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阳县磁窑镇、蒋集镇具有传统种植生姜的习惯,播种面积达1300多公顷。近年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我们摸索到生姜的这种“二一二”新型种植模式,磁窑镇西贤村杜现龙、姜衍梅两户农民用该模式试种3年,每667平方米产量达到3000千克,比原来的传统种植模式多增产1000千克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生姜无公害高产培育技术的方面的应用较晚,但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同时适用于我国多个地区的生姜种植,所以做好生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便是提高生姜质量及优化核心技术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就生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展开探究,并总结出生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要素及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山区历来都有生姜种植,但农民只作调味品搭配种植,管理粗放,效益不高.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在日照强的地方实施生姜与玉米套、间种,利用生姜喜温湿怕旱和玉米喜温的特点,把这一高一矮作物,进行阴阳搭配立体种植,不但生姜增收效果显著,而且玉米单株生产力提高约13%.现将生姜套玉米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物间种能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及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同一土地单位面积上的作物产值。经过多年实践探索,葛根间种生姜每667 m2葛根和生姜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602.30 kg、800.50 kg,葛根间种生姜总产值13936.76元/667 m2,比单种葛根增收1316.66元/667 m2,比单种生姜增收4960.76元/667 m2,增收效果显著。文章详细阐述葛根间种生姜的种植模式及茬口安排、种植地块的选择及处理、葛根栽培技术要点、间种生姜栽培技术要点,旨为规模化推广葛根间种生姜立体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姜传统种植多为露地栽培,在我市一般5月上旬播种,多在霜降后收获,全生育期170d左右,限制了生姜产量.经过不同品种、密度和播期等的试验,我们探索总结出了保护地生姜高产栽培模式,通过提早播期、延迟收获,使生姜生育期延长,平均亩产4000kg,亩纯收益6500元.现将其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有机生姜基质栽培技术是通过一种完全不依赖土壤、摆脱病虫害困扰的创新型种植模式,目前已在山东省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建立有机生姜创新产业园。笔者从有机生姜基质栽培技术的优势、目前的发展状况、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迅速推进有机生姜基质栽培技术的发展,满足有机生姜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先介绍生姜高产栽培技术,然后就生姜栽培技术在武鸣县的推广措施,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全文重点强调生姜种植中的前期种植管理。  相似文献   

8.
大拱棚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生姜当前生产上存在的种植方式单一、产量低、品质下降等问题,我们进行了大拱棚生姜延长生育期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以“寒露”开始盖棚膜至“小雪”收获的处理产量最高,每666.7m^2增产444.05kg,增产16.6%。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安丘市(县级市)是全国的生姜种植和出口大市,常年生姜种植面积保持在20万亩(666.7m^2/亩)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生姜产量,我们不断探索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了生姜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体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产量目标是10000kg/666.7m^2,关键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覆盖三膜、深耕培肥、土壤消毒,修复土壤、精选良种、变温催芽、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化学除草、科学浇水、合理培土、恰当施肥、预防病虫、延迟收获。  相似文献   

10.
<正>沂水县是山东省生姜主产区之一。该县已有100多年的生姜种植历史,生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万~10万亩左右,已成为全县主要特色经济作物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1生姜产业发展现状1.1形成了一定的地方特色1.1.1专业乡镇、专业村特色鲜明全县70%以上的生姜种植集中在院东头镇和许家湖镇。该镇60%以上的村成为生姜种植专业村,被农业部列为生姜一村一品专业乡镇。1.1.2生姜已跨区域种植从全县统计看,生姜在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宁阳县地处鲁中腹地,其辖磁窑镇、蒋集镇具有传统种植生姜的习惯,播种面积达2万亩(1亩=1/15公顷),通过多年来的引进改良,目前以大姜为主的生姜品种在品质、商品性上有较大提高,但在产量上却一直徘徊不前,没有大的突破。近年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我们摸索到生姜的“二一二”新型种植模式,磁窑镇西贤村杜现龙、姜衍梅两户农民试种3年的实际生产结果是:  相似文献   

