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花粉管导入外源DNA方法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效果,以早D502玉米自交系、78599玉米自交系及大豆(丹304)为DNA供体,分别采用柱头涂抹法、开苞导入法、花粉粒浸泡法进行转化,比较3种方法导入后的结实率及变异率。结果表明:开苞导入法结实率最高,其变异率仅为1.4%;花粉粒浸泡法的结实率和变异率均最低;柱头涂抹法结实率较低,但变异率较高。2007年和2009年的导入结果显示,将花粉管导入外源NDA技术作为常规育种辅助手段是完全可行的,对促进植物基因工程与常规育种的有机结合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致力于打造玉米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经过近十年深入系统研究,使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技术经济、简便、快速、准确,并建立了已有5000多个玉米品种的标准DNA指纹库,实现了理论技术化、技术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玉米催芽机播的试验,提出实施该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青贮玉米秸秆收获机的切割机理,以青贮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应用金属扭转试验机等仪器对含水率为一定值的玉米秸秆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使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完整秸秆和秸秆髓的剪切应力和抗剪切模量有很大不同,前者分别是后者的3.7倍和5.4倍,说明玉米秸秆作为一种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特殊复合材料,抗剪切模量为其横观同向性5个常数之一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1998年和1999年2年对玉米收获机不同机型进行的生产试验,对各厂家的产品进行了比较,推选出适宜河北省发展要求的机型。并提出发展玉米收获机械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防治玉米病毒病是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经过多年多个多点的相关试验,总结出的综合防控技术,取得了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平均病株率防治效果高达86.20%,病情指数防效高达88.i5%,防控效果十分明显,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不同品种间,平均增产33.33%;同一品问,平均增产21.86%。能将病毒病的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范围之内,支撑我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广,种植面积大。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玉米收获机作业环境恶劣,对发动机作业工况有着很高的要求。发动机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在机收过程中常伴有作物碎屑和尘土附着,导致发动机水温升高,影响发动机散热。发动机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机油黏度降低,影响各运动零部件工作能力,容易发生拉缸和烧瓦问题,最终影响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为保证发动机在恶劣工况下正常工作,整车散热系统匹配及热平衡试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玉米薄层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薄层干燥是研究在一定的风温、风量和相对湿度条件下,谷物水分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进一步导出薄层的干燥,动力学干燥方程。用薄层干燥试验台进行玉米的薄层干燥试验,确定各参数(包括热风的温度、风速)对干燥速度的影响程度,建立了玉米薄层干燥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为了弄清玉米秸秆田间粉碎时机车前进速度、粉碎刀具转速对秸秆粉碎功耗和粉碎合格率的影响,运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对田间玉米秸秆粉碎性能进行研究。田间试验发现:当玉米秸秆粉碎刀具转速从540r/min逐渐上升至630r/min时,秸秆粉碎合格率和粉碎功耗随着粉碎刀具转速的升高而升高;当机车前进速度由2.9km/h上升至3.16km/h时,粉碎功耗随着前进速度的增加而升高,但粉碎合格率则随着前进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同时,通过参数优化获得:当机车前进速度为2.9km/h、刀辊转速为597r/min时,得到秸秆粉碎性能最佳工作指标,即粉碎功耗为2.98kW,粉碎合格率为90.02%。  相似文献   

10.
揉碎玉米秸秆可压缩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揉碎玉米秸秆的可压缩性对压缩工艺的优化、压缩设备的研制、压缩后产品的特性等均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揉碎后玉米秸秆进行压缩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初始密度下以不同速度压缩时,不同含水率揉碎玉米秸秆不同个体形状的可压缩性,并分析了不同压缩条件下揉碎玉米秸秆体积模量与压缩量、压缩密度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体积模量与压缩密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揉碎玉米秸秆的可压缩性受到喂入揉碎玉米秸秆含水率、初始密度和压缩速度的影响,且当压缩密度大于230 kg/m3时,随压缩密度的增加,可压缩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单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玉米需水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云南持续干旱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以及研究作物需水量规律的重要性,利用低纬度高原区的云南省曲靖市的陆良站1990~1992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及历史试验资料,采用FAO-56推荐的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单作物系数法和双作物系数法,计算了陆良站玉米各阶段的需水量,并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单作物系数法和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的玉米需水量与实测值是十分接近的;在地面覆盖度比较大的情况下,两者差别不大;总体上,两种方法计算的作物需水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单株玉米的株心识别是完成按株作业的关键,可用于对单株玉米进行变量施肥,提高施肥利用率。本文首先采用超绿因子增强苗期玉米植株,使玉米植株与土壤、阴影分离,将增强后的图像用Ostu法自动确定图像的最佳阈值,以便于在分割苗期玉米图像时不受阴影的影响,并能分割出苗期玉米植株。然后把分割的苗期玉米植株图像的亮度看作是一维坐标,绘制玉米植株的高程图,玉米植株的中心区域在高程图呈现为集水盆形状。采用水平集确定玉米植株的中心区域并对玉米植株中心进行定位,并结合分治法搜索玉米植株的极小值区域,降低了数据结构的规模。数据验证结果表明,算法识别率可达96%,保证了算法的实时性与可行性。另外,采用分治法与水平集法相结合确定玉米植株的中心区域,使该算法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该算法在田间作业时的鲁棒性。算法时间复杂度计算结果为O(lgn),能够满足田间作业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沟灌方式和肥料运筹对甜糯玉米鲜穗产量、品质以及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获得提高甜糯玉米产量、品质和保持土壤质量的节水节肥模式。试验设2种沟灌方式,即常规沟灌和隔沟灌溉,2种施肥水平,即低肥(N 120 kg/hm2,P2O560 kg/hm2)和高肥(N 180 kg/hm2,P2O590 kg/hm2),以及3种施肥方式,即B1:30%N、K肥作基肥,70%N、K肥作追肥施入,B2:50%N、K肥作基肥,50%N、K肥作追肥施入,B3:70%N、K肥作基肥,30%N、K肥作追肥施入。结果表明,高肥下,相同施肥方式时,与常规灌溉相比,隔沟灌溉提高籽粒中可溶性糖和淀粉量,3个时期土壤脲酶活性,拔节期和抽雄期土壤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相同沟灌方式时,与B3施肥方式相比,B1施肥方式增加玉米鲜穗产量,提高3个时期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拔节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抽雄期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而B2施肥方式不显著增加玉米鲜穗产量。隔沟灌溉下,与低肥相比,高肥增加了玉米鲜穗产量,籽粒中可溶性糖量、还原糖量和淀粉量,3个时期土壤转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因此,在甜糯玉米生长季节需要补充灌溉时,在隔沟灌溉下,高肥水平结合30%的N、K肥作基肥和70%的N、K肥作追肥方式不降低玉米产量,而提高甜糯玉米品质及土壤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是较理想的水肥供应模式。  相似文献   

14.
