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贾爱云 《河南农业》2011,(16):17-18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本文在调查了解河南省永城市2010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河南省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永城市作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一个农业大市,有效破解"三化"发展难题是推动全市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为此,永城市相关政府部门、农业科技单位和涉农企业必须理清思路,扎实苦干,为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市地位不动摇并晋位升级打下坚实基础。一、永城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根据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永城市应结合当地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河南省永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培育工作,千方百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永城市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现状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永城市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 139家,成员户数达41 265户,覆盖全市29个乡镇;全市家庭承包经营耕地6.67公顷以上的土地流转大户有441户;  相似文献   

4.
阐明了永城市干旱危害现状及形成规律,分析了干旱的成因,提出了防旱减灾的措施,以期为永城市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徐启凤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20-20,26
概述了永成市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提出了推进永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7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永城市紧紧抓住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农业发展的机遇,构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平台,全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捆绑使用,不断放大项目资金的乘数效应,提高了项目建设标准,推动了永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自2010年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以来,永城市累计整合电力、交通、国土、农业等部门各类涉农项目资金2860万元,用于支持该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设,使项目区真正达到田间平整肥沃、水利措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日趋明显.各种农业规模化经营组织涌现,而现代化农业企业作为农业经营的核心力量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我国现代化农业企业的现状入手,分析现代化农业企业的发展瓶颈,提出使现代化农业企业摆脱发展瓶颈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永城市土地流转的现状 永城市总面积2 000km2,辖29个乡镇,732个行政村,6 687个村民组,农村人口122万人,农业户数30.6万户,耕地总面积11.2万hm2,农村劳动力78.8万人.全市于1998年开展了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工作.  相似文献   

9.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对目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将农业农村现代化看作一个系统,分析该系统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熵值法探讨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识别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各影响因素的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中所占权重最大,为0.1617;经济和交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驱动力较大,其作用系数分别为0.36、0.22.因此,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应以农业为主线,利用经济和交通驱动农业的发展,再通过这三者的发展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余子系统的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开展扶贫工作已有多年,近年来,国家更是加大力度解决“三农”问题,农业扶贫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也逐步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中国农业是三次产业中发展最为薄弱的,而扶贫有利于加快农业的发展速度.本文在对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业扶贫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析城乡一体化改革背景下农业现代化路径,基于观念引领、政府推动、技术诱致、层次递进等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以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苏州为例,分析苏州农业现代化的特征,探讨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表现出农业GDP占比在经济飞速发展中趋于稳定、农业结构在深刻调整中实现转型升级、农业经营在生产要素演变中实现规模化、农业流动要素投入在科技进步中出现新趋向、农业增长方式在效率提升中逐渐转变、农民收入在城乡差距缩小中快速增长等六个方面特征。其实践路径是在科学的农业发展观引领下,政府通过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源和支持保护等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动,导致生产要素的资本技术诱致,从而实现了农业基本现代化。继续全面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完善土地制度、培育职业农民、促进农业资本再深化,是苏州农业现代化层次递进路径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路径及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路径,研究该路径中的关键问题。【方法】运用灰色系统GM(1,N)模型,分析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驱动因素和影响因素。【结果】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驱动指数为负值,城镇化驱动指数最低,工业化驱动指数最高。【结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路径应以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并同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在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过程中应加强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协同;保持适当的土地流转速度,合理分配收益;循序渐进城镇化,保障农户权益;整合各类资金,破解资金瓶颈。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德州市“两区同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探索出一条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子,并通过总结经验,分析启示,以期为其他地区探索新型城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勇 《农业展望》2014,(2):27-29,34
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综合的过程。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梳理分析,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过程,并对农业现代化的几个显著特征进行了概述。最后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展望,指出中国应从科技兴农、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完善农业相关政策、完善服务体系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四化”)同步发展的道路。文章阐述了“四化”同步发展的科学内涵,并对“四化”之间的相关系系做了论证,在对我国“四化”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措旋。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世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般特征,也具有适合中国国情、凸显中国农情、彰显中国智慧的鲜明特色: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厚根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与道路将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模式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视阈下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395-4397
介绍了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概况,分析了河南农业现代化走低碳之路的必然性、潜力与困境,指出了低碳经济视域下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攻关路径,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本研究简要归纳了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进程等3个研究方向在节水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农村新能源工程技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以及农业防灾减灾技术等5个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研究认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以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化与机械化为基础,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与加强环境保护相结合,建立起农业科技攻关的新路径,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农业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为加快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9.
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强有力支持,明确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有利于提高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利用安徽省2013年至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金融支持路径角度入手,尝试探究安徽省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以及两者的协调发展程度。结果表明: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逐年上升且水平较高的仅有合肥与芜湖两个城市,其总体发展水平波动较大且水平不高;而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建议加大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政府扶持,完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提高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效率与力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河南浚县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并从集聚产业、产城融合、示范引领和建立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传统农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