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碎茶加工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碎茶加工的传统工艺是鲜叶→萎凋→揉切→发酵→烘干。这种工艺的萎凋作业负荷量大,特别是在多雨季节或采茶高峰期往往由于萎凋来不及,以致造成茶叶品质下降,甚至大量烂叶,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为了解决红碎茶加工上这一难题而开展了本项研究,提出了以杀青叶与萎凋叶混台揉切,然后发酵烘干的红碎茶加工新工艺,通过3年多的试验,获得了成功,产品质量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2.
3.
高香红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茶香气的形成与茶树品种、鲜叶生化组成、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工艺等存在密切联系。本文综述了高香红茶研究进展,并为生产高香红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10多年来国际市场上CTC红碎茶发展迅速,印度、肯尼亚两国,CTC茶的产量已占其茶叶总产的65%~95%。生产CTC茶的CTC机,具有揉切强烈快速、破坏叶组织效率高、生产吞吐量大等特点。产品具有浓、强、鲜的优良品质风格,为世界各国客商和消费者所喜爱。我国红碎茶出口仍以传统的红碎茶为主,CTC茶还不到红碎茶总量的5%,不难看出我国红  相似文献   

5.
6.
茶树品种与红碎茶品质密切相关,茶树品种是所生产红碎茶品质优劣,香气高低的物质基础。本文综述了我国红碎茶品种适制性,以及高(花)香型红碎茶品种适制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清高香乌龙茶初制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龙茶是福建省特种茶类之一。为适应国内外消费者对乌龙茶消费的多样化需求,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提出了“清高香乌龙茶的研究”课题,经过3年多的研究,研制出的清高香乌龙茶,经福建省有关单位和专家鉴评,认为很有特色,有别于传统乌龙茶风味,属于创新产品,该成果在1990年9月福建省首届发明与革新成果展览大会上荣获了优秀项目奖。  相似文献   

8.
高香绿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灵均  匡新 《茶叶通讯》2007,34(1):24-26
将乌龙茶摇青工艺加入传统绿茶加工工艺中,可解决绿茶夏茶苦涩味较重的问题,生产出香气馥郁、滋味鲜爽的高香绿茶。  相似文献   

9.
王应芬  段俊群 《茶叶》1991,17(3):40-41
娄底茶区自然条件宜茶,常年产量0.75万吨左右,其中70%以上是红碎茶,是全国第四套红碎茶样的重要产区。主产地为涟源、娄底、双峰等县市,汇集于涟源茶厂精制、拼配后调长沙、广州等口岸出口,曾为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省大量中、低级鲜叶原料产品绿价值低,传统绿茶难于打开新的市场等情况,1991-1994的研究了高香绿茶工艺技术,即鲜叶(3-4级)-预处理-杀青-揉捻-干燥。结果表明,适度的鲜叶预处理可生产出既有自然花香,又有传统绿茶“清汤绿叶”的基本品质风格的高香绿茶。  相似文献   

11.
刘新 《中国茶叶》1994,16(6):32-33
当今国际茶叶市场上,红茶占据了主导地位,其贸易量约占茶叶总贸易量的80%,而红茶中绝大部分又为红碎茶。我国于60年代初开始试制红碎茶(当时称分级红茶),使用的初制揉切机具是传统的盘式揉切机,到了70年代初,江苏、广东、四川、贵州、湖南等先后研制出不同型式的转于揉切机,用于加工红碎茶,之后随着转子揉切机性能的不断改进和机种的完善与配套,红碎茶产品质量和效率等较盘式揉切机的大有提高,从而转子揉切机在全国茶区迅速推广应用,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红碎茶加工新工艺——转子机生产工艺,大大促进子我国红碎茶生产的发展,使红碎茶一跃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茶类,在70年代和80年代为我国的茶叶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前些年由于绿茶走俏,红碎茶生产效益不及绿茶,致使一些红碎茶主产区也纷纷改制绿茶,造成红碎茶生产的严重滑坡。然而,近年绿茶又出现市场疲软,滞销积压严重,而当前国际红茶市场需求量却仍平稳,无大的波动,这无疑给红碎茶生产的复