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9月25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恒升镇一肉鸭场,发病前全场共有肉鸭4000只,于7月12日和31日分两批各2000只从四川省隆昌县购回1日龄杂交白羽肉鸭,30~40日龄肉鸭4000只中约有90%出现羽毛稀少、脱羽、消瘦等症状,病程长,先后陆续死亡约2600只,经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VB1缺乏病,通过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月,常德市柳叶湖某养鸭户饲养4 000只肉鸭,死亡1 400只,养殖场所是废弃的大片农田,2月龄鸭约有1 600只,1月龄以内的小鸭约1 000只。调查得知:该养鸭户养了多年的肉鸭,一般是在1个地方养1~2批鸭,然后再到另外的地方饲养,晚上在野外搭简易棚过夜,养2个月出售,属于流动性很强的野外放养。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正>(一)发病情况2014年9月底,中敖镇卫平肉鸭养殖场业主向笔者反映,该场饲养有2批肉鸭,共1.2万只左右,其中:近50日龄的有6000只、20日龄的6000只,两批鸭均是从四川省隆昌县引进,20日龄的雏鸭已引回15d(5日龄时引进),引回后饲养8、9d就出现以缩颈嗜眠、渴水增多、两眼和鼻孔处常附粘性分泌物、腹泻等症状,从出现症状2~3d就出现死  相似文献   

4.
试验鸭为30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SM3,随机分为10个处理.处理1-10组日粮中分别舍有0、2、5、10、20、50、100、200、500和1 000mg/kg的三聚氰胺,以研究饲喂不同水平三聚氰胺的试验日粮后在肉鸭组织中的残留量.在肉鸭1~42日龄,处理1~10组肉鸭分别饲喂含有不同水平三聚氰胺的试验日粮;在肉鸭43~49日龄,各处理组肉鸭均饲喂不含三聚氰胺的日粮.在肉鸭的14、28、42和49日龄,每个处理随机选取3只试验鸭,屠宰,取胸肉、肝脏和肾脏,用于三聚氰胺的残留测定.结果表明,用三聚氰胺含量≤50mg/kg的日粮饲喂肉鸭42d后,在胸肉、肝脏和肾脏中均未检出含有三聚氰胺;当日粮中三聚氰胺含量≥100mg/kg,肉鸭组织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随日粮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升高而线性升高(P<0.05);在含有高水平三聚氰胺的日粮组中(500和1 000mg/kg),肉鸭胸肉、肝脏和肾脏中三聚氰胺残留量不同,以肾脏中的较高(P>0.05);43日龄开始饲喂不含三聚氰胺的日粮7 d后,各组织中均未检出含有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颗粒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樱桃谷肉鸭能量、养分利用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600只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肉鸭.分为I组(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负对照组,有效磷水平降低,未添加植酸酶),Ⅲ、Ⅳ、Ⅴ组(分别在负对照的基础上添加500、1 000及10 000 U/kg植酸酶).结果表明:(1)与Ⅱ组相比,Ⅳ组21日龄肉鸭能量表观利用率、脂肪真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18%和13.27%(P<0.05);Ⅳ组42日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利用率及粗脂肪真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10.07%、9.45%、17.49%和16.56%;(2)Ⅳ组21日龄肉鸭丝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和苯丙氨酸,42日龄甘氨酸、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和酪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比Ⅱ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3)Ⅳ组21日龄空肠蛋白酶和二糖酶活性分别比Ⅱ组高14.29%和17.87%,差异显著(P<0.05);42日龄Ⅳ组胰蛋白酶活性和Ⅲ、Ⅳ组脂肪酶活性较Ⅱ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颗粒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樱桃谷肉鸭消化酶活性和养分利用率,其中以1 000 U/kg添加水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400只1日龄雄性Z型北京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对照组饲喂低磷饲粮,无机磷组在低磷饲粮中添加0.2%无机磷,植酸酶组在低磷饲粮中分别添加1 000、2 000 U/kg植酸酶,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无机磷组和2 000 U/kg植酸酶组肉鸭各阶段体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无机磷组和2 000 U/kg植酸酶组间无显著差异;无机磷组和2 000 U/kg植酸酶组肉鸭胸肌率和腹脂率高于对照组(P<0.05),腿肌率低于对照组(P<0.05);无机磷组和植酸酶组(1 000、2 000 U/kg)肉鸭血清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无机磷组和植酸酶组无显著差异;1 000、2 000 U/kg植酸酶组肉鸭血清总胆红素高于对照组和无机磷组(P<0.05)。