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家蚕种质资源对无桑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 38 6个家蚕保存品种进行无桑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调查 ,蚁蚕 48h摄食率平均为 1 74%,最高为83 98%。蚁蚕 48h疏毛率平均为 0 5 7%,最高为 6 6 4 8%。家蚕种质资源的不同品种对无桑人工饲料的摄食性 ,以中系一化为最好 ,多化最差。 48h疏毛率与摄食率呈高度正相关 (r =0 85 9)。不同品种对无桑人工饲料和有桑人工饲料摄食性的相关系数为 0 0 86 9,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四川省南充蚕种场保存现行推广品种的纯种和一代杂交种为材料,1~2龄采用颗粒人工饲料育,调查24h疏毛率,并以此为指标比较其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食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系统间人工饲料摄食性存在差异,日系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优于中系品种,同一系统内品种间摄食性差异较大。本次调查试验为我们下一步进行系统育种选育人工饲料蚕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华南地区家蚕资源品种的人工饲料摄食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南地区保存的167个家蚕资源品种和组配的19个杂交种进行人工饲料摄食性调查发现,摄食率高于91%的品种占调查品种的44%,表明华南地区选育适合人工饲料饲育的家蚕品种有丰富的基础材料。同品种不同蛾区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调查发现,摄食率高于97%的品种蛾区间差异不明显,摄食性遗传稳定;摄食率低于90%的品种蛾区间的差异较大,表明可有效选拔提高品系的人工饲料摄食性。  相似文献   

4.
现行原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拟通过对现行蚕品种原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研究,为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及理论依据。本试验周查了中系、日系共14个现行原蚕品种收蚁后在温度对290℃、湿度95%下经过48小时后蚁蚕的疏毛率。结果疏毛率最低为12.7%,最高为97.1%。系统间蚁蚕的摄食性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同系统内不同品种间也存在着较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蚁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选择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勇  杨明观 《蚕桑通报》1992,23(3):40-42
关于桑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选择效果的报道已有许多,松野(1979)将同一品种分别向高摄食性和低摄食性进行多代双向选择,到F_7代其疏毛率相差达93.4%。渡边(1974)用同一人工饲料对疏毛率为5%的中132号进行选拔,至F_5代提高到89%以上。因此,认为人工饲料摄食性选择效果很明显。但由于受摄食性表现型特点的限制,对桑蚕的摄食性还没有从统计遗传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生统遗传学方法对摄食性的选择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人工饲料养蚕是我国蚕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揭示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规律,可为利用摄食性好的家蚕种质资源培育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差异显著的3对家蚕品种(品系)分别组配P_1、P_2、F_1、F_2及BC_1共10个世代的交配材料,以人工饲料育收蚁36 h疏毛率为摄食性考核指标,应用联合尺度检验等方法进行摄食性遗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代食性歧化选择选育的菁松A、菁松B的高摄食性与低摄食性品系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呈现加性遗传效应;广食性品种中广04对低摄食性品种鲁七的摄食性呈现显性-加性-母性遗传模式。由此可见,家蚕不同品种(品系)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模式不同,在选育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时,可依据加性效应为主的遗传模式,对摄食性好的蛾区和个体进行系统选育。  相似文献   

7.
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在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基础上,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发育整齐度要求尤为突出,从而适应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操作。以此为育种目标,选择茧丝质优、人工饲料摄食性较好的育种素材,采用杂交及系统选育方法,并辅以人工饲料摄食性筛选,育成了1对适合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的专用蚕品种中2016×日2016。实验室对比试验表明,中2016×日2016的24 h疏毛率达99.07%,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8.24百分点;4龄虫蛹率为97.57%,与对照品种相仿;全茧量1.87 g、茧层率19.55%、盒种产茧量50.08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1.63%、0.54百分点、5.24%;茧丝长1 119.3 m、解舒丝长824.6 m,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0.11%、2.28%;干茧出丝率39.19%、洁净94.60分,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0.49百分点、0.53%;纤度2.480 dtex,与对照品种相仿。新品种于202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好、发育整齐、产茧量高、丝质优,适宜大规模工厂化养蚕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8.
