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1990年-2004年我国棉花生产区域布局变化,测度了棉花主产省区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用非参数统计方法检验了单位面积棉花种植效益变动与播种面积变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播种面积与滞后一期种棉收益同方向变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江苏、湖北、安徽和新疆7省(区)是我国棉花主产省份,且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 I)法测度这7个省(区)在3个测度年份均具有种植棉花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2.
《农家顾问》2012,(4):8
由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工信部、铁道部、质检总局、供销总社、中农行制定的《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已于3月初发布。预案执行时间为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执行预案的棉花主产区为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13省(区、市)。  相似文献   

3.
中国棉区分布广阔,各地宜棉程度差别很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1989—2003年的全国及各省区的生产统计资料,以规模优势指数、单产优势指数、集中度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棉粮单产比指数、棉粮面积比指数对各省区近阶段产棉优势分布及部分省区优势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有新疆、河南、山东、河北、湖北、江苏、安徽,这7个稳定的棉花生产优势省区,天津可能成为新兴的棉花优势省区,总体而言,中国棉花生产优势在东部有所波动,略有减小的状态下,植棉重心向西北部偏移。  相似文献   

4.
《农家顾问》2006,(12):37-37
中抗47F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共同选育成的杂交种.为国家“863”重大科研成果:国审号2004001。近两年该杂交种在长江流域的安徽、江苏、湖北和黄河流域的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多点试种中,表现十分突出.显示出良好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虫性。  相似文献   

5.
最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决定从2011年度开始实行棉花临时收储制度,临时收储价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1.98万元。今年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将在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13省(区、市)执行。  相似文献   

6.
《农家顾问》2012,(10):6
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9月联合下发《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执行预案的棉花主产区为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13省(区、市)。执行时间为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收储价格定为20400元/吨,比上年提高600元/吨。按子棉衣分37%、棉子价格2.0~2.4元/千克以及合理的收购加工费测算,对应的子  相似文献   

7.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下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我国2001~2016年棉花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对12个棉花主产省份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划分及差异比较,概述了中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演进特点及趋势。结果表明:(1)2001~2016年间,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波动较小,上升趋势明显;(2)12个棉花主产省份可划为3类:一类地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二类地区分别是江西、湖南、河北、湖北、安徽、山东,三类地区包括江苏、河南、山西、陕西;(3)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演进过程呈现西部地区逐步增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缓慢减弱,并由东中部省份向西部省份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我国2001~2016年棉花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对12个棉花主产省份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划分及差异比较,概述了中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演进特点及趋势。结果表明:(1)2001~2016年间,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波动较小,上升趋势明显;(2)12个棉花主产省份可划为3类:一类地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二类地区分别是江西、湖南、河北、湖北、安徽、山东,三类地区包括江苏、河南、山西、陕西;(3)我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演进过程呈现西部地区逐步增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缓慢减弱,并由东中部省份向西部省份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数字新闻     
《中国农资》2012,(40):3
<正>10个主产省近日,农业部在冬小麦主产区开展"奋战二十天打好小麦播种攻坚战"行动,并派出5个由司局级领导带队的秋冬种工作指导组,分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10个小麦主产省开展工作督导,推进秋冬种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1200亿元在黑龙江粮食持续丰收的背景下,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2014粮食年度秋粮收购期间筹集信贷资金1200亿元,较上年增加200亿元。2000元/吨中央财政补贴内地棉花主产区的范围和标准日前确定,内地补贴范围为山东、湖北、湖南、河北、江苏、安徽、河南、江西和甘肃9省,2014年度补贴标准为2000元/吨。  相似文献   