12.
正秦皇岛市是河北省生姜生产基地,生姜种植面积2.5万亩,主产区抚宁区是中国调味品原辅料(生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品种为山东大姜。近年来,为充实市场花色品种,提高种植效益,本市生姜种植不断寻求突破,在种植模式、种植品种上进行改革探索,其中,大棚小黄姜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效益显著,一般亩产小黄姜4 t,亩收入15 000元左右。现将秦皇岛市大棚小黄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小黄姜品种特点  相似文献   

13.
马新莉 《河南农业》2023,(19):40-40
卫辉市政府结合各乡镇村实际情况,以发展农业产业为总基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生姜种植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引导农民走“党支部+ 企业+ 合作社+ 基地+ 互联网+ 农户”的管理模式,发展特色生姜种植产业。随着生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卫辉市逐渐形成产业化优势,带动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生姜是临泉县的重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0.67万公顷左右,在我县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施肥不合理,栽培技术落后,致使生姜抗逆性减弱,引发各种病害,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每年给姜农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农民种植生姜的积极性.1999~2001年,在加拿大钾磷研究所(PPI/PPIC)中国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生姜优质高效平衡施肥研究,同时引进脱毒姜种,结合当地生姜栽培经验,制定了电热温控催芽、宽行早播、地膜遮阳网覆盖等一整套高产栽培技术方案,探讨生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近几年我县从省内外引进西瓜新品种10多个进行试验、示范,并总结出一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2003年全县推广种植面积达300hm^2。现将我站在东华乡大路口村实施7hm^2(雪峰无籽304)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景宁县梅坑、王处、坟前、叶处、后坪、北岸等村,在不断调整优化农田种植结构的探索中,为努力提高农田的种植效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缓和市场蔬菜供应紧张的矛盾,促进效益农业深入持久地向前发展,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动员农民进行了生姜、水稻、盘菜三熟制的试验示范,并取得了亩产"千斤粮、万元钱"的显著效益.目前生姜、稻、菜三熟制种植新模式已在畲乡景宁农村全面推广.为提高姜、稻、菜的种植效益,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整理报道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少地方都认为调整种植业结构是件难事,但笔者在庄河市栗子房镇栗子房村看到的一幕,却给人以启发。   天刚刚亮,一群早已等候在路旁边的大姑娘、小伙子便将一筐筐、一袋袋的生姜、芋头、地瓜之类的土特产装上开往丹东的客车、货车,踏上了东进小卖的行程。   原来,栗子房村地处大连市东端,与丹东市毗邻。很早这个村就有种生姜、芋头、小地瓜的特长。但是,好多年来,这些东西只是用于自己吃。栗子房镇党委、政府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引导农民将这些小特产拿到邻近的丹东市去卖。不想,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镇里乘势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小特产生产,以此来推动这里的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这里的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化,农民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了。仅 1999年,全村种植生姜 33. 3公顷,芋头 13. 3公顷,小地瓜 60公顷,总产量达到 600多万公斤。尝到了甜头的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每天结帮成伙地把自己的新鲜土特产运到丹大公路旁,随时搭车去赶市场。少则八九十人,多则一二百人,一年少说也得有 500多万元进入他们的腰包。村民叶希荣种了 30. 2公顷生姜,同时还当倒卖生姜种的“经纪人”,每年收入都有 1万多元,日子过得真让人眼红。   看来,...  相似文献   

18.
紫皮大蒜蒜瓣紧实、口感好、辣味适中,并且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积极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经济,大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将乐都紫皮大蒜的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田林县山地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加田林县山地生姜的种植效益,本文从生姜品种选择及处理方法(晒姜、种姜消毒及贮藏)、土壤选择、合理间套种及密植、整地种植、大田管理、采收、留种贮藏等方面介绍了一套适合当地的高产优质生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佛手瓜属多年生蔬菜,它喜温、湿气候,土层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中海拔(海拔500-900米)酸性土壤,其生长期间病虫害少,一般不需喷农药,安全、卫生,深受消费青睐。我镇山基点两个村种植佛手瓜已有10多年历史,现面积1000多亩,年总收入400-500万元,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