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林业除草是林业圃地、造林以及林地抚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林业和农业化学除草在方法和要求上有一定区别,目前林用除草剂品种很多,在市场销售的产品也很多,产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林地除草导致的草甘膦残留问题,通过杉木盆栽探究杉木对土壤残存草甘膦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响应,分析土壤残存草甘膦对杉木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为林业生产中草甘膦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参考土壤残存草甘膦含量在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草甘膦(0、2、5、10、20、50 mg·kg~(-1)),通过盆栽试验,测定杉木对草甘膦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响应,分析草甘膦对杉木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结果】草甘膦对杉木幼苗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在高浓度草甘膦处理下,杉木幼苗生物量增量显著低于对照,同时叶片出现黄化现象。不同浓度草甘膦处理下杉木幼苗叶片生理学指标表现为:随着草甘膦浓度增加,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含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呈下降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先升后降,而莽草酸含量无显著变化。草甘膦对杉木根系和叶片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影响显著,随着草甘膦浓度增加,杉木幼苗根系Cu、Mg和C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杉木叶片Cu含量增加,Mn含量先上升后下降,Zn含量则呈先降后增。【结论】高浓度草甘膦对杉木生长有负面作用,造成杉木幼苗生理紊乱,引起其养分吸收失衡,最终导致杉木幼苗生长量和成活率降低,因此在林业除草过程中应合理控制草甘膦用量,且在抚育过程中喷施草甘膦应远离杉木根系,以减少根系对草甘膦的吸收,降低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介绍化学除草剂在林业上的应用现状,从环保、高效、经济的角度,提出“林业专用型除草剂”全新概念,突出林业专用型除草剂的筛选、指导与应用,尤其是草甘膦的选择与应用,作者总结一线生产的实践,总结一套林地化学除草的先进经验、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林业除草是林业圃地、造林以及林地抚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林用除草剂应用广泛,品种很多.皖南林区调查表明,宜林地常见植被群落有:单一五节芒(芦苇、白茅)或五节芒为主植被;单一芒萁骨(芒草)或芒萁骨为主植被;杂草灌木混生植被;杂竹植被.  相似文献   

5.
草甘膦应用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甘膦是目前林业上化学除草药物的主要当家品种,以其杀草谱广、高效安全及价格低廉面得到林业工作者的广阔应用。文章基于多年的应用经验,并从理论的角度对草甘膦的应用技术进行较全面的总结,目的是希望将化学除草进一步推广到全省林业生产各个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6.
草甘膦除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金洞林场幼龄林地的实际情况,分别选择了用材林(杉树)、果树林(柑桔)、经济林(油茶)进行草甘膦除草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对幼龄林地使用草甘膦除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赣南林业化学除草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林业化学除草工作的回顾与展望1997.01.02收稿李材高(江西省赣州地区森防站341000)关键词:林业化学除草科技推广为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早在50年代末我区苗圃地就开始使用化学除草,但因种种原因,一直停留在小面积应用。80年代后,随着草甘膦...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学除草技术对林地茅草防治的试验研究张金钟(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草害是林业生产过程中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大敌之一。从培育苗木、整地造林、幼林抚育。林分改造到护林防火等一系列林业生产活动,均是在和杂草作艰苦的斗争。林业化学除草技术就是利用化学除草剂...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深圳市清林径引水调蓄工程使用林地的空间分布、类型特征、资源状况、珍稀动植物及风景名胜情况,分析了征用林地对该片区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生态效能、景观风貌、环境质量及林业发展的影响,为确保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林地、环境、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及植被恢复的保障措施,综合评价了项目征用林地的必要性、合理性及相关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得出了项目建设使用林地合理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除草是人工林造林和抚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不同程度的除草及不同的除草方式对人工林的生产力、地力及林地生态稳定性会带来不同影响。人工林除草的可持续经营包括适宜的成本投入,多种除草方式相结合,除草剂的使用规范,林下杂草的合理利用等。  相似文献   

11.
人工林地力衰退机理及其防止对策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本文分析了导致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因素, 主要有: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固有的脆弱性;人工林植物群落的结构简单导致功能降低;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区系演变;土壤理化性质和生化特性变化;人工林对营养物质的消耗;营林生产活动的干扰等。并提出了防止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 :草甘膦配剂除莠效果达到 85 %以上 ,如果加配 0 0 3%的森草净 ,除莠效果达 89%以上 ,而且除莠时效长 ,利于维护林地环境。除莠成本只是人工除草的 6 8%~ 78%。林草净除莠效果可达 97 5 %以上 ,但目前成本过高 ,难为林农接受  相似文献   

13.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它通过飞行平台的向前运动来实现合成孔径。它的穿透特性使它获取的影像基本不受云、雾的影响,而且能够透过地表和植被获取地表以下信息。最初用于军事上探测空中和地面的运动目标,后来逐渐应用到农业、林业、地质、环境、水文、灾害、测绘等领域。文中主要介绍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森林资源调查、森林分类、自然灾害监测、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估测、土地利用分类、土壤水份估测等林业中的应用现状,对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正明 《林业科技情报》2021,53(1):69-70,73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推进,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对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依旧深受有害生物的威胁,这不仅降低了森林数量,还破坏了我国生态环境。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助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牢筑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红线,我们一定要从思想意识重视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从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与种类入手,分析了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 10 %草甘膦水剂进行杉阔混交幼林地除草试验表明 :除草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随着草甘膦浓度的增大而提高 ,一般 6 6 7m2 施用 10 %草甘膦 1 5kg便可达到除草目的 ;草甘膦对白茅、山麻及大部分禾本科杂草有较好的杀除作用 ,对小刚竹、白背叶、多年生灌木杀除效果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区位,其林业担负着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为河北增资源、拓财源的特殊历史使命。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使全省有林地面积增加到434.2万h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25%。在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实践中,河北省不断进行林业实用技术改进和创新,探索出了适合当地林业发展,应用成功的张北反坡面穴状整地、丰宁牛犁山带状整地和迁西“围山转 坡面积雨水窖”工程贮水抗旱节水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生态林产业是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森林资源、发挥林业的保护和改良生态环境作用的基础上,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林地内一切物质资源所形成的产业,是以“生态经济观”为指导,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密切结合,同步和协调发展的新兴产业。作者提出广泛采用生物技术和市场发展生态林产业,认为充分发挥林业的多功能、多效益、实施生态林产业,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广东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国50多年来,广东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林业生态建设已成为广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助推器,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纽带。文章从林业生态建设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入手,针对其在产业结构、资源结构、分类经营、科技人才和森林旅游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促进广东林业生态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为单元 ,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及土地利用现状 ,建立相应的林业综合治理模式 ,通过对库区高效水土保持林、沿江库岸生态景观林带和坡耕地退耕还林生态经济型林农复合经营模式营建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库区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