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粮食作物的产量是当前自然和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的产量,用该单产水平计算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以全省13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确定了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生产潜力的种植制度;并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粮食作物试验产量为基础,计算了各农业生态小区粮食生产能力和总的粮食生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全省粮食平均单产能力为8029.47kg•hm-2,约是近3年安徽省粮食实际单产的1.37倍;全省粮食总生产能力为483.62亿kg,每年能为安徽省增加粮食产量近158.93亿kg。  相似文献   

2.
作物生产潜力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作物生产潜力,是研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总结了粮食作物生产潜力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从光、温、水、气候、土壤等因素的机理性研究到农业模型以及主流的统计分析模型的研究脉络和存在的问题与模型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粮食生产潜力及主要限制性气候因子,笔者利用1987—2017年4—9月青海省东部农业区13个气象台站的逐日气象要素和粮食作物实际产量资料,采用逐步订正模型,分析了粮食作物的生产潜力、实际产量及产量差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7—2017年光合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而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以及粮食作物实际产量均呈增加趋势变化;光温生产潜力实现了光合生产潜力的37%,气候生产潜力实现了光温生产潜力的53%,说明产量潜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气温和降水是提高生产潜力的限制因素;气候生产潜力与实际产量的产量差平均每10年下降178.6 kg/hm2,除贵德、循化、同仁产量进一步提升难度较大外,其余大部地区可以通过优化灌溉、合理利用热量资源等途径缩小产量差距。  相似文献   