11.
宿桂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06-3708
以1998~2008年玉米主产区(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四川)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基于DEA的CRS、VRS和Malmquist指数模型,运用DEA-Tobit两步法测度主产区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产区玉米生产多为规模无效,且普遍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主产区玉米生产多为纯技术效率有效;主产区玉米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速度大于技术效率下降的速度。1998~2008年,玉米主产区的生产结构合理,并未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前湖北省早熟棉育种的相关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湖北省是我国主产棉区之一.我国人多地少,粮棉、油棉争地矛盾突出并将长期存在.为促进我省粮棉油协调发展,麦(油)后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针对湖北省麦(油)后棉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缩短棉花生育期(早熟)育种工作的技术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现状,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分为6类。选取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云南、四川和河南10个蔬菜大省,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蔬菜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得出河北省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名第5位。根据评价指标,分析并找出提升河北省综合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芹  杨小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17-10118,10190
根据2004~2010年统计数据,介绍了山东省蜂蜜出口状况,并对我国几个蜂蜜出口大省的蜂蜜出口量和出口单价进行了比较,指出山东省蜂蜜出口量的竞争力逐步增强,但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最后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山东省蜂蜜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认为山东省蜂蜜出口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很有希望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求黄淮海地区近20年气候变暖对夏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夏玉米的高产稳产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黄淮海地区,包括河北、京津地区、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等地区进行区域研究,利用该地区近20年长期观察的气候数据和夏玉米生产数据以及历史产量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非线性多元回归等分析方法,明确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与夏玉米生育期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近20年间黄淮海大部分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内区域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间差异。降水方面,该区东北部的京津-河北地区与山东降水量呈下降的趋势。与1990s相比,2000s河北和山东夏玉米营养生长期天数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2 d和1 d,河南呈上升趋势,增加1 d;而生殖生长期呈上升趋势,分别上升4 d和2 d,河南下降1 d。全生育期天数有所增加,平均增加2 d和1 d。河南保持不变。利用F检验法分析审定品种和试验地玉米全生育期线性趋势一致性。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生育期和试验地玉米生育期变化呈现一致的趋势,说明品种的变化是影响夏玉米生育期的因子。采用线性偏回归测验法分析品种和气候因子对夏玉米生育期影响重要性。结果表明,气候因子是夏玉米生育期变化的主要因子,影响率占75.3%。黄淮海地区(除江苏外)夏玉米产量以增产为主。非线性分析表明,气温升高会导致黄淮海地区北部的河北与西部的河南夏玉米产量上升,东南部地区各省份夏玉米的减产。降水对该地区干旱少雨的北部地区夏玉米产量有正效应,对湿润多雨的南部地区有负效应。此外,当GDD10上升时,黄淮海地区北部的河北与西部的河南的夏玉米产量会随着上升,而东部和南部的山东、安徽与江苏夏玉米产量将会下降;整个黄淮海地区,当GDD30上升时,会造成全地区夏玉米产量下降,且山东下降最为明显。【结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的实际生产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夏玉米对气候变暖是逐步适应,可以利用其适应潜力,通过选育生育期长和耐热的夏玉米品种和改进栽培措施来适应气候变暖,从而提高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简便和准确检测我国小麦赤霉病菌种类的方法,直接采用发病麦穗快速提取DNA,并结合特异性分子标记对采自我国的小麦赤霉病菌种类进行快速检测。该检测方法成功实现了对小麦赤霉病菌基因组DNA的快速提取和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通过对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四省41份样本的检测验证,结果显示,安徽合肥与江苏南京地区的18份材料均为亚洲镰刀菌(Fusarium asiaticum),河北安新与赵县地区的12份材料均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而河南地区的11份材料中2种致病菌株均有出现,检测结果与已经报道的这2种致病菌的地区分布情况一致。该方法不仅可以达到传统方法(CTAB法提取DNA)的效果,而且与之相比还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可用于小麦赤霉病菌群体结构和地区分布情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合丰202是以农大326×GK12杂交后代的高代转基因抗虫稳定系145系为母本,以高产优质的206系(冀棉20号纯系)为父本,经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品种。该品种抗棉铃虫、抗枯萎病、高产、优质、杂种优势强、适应性广,适宜在黄河流域的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西北、西南部,河南北部、东部、东南部,安徽淮河以北,江苏淮河以北,山西南部和天津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趋势线法、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法及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法对1949-2016年我国粮食主产区旱灾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降低粮食主产区旱灾风险及灾害损失的措施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除江苏省外,干旱发生率均高于60%,干旱受灾率和成灾率的变异系数均在50%以上。2)东北地区各省干旱受灾率和成灾率均呈现增加趋势且通过M-K趋势检验,增加趋势显著;长江流域的湖北和四川省干旱受灾率呈增加趋势,江西和湖南省干旱受灾率呈减少趋势,但均未通过M-K趋势检验,变化趋势不显著;上述长江流域四省干旱成灾率均呈增加趋势,但只有湖北和四川省通过M-K趋势检验,增加趋势显著;黄淮海地区除江苏省干旱受灾率呈微弱线性增加趋势外,其他各省干旱受灾率均呈减少趋势,但只有安徽省通过M-K趋势检验,表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黄淮海五省成灾率均呈增加趋势,但只有河北和江苏省通过M-K趋势检验,增加趋势显著。3)M-K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安徽省旱灾受灾率变化突变点为2002年,之后呈减少趋势;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干旱受灾率变化突变点分别为1977、1970、1983和1977年,之后干旱受灾率呈增加趋势;各省区干旱成灾率突变点如下: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为1988、1977、1981和1984年,黄淮海地区的河北和江苏省分别为1961和197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和四川省分别为1986和1975年,各省区干旱成灾率在突变点之后均呈增加趋势。综上,粮食主产区干旱灾害发生率普遍较高且年际变化大,东北地区旱灾影响范围、规模以及致灾程度均呈显著增加趋势;黄淮海地区的河北和江苏省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和四川省虽然干旱影响范围和规模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但是旱灾的致灾程度却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干旱受灾率显著期普遍发生在2000年后;干旱成灾率增加趋势显著期普遍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201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9.
为更加有效地进行育种理论研究和提高小麦育种成效,对‘鲁麦13’的培育思路、优异特性和育成品种进行了总结分析。从1996—2018年,以‘鲁麦13’为亲本,共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和9省共57家育种单位育成品种77个。这些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7次,通过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河南、山西、陕西、新疆、甘肃、湖北、天津、北京审(认)定103次,截至2016年累计推广2512.13万hm2。‘鲁麦13’作为新一代骨干亲本,对山东和全国的小麦育种和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