由此可见,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能有效改善肉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提高血清磷含量,降低血清碱...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陈化玉米对肉鸭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取12日龄樱桃谷肉鸭2 00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对照组饲喂正常玉米,陈化玉米组用30%陈化玉米等量替代正常玉米。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陈化玉米组显著降低了肉鸭平均日增重及出栏体重(P0.05),但对耗料增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陈化玉米组26日龄血清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P0.05),肉鸭42日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添加陈化玉米降低了肉鸭的日增重、出栏体重及肉鸭的血清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9月某天,我县城厢镇某村一养殖户向我中心报告,称其在鱼塘边所饲养的1 000只桂柳肉鸭出现精神委顿、食欲减退和嘴巴(喙)长泡、变形等现象,发病鸭多达40只,发病率约为2%,个别病鸭出现死亡,于是向我中心求诊。1临床症状经我中心技术人员现场调查,该养殖场地远离村庄,没有搭设棚舍,鸭场附近也没有树木,直接露天放养采食。病鸭15日龄左右,整个鸭群精神状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不同水平的发酵饲料替代基础日粮对肉鸭生长性能、免疫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健康的樱桃谷肉鸭8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使用0、2.5%、5.0%、10.0%的发酵饲料替代基础日粮。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21日龄,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鸭21日龄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22~42日龄,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鸭42日龄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1~42日龄,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鸭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鸭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A (IgA)、干扰素-γ (IFN-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肉鸭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白细胞介素-2 (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肉鸭血清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2011年3月13日,市中区孟庄镇里筲村张某饲养的2 500羽商品代樱桃谷肉鸭1日龄时皮下接种病毒性肝炎疫苗,至19日龄时有71只鸭突然发病,死亡43只。次日凌晨,又发病247只,未经治疗,当天死亡102只,2天共发病约318只,发病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与益生素组合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智华 《饲料工业》2002,23(7):11-13
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600只,随机分为10个组(9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肉仔鸭。试验组采用2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以研究抗生素(1~7日龄添加)和益生素(8~42日龄添加)组合使用对1~42日龄肉鸭生产性能的最佳水平组合。结果表明:土霉素用0.1%、益生素0.075%组合使用饲喂肉鸭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正>1发病情况2010年9月,肃宁县一肉鸭养殖户找到笔者,称其饲养的2000只肉鸭已15日龄,在9日龄时约有100只下架后发现运步摇晃,严重的不愿走动,强行驱赶时,借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乳酸菌代替抗生素对樱桃谷肉鸭的饲养效果,试验场1选用19 000只鸭进行试验,6栋圈舍7 000只鸭添加壮乐美益生菌禽饮水专用产品,通过饮水途径每天添加200 g;7栋圈舍7 000只鸭添加芯来旺产品,通过饮水途径每天添加200 g;9栋圈舍5 000只鸭为对照组,不添加微生物产品,按照公司常规预防模式添加抗生素。试验场2病鸭共计2万只,全部饲喂壮乐美禽饮水产品,每天通过饮水途径饲喂600 g,保育期每天添加乳酸菌微生物制剂,然后间隔2 d使用1次(具体投喂时间:1、2、3、4、5、6、7、10、13、16日龄),共投入乳酸菌微生物制剂6 kg,试验期18 d。