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1978-2007年河南省审定的87个棉花品种区试资料为材料,研究了河南省棉花品种产量和产量性状(株铃数、铃重和衣分)遗传改良的成效。结果表明,河南省棉花品种产量性状改良成效显著。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的年均增长量分别为18.877 3 kg/hm2、5.267 1 kg/hm2和6.823 9 kg/hm2。其中,籽棉产量年均增长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3个产量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是株铃数>衣分>铃重。  相似文献   

2.
巩固 《河南农业科学》1989,(10):11-11,10
豫棉三号是我所用商17做母本、珂310做父本杂交,经海南加代,集团选择,单株选择提早鉴定的方法育成,适宜春播和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种(原名商丘64)。1988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棉三号。一、丰产性与适应性1985—1986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试结果,26点次平均霜前皮棉亩产量81.41公斤,皮棉亩产量90.12公斤,分别比对照豫棉一号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连续4年调查火炬松×马尾松、湿地松×马尾松杂种F<,1>代以及马尾松纯种苗木造林早期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幼树存活率在造林4年后趋于稳定,且火炬松×马尾松杂种F<,1>存活率高于湿地松×马尾松.火炬松×马尾松、湿地松×马尾松杂种F<,1>代和马尾松纯种3个树种4年生以下(含4年生)幼树的平均地径(...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抗虫棉豫06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R613为母本、中棉所41优良品系为父本,通过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2009-2010年在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1 506.0kg/hm2,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7.3%。2011年在河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1 297.7kg/hm2,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5.8%。枯萎病和黄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4.6和28.0,对棉铃虫抗性达到2级水平。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黄河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5.
短季棉新品种豫早275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1990年用早熟丰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系豫早1109为母本,以高产优质新品系鲁399为父本进行杂交,同年冬天F1海南岛南繁加代,1991~1993年在重病地对后代进行筛选鉴定,1994~1995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和多点试验.1996~1998年该品种参加了全国夏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霜前皮棉增产达显著水平.棉纤维品质达到国家优质棉标准,早熟、丰产兼抗棉花枯黄萎病,综合性状优良.199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正>宛198系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丰产优质抗病品种宛棉9号为母本,以常规抗虫宛棉10号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系统选育而成的。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棉2014008)。该品种高产稳产,抗性好,适应性强,适宜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棉区种植。1产量表现宛198于2009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区试,8点汇总,平均每公顷产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丰产抗虫常规棉花新品种sGK中301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GK中3017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35为母本,以sGK9708优系为父本,通过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棉花新品种。2011—2012年在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1479kg/hm2,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6.2%。2013年在河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1486.5kg/hm2,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10.9%。枯萎病和黄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5.2和22.0,抗棉铃虫。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豫棉 2 2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于 1 993年以郑 35为母本 ,以豫职 860 2为父本进行杂交 ,经海南繁殖加代 ,病地多年选择而成的棉花新品种。 1 997~ 1 998年参加河南省春棉区试 ,1 999年参加河南省春棉生产试验 ,1 999~ 2 0 0 0年参加黄河流域春棉区试 ,2 0 0 0年 1 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 产量表现1 .1 河南省春棉区试2年 2 4点次平均 ,豫棉 2 2号每公顷产籽棉32 1 1 .5kg ,皮棉 1 368.8kg ,霜前皮棉 1 2 63.8kg ,分别较对照中棉所 1 2号增产 6.9% ,1 3.5 %和 1 4.7% ,均居试验第 1位。1 .2 河南省春…  相似文献   

9.
该品种由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以(黑山棉×02Ⅱ)×中381进行杂交选育的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种.1999年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陆早10号>.  相似文献   

10.
泗棉3号(原名泗阳263)系泗阳棉花原种场采用品种间杂交育成的抗病、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199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试验鉴定表现1.高产稳产.泗棉3号于1990~1991年连续两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89.74kg,居各参试品种之首,超过对照品种泗棉2号.1992年参加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全流域各试点平均,泗棉3号亩产皮棉90.61kg,居各参试品种之首,比对照品种泗棉2号增产9.8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是1984年以来长江流域棉花  相似文献   

