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种植方式对水稻CH4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静止箱取样技术观测了直播与移栽稻甲烷排放量,同时测定了根系生长活力,比较了两者的差异.结果表明,直播稻与移栽稻呈现相同的甲烷排放日变化与季节变化模式;基于本田生长期甲烷排放量比较,直播稻甲烷排放通量低于移栽稻,但甲烷排放总量高于移栽稻,两者差异显著(P<0.05).甲烷排放量与根系活力相关性分析表明,甲烷排放与根系活力、根系吸收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根系活力对移栽稻全生育期甲烷排放影响较大,相关性达0.05水平,但直播稻并不显著;直播稻全生育期的甲烷排放通量与根系吸收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移栽稻在生长中后期受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较大.因此水稻根系活力是影响甲烷排放的重要因素;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减少直播稻甲烷排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油菜直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油菜直播是直接将油菜种子播到大田的一种种植方式,尤其在土壤黏重板结、秋旱严重等移栽成活率低的地区,适宜采用油菜直播。因为直播油菜播种较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油菜病毒病和菌核病的主要感染时期。同移栽油菜相比,直播油菜具有根系发达、抗寒、抗旱、耐瘠、抗逆性强、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但是直播油菜用种量大,若苗期管理不当易形成高脚苗,  相似文献   

3.
一、技术功效 水稻直播就是播种直接播入大田的一种稻作方式,无需育秧、拨秧、移栽等程序,具有省工、省力、省秧苗等优点,是一种轻型、简化的低成本稻作新技术。直播水稻生长发育与常规稻作方式有许多不同之处,表现为出苗慢、全苗难,全生育期缩短,成熟期延迟;分蘖节较多,分蘖节位低;根系分布浅,根量大,活力强;穗数多、穗型水等特点。水稻直播又分为旱直播和水直播,机械化水(旱)直播是直播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直播稻倒伏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稻由于根系浅,扎土不深,后期容易倒伏。直播稻发生倒伏与直播稻品种选择不适宜、播种密度过大、基本苗数过多、肥水管理不当及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有关。为了达到增产增收、防止倒伏的目的,直播稻在栽培中应采取精选品种、推广机械精量播种、科学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害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机械直播和灌溉模式对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和根系特征的影响,2013~2014年,设置水直播淹水灌溉(WF)、水直播间歇灌溉(WSW)、旱直播淹水灌溉(DF)和旱直播间歇灌溉(DSW)4种模式,以常规移栽淹水灌溉为对照(CK),考察水稻根系特征、产量等参数。结果表明,2013年,WF和WSW分别较CK实际产量提高7.3%和5.3%,DF和DSW与CK产量差异不显著,2014年产量情况大致相同。机械直播模式和灌溉模式均有利于水稻根系伸展和提高根系活力,旱直播模式能够延缓后期叶片衰老,从而在增产稳产前提下达到节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直播稻根系特性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以抗倒伏能力存在差异的中熟中粳抗倒伏品种连粳7号、徐稻3号和中熟中粳(早熟)连粳15号、连粳13ZJ61为供试品种品系,在稻麦两熟制下,对齐穗期和蜡熟期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和物理性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地上部干质量和根干质量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根冠比大,根干质量大,根干质量在蜡熟期不衰减是根系抗倒伏能力强的特征之一。(2)从根系在不同耕层土壤中比例看,中下层根占全根比例大,蜡熟期中下层根系不衰减是根系抗倒伏能力强的显著特征之一。(3)根数多、根直径大,后期根长和根数衰减少是根部抗倒伏能力强的重要特征之一。(4)选育直播稻抗倒伏品种宜选择根冠比大、根干质量大、根粗且多、中下层根系占比例高等根部性状。  相似文献   

7.
