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田园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更加注重生态保育,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系统。贯彻落实《意见》的部署和要求,要以优化农业布局、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抓手,持续加力,久久为功,实现农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  相似文献   

3.
<正>珲春市农业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载体,以绿色农业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田污染控制和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处理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促进了全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以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宣传力度该局以"建设生态文明城"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中发展农业,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农业之路,利用"今冬明春培训"、"科技下乡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  相似文献   

4.
李梓 《农家致富》2016,(4):46-47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新理念。去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强农业生态治理"作出专门部署,特别强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江苏省南通市将沼气发电并网工程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重要举措,坚持"政府引导、典型示范、市场运作、综合利用",并将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9,(14)
<正>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三农"格局正在发生积极的变革,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踊跃进军"三农"领域。在此背景下,诞生了一批对"三农"事业有热情、有理想的新农人,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能量,成为引领新农民、发展新农村、托起新农业的一支新的生力军。近期,广  相似文献   

6.
苏北农村地区的"三农"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特别是示范村整村脱贫的特色做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调研发现,苏北地区示范村普遍坚持走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文化强村、整体推进的整村脱贫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政策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滞后、贫困人口兜底保障困难、人口外流成为制约因素等主要问题。通过分析苏北农村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坚持建强组织,激发基层活力;坚持规划先行,注重顶层设计;坚持产业主导,夯实经济基础;坚持农业优质,突出农业地位;坚持生态优先,守住生态底线;坚持政策兜底,着力保障民生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生态循环农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也提出,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广减量化和清洁化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循环农业将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指向标,并且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将从生态循环农业的概念、发展模式和当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政策等方面来进行生态循环农业的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通化市东昌区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坚持"绿色、生态、高效、规范",稳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工作,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一是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发展。该区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将稀缺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形势: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这是重大战略安排。乡村振兴战路的20字方针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新农村土地政策中,一个是坚持土地承包经营制不动摇,再延续30年,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权利;另一个就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当前,我  相似文献   

11.
<正>白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以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出发点和总目标,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重点突破人参产业,扎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近年来,白山市不断深度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立足白山的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围绕参、蛙、菌、药、  相似文献   

12.
陈熙 《中国农资》2014,(20):21-21
<正>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加快推进节水农业的方针。农业部下发了《关于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随后,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大规模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其中,特别强调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政策连续出台预示着我国"水肥一体化"时代即将到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内涵基础上,结合福建生态强省建设实践,分析了新时期农业绿色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阐述了福建生态强省建设取得的成效及获得的深刻启示,并从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乡村绿色振兴、坚持严格依法治理、坚持发展循环农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成校紧紧围绕"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建设"特色、生态、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主线,按照"扩规模、培基地、树品牌、提档次"的思路,服务农业主导产业和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着力提升农民劳动技能,推动区域农业经济生态循环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1.坚持生态发展主线,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从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对于农业大省吉林来说,新的历史方位下提升农业农村整体质量,要重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意味着一方面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另一方面要着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贫困地区农业绿色开发机制"。贫困地区大多处于江河上游、湖库水系源头、农牧交错地带,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生态系统又十分脆弱。建立农业绿色开发机制,就是要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后发优势。这既是当前治贫之举,也是长远固本之策,事关脱贫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事关国家生态安全。1坚持保护优先,为子孙后代预留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莘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使特色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农业发展整体格局呈现蓄势待发、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分析了莘县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将"绿色"发展作为一个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绿色生态文明的重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要紧随时代发展步伐,打好发展基础。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推动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形成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必须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引,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协调推进生态和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农村兴则中国兴,农业稳则天下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在乡村发展新动能和主方向上,积极探索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富有色彩的美丽之路。通过对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市综合整治、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等内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六盘水市农业生态经济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节能与减排、治山与治水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生态修复,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长期以来,六盘水市农业经济发展主要采取"粗放式"增长方式,资源环境付出的代价过大。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