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小英 《猪业科学》2005,22(4):52-53
1  选育目标长白猪在生产中既能作为杂交父本获得很好的效果,在“洋三元”瘦肉型商品猪生产中,作为第一母本也有很好表现,因此我们的育种要求是:在保持原有背膘厚度的基础上,重点提高生长速度并兼顾繁殖性状,外貌要求:头颈清秀、背宽、腿臀丰满、四肢粗壮、体型一致,主要指标:达100kg体重日龄在160d以内,性能测定期间的饲料利用率在2.6以内。100kg体重背膘厚11mm。均产仔数提高0.5~0.8头,预计5~8年内达到选育目标。2  主要技术措施2.1  重新组建核心群通过对全场存栏长白猪的生长发育性能测定资料、母猪历年的繁殖记录、公猪的配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2009年测定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约克仔猪0~28日龄时体重、体长的相对生长速度随着周龄增加逐步变慢;同期相比,体重的相对生长速度要大于体长。育肥猪50~80kg体重阶段日增重较25~50kg及80~100kg两个阶段要大。后备种猪校正达100kg体重日龄、活体背膘厚的大小顺序均为:大约克猪杜洛克猪长白猪。母猪分娩前背膘厚、哺乳期背膘损失与其胎次、繁殖性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外种猪的生产性能与遗传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长白、大约克夏和杜洛克3品种种猪经过4年的选育,生产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100kg体重背膘厚分别达到12.4、11.75、11.97mm,下降了1.8、1.6、2.14mm,其中遗传上下降0.31、0.17、-0.48mm;达100kg体重的日龄分别达到166、172、163d,下降了3、-6.0d。其中遗传上下降0.4、1.4、5.6d。  相似文献   

4.
对 1 2 2头纯种加系大约克在 2 5kg、 50kg和 75kg阶段时用B超 (Ami90 0 )背膘仪测定背膘厚。测定部位在倒数 3~ 4肋骨间 (P1点 )、胸腰、腰荐结合处离背中线 4~ 6cm处 (P2点 )。将所得数据进行生长曲线描绘 ,并通过SAS软件采用半同胞模型进行遗传力估计。结果 2 5kg、 50kg和 75kg阶段时 ,加系大约克猪背膘厚在P1位点分别为 7 41mm、1 0 59mm和 1 2 42mm ,在P2位点分别为 5 64mm、7 1mm和 8 7mm。在 2 5kg阶段时 ,P1、P2两位点背膘厚遗传力分别为 0 1 0 6 9和 0 2 383;在 50kg阶段时 ,这两位点背膘厚的遗传力分别为 0 634和 0 549;75kg阶段时 ,这两位点背膘厚的遗传力分别为 0 641和 0 564。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托佩克大白头胎母猪初配日龄、体重、背膘和分娩前体重、背膘以及妊娠期间背膘和体重的变化与首胎繁殖成绩的关系发现,托佩克大白猪繁殖最佳条件为:配种日龄为239~245日龄,配种体重为150~160 kg,妊娠期间体重增加88~95 kg,分娩前体重为240~250 kg,配种背膘为14~20 mm,妊娠期间背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所用材料来源于湖北省原种猪场2001年3月-2005年10月份期间的共351窝美系大白后备母猪的测定、配种、繁殖材料。以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分成4组,观察其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对其首胎繁殖性能的影响。经统计分析,在种猪体况正常的情况下,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对首胎窝均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校正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首胎断奶后的发情间隔等繁殖力性状差异不显著(P〉O.05),首胎母猪配种成功率与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无关。表明对于种猪背膘厚的选择不会带来种猪繁殖性能的下降。这与王爱国等(2002)报道的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9,(3)
为比较三元猪不同体重阶段背膘厚和眼肌面积,试验通过B超测定4种三元猪80~115 kg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结果表明,三元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随体重增加而增加。杜洛克猪(新美系)×[托佩克猪(N系)×托佩克猪(A系)(]QN)组、杜洛克猪(台系)×[长白猪(美系)×大白猪(法系)](MZ)组背膘厚在80~90 kg缓慢增加(P0.05),90~100 kg显著增加(P0.05),100 kg后趋于稳定(P0.05)。杜洛克猪(美系)×[长白猪(美系)×大白猪(法系)(]MX)组背膘厚在100 kg前显著增加(P0.05),100 kg后趋于稳定(P0.05)。杜洛克猪(新美系)×[长白猪(法系)×大白猪(法系)(]GA)组背膘厚在110 kg前缓慢增加(P0.05),110 kg后显著增加(P0.05)。4种三元猪眼肌面积在110 kg前显著增加(P0.05),110 kg后趋于稳定(P0.05)。三元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因杂交组合方式不同而异。背膘厚方面,除80 kg时MX组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外,其余体重阶段各组间背膘厚差异均不显著(P0.05)。