冀东稻区水稻旱直播栽培方式节省育秧成本,减少劳动强度,高产高效,有效的弥补了水直播水分过大缺氧烂种难出苗;机插育秧土难找,工作量大成本高等缺点;乳芽水直播种子外露风吹日晒鸟吃及根系在表层易倒伏等弊病。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就是在播种至4-6叶期旱种旱管或只过水不保水。播种后至苗期氧气充足、水分适合、光照、温度利用合理,避免薄膜育秧高温强光热害。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根系形态构型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常规种"华双5号"和杂交种"华油杂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考察直播、直接拔苗移栽和锄头辅助拔苗移栽方式下油菜全生育期根系形态构型、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播种时间和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同一生育期2个品种直播油菜的根系形态指标(根干质量、主根长、主根直径和根体积等)显著高于锄头辅助拔苗移栽,锄头辅助拔苗移栽油菜的根系形态指标显著高于直接拔苗移栽;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各处理间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直播锄头辅助拔苗移栽直接拔苗移栽。同一处理,相同时期华油杂10号根系形态指标、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华双5号。油菜地上部生长和产量均与根系性状密切相关,干质量大、主根粗,粗壮一级侧根多的根系有助于吸收养分和水分,地上部生长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河套灌区地膜春小麦生产并实现精量播种,设置不同的穴播量,监测露地直播春小麦(对照)和地膜覆盖穴播春小麦的生长性状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春小麦较露地直播的早出苗7 d,早分蘖5 d,早抽穗5 d,早成熟4 d。地膜覆盖春小麦的分蘖力高于露地直播,但分蘖成穗力则与露地直播的基本一致。与露地直播春小麦相比,地膜覆盖春小麦的株高较高,茎秆较粗,单茎生物量较高,根系分布较浅。地膜覆盖春小麦的单茎根系生物量在扬花期前高于露地直播,扬花期后则低于露地直播。地膜覆盖春小麦的单穴茎数、单穴生物量及单穴根系生物量高于露地直播,但根冠比却低于露地直播。露地直播春小麦以穴播14粒的产量最高,地膜覆盖的以穴播12粒的产量最高。相同穴播量下地膜覆盖春小麦的产量高于露地直播,千粒重和经济系数则低于露地直播。河套灌区地膜覆盖春小麦的适宜穴播量为10~12粒,即为常规露地条播量的70%~84%。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直播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徐稻3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4.5、6、7.5t/hm24种秸秆还田处理,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秸秆还田处理下直播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根系活性等指标,探讨不同麦秸还田量对直播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还田量增加,直播水稻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有效穗数随着麦秸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结实率、千粒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秸秆还田量在6t/hm2时,直播水稻较对照增产17.9%,过量的秸秆还田量(7.5t/hm2)导致每穗粒数明显减少从而导致减产;秸秆还田降低直播水稻生长前期干物质的积累、叶面积指数、根系活性、根系吸收面积,提高直播水稻生长后期的根系活性、根系吸收面积、干物质的积累和叶面积指数,过量的秸秆还田会使各项指标降低,盆栽条件下适宜的秸秆还田量为6t/hm2。表明秸秆还田量为6t/hm2有利于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1.
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对水稻产量与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特别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进城市或城镇务工,农民对农业生产机械化需求迫切.水稻在中国长江流域种植面积大,劳动力的季节性需求多,水稻直播面积呈明显上升趋势[1-5],然而水稻机械播种生产水平相对落后.罗锡文等[6]研制成功的开沟起垄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可同步进行开沟、起垄和播种,垄面上的播种小沟增加了水稻根系的入土深度,较好地解决了手工直播稻苗根系入土较浅而容易倒伏的问题[7];另外,精量穴直播机每穴播种量可选,行株距可调,能控制水稻高产栽培的播种量和基本苗数.在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总体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水稻机械直播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大面积生产的油菜机械化移栽技术尚未突破,结合油菜自身特点,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现代农艺技术解决了传统油菜移栽生产上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机械直播油菜根系发达,主根粗长入土深,有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因而抗旱、耐瘠、抗倒伏能力强。只要结合相应栽培技术,机械直播油菜同样能达到稳产高产,为此,合理应用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减少劳动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3.
