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解水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以及对黄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解水喷施大棚黄瓜,研究其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植株生长指标、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农药、先喷酸性电解水后喷碱性电解水、酸性电解水、及先喷碱性电解水后喷酸性电解水4个处理后黄瓜叶面病情指数显著降低,最终防治效果分别为88.5%、75.1%、72.8%、57.6%,碱性电解水处理防效为15.5%。电解水除对黄瓜植株具有一定的促徒长作用外,对黄瓜果实品质和产量未见不利影响,且酸性电解水和先喷酸性电解水后喷碱性电解水可增加植株根部、地上部分干重,促进黄瓜叶面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强酸性电生功能水对番茄白粉病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以1×10~6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和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为对照药剂,采用不同浓度的强酸性电生功能水在番茄缓苗期和发病初期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在缓苗后用50 mg/L强酸性电生功能水进行预防,在病害发生初期改用80 mg/L浓度进行防治,对番茄白粉病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64.10%和66.14%,而且可使番茄增产2.80%;仅在病害发生初期开始使用80 mg/L强酸性电生功能水进行叶面喷施,对番茄有一定增产效果。但是,对番茄白粉病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果树生产过程中,喷施农药过量或错施农药会造成药害,一旦发生药害,应根据产生药害的具体原因和果树受害的程度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否则,轻者影响果树生长,减产减收;重者则导致树体死亡,损失严重。冲洗法树体因喷药而发生药害,应立即喷洒清水2~3次,稀释或洗掉沾于叶片或枝干的农药,愈及时愈好。如果错用了土壤处理药剂,可采用田间灌溉排水法处理。中和法如果药害为酸性农药造成,可用适量草木灰或0.5%~1%的生石灰中和化解。药害过重则用1%的漂白粉液叶面喷施。碱性农药造成的药害,可追施硫酸铵等酸性化肥。如果发生退菌特药害,则喷0.2%的硫酸…  相似文献   

4.
水分调控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控制自然降雨条件下,分析灌水时期与次数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水可促进小麦群体形成,但后期缺水,产量不高;拔节水能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灌浆水处理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都低,产量偏低.拔节水处理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比越冬水处理和灌浆水处理提高了13.78%、72.26%和10.29%、47.06%.随着灌水次数增加,产量水平有所提高,但水分利用效率则降低.小麦生育后期灌水和灌水次数的增加对强筋麦的品质不利,特别是灌浆水大大降低了强筋麦的品质.综合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品质三方面因素,优质强筋麦生产上要浇好越冬水和拔节水.  相似文献   

5.
限量灌溉对石羊河流域春小麦根区水氮迁移和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西北旱区春小麦最佳的水氮耦合形式,在甘肃石羊河流域绿洲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限量灌溉对作物根区的水氮迁移动态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小麦拔节以前各灌水处理的根区土壤硝态氮累积主要集中在剖面0~40 cm处,其累积量都约为550 kg/hm2。播后62 d起高水处理在根区土壤硝态氮开始出现了淋失,其硝态氮累积量是特低水处理在整个剖面上累积量的0.76倍。收获时根区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特低水处理>低水处理>中水处理>高水处理,其中特低水处理的残留量是高水处理的1.75倍。除拔节期以前,根区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和土壤水贮量呈线性递减关系。高水处理比中水处理的产量高约4%,而灌水量比中水处理高约30%。在水资源严重亏缺的条件下,春小麦全生育期灌水360~280 mm可以保证有较高的产量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灌根施药法,测定了不同有效氯浓度的酸性电生功能水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黄瓜种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酸性电生功能水对黄瓜根腐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氯浓度90 mg/L时防效最高,为67.15%,与对照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mg/L的防治效果62.62%相当。酸性电生功能水对黄瓜种苗安全、无毒,在适宜的有效氯浓度范围内,对黄瓜植株具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30%己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其防治效果较好,对水稻安全。建议每667 m2用15~20 g,对水45 L,在纹枯病发生初期均匀喷雾,7~10 d再喷一次。  相似文献   

8.
以2个油莱品种为材料,在播后30~100 d的苗期干旱胁迫后采取"水"、"水+钾肥"、"水+钾肥+赤霉素"、"水+尿素"、"水+尿素+赤霉素"等5种复水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后各复水措施对油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不同复水措施增产的成因。结果表明:苗期干旱胁迫后,与未复水对照相比,除在皖油19中"水"处理未显著提高地上部干重和"水+尿素"处理未显著提高总根干重外,5种干旱恢复措施都显著提高了天禾油11和皖油19的地上部干重、总根干重、小区产量和产油量;5种复水处理对2个油菜品种的地上部干重、总根干重、小区产量和产油量,平均增幅分别达到11.6%、22%、19%和23.7%。5种复水措施中,地上部干重、总根干重、籽粒产量、产油量增幅最大的都是"水+尿素+赤霉素",分别增加24.7%、27.7%、34.2%和36.8%。与未复水对照相比,5种复水措施产量增幅由高到低依次为:"水+尿素+赤霉素"、"水+尿素"、"水+钾肥+赤霉素"、"水+钾肥"和"水"。关联及相关分析表明,5种复水措施促进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复水显著增加了单株总角果数。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参数组合初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无人机稻田施药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的试验,对植保无人机极飞P20常用的施药参数组合(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喷液量)进行了筛选。发现在水稻拔节期,设置无人机飞行高度1.8 m、速度3 m/s、喷液量0.8 L/667m~2,施用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12 g+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 g+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8 g,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最高,分别达95.6%和94.1%;且该处理与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等剂量同种药剂,但喷液量30 L的处理防效无显著差异,大幅节约了用水量。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测定了新型农药环己磺菌胺及对照药剂异菌脲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50%环己磺菌胺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333.3 mg/kg和500 mg/kg防治番茄灰霉病,对叶片和果实的防效分别为74.21%和75.38%、80.22%和82.42%,与对照药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540 g/ha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建议在生产上防治番茄灰霉病应用50%环己磺菌胺1 000~1 500倍稀释液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在灰霉病发生初期喷药,每667m2喷30 kg药液,每7 d施药1次,连续使用2~3次,可控制住灰霉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