株高是鉴别玉米种质性状及作物活力的重要表型指标,苗期玉米遗传特性表现明显,准确测量苗期玉米植株高度对玉米遗传特性鉴别与田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植株高度获取方法依赖人工测量,费时费力且存在主观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混合注意力信息的改进ZoeDepth单目深度估计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将Shuffle Attention模块加入Decoder模块的4个阶段,使Decoder模块在对低分辨率特征图信息提取过程中能更关注特征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升了模型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可生成更精确的深度图。为验证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在NYU-V2深度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Shuffle-ZoeDepth模型在NYU-V2深度数据集上绝对相对差、均方根误差、对数均方根误差为0.083、0.301mm、0.036,不同阈值下准确率分别为93.9%、99.1%、99.8%,均优于ZoeDepth模型。同时,利用Shuffle-ZoeDepth单目深度估计模型结合玉米植株高度测量模型实现了苗期玉米植株高度的测量,采集不同距离下苗期玉米图像进行植株高度测量试验。当玉米高度在15~25cm、25~35cm、35~45cm3个区间时,平均测量绝对误差分别为1.41、2.21、2.08cm,平均测量百分比误差分别为8.41%、7.54%、4.98%。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仅使用单个RGB相机完成复杂室外环境下苗期玉米植株高度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15.
排种器是免耕播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排种盘吸种性能直接影响免耕播种机播种合格率。排种室内种群运动速度对排种盘吸种性能影响较大,而振动是影响种群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为此,应用离散元软件模拟排种室内玉米种群的运动,得到排种盘和搅种轮转速为17.8 r/min,排种室内充种3 750粒,排种器振动频率为1 5 Hz,振动幅值分别为0.5、1、1.5、2、2.5、3、3.5、4 mm时,振动幅值对排种室内种群运动的影响。通过离散元软件后处理模块得到4 s时间内,以0.02 s为间隔所有时间点的玉米种群运动最大速度、最小速度、平均速度和竖直方向玉米种群最大速度、最小速度,由Origin软件得到排种室内玉米种群速度与振动幅值的拟合曲线。模拟结果表明:玉米种群最大速度、最小速度与排种器振动幅值呈二次曲线变化;玉米种群平均速度和竖直方向种群最大速度与排种器振动幅值呈线性关系;振动幅值大于2mm时,竖直方向种群最小速度基本保持不变。本次仿真为室内排种试验振动幅值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试验法求解自流灌区续灌分级控制的最优化问题,用较少数量的试验来分析求得理论最优解,对计算量较大的多因素多水平选优问题的求解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响应面法的表冷器-风机集放热系统参数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发挥表冷器-风机集放热系统的最佳性能,以提高热流量和性能系数(COP)为优化目标,选取空气-循环水的温度差(水气温差)、水流速和风速3个关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流速和风速不变的条件下,热流量和性能系数随水气温差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在水气温差不变的条件下,热流量随水流速或风速的增大而增大,性能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由响应面法得出各影响因素对热流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水流速、风速、水气温差,对性能系数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风速、水流速、水气温差;系统的优化调控参数为:风速1.91m/s、水流速1.23m/s、水气温差5.8℃,此时热流量为5.88kW,性能系数为4.9。说明响应面法用于优化表冷器-风机集放热系统调控参数可行。本研究为此类集放热系统高效、节能运行提供了一种参数调控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有限元法合理设计磁流体密封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引言磁流体密封由于具有无泄漏、低损耗、易维护等独特优点,现在国外已发展到了实用阶段,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医药等众多领域。我国也于八十年代开始研究、开发这项先进密封技术,许多科研单位都获得了成功.前景非常喜人[2,4,6,7]。目前磁流体单级密封能力一般只有几十kPa,虽然可通过增加磁极数来提高密封结构的耐压性能,但同时也会引起密封装置轴向长度的增加。因此,如何合理设计出磁流体密封结构‘’磁回路”各个参数,从而提高永磁体利用效率,增强密封耐压能力,对于这项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地2密封结构、原理及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