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洲  张平 《甘肃农业》2003,(1):17-19
景家泉乡位于定西县北部干旱区,治理与扶贫开发结合、治理与科技结合、治理与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结合,走出了一条干旱山区保持水土、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了最佳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医养结合包括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医疗结构医养结合和社区医养结合等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具有不同的内涵及特点、构成要素、优势及劣势。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进行SWOT分析,认为不同老年群体可以结合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况、个人偏好、经济条件等因素,在三种模式中作出满意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浅论经济学教学要把握的"三个结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针对目前本科生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经济学教学要注意把握以下三个结合,即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主动参与结合,以提高经济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15,(5):9
《江苏农村经济》微信平台以"精彩微阅、服务三农"为宗旨,与《江苏农村经济》杂志互为补充,与杂志周期上短长结合、快慢结合,内容上简短与深度结合,形式上图片与文字结合,服务上线上与线下结合。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国务院出台种业新政的宏观背景以及中国种业科技资源分布和育种创新规律的现实考量下,分析了公共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合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合的主要障碍,从结合定位、结合路径、结合保障三个方面对中国种业公共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合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实施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效的职教模式。正确理解工学结合的内涵和意义,是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的前提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师生当中把工学结合认为是单纯的学生下企业和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专业技术水平、解决学生贫困问题看作推行工学结合的主要目的的两种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解偏差,综合论述了工学结合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畜牧兽医课程理论教学应用多媒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中不同教师、软件、内容和环节之间关系的观点和“图文并重、声像结合,讲练结合、课内外结合、考教结合,难易软件结合、新老教师结合、借鉴与自制结合、软硬件并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与DT40 sIgM λ轻链的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sIgM λ轻链在IBDV感染法氏囊B淋巴靶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对DT40细胞sIgM λ轻链与IBDV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利用蛋白表达、VOPBA试验、病毒结合与结合抑制试验检测了sIgM λ轻链及DT40细胞结合IBDV的能力。结果表明:sIgM λ轻链在体外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多种不同毒株的IBDV,这种结合与病毒毒力无关;病毒结合与结合抑制试验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DT40细胞可以结合IBDV,这种结合能够被sIgM λ轻链特异性单抗有效阻断。研究结果表明,sIgM λ轻链是DT40细胞膜表面上IBDV的重要结合位点之一,这为进一步利用DT40细胞研究IBDV感染B淋巴靶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
芫菁体内结合斑蝥素与金属元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晓飞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762-2764
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了12个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芫菁体内的游离斑蝥素、结合斑蝥素、总斑蝥素,并比较分析了结合斑蝥素含量与其体内的钾、镁、钙、钠和锌等5种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芫菁体内总斑蝥素的含量都超过0.35%,部分芫菁体内的游离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含量超过0.35%;在芫菁科昆虫体内二钾元素的摩尔量和镁元素的摩尔量要高于结合斑蝥素的摩尔量,而钠元素和锌元素的摩尔量都低于结合斑蝥素的摩尔量;在豆芫菁属昆虫体内钙元素的摩尔量都高于结合斑蝥素的摩尔量。结果表明,在芫菁体内结合斑蝥素可能以斑蝥素酸镁、斑蝥素酸钾和斑蝥素酸钙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
从RNA结合蛋白的鉴定方法,RNA结合蛋白的基序,以及植物RNA结合蛋白在调控叶绿素mRNA的稳定和转录、植物抗逆反应、开花和激素信号传导等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介绍了植物RNA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噻嗪酮及金属离子共存对非靶标生物遗传毒性的机制,利用紫外、荧光光谱法研究生理条件下噻嗪酮与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结合作用大小及模式,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Cd~(2+)、Co~(2+)、Cu~(2+)、Ni~(2+)存在时对噻嗪酮与ctDN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噻嗪酮可与ctDNA结合引起噻嗪酮吸收光谱明显红移;可与亚甲基蓝(MB)竞争结合ctDNA,且结合常数K随温度升高呈递减趋势;可与ctDNA以嵌插方式结合使熔点明显升高。环境金属离子的存在不会改变噻嗪酮与ctDNA之间的作用模式,但会影响其结合强弱,低浓度Cu~(2+)、Ni~(2+)可通过离子桥表现出一定的促结合作用,高浓度时则引起DNA结构改变而削弱噻嗪酮与DNA的结合,Co~(2+)、Cd~(2+)能影响DNA分子结构、与噻嗪酮竞争结合位点,导致结合常数下降。  相似文献   

12.
休闲农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休闲农业发展迅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迫在眉睫。在分析了二者的属性之后,发现二者具有同根性与互惠性,这决定了二者可以结合发展。在充分分析了二者结合发展的优势后,提出休闲农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发展模式,并论述了具体的结合方法。二者结合发展的推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从规划、宣传、经费、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二者结合发展提出方向。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电子商务突破了旅游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和手段,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结合发展,将极大地促进乡村旅游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阐述了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结合的必要性,分析了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结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结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是我国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总结,就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明确界定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加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宏观思路与方法研究,加强学术创新,建立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学术交流、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进一步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种养结合生产方式能否有效促进肉羊养殖减排增效问题,采用Super-SBM模型和处理效应模型,就种养结合对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与非种养结合生产方式相比,种养结合生产方式能够提高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且较高程度种养结合生产方式对养殖户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有效;另一方面,种养结合生产方式通过降低饲草料投入、提升肉羊出栏活重和减少碳排放来提升肉羊养殖环境技术效率。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加强种养结合技术研发及推广,建立养殖法规政策的绿色导向机制、提高区域种养结合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以来,我县依托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技术支撑,结合本县特色产业,发展大麦与肉牛、生猪、鹅、小龙虾等种养结合新模式 ,推广大麦饲草料种植技术。对大麦种养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促进大麦种养结合的解决对策,为推进大麦种养结合,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供技术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结合循环农业经济的概念及特征,探讨了种养结合协调发展的意义,从生猪、奶业、家禽、渔业4个专业维度提出种养结合的技术模式和路径,分析了当前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宣传和投入,加大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研究力度、加强种养结合产业园区建设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学院、企业、学生的三赢局面的分析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政策优势和行业优势方面阐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广泛前景。结合当地情况和学院合作经验论证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行性,并提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衡透析法研究了牛奶蛋白与敌敌畏、杀螟松、马拉硫磷和毒死蜱四种有机磷农药的结合行为,探明pH值及离子强度对牛奶蛋白结合农药的影响。结果表明,牛奶蛋白具有结合毒死蜱的能力,且浓度越高,其结合毒死蜱的量越多,两者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20mg牛奶蛋白结合毒死蜱的量为(0.49±0.06)μg。体系的pH值(3.5、5.5、7.5和9.5)和离子强度(0.1、0.5和1.0mol/L)对两者的结合影响不大。可见,食物蛋白质能够与农药发生相互作用,以此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的农药残留,缓解相应的毒性。  相似文献   

20.
沈明如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9):197-198,209
结合凤阳县的实际,分析了该县农机农艺结合取得实效、存在问题,并针对现有的有利条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机农艺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