以抗倒能力存在差异的中熟中粳品种连粳7号、徐稻3号和早熟中粳品种连粳15号、连粳13ZJ61为试验材料,在稻麦两熟制下,研究了播期对直播稻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以及水稻根系生长与根系抗倒伏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播期范围(6月10~30日)内,中熟中粳品种越早播其抗倒能力越强,早熟中粳在适宜的播期抗倒能力表现较好;(2)根冠比较大、根干质量大、蜡熟期根干质量在播期范围内衰减少是直播稻抗倒能力强的主要特征;(3)中下层根占全部根的比例大、蜡熟期中下层根系在播期范围内衰减少是抗倒能力强的显著特征之一;(4)在播期范围内根数多、根直径大、后期根长和根数衰减少是根部抗倒能力强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以抗倒能力存在差异的中熟中粳品种连粳7号、徐稻3号和早熟中粳品种连粳15号、连粳13ZJ61为试验材料,在稻麦两熟制下,研究了播期对直播稻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以及水稻根系生长与根系抗倒伏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播期范围(6月10~30日)内,中熟中粳品种越早播其抗倒能力越强,早熟中粳在适宜的播期抗倒能力表现较好;(2)根冠比较大、根干质量大、蜡熟期根干质量在播期范围内衰减少是直播稻抗倒能力强的主要特征;(3)中下层根占全部根的比例大、蜡熟期中下层根系在播期范围内衰减少是抗倒能力强的显著特征之一;(4)在播期范围内根数多、根直径大、后期根长和根数衰减少是根部抗倒能力强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直播就是不经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由于水稻直播工序简单,用工省,功效高,能提早分蘖,发育较快,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抗病力强,产量高,有效穗多,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村青壮年的减少,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化学除草剂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水稻直播栽培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油茶嫁接育苗效率,在直播砧木容器苗上嫁接,以降低嫁接对根系伤害,提高嫁接苗生长能力。将沙藏油茶砧木种子在露白后分别播种于32孔穴盘和无纺布容器中,并在容器表面覆盖细沙,当年5月中旬去除沙层后直接进行芽苗砧嫁接。结果表明:1在基质上覆沙能显著增加砧木粗度;2直播嫁接育苗优于芽苗起砧嫁接,显著提高根系和新梢生长量;3无纺布容器大田育苗有助于根系的生长,无纺布托盘育苗有助于新梢的生长。直播嫁接容器育苗与传统芽苗起砧嫁接法相比能显著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新梢生长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方式对陆两优99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陆两优99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双季超级早稻陆两优99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和管理水平对双季超级早稻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其中高产管理条件下水稻产量高于常规管理,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以人工移栽和翻耕抛秧产量较高,机插秧次之,免耕抛秧、机直播、撒直播较低.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的高低受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影响较大.人工移栽和翻耕抛秧条件下,水稻最高茎蘖数出现的时间早,生育前中期物质生产量大,单株根系干质量大,10 ~ 20 cm深层根系所占比例大,有效穗数较多;直播条件下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前期分蘖增长速度快,但分蘖下降的速度也较快,成穗率较低,有效穗少,全生育期物质生产量特别是生育前中期物质生产量较小,单株根系干质量小;机插和免耕抛秧条件下水稻前期分蘖增长慢,有效穗数不足.研究还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稻米的垩白度、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水稻直播栽培是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在本田里直接播种、培育水稻的技术. 一、品种选择 直播稻根系分布浅,群体大,易倒伏,应选择苗期耐寒性好、前期早生快发、分蘖力适中、抗病力强、植株较矮、抗倒力强的早熟或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同期播种条件下,前期地膜覆盖直播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明显地早于育苗移栽玉米。植株的干物质累积直播玉米在前期高于育苗移栽玉米,后期以方式1和方式2育苗移栽的玉米赶上、甚至超过直播玉米,而以方式3育苗移栽的玉米则仍低于直播玉米;从根系来看,育苗移栽玉米的次生根系的发育明显优于直播玉米。籽粒产量以方式1、方式2育苗移栽的玉米为最高,其次是前期覆膜的直播玉米,而以方式3育苗移栽种植的玉米显著最低。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量对直播稻苗期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徐稻3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 t/hm2(S1)、4.5 t/hm2(S2)、6 t/hm2(S3)和7.5t/hm2(S4)4种秸秆还田量,以秸秆不还田(S0)为对照,测定不同秸秆还田量下直播稻的出苗率、干物重、根长、根系活性、秸秆腐解动态、土壤p H及有机酸含量等指标,探讨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直播水稻出苗与苗期生长的影响以及土壤特性差异。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降低直播水稻的出苗率,出苗率降低13.1~31.6个百分点,少量秸秆还田处理(S1)对直播水稻的根系形态、根系活性及植株干重无显著影响,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直播稻苗期生长发育速度及根系活性均降低,但出苗20 d后,S3与S4处理植株形态及根系活性无显著差异;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pH值及秸秆的腐解率,增加了土壤中秸秆腐解量与土壤中有机酸含量,但在S3与S4处理下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直播水稻出苗率与土壤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