11.
高含油量油菜杂交种双油092的选育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油09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中双9号为母本、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32B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双油092在2010—2011、2011—2012年度河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58.5 kg/hm2,比丰油9号(对照)增产12.43%;在2012—2013河南省油菜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478.8 kg/hm2,比对照增产9.52%。双油092品质优良,含油量高,经检测,2011—2012、2012—2013年度双油092芥酸含量分别为0.0%、0.1%,硫苷含量分别为17.19μmol/g、19.78μmol/g,含油量分别为46.60%、45.76%。该品种抗(耐)菌核病、病毒病,抗寒、抗倒。规模种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适时收获等技术是双油092获取高产和保持优良品质的关键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洛薯10号是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洛阳金谷王种业有限公司以豫薯10号为母本,洛89-4-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淀粉型、优质、高产、多抗甘薯新品种,2011年3月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品种鉴定。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1)淀粉含量高。河南省区试、国家区试、国家生产试验汇总:该品种淀粉含量分别是22.7%、21.3%、20.9%,分别比对照徐薯18高3.5、3.5、4.3个百分点。(2)淀粉产量高。河南省区试、国家区试、国家生产试验汇总:该品种淀粉产量分别是5 806.5、5 772.0、6 057.0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7.4%(P≤5%)、10.3%(P≤1%)、27.7%(P≤1%)。(3)综合抗病性好。该品种高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茎线虫病、黑斑病。(4)优质。淀粉含量高;薯干品质好。此外,单株结薯少,薯块整齐,薯皮光滑,更有利于机械收获和淀粉加工过程的清洗。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旱稻新品种焦旱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旱1号是河南省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云南粳稻合系22-2为母本,以当地品种新稻68-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耐旱性强、适应性广、易于脱粒等优点.2007-2008年参加国家黄淮海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21点汇总,21点增产,2 a平均产量5 452.5kg/hm2,较对照旱稻277增产22....  相似文献   

14.
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杂双5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双5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它是以88A作母本,以98143做父本配制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杂双5号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 a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66.35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8.73%;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杂双5号平均产量3 079.65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15.89%。杂双5号种子芥酸含量0.15%,硫苷含量25.68μmol/g,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6.98%,属高含油量品种。杂双5号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此外,介绍了杂双5号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驻豆12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室以驻豆5021为母本,豫豆8号为父本选育的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2011—201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311.85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8.77%;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661.75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5.63%,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5.24%,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稳产性好。2014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4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育高淀粉多抗甘薯新品种,为长江流域薯区甘薯淀粉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以优质高产品种苏薯16号为父本、高抗高淀粉率品种浙紫薯1号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采取干物质含量和产量低世代选择,抗性和品质高世代鉴定的技术路线选育甘薯新品种,并参加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区域试验和多点生产力大区比较试验.[结果]选育的苏薯29属淀粉型甘薯品种,薯形呈长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淡黄色,结薯集中整齐,单株结薯数平均4.6个,大中薯率84.8%,耐盐、耐贮性较好,熟食品质优;在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区域试验中,平均薯干产量9964.4 kg/ha,比徐薯22(CK)增产11.95%;平均淀粉产量6786.3 kg/ha,比CK极显著增产15.58%,平均薯块干物质含量和淀粉率分别为33.75%和23.00%,分别比CK高3.40%和2.95%(绝对值);高抗茎线虫病,抗根腐病和蔓割病,不抗黑斑病.2016年5月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苏薯29,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甘薯2016015.[结论]苏薯29丰产稳产性好,淀粉产量高,适合在长江流域薯区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也可在江苏滩涂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耐密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郑单538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单53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郑A88为母本、郑T22为父本杂交组配的单交种.该品种在河南省2a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9 882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4%;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9 007.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5%.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  相似文献   

18.
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豫谷2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谷24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安8023为母本、抗除草剂品种SK38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海南加代动态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除草剂夏谷新品种,在全国第九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二级优质米"。该品种生育期为94 d,株高为110 cm,抗倒伏1级,对谷锈病和谷瘟病抗性均为1级。2011—2012年参加河南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 623.9 kg/hm2,较对照豫谷9号增产2.37%;2014年,参加河南省谷子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 143.0 kg/hm2,2015年4月取得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春播、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9.
快育2号是以GK12选系966为母本、冀棉8号选系638为父本选育出来的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在2004~2007年冀东棉区区域试验中,19个点次全部增产,增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 596 kg/hm2和1 437.75 kg/hm2,分别较对照99B增产14.0%和15.6%。该品种抗病性强,为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纤维品质综合配套:主体长度29.4 mm,整齐度84.6%,比强度28.6 cN/tex,马克隆值4.8。综合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20.
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16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谷16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豫谷9号为母本、自选稳定品系安268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海南异地加代动态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夏谷新品种,2011年3月取得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2008-2010年河南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生产示范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4 580.0kg/hm2、4 965.0kg/hm2,较对照豫谷9号分别增产3.59%和7.80%。该品种株高123.6cm,生育期89d,谷锈病、谷瘟病抗性均为1级,在全国第八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适宜在河南省春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