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产品对樱桃谷肉鸭增重均起到一定作用,但增幅不大;乳酸菌产品可以降低肉鸭料肉比,但差异不显著;使用乳酸菌产品可以降低肉鸭死淘率,防治大肠杆菌病,临床上可以替代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选1 5 0只1 4日龄健康肉用麻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其中1~4组为试验组,分别口服0 .1 (含纯硒0 .0 4 6mg)、0 .2、0 .5、1 .0mg/只·d的亚硒酸钠,第5组为对照组,以观察硒对肉鸭的促生长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 .1mg/只·d和0 .2 mg/只·d的亚硒酸钠对肉鸭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 P<0 .0 1 ) ,其中以0 .2 mg/只·d的效果较好;添加0 .5 mg/只·d的亚硒酸钠对肉鸭无促生长作用;添加1 .0 mg/只·d的亚硒酸钠可抑制肉鸭的生长,并出现轻微硒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谷氨酰胺(Gln)对肉鸭免疫应激的调节作用,将240只1日龄四点花肉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又模拟三种免疫应激。4组分别饲喂添加0、0.4%、0.6%和0.8%Gln的试验日粮,肉鸭10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42日龄时测定每个处理的日增重、采食量和料肉比,并在适当的时间每个重复选取2只肉鸭采血测定禽流感疫苗抗体效价、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免疫球蛋白G(Ig M)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免疫应激显著影响肉鸭日增重和采食量(P0.05)、溶菌酶活、Ig M和禽流感疫苗抗体效价。说明日粮添加Gln可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缓解免疫应激对肉鸭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月15日,我县前锋镇某肉鸭饲养户饲养的2 000只樱桃谷肉鸭在20日龄突然发病,当日死亡31只,以后连续5 d出现死亡,共死亡422只,期间使用抗生素进行防治,效果不明显,经我县兽医门诊综合诊断,确诊为鸭疫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1 发病情况 我县养鸭专业户袁某利用金山农场水库天然资源,于2008年4~6月饲养了2批肉鸭,饲养量分别为4 500余只和6 000余只,该农场水库小而水混浊.肉鸭均于26日龄内开始发病,体重1千克左右,并出现个别死亡,部分肉鸭拉稀,水样带有未消化饲料的粪便.水库四周及鸭棚内均有灰白色稀薄粪便,腥臭味很重,粪便中混有白色的绦虫节片.笔者应邀就诊,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和绦虫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8.
选择不同剂量的黄霉素饲喂肉鸭进行对比试验,以确定黄霉素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最适添加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选择体重相近的10日龄樱桃谷肉鸭80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 1.2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基础日粮的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4组喂基础日粮,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8月,我市某养鸡户饲养的肉仔鸡 9 500只, 25日龄时,平均体重达 1.2 kg。鸡群突然发病,发病率达 30%,致死率达 20%。经过紧急免疫注射,以及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后,使病情迅速得以控制,鸡群恢复健康。 1发病情况   该鸡群 5日龄时用 NDⅣ系苗 4倍量滴鼻, 10日龄用 IBD疫苗饮水, 17日龄用 NDⅣ系苗 6倍滴鼻, 18日龄用 IBD疫苗饮水。   22日龄开始鸡群出现以呼吸困难、下痢为主的症状,并每日死亡几十只鸡。至 25日龄时,每日死鸡约 100只,鸡群出现近 1 000只有神经症状的病鸡。 2主要症状   鸡群精神不振、采食和…  相似文献   

20.
刘刚 《中国动物检疫》2020,37(12):124-127
为探究重组禽流感病毒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对樱桃谷肉鸭的免疫特性,同时优化免疫方案以使其尽早产生免疫保护,将30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3组,每组100只:一免组于7日龄免疫1次,剂量为0.5 mL/只;二免组于1日龄、7日龄各免疫1次,剂量分别为0.2、0.4 mL/只;对照组不免疫。采用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一免组肉鸭在21日龄Re-11、Re-12和H7-Re2平均抗体水平和抗体合格率均较低,分别为2.8log2和33%,2.6log2和31%,2.5log2和30%;28日龄分别上升至4.5log2和87%,4.1log2和83%,4.0log2和80%;38日龄分别为4.4log2和90%,4.2log2和87%,4.1log2和83%。二免组肉鸭在21日龄各毒株平均抗体水平和抗体合格率分别达到4.5log2和80%,4.3log2和77%,4.1log2和73%;28日龄分别为6.0log2和97%,5.6log2和93%,5.2log2和93%;38日龄分别为6.1log2和100%,5.4log2和97%,5.0 log2和97%。对照组肉鸭在21日龄母源抗体已很低,各毒株平均抗体水平和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2log2和3%,1.3log2和3%,1.6log2和7%;28日龄、38日龄抗体水平均为0。结果表明:该疫苗能够有效刺激肉鸭产生免疫保护抗体,适用于禽流感免疫;在1日龄、7日龄各免疫1次的效果更佳,因此在发病日龄较早的高风险区域,建议采用该方案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