眼肌面积方面,除100 kg时,MX、GA高于MZ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外,MX、GA组在其余体重阶段均显著高于QN、MZ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三元猪活体背膘厚、眼肌面积与体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该试验结果表明,4种三元猪适宜上市体重均为110 kg,MX、GA组眼肌面积高于QN、MZ组,建议推广MX、GA三元猪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采用群体闭锁式核心群选育法,测定川乡黑猪世代种猪生产性能,根据综合指数高低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留优秀个体。完成了7个世代生产性能测定,旨在研究和提高川乡黑猪的生产性能,为养猪生产提供优秀黑种猪。结果表明:经过0~7世代的选育,其产仔数达10.27头,产活仔数9.58头;G7世代达100 kg体重校正日龄公猪、母猪分别达160.22 d、160.09 d,校正活体背膘厚公猪、母猪分别为9.95 mm、10.89 mm;G7世代肥育性能达100 kg体重日龄、活体校正背膘厚、料重比分别为160.56 d、10.25 mm、2.55。研究结果表明,川乡黑猪经世代选育后,生产性能良好,是一个优秀的黑色种公猪。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对杜洛克猪生长与繁殖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评估其遗传进展和探讨群体遗传参数变化。收集江西某核心育种场杜洛克猪育种群2014—2021年共30 319条目标性状测定记录(达10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体重背膘厚、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使用DMU软件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目标性状群体遗传参数和个体育种值,并统计这些性状在多年选育中遗传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杜洛克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估计遗传力分别为0.31±0.02、0.29±0.07,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估计遗传力分别为0.09±0.01、0.05±0.01,属于低遗传力性状。达100 kg体重日龄在长期的选育中取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则遗传进展较小。针对上述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的不同特点,应制定合理的选育手段,及时有效地开展遗传评估,以获得准确的个体育种值,并指导生产应用,加快群体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0.
以40-90kg6个体重阶段莱芜猪和新莱芜猪共72头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背膘厚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生长期随着体重的增大,肌肉组织中脂肪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活性显著高于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P〈0.01);ICDH活性在60-70kg时达到峰值,而后开始下降,MDH活性规律不明显;脂肪分解酶激素敏感脂酶(HSL)的活性先降后升,70~80kg时活性最高。(2)背膘中合成酶MDH活性显著高于ICDH活性(P〈0.01);MDH和ICDH活性都是先降后升,但总体升降幅度不大;HSL活性40~50kg基本稳定,而后逐步增强。(3)肝脏组织中合成酶ICDH活性显著高于MDH活性(P〈0.01);ICDH、MDH活性逐渐升高,至60kg以后其活性趋于稳定,脂肪分解酶HSL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不明显。(4)肌肉组织中的MDH、HSL活性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肝脏组织中的MDH、ICDH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ICDH还与背膘厚呈极显著正相关;背膘组织中的MDH、HSL与背膘厚呈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结果提示:肌内脂肪的沉积与背膘脂肪的沉积既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肝脏),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通过选择肌肉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在不显著影响皮下脂肪沉积量的前提下可望提高肌内脂肪的沉积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枣庄黑盖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种质特性,研究选取平均体重为95 kg、105 kg、115 kg枣庄黑盖猪去势公猪各10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95~115 kg体重阶段,随着枣庄黑盖猪屠宰体重的增加,胴体重、皮厚、平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呈上升趋势;105 kg体重组平均背膘厚显著高于95 kg体重组(P<0....  相似文献   

12.
