仔鹿分别立于哺乳雌鹿的后侧、左侧和胸腹下方吮乳。太湖麋鹿一雌哺乳三仔的特殊行为的表现,既取决于鹿群的生活空间和鹿群的密度,又与哺乳雌鹿摄入的饲料质量相关联,同时也与仔鹿一时饥饿而又无法寻找到自己的母亲哺乳有关。  相似文献   

4.
苏州西山太湖麋鹿园的麋鹿一雌同时哺乳三仔的行为,仔鹿共表现出四种吮乳模式:即一仔鹿在哺乳雌鹿后侧吮乳,二仔鹿在哺乳雌鹿腹部左侧吮乳;一仔鹿在哺乳雌鹿后侧吮乳,二仔鹿在哺乳雌鹿腹部右侧吮乳;一仔鹿在哺乳雌鹿后侧吮乳,二仔鹿在哺乳雌鹿腹部左右侧各一头吮乳;三仔鹿分别立于哺乳雌鹿的后侧、左侧和胸腹下方吮乳.太湖麋鹿一雌哺乳三仔的特殊行为的表现,既取决于鹿群的生活空间和鹿群的密度,又与哺乳雌鹿摄入的饲料质量相关联,同时也与仔鹿一时饥饿而又无法寻找到自己的母亲哺乳有关.  相似文献   

5.
金丝猴在寒冷地区的饲养与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金丝猴在寒冷地区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笼舍设施、饲养环境、性比、饲料组成和饲喂方法。同时,观察描述了金丝猴繁殖期发情、交配、怀孕、产仔等行为。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散养雄性麋鹿发情期、发情后期及休情期三个阶段的行为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雄性麋鹿三个阶段各行为频次有明显差异。发惰期休息行为频次明显多于其他两个生理阶段,而摄食行为频次明显少于其他两个生理阶段。发情后期与发情期相比,休息频次减半,性行为明显减少,而运动行为和摄食行为明显增加,特别是摄食行为较发情期有36倍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放养的首批8只麋鹿,经过逾一年的野外生存,顺利闯过了野外觅食关、发情关、繁殖关、自身防护关,并产  相似文献   

8.
麋鹿同性爬跨是其发情季节的一种行为表现。麋鹿同性爬跨有一定的时间性,主要选择在发情季节的5:30—7:30和17:00—18:30,早晨同性爬跨的出现比异性爬跨交配提前1 h,傍晚同性爬跨与异性爬跨交配时段相同。麋鹿同性爬跨与其年龄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6—9岁雄鹿是同性爬跨的主体。麋鹿同性爬跨的行为表现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麋鹿同性爬跨的行为中,同性爬跨的行为主要出现在视野较好的平坦开阔地和鹿群的外周边缘地。  相似文献   

9.
麋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江苏大丰引进麋鹿种群在壮大和发展的30年中,在黄海之滨建立了首个麋鹿野生种群。由于圈养麋鹿种群密度过大,引起生境恶化、食源短缺、寄生虫寄生和疾病传染等制约大丰麋鹿发展的问题。笔者从有效降低麋鹿密度的角度出发,建议采取麋鹿栖息地生境恢复与改造、确保饮用水清洁安全、增加自然食物、采取人工补饲、防治寄生虫及其它疾病、实施血统交换等措施,以保证大丰麋鹿种群质量和增加遗传基因的多样性,进而为麋鹿群的健康繁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1 麋鹿繁殖生理特点 麋鹿(Mi-deer)属鹿科类,俗称“四不象”(角似鹿非鹿、颈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是我国一类珍稀保护动物。 麋鹿冬毛色泽灰棕,夏毛呈红棕色,有固定的发情繁殖季节。公鹿于每年3~4月份脱茸,在角枝清理完5~14d内首次吼叫,以后逐步进入发情交配期;母鹿在同一时期进入发情季节,有发情周期表现,发情周期约为17~31d。在发情期内如果没有受精,则会表现周期性的多次发情。交配行为多发生在7月前后,妊娠期280d左右,次年4~5月份产仔。2 妊娠麋鹿营养需要特点 母鹿受胎后,特别是在胚胎着床前的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乏情母狐的利用率,第1年对50只没有发情表现的青年母蓝狐同时一次注射PMSG200IU/只,5d后再注射HCG100IU/只,有42只出现明显发情症状并接受公狐爬跨,发情率84%。对发情母狐实施子宫内输精,结果无一产仔;第2年对50只非典型发情的青年母蓝狐同时一次注射PMSG200IU/只,5d后再注射HCG100IU/只,全部出现明显的发情症状并接受交配。对其实施子宫内输精3次,结果有24只产仔,产仔率48%。试验结果表明,在母狐繁殖末期,联合使用PMSG和HCG对没有发情表现的青年母蓝狐有促使其发情的作用,但不能使其产仔;对有发情表现但不明显的青年母蓝狐有促进其发情并能使其部分怀孕和产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过模拟野外栖息环境,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成功繁殖荒漠猫的饲养管理方法和荒漠猫的发情、交配、妊娠、哺乳等繁殖行为。同时对在西宁动物园产下并成活的3只幼猫的体尺、体重、形态和行为的变化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正>某小型养猪场饲养57头育肥猪,4头怀孕母猪,2头哺乳母猪。其中一头哺乳母猪产仔12头,仔猪15日龄;另一头产仔11头,仔猪12日龄。2014年1月3日,育肥猪群出现不食、腹泻等现象,随后病猪排水样稀粪,全群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止痢药物进行治疗,1月13日全群腹泻停止,采食恢复。1月16日2窝共33头哺乳仔猪出现腹泻。期间所有母猪无异  相似文献   