4.
东北三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商品粮供给区和粮食增产潜力区,其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全国份额的20%。建设东北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高粮食自给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笔者以粮食生产能力、潜力和商品粮可供给能力作为优化商品粮基地县布局的主要依据,确定了重点建设区域、优势作物培育基地等共计65个县级单元,和以满足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为主、区域粮食生产为辅的规模经营试验基地县24个。研究表明优化后商品粮基地县每年可提供的商品粮量占东北三省商品粮总供给量的90.7%,能够有效增强区域粮食自给能力和商品粮供给能力。最后,从财政投入、粮食仓储与流通、改造中低产田、完善种粮保障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对建设东北商品粮基地县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研究结果为东北商品粮基地县布局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陕西关中耕地粮食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西关中耕地粮食生产潜力的科学估算,为国家或区域合理制定粮食增产及粮食安全措施提供依据。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计算了陕西关中耕地生产潜力、耕地利用强度与耕地增产潜力,分析了其空间差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关中耕地自然生产潜力为30.09 t/hm2,利用生产潜力为18.74 t/hm2,可实现生产潜力为9.57 t/hm2,实际单产为7.34 t/hm2,理论利用强度为0.623,可实现利用强度为0.511,实际利用强度为0.767。理论增产潜力为11.35 t/hm2,可实现增产潜力为9.17 t/hm2,实际增产潜力为2.23 t/hm2。区域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渭河平原区的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利用生产潜力、可实现生产潜力以及实际单产都大于秦岭山区以及渭北旱塬区;理论利用强度总体相差不大,咸阳地区总体较高。可实现利用强度相差较大,铜川地区总体较高,西安地区总体较小。关中地区大部分县(区)实际利用强度较大,西安地区最大,渭滨、金台、武功、大荔等16个县(区)实际利用强度有待提高的空间比较大;理论增产潜力、可实现增产潜力以及实际增产潜力都以渭河平原各县(区)较大。未来关中地区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在渭河平原各县(区)。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山前平原粮食生产能力估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3年滑动平均数为基础,对1995-2006年河北省山前平原耕地面积、灌溉条件、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的变化趋势和1996-2007年河北省粮食作物审定品种区试产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该区域2009、2015和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未来该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呈上升趋势.此结果是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持续提高单产和严格保护耕地、推广节水技术基础上的,如果背离这些原则,粮食生产能力则有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组合预测模型在东北地区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最优加权方法,建立了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及逻辑斯蒂预测模型的组合模型;并根据东北地区1949-2008年粮食产量资料,利用组合模型预测了该地区未来10年的粮食产量.结果得到,灰色预测、马尔科夫预测、逻辑斯蒂预测和组合预测方法的预测粮食产量的平均相对百分误差分别为:12.74%,3.02%,13.29%,2.87%,结果证明组合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提高粮食产量的预测精度.通过组合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到2015年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可以达到1.25亿t,可以完成该地区增产150亿kg粮食的任务,到2018年,粮食产量预计可达1.38亿t,东北地区增粮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节肥增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总结了2004—2013年山西省10年间主要粮食作物(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产量、肥料用量、养分效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作物的节肥潜力。结果显示:2013年比200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11.9%,总产量增加了23.6%,肥料用量同步增长了29.5%。粮食总产的增加主要源于玉米面积和产量的贡献,十年间玉米面积增加了48.4%,总产量增加了51.2%,而粮食单产却徘徊不前。对目前山西省粮食生产肥料偏生产力、节肥潜力等指标分析得出,在稳定钾肥施用前提下,玉米小麦生产能够节肥17万t,节肥潜力达22%;在节肥20%前提下,应用高产高效技术,山西能够同时实现粮食增产20%和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0%以上的目标,使山西省粮食生产达到节肥绿色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回答河南省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问题,基于河南省测土配方试验、施肥示范试验数据和河南省耕地地力评价成果,测算了在试验条件下河南省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玉米、水稻在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和施肥示范推广试验条件下,最高单产的平均值分别为4726.2、5817.6、5409.15 kg/hm2。河南省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为7487.27万t,河南省粮食生产目前还有约35%的增产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贵州粮食生产能力,分析了贵州粮食生产的条件、发展历史、市场需求、生产潜力,提出了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战略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夏季干旱期间贵州农业气候资源优劣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飞  谷晓平  熊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9):205-209
为定量评估夏季干旱期间光照、热量和水分农业气候资源对粮食作物的客观影响,采取粮食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评估方法,对比分析夏季干旱期间粮食生产潜力相对于气候平均状态的偏差,客观定量地分析夏季干旱期间贵州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和劣势。研究表明:夏季干旱背景下,贵州水稻、玉米光温生产潜力相对于正常气候年份普遍偏高10%左右,光照和热量资源优势明显;而水稻、玉米光温水生产潜力却普遍偏低30%~40%,水分资源劣势限制了作物生长。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满足干旱期间农作物的水分需求,良好的光照和热量条件可更加有利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我国小麦的年产量为1.1亿t~1.2亿t,约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20%,位于世界之首;它占国内粮食总产量的22%,仅次于稻谷,列国内粮食产量之第2位.我国幅员辽阔,小麦种植分布相当广泛,而且品种繁多,目前仅在生产中起较大作用的品种就有500种之多.现在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趋势是由单纯追求高产、稳产,向同时具备高品质扩延.培育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向集约化经营发展是小麦生产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商品粮之一,年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30%左右,但稻谷总产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5%左右,居全省粮食第1位,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增加农民收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水稻以粳稻为主,种植面积大约占全省水稻总面积的60%,是西南最大的粳稻区,发展杂交粳稻是保证云南省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是未来粮食增产的新增长点,将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吉单198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吉单198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桦甸市播种面积达到40%以上,为发挥其最高生产潜力,2006-2007年进行试验研究,得出该品种最适播种方法为播种器播种,播深3~4cm,播种量1~2粒/埯,最适种植密度为46000-47000株/hm2,N、P和K施用量分别为194、81和96kg/hm2,在拔节期喷施化控剂国光225ml/hm2.形成吉单198在该地区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为提高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的生产能力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福建省居民粮食消费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其中包括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粮食直接(口粮)、间接(主要为涉及到粮食的畜禽、水产等农产品——饲料粮)消费情况及预测。从分析的结果看,近年来粮食直接消费量呈明显下降趋势,预测2005—2020年间粮食直接消费量还会进一步减少,其间将共减少44.58%,每年以3.86%的速度递减;近年来间接消费量有明显升高,预测2005—2020年间福建年粮食间接消费量增幅达到149.19%,增加了716.49万t。结合福建省粮食的供给状况,计算2005—2020年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预测值与消费总量(包括直接粮食消费量、间接粮食消费量、种子用粮和工业用粮)之间的差额,结果为:这种差额一直表现为负值,且有明显加大的态势,粮食缺口量绝对值从509.11万t提高到2020年的1143.25万t,每年粮食缺口量的增加幅度达到5.54%。最后,文章提出:作为一个现实和潜在的缺粮大省,福建省有必要做好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和提高粮食的产量方面的工作,即要充分挖掘耕地粮食生产潜力、适度增加粮食库存、注重粮食流通体系的提升和保证饲料粮的有效供给等。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作物生产潜力研究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作物生产力可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生产总体水平,因而对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在一个多世纪里始终倍受专家们关注。本文就目前国内外作物的生产潜力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目前作物生产潜力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作生产潜力与产量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区小麦-玉米两作系统生产潜力的影响意义重大。本文采用EPIC模型估算了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作的生产潜力,并结合实际产量计算了产量差。结果显示:(1)华北平原1961—2007年小麦-玉米两作潜在产量在19.7~22.2 t/hm2之间,区域均值为21.2 t/hm2;雨养产量在13.2~21.7t/hm2之间,区域平均值为16.4 t/hm2;(2)1960—2007年间,潜在产量在全区显著上升,年均增幅多在20~40 kg/hm2之间,雨养潜力在南部呈增加趋势,但北部呈下降趋势;(3)华北平原2001—2007年小麦-玉米两作的潜在产量和实际产量的差在20.3%~72.2%之间,区域平均值为潜在产量的48.2%。从空间分布上看,南部地区产量差较大,中部地区产量差较低,北部地区产量差居中。因此,自1960年来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作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特别是水分状况较好的南部地区,应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挖掘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樟树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现状我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粮食作物产量在全省排名前列,杂交水稻又是优势粮食作物,对粮食增产起着支撑作用。当地气候、农田、水利、交通等条件良好,促进了我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发展,已成为我省制种大县。当前,我市应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抓住国家支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机遇,加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提升种子生产能力,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自1983年正式开始建立,伴  相似文献   

19.
浅析遵义市粮食生产状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市是贵州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对贵州省农业发展及粮食供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出现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人均占有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为了充分认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分析遵义市2000~2005年粮食生产变化情况,采用传统手段和现代方法,对全市粮食现实生产能力、粮食潜在生产能力进行了研究,对今后一段时期的粮食潜在生产能力进行了预测,通过探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部调研认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高潜力较大,到2020年可增加粮食面积5000万亩左右。农业部称,从目前粮食作物实际产量与潜在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