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了甜菜碱作为能量调节剂在双低菜粕型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作用效果。试验选用体重30kg左右杜长大商品猪80头,按体重、性别、出生日龄相对一致的原则随机分成5组,每组16头,公母各半,分单栏饲养。以玉米-豆粕日粮为正对照组,即试验1组(30~60kg阶段DE为13.91MJ/kg;60~100kg阶段DE为13.79MJ/kg),用不同比例的双低菜粕(30~60kg阶段:10%、12.5%;60~100kg阶段:15.5%、16%)等氮替代正对照组日粮中的豆粕,使日粮消化能值分别比正对照组降低418kJ/kg和627kJ/kg,从而形成负对照组1组(第2组)和负对照组2组(第4组),在2个负对照日粮中分别添加0.1%甜菜碱,形成第3组和第5组。体重达到100kg体重时每组随机选取4头猪(2公、2母)进行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第2组、第4组与正对照组之间胴体背膘厚、瘦肉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第3组、第5组与第1组相比显著降低了胴体背膘厚(P<0.05);与能值降低418kJ/kg的组相比,降低背膘厚这种效果在能值降低627kJ/kg的组中更加明显。说明甜菜碱可以作为能量调节剂来改善双低菜粕型低能值日粮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巴克夏猪新品系性能测定谈及其生产优质猪肉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巴克夏猪原产于英国巴克夏郡,肉质优良,在美国及世界各国都有分布。经测定,母猪初产平均产仔数9.18头,产活仔数8.27头,35d育成数8.0头;达100kg体重日龄165d,达100kg体重活体背膘12.6mm,35日龄至100kg体重阶段每增重1kg耗料2.73kg达110kg时月同体瘦肉率62.3%,系水率98.8%.pH值6.44.IMF含量2.77%。在生长发育较快、瘦肉率较高的情况下,肉质优良。作为父本品种,也表现出了较好的繁殖性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猪肉的生产及市场的需要,是养猪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永新加系种猪选育与配套组合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经6世代选育,大约克体重达100kg背膘厚为12.7mm,30~100kg平均日增重841g,料重比2.4,体重达100kg的校正日龄为159d,经产母猪窝均产仔数11.4头,窝均产活仔数10.8头;长白体重达100kg的背膘厚为12.5mm,30~100kg的平均日增重为821g,料重比2.4,体重达100kg的校正日龄为161d,经产母猪窝均产仔数10.3头,窝均产活仔数9.9头;杜洛克体重达100kg的背膘厚12.5mm,30~100kg平均日增重844g,料重比2.3,体重达100kg的校正日龄为162d,经产母猪窝均产仔数10.2头,窝均产活仔数8.5头。3个品种胴体瘦肉率在65%以上。加系种猪适应强,在广西高温高湿条件下具有较强优势,其体形好,四肢粗壮,后躯丰满,繁殖力强,生长快,耗料低,健康程度高,肉质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四川畜牧兽医》2014,41(10):45-46
<正>今年初以来,受市场供应相对过剩、消费低迷等因素影响,我国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养殖大面积亏损。为减少损失,可采取如下综合技术措施,实现生猪生产节本增效。1种猪选择与购买提高生产效率,优质种猪的选择至关重要。杜洛克猪:要求达100kg体重日龄在155d以内,背膘厚在12mm以下,饲料转化率在2.40以下,胴体瘦肉率在64%以上;长白和大白猪:要求有  相似文献   

16.