广西现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累代定向系统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广西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以24h疏毛率、各龄起蚕率及存活率等为选育指标,用饲料、实用型颗粒饲料及桑叶多种饲料结合,以个体选育和蛾区选育为重点对其原原种932、芙蓉、7532、湘晖进行累代定向系统选育。以未经人工饲料选育的932、芙蓉、7532、湘晖为对照,以各品种进行1~2龄饲料育,3~5龄桑叶育及全龄桑叶育,调查累代人工饲料选育对参选品种人工饲料摄食性和适应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累代选育明显提高了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选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中系品种经过多代选育后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均达到较好水平,日系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适应性虽有提高,但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仍然一般。多数选育品种死笼率有下降的趋势,表明选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蛹期的抗性;累代选育对品种的茧质(全茧量和茧层率)影响不明显;累代选育没有降低饲料育对蚕发育延缓的影响。综合各方面结果来看,人工饲料累代定向系统选育可明显提高家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有望选出适宜人工饲料育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9.
用人工饲料育进行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检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人工饲料育对21个家蚕品种进行了调查,收蚁24h疏毛率最高的是菁松×皓月,达到9988%,最低的是春·蕾×锡·,为7807%,大部分品种收蚁48h疏毛率达到98%以上。分析供试家蚕品种的蚁蚕疏毛率、杂交率的检验结果和饲料成本认为,菁松×皓月、春·蕾×镇·珠、苏·镇×春·光、鲁7×9202、781×782·734、871×872等适合用人工饲料育进行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检验。  相似文献   

10.
选取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保存的10个中系和10个日系家蚕品种进行了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选育试验,调查了各品种的24 h疏毛率、小蚕期眠蚕体质量以及茧质等多项指标,分析所选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6代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后,各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均有很大提高,日系品种比中系品种表现好。日系品种经过6代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后,24 h疏毛率均在90%以上,002B、J6、732这3个品种2龄和3龄起蚕率均能达到或接近100%;中系品种经过4代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后,整体上仍比较差,庭、豫1号、限1、苏蚕1号的24 h疏毛率能达到85%及以上,2龄、3龄起蚕率中系也比日系品种差,发育不齐。日系品种豫4优、002B、9406B、J6,中系品种庭、豫1号、限1、125M在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中表现较好,可列为本单位的重点选育品种。探讨了人工饲料养蚕中遇到的3龄后期出现不眠或者对人工饲料食性减弱,以及人工饲料发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适应性优良的抗BmNPV家蚕品种,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保存的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进行了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研究,调查分析了这些家蚕育种素材24 h疏毛率、2眠蚕体质量及3龄蚕存活率。结果表明:供试的25份家蚕育种素材中,24 h疏毛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18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5份;人工饲料育2眠蚕体质量多数低于桑叶育,但是其中有5份高于桑叶育,明8C高出桑叶育43.08%;3龄蚕存活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6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13份,在60.10%~80.00%之间的有6份;24 h疏毛率在80.00%以上且与3龄蚕存活率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内的有11份,对该11份家蚕育种素材的24 h疏毛率和3龄蚕存活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634,呈显著相关。通过本试验,筛选出24 h疏毛率高和3龄蚕存活率高的家蚕育种素材,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抗BmNPV家蚕新品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培育适应人工饲料育的BmNPV抗性品种,促进人工饲料省力化养蚕,2017年以蚁蚕24 h疏毛率为主要选育指标,用桑叶粉含量30%的家蚕实用性颗粒人工饲料进行了华康2号4个亲本品系秋丰N(中系)、白玉NA系(日系)、白玉NB系(日系)和白玉NC系(日系)的4代摄食性选育,调查了华康2号亲本品系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选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累代人工饲料选育,明显提高了华康2号中系亲本和日系亲本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而颗粒人工饲料对华康2号中系亲本和日系亲本的茧质成绩和眠蚕体质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R9501是由日系品种9202经14代人工饲料摄食性系统选择培育而成,RB是由中系品种苏春经16代人工饲料摄食性系统选择培育而成。家蚕品种R9501×RB人工饲料育2龄发育整齐度达80%以上,疏毛率达到95%以上,4龄起蚕结茧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解舒率等6项性状均略高于对照种春蕾X镇珠;5龄经过、茧丝长、解舒丝长、纤度、净度5项性状基本与对照种春蕾×镇珠持平;张种产量、张种产值分别比对照高2.3kg和92元。实验室与农村生产鉴定R9501×RB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人工饲料摄食性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14.
