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市黄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尤其在温室大棚保护地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生普遍。露地黄瓜以7~8月份多雨季节发病重,温室大棚栽培黄瓜在春末夏初发病重。由于该病症状与霜霉病相似,常用错农药,错过防治最佳时机,使病情失去控制,造成较大损失。现将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田间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  相似文献   

2.
刘书晓 《蔬菜》2001,1(2):23-23
近几年来,随着大棚黄瓜面积的不断扩大,某些大田条件下的次要病害,在保护地条件下则上升为主要病害,菜农往往由于误诊,延误防治而造成经济损失,如黄瓜霜霉病(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病害)田间症状非常相似,生产上难以区分,常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重视对“两病”的防治。现将两病的区别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两病的区别 二.两病的发病条件 1.黄瓜霜霉病 病菌萌发适宜温度为15~25℃,湿度为83%以上,这个条件也正符合黄瓜生育的条件,所以极容易发病。特别是大棚栽培,相对封…  相似文献   

3.
黄瓜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芝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149-150
总结安达地区黄瓜生产情况,分析黄瓜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症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黄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黑星病、白粉病、角斑病等。在生产实践中,瓜农常常难以区分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往往把霜霉病当成角斑病来防治,或者既防治霜霉病又防治角斑病,打保险药,增加了农药用量和防治成本,不符合农药减量使用的要求。为此,我们总结了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的区别及防治措施,供广大  相似文献   

5.
丁平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138-140
介绍黄瓜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细菌角斑病、疲病、黑星病、黄瓜菌核病、黄瓜蔓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6.
黄瓜靶斑病已成为温室黄瓜生产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其发病症状与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非常相似,农户常因识别错误、未对症用药而造成严重损失。该文介绍了黄瓜靶斑病的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发生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试验黄仲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东北、内蒙发生严重,北京轻一些。为了有效地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作者研制出5%防细菌粉尘,并进行了试验。试验方法是,在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刚刚发生,即开始喷药,每亩每次喷1公斤(...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农业设施化水平的提升和栽培技术的提高,黄瓜已成为一种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的蔬菜,同时病害的发生也日益严重。黄瓜上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类、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靶斑病等,在生产上常混合发生,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1霜霉病黄瓜霜霉病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后向上部叶片扩展,最初出现水浸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潮湿条件下叶背或叶面长出灰黑色稀疏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枯黄。2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出现鲜绿色水浸状病斑,逐渐变为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  相似文献   

9.
《北方园艺》2011,(23):38
采用喷粉法防治大棚蔬菜病害,具有省工省药、不增加棚内湿度、防治效果显著等优点。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4点。1注意选择适宜的粉尘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选用10%的防霉灵或5%的百菌清粉尘剂;防治黄瓜炭疽病、黑心病,选用5%的百菌清或12%的克炭灵粉尘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选用10%的乙滴粉尘  相似文献   

10.
黄仲生  杨玉茹 《蔬菜》1996,(2):23-24
8%克炭灵粉尘防治炭疽病试验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黄瓜炭疽病的发生发展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10~30℃均可发病,但以24℃左右最适宜。主要的是湿度,本病要求高湿,湿度达90%以上,发病严重。如果湿度较低,不利于发...  相似文献   

11.
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是两种常发性黄瓜病害。发病初期症状均呈退绿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出现多角形病斑;但有时也混合发生。由于症状相近,常给防治造成混乱,下面介绍两种病害的主要区别及防治方法。 角斑病叶上病斑初期较小,淡黄至黄褐色,中央呈油纸状,后期常开裂成孔,果实及茎上病斑初期呈水浸状,表面可见乳白色细菌菌脓。霜霉病叶上病斑较大,黄褐色至褐色,后期不穿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着生灰褐色至紫黑色的霉层,不侵染果实及茎。 角斑病的病菌是以种于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当条件适合时,靠近地面的叶片首先发病。发病后可用301OD…  相似文献   

12.
黄仲生 《蔬菜》1996,(6):21-21
保护地黄瓜主要病虫害粉尘药剂防治试验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黄仲生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角斑病的发生发展,均与湿度大有密切的关系。采用不加水粉尘剂农药防治,经试验效果良好。一、试验方法供试粉尘剂农药有:①7%防霉灵粉尘...  相似文献   

13.
吕佩珂  高振江 《蔬菜》1989,(6):11-12
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两大重要病害,经常混合发生、为害,造成黄瓜过早落架,影响市场供应。近年国内防治黄瓜霜霉病主要靠乙磷铝和甲霜灵,而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则靠DT杀菌剂或链霉素,由于生产上防治霜霉病有效的杀菌剂对细菌性角斑病防效不高,而对细菌性角斑病有效的药剂对霜霉病又无能为力,为此研制筛选兼防两病的杀菌剂成为黄瓜生产上的当务之急。我所受全国菜田农药示范网的委托对齐齐哈尔市北方化工研究所研制开发的新杀菌剂百菌通(DTMZ)在蔬菜上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蔬菜面积的迅猛发展,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露地和保护地都有发生,同时,由于黄瓜角斑病的症状类似黄瓜霜霉病,所以防治  相似文献   

15.
细菌性角斑病为黄瓜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该病不仅危害黄瓜叶片,严重时也可侵害瓜条,常给黄瓜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寻找出防治此病的理想药剂,我们从1986年开始利用齐齐哈尔化工研究所生产的30%DT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相似文献   

16.
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生态防治研究黄仲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保护地黄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黑星病、炭疽病、角斑病等。由于湿度大,近年来这些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为此,1992年~1995年,...  相似文献   

17.
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在保护地和露地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近几年来,该病有逐年加重为害之势.由于瓜农易把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混淆,从而延误防治时机,导致黄瓜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笔者经过多次试验和摸索,总结出一套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的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地区棚室旱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棚室旱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等,通过对发病规律的分析,提出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以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保护地黄瓜病害主要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枯萎病及霜霉病为主。其中黄瓜黑星病已成为近年来重要病害,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保护地黄瓜早期发生且比较普遍,黄瓜枯萎病在连作棚室内发病较重,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后期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20.
棚室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保护地栽培的迅速发展,黄瓜做为人们喜食蔬菜之一,面积逐年扩大。而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是棚室生产中发病范围广、危害最重的两种病害。由于在棚菜生产中黄瓜霜霉病(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病害)田间症状非常相似,而又不属于同一病源种类,生产难以区分,菜农往往误诊,导致用药种类及用药方法错误,延误防治而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重视对“两病”的防治,下面仅对“两病”的区别、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