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碧螺春茶产于苏州太湖之滨的吴中区洞庭东、西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悠久历史享誉海内外。特别是洞庭山的茶园面积有限,地处于太湖水源保护区,必须采取无公害管理技术,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碧螺春茶的质量和档次,故加强碧螺春茶园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州市吴中区位于太湖之滨,境内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历史名茶洞庭山碧螺春的原产地。苏州洞庭山碧螺春是清朝康熙皇帝御赐钦定的国内著名历史名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以其独特的自然品质,享誉海内外。改革开放以来,吴中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使其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东西山茶区茶农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现代农业特种产业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洞庭(山)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早在隋唐时期即享有盛名,古代因其特殊的花香,被称为"吓煞人香"。传说康熙南巡苏州时,正式赐名为碧螺春。原产地东西洞庭山位于太湖东南部,东山岛是三面环水的半岛,西山岛四面环水,与东山岛隔水相对。东西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有名的茶果间作区,枇杷、桃子等多种果树与茶树共同种植。江苏省农业厅1979年秋和1980年春对当地茶叶品种进行的普查报告显示,树龄在百年以  相似文献   

4.
季小明 《中国茶叶》2010,32(12):51-53
洞庭山碧螺春茶产自历史悠久的碧螺春原产地江苏苏州太湖洞庭东、西山。据地方史记载,苏州种茶始于两晋南北朝,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就有茶叶出自"长洲县(今苏州市)洞庭山"的记述。宋朝时,此茶已作为贡茶,据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1084年)记载:"洞庭出美茶,旧入为贡……"。清初,洞庭茶俗称"吓煞人香",据清代王应奎《柳南续笔》(1757年)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以供日用……康熙某年,按候采者  相似文献   

5.
1碧螺春生产的现状洞庭东、西山种茶、制茶,已有千年历史。说起碧螺春的来历,民间有两大动人传说的版本。其中共性是生长在太湖洞庭山石缝中奇香型的野生本地茶,被当地百姓采食,主要因其香气被世人所知,  相似文献   

6.
茶叶生产在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区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内容,称誉国内外的名茶“碧螺春”就产在那里。全县共有2390多亩茶园(折合数),主要分布在洞庭东、西山的洞庭、石公、建设、金庭等四个公社。正常的年产量在1700担左右,其中“碧螺春”在220担左右。自公社化以来,生产队在茶树的肥培管理和茶叶的采摘、焙制等方面都比较讲究,已有一套适宜于茶叶生产的经营管理制度。 据我们在上述公社茶园面积不同的生产队调查,生产队在茶叶生产方面,是按生产内容而定劳动组织形式及评工记分办法的,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自古好地方!来到苏州,扑面而来的是融汇现代文明与典雅历史的城市文化,苏州园林、吴越软语、洞庭碧螺春茶都广为人知,作者以茶为职,对洞庭碧螺春茶更多了一分的关切和了解。洞庭碧螺春茶传世脍炙人口的美丽  相似文献   

8.
一位在苏州太湖畔经营正宗碧螺春的茶商朋友告诉我,他已经通过QS认证了,今年的新茶也是上市在即,不仅可以比往年提前十天采摘,  相似文献   

9.
碧螺春茶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碧螺春原产于江苏省苏州太湖洞庭山。该地气候湿润温和、常年云雾弥漫,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茶树品种和精细的加工工艺,成就了碧螺春茶的独特品质,其外形条索纤细、色绿隐翠、茸毫披覆、卷曲似螺,具“蜜蜂腿”特征;内质汤色嫩绿,香气鲜雅、兰韵突出,滋味鲜醇、回味绵长,叶底柔嫩,是我国十大历史名茶。为了使碧螺春茶能满足新时期市场的需求,本文从适制品种、栽培、加工和包装等技术层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碧螺春茶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0.
洞庭碧螺春原产地太湖洞庭东山镇和金庭镇(原西山镇),主要采取茶果间作的形式,茶树+果树的立体种植,茶香、果香、花香相互融合,长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下,形成独特的具有天然果味的茶叶。本文通过对苏州东山镇和金庭镇(原西山镇)的碧螺春种植者基本情况、企业产品基本情况和种植技术等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苏州碧螺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碧螺春虾仁     
《广东茶业》2002,(2):39-39,38
碧螺春产于苏州太湖洞庭山,颇有历史渊源,据说原名为“香煞人茶”,后来,乾隆下江南饮之,龙心大悦,觉原名粗俗,遂改为今名。此是旧话,其色香味形却属上等,为当地  相似文献   