将家蚕人工饲料加工成不同的形状,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灭菌和熟化。把同一蚕品种的蚁蚕收在预先准备好盛有上述饲料的培养皿内,饲育温度29℃,湿度95%,调查24h疏毛率,结果表明:灭菌方法对疏毛率影响不大,饵料形状对疏毛率影响较大,以片状为佳,条状次之,平板状最差。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保存的102份家蚕品种资源进行了人工饲料摄食性调查。通过将每份家蚕品种资源的转青卵取4个1/2卵圈的蚕卵作为一区,蚕卵孵化后进行混合育,以24 h疏毛率为指标调查各家蚕品种资源的摄食率。3龄起蚕改用桑叶饲喂,以饷食48 h的实际存活头数与孵化头数计算存活率。用SPSS17.0软件对摄食率与存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摄食率为90.1%~100%的家蚕品种资源有23份,占所调查家蚕品种资源总数的22.55%;摄食率为80.1%~90.0%的家蚕品种资源有12份,占所调查家蚕品种资源总数的11.76%;摄食率在40.1%~80.0%的家蚕品种资源有8份,占所调查家蚕品种资源总数的7.84%;摄食率在10.1%~40.0%的家蚕品种资源有18份,占所调查家蚕品种资源总数的17.65%。对摄食率在80%以上(80.1%~100%)的家蚕品种资源的存活率调查结果显示,35份摄食率在80%以上的家蚕品种资源中有13份家蚕品种资源的摄食率、存活率的差距都在10个百分点以内,对摄食率、存活率的差距都在10个百分点以内的13份家蚕品种资源的摄食率与存活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747(P0.01),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高摄食率和高存活率家蚕品种资源进行进一步的继代筛选,有望选育出对人工饲料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对我系现存的部分家蚕品种进行摄食性的调查,家蚕品种间不同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表现出极大的差异,经筛选获得了一些对人工饲料适应性和摄食性好的基因类型,为选育人工饲料育的专用蚕品种提供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6个家蚕原种、2个杂交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重点探讨了4个原种1~2龄颗粒饲料育对其生长发育、产卵性能和叶卵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极大差异,从24 h疏毛率来看,杂交种高于原种,日系品种高于中系品种。原蚕稚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1~3龄发育经过比全龄桑叶育对照显著延长,但5龄期发育加快,差距缩小。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对原蚕虫蛹生命率无明显影响,全茧量高于全龄桑叶育,但茧层率低于对照组。造卵数1~2龄颗粒饲料育略少于全龄桑叶育,但残留卵率显著降低,平均产卵量与全龄桑叶育基本相同,良卵率也无明显差异。小蚕颗粒饲料育的5龄食下量均低于全龄桑叶育,4个品种平均减少11.0%,叶卵转化率比全龄桑叶育平均提高15.6%。  相似文献   

18.
以24h疏毛率、216h 3龄起蚕率、216 h存活率、相对发育进度和2眠蚕体重为指标,调查了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 性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有很大差异,杂交种的适应性好于原种,大部分日系原种好于中系原种。杂交种以92 ×9601在适应性上表现较好,日系原种RD是较好的选拔适应颗粒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9.
家蚕稚蚕人工饲料配方研究及饲养成绩的调查时,常用的指标是收蚁24h疏毛率、1~3眠眠蚕体重、眠起蚕率、减蚕率等,用上述指标大体可以来判断饲料配方的优劣、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及稚蚕饲养成绩的好坏,人工饲料稚蚕共育技术能否在蚕茧生产上推广应用,稚蚕的生长发育整齐度是关键之一,即使是收蚁24h疏毛率达到100%的蚕品种,在随后的龄期中,因品种、饲料及饲育技术等原因,其个体间发育整齐度仍有出现很大开差的可能。因此,我们认为仅靠上述调查还难以全面反映家蚕生长发育动态情况。在与生产应用相接近的小规模试验中,通过定点逐条调查蚕体…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比较了30个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通过调查各品种的疏毛率、眠蚕体重、起蚕率和存活率等指标,得出了各品种对人工饲料育的综合适应性指数.与疏毛率等单项指标相比,利用综合适应性指数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品种间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