14.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过模拟野外栖息环境,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成功繁殖荒漠猫的饲养管理方法和荒漠猫的发情、交配、妊娠、哺乳等繁殖行为。同时对在西宁动物园产下并成活的3只幼猫的体尺、体重、形态和行为的变化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正麋鹿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麋鹿属,因其尾似马而非马,蹄似牛而非牛,角似鹿而非鹿,颈似骆驼而非骆驼,而俗称"四不像"。成年雄鹿体重可达200 kg,雌鹿较小,体重可达120 kg。雌鹿2~15岁为育龄期,其怀孕期为250~315 d,一般在285 d左右。中国麋鹿主要分布在三大麋鹿自然保护区,其他的主要集中在动物园、风景区等地[1],主要目的是展出,供游人观赏和宣传教育。动物园受  相似文献   

16.
种母兔是兔群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种母兔要怀孕、产仔、哺乳,因而对母兔的饲养管理要特别精细,主要应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种母兔是兔群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种母兔要怀孕、产仔、哺乳,因此对母兔的饲养管理要特别精细,主要应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表明在纯舍饲条件下,进行熊的人工繁殖是完全可行的。本文对舍饲条件下熊发情、交配、分娩、哺乳、仔熊发育及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观察和研究,对怀孕雌熊采用HCG法进行晚期妊娠诊断研究,介绍了哺乳期幼熊可由其它代乳母熊泌乳护养并进行了熊奶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麋鹿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化学成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丰麋鹿保护区自1986年8月从英国重引进39头麋鹿,经过几年的几土再驯化已重新适应原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研究表明:大丰麋鹿群与美国麋鹿群的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化学成分指标相比各年龄段的血红蛋白含量低33、56%-47.13%;仔麋鹿、成年雄麋鹿红细胞数低6.25%-17.58%;仔麋鹿、成年麋鹿、亚成体雄麋鹿红细胞压积低7.12%-19.15%;仔麋鹿和成年麋鹿的总蛋白含量低4.05%-11.29  相似文献   

20.
江苏大丰麋鹿种群及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立冰  丁晶晶  丁玉华  任义军  刘彬 《野生动物》2012,33(5):254-257,270
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为研究对象,探讨麋鹿种群管理及保育对策.结果显示:1986 ~2011年,大丰麋鹿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增长率在7.7% ~27.1%之间,平均年增长率为13.6%(n=25).大丰麋鹿种群的管理有4种方式,即圈养、半散养、野生放养和异地寄养.圈养生境面积小,麋鹿采用全年人工补饲;半散养生境面积较大,以第一核心区麋鹿为例,其种群密度从1998年的0.825头/hm2增加到2011年的3.06头/hm2,平均增长1.9%(n=14).野生放养是恢复麋鹿野生种群的基础和前提;异地寄养是保存麋鹿物种的关键.今后,大丰麋鹿保护区将走麋鹿种群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合理野生放养、异地选点寄养,并通过栖息地生境修复、麋鹿血统交换等方式,不断探索麋鹿保护发展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