台美系杜洛克种猪测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台系、美系、台美系杜洛克514头进行测定且校正至100kg日龄和背膘厚,两亲本达100kg日龄,美系比台系少6.4天(P<0.01),台美系比对照组(台系、美系)少3.5天(P<0.01);达100kg背膘厚,台系比美系少0.2mm(P>0.05),台美系比对照组少0.15mm(P>0.05)。比较说明,美系有生长优势,台系膘薄,杂交后代达100kgt日龄较对照组下降1.99%,且有显著差异(P<0.01);达100kg背膘较对照组下降0.9%,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用台系改良美系观察杂交后代生活力强。  相似文献   

17.
李爽  郭峰  王晓凤  郑美丽  陈少康 《猪业科学》2021,38(10):112-114
为掌握北京市种猪生产性能水平,文章对2015—2020年北京市种猪集中收测结果,包括达10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30~100 kg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结合种猪生产企业现状,对集中测定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与展望,以期为指导种猪选育,开展联合育种工作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我国瘦肉型猪育种的研究进展,制定出符合我国瘦肉型猪育种现状的经济权重。本研究依据中国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育种现状,选择了适合中国当前杜长大三元杂交体系的目标性状;以生物经济模型为基础模拟猪的生产流程,计算生产周期各阶段成本和收入;先采用差额法计算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再通过各性状的遗传标准差校正得到各育种目标性状的经济权重。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瘦肉型猪育种的繁殖、生长和胴体品质性状主要包括窝产活仔数、母猪断配间隔、饲料转化率、达10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在我国现有生产水平和市场条件下,上述各性状的边际效益分别为:19.52、-1.07、-286.95、-8.41、-13.20元。通过计算不同品种的经济权重,得到杜洛克的饲料转化率、达10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相对经济权重分别为:50.42%、34.50%、15.08%;长白和大白群体窝产活仔数、母猪断配间隔、饲料转化率、达10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的相对经济权重分别为:16.82%、0.22%、39.56%、31.42%、11.98%和32.77%、0.41%、33.22%、24.43%、9.17%。结果显示,目前,在中国瘦肉型猪育种过程中,饲料利用效率应作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对于不同品种应选择最适合的性状进行育种。  相似文献   

19.
李雨奇 《中国饲料》2021,1(16):42-45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硬脂酰乳酸对育肥期肉牛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将96头平均体重为(333.78±3.31)kg的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2头(8头/重复)。肉牛分别饲喂添加硬脂酰乳酸钠水平为0、5和10 g/kg的全混合日粮,试验为期16 w。结果:5 g/kg硬脂酰乳酸组肉牛0~8 w和9~16 w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 g/kg硬脂酰乳酸组(P<0.05)。此外,5 g/kg硬脂酰乳酸组肉牛0~8 w饲料报酬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 g/kg硬脂酰乳酸组肉牛9~16 w饲料报酬最低(P<0.05)。日粮硬脂酰添加水平对肉牛血清生化指标和大部分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5 g/kg硬脂酰乳酸组肉牛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分别显著提高7.97%和3.62%(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全混合日粮添加5 g/kg硬脂酰乳酸可以改善肉牛生长后期的饲料报酬,提高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度。 [关键词]硬脂酰乳酸|肉牛|生长性能|血液生化|胴体性状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河北省种畜禽质量监测站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0—2018年的公猪生长测定数据,通过协方差分析,比较了杜洛克、大白和长白猪3个品种以及不同品系的生长性能。最终有来自52个场的2 522头公猪用于分析,包括525头杜洛克、1 416头大白猪和581头长白猪,3个品种分别有4、6、6个品系。结果表明,长白猪除饲料转化率显著优于大白猪外,其他5个性状性能与大白、杜洛克猪接近,杜洛克的3个瘦肉率性状表现最优。英系杜洛克生长速度、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在4个品系中表现最好,加系和美系相差不大。在大白猪中,加系大白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平均日增重和100 kg活体背膘厚表现最好,瑞系大白猪的100 kg眼肌面积和估计瘦肉率最高。2012年之后,3个品种日增重开始缓慢提高;饲料转化率保持在2.10~2.20;达100 kg体重日龄在155 d上下浮动;背膘厚逐渐降低且渐趋稳定,估计瘦肉率稳定在55%~56%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