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表明, 浙江省诸暨市共有香榧古树40 754 株, 其中散生古树398 株, 古树群古树40 356 株。古树是指100 年生以上的树木。古树群是指10 株以上成片生长在一起的树林。调查发现并确认了最古老、最高和冠幅最大的香榧古树。参5  相似文献   

2.
唐山市于2017年开展了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对全市现存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调查.本文以前期调查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唐山市古树资源丰富,共记录到古树名木合计10311株,包括古树群70个,古树群古树9974株,散生337株(包括名木12株),其中板栗、油松居多.本文分析了唐山市古树名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  相似文献   

3.
香榧古树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但易受到各类损伤,对其受损特征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保护和恢复香榧古树群。以浙江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香榧古树为研究对象,在6个树龄梯度(100-300a、301-500a、501-700a、701-1000a、1001-1300a和1301-1600a)下比较香榧古树的受损特征,并分析坡度对香榧古树受损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古树的受损率随着树龄增大而明显升高,受损个体主要分布在301-1000a树龄段。随着树龄增加,受损香榧个体的树高和胸径均显著增大,但冠幅显著减小。当坡度增加时,受损香榧古树的树高变化不明显,但胸径和冠幅均显著减小。就受损程度而言,树龄在100-300a的受损香榧古树以轻度受损为主(55%),300-1000a树龄段以中度受损为主(占50%),而树龄在1300a以上的受损香榧古树则以重度受损为主(占67%)。坡度的增加也增加了香榧重度受损的比例,但在不同的坡度上,各树龄段香榧古树的受损程度特征有较明显的差异,表明坡度和树龄均为影响香榧古树受损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明确浙江会稽山地区香榧古树的受损特征及其与树龄和坡度的关系,有望为香榧古树的分类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太康县域内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太康县域内现存散生古树138株和古树群15处101株,共计239株,隶属于14科、21属、27种,皆为古树无名木。其中一级古树1株,二级古树18株,三级古树220株。太康县域内古树名木资源遗存,以柿为最多,有60株,其次为侧柏33株,枣28株,桑20株。太康县古树名木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县域北部或东部区域的杨庙、张集等乡镇,县域西部各乡镇保存较少。  相似文献   

5.
莱芜市古树名木评价及分级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全面调查了山东省莱芜市辖区内的古树名木。莱芜市共有古树名木单株116株,主要树种为国槐62株、侧柏25株、银杏9株;古树群6处共1 0264株,其中古板栗群2处8 200株、柿树群2处2 036株、梨树群1处12株、侧柏群1处16株。根据树龄、位置、姿态、生长势和保护现状,对所有古树名木进行了评价分级,分为特殊保护(一级)、重点保护(二级)和一般保护(三级),其中,古树名木单株一级51株、二级40株、三级25株,古树群一级2处4 200株,二级4处6 064株。  相似文献   

6.
基于山东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从区域分布、树种组成、保护等级、生长地点、生长状况等方面对山东省古树群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共有古树群695处228 411株,16市均有分布,且内陆地区多于沿海地区,济宁市古树群数量最多,有138处,德州市古树群古树数量最多,共71 641株。经济树种古树群居多,共214处152 346株,非经济树种古树群共481处76 065株。古树群树种隶属于33科54属69种,以鼠李科(Rhamnaceae)、柏科(Cupressaceae Bartling)、蔷薇科(Rosaceae)、桑科(Moraceae)等优势科以及枣(Ziziphus jujuba Mill.)、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桑(Morus alba L.)、柿(Diospyros kaki Thunb.)等优势树种为主,其中乡土树种占主要部分。山东省二、三级古树群古树数量占大部分,其中一级古树群135处49 498株,二级古树群95处39 891株,三级古树群465处139 022株。古树群主要分布在乡村,古树数量占总株树的66.54%,城区分布较少。山东省绝大多数古树群古树长势正常,立地条件差的古树群古树有12 096株,管护不到位的古树群古树共56 377株。根据古树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天水市麦积区古树资源分布状况,2020—2021年采用“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和古树名木App管理软件对天水市麦积区区内现存古树资源(古树及古树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分布于麦积区的古树有333株,隶属23科28属34种(含种下等级),其中一级古树110株,二级古树61株,三级古树162株。现存古树群7个。古树区域分布以甘泉镇最多,有74株;马跑泉镇和麦积镇较多,分别有66、52株。约70%的古树生长势处于濒危衰弱状态。古树科层面的分布区类型有5种,分布区变型有1种;古树属层面的分布区类型有7种,分布区变型有3种。古树区系主要特征为北温带区系成分占优势,表现植物区系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平板电脑实地开展浙江淳安古树资源调查,对资源总量、古树树种、生长因子和分布格局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淳安共有古树4744株,其中,散生古树2260株,古树群古树2484株;按保护级别分,一级古树294株,二级古树946株,三级古树3504株。2)古树隶属于39科65属96种,起源古老残遗成分多,地理成分多样,分布型以热带和温带为主,中国特有成分少,珍稀树种古树有10种459株。3)古树树高区段10-25m共3865株占81.47%,胸围区段100-399cm共3979株占83.38%,平均冠幅区段5-14.99m共3256株占68.63%;年龄区段100-299年共3504株占73.86%,树龄1000年以上古树15株。4)古树水平分布以淳安西南和西部数量最多,乡镇分布以汾口镇古树最多,垂直分布海拔区域100-200m古树2107株占44.41%。  相似文献   

9.
古树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和遗产,是研究当地植物区系起源、演化,森林植被,历史变迁的"绿色活化石"。通过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济源市共有古树群4个,古树名木706株,分属24科36属43种,其中古树697株,名木9株。摸清了济源市古树名木资源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乡镇为单位,逐村、逐单位、逐片(古树群)、逐株对各项因子进行实地调查测量。结合2002年及2009年古树名木普查数据,从古树的数量、种类、分布、保护价值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基本掌握全县1 046株100年以上古树的生存与保护情况,并针对其现状进行评价,指出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管理建议,为科学建档、保护管理工作提供详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