12.
《茶世界》2009,(2)
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业有限公司是苏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是江苏吴中集团控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下属子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以"玉品牌"高档洞庭山碧螺春茶,(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为主。公司坚持以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的品牌化为中心与方向,采取基地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先后在  相似文献   

13.
欣逢盛世,2005年5月16-20日,在春光明媚的苏州,迎来了复旦大学100周年大庆,52届茶人校友阔别母校,已半个世纪,过去忙于事业,天各一方,如今,如偿所愿,共聚一堂,畅叙人生,欢渡十分有意义而愉快的时光。这次雅集由王镇恒教授(原班干)策划和组织,相约有25人(含家属)到苏州欢聚,充分回眸,交流心得,游览了苏州风景名胜:太湖、退思园、雕刻大楼,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业有限公司、邓尉茶叶有限公司、姑吴茶叶责任有限公司及其茶园、茶厂,经营各有特色,其中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业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消费者满意产品”,成…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16日上午,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苏州吴中区人民政府承办的苏州·吴中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发展论坛在太湖东山成功举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和协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09,(2)
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洞庭碧螺茶品,1999年3月1日,经国家工螺春原产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首个茶叶商品地理标志证明2002年12月9日,国家山、西山为洞庭(山)碧螺春原产保护地域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茶世界》2010,(4)
3月19日下午,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苏州.吴中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北京推介会隆重举行,诚邀京城游客品洞庭碧螺香茶、游吴中太湖山水。  相似文献   

17.
吴县太湖洞庭山区生产的碧螺春茶,是载誉中外的绿茶。碧螺春茶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据太湖备考记载“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山人朱元正采制其香异常,名吓煞人。宋商邱抚员始进,上题曰‘碧螺春’”。太湖洞庭山区是一个茶果间作的茶区。茶树和枇杷,杨梅,枣子,桔子等十多种果树交错其间。湖、山、田、茶、果、林蔚成一幅天然的美丽蓝图。茶树生长在这优越的自然屏障里,培育着有“花香果味”的碧螺春茶的自然品质。  相似文献   

18.
“碧螺春”是我国著名的绿茶,原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因香气高而持久,俗名“吓煞人香”,后康熙皇帝赐名“碧螺春”。现洞庭山有产制“碧螺春”茶园面积3万亩,产量310余t。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档茶、明前茶的需求日趋增加,而作为老茶区的洞庭山同样存在着品种混杂、采摘期晚等问题,高档茶、明前茶的产量还不到总产量的1/4,老茶园改造势在必行。而当地通过筛选出的早茶品种进行繁育,时间偏长,  相似文献   

19.
据《北京现代商报》报道:这几天,北京马连道茶城一些商户出现“新绿茶上市”的字样,而且价钱不高,每500克两三百元就可以购买到。据专业人士介绍,这些茶主要来自云南地区,在干燥的北京、这样的新茶应该是很有竞争力的。但据记者了解,这种新茶的销路却不是很好。 一位茶商揭开了其中的奥秘:每年新茶上市的时候,碧螺春、龙井等都是消费者青睐的对象。它们之所以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决不是仅仅解渴就行的。苏州碧螺春有股果香味道,这种独特的香味是其他产地的茶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你们好! 我是一名基层茶叶工作者,在茶叶推广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茶叶的实际外形与有关书籍的描述不同的情况。如龙井茶,教科书上称它形似“碗钉”,而从市场上看到的几乎都是对不裹芽的“开口”龙井茶;还曾听说,以芽长于叶的特级原料制成的适当开口的龙井茶是正宗龙井茶,称为“龙嘴”。再如碧螺春,教科书上解释其外形为“螺形”;有人解释为“螺旋形”,也有人解释为“田螺形”;笔者还从沈培和老师编著的《茶叶审评指南》一书中看到螺形名茶的代表是碧螺春和蟠毫。不知以上对龙井茶和碧螺春外形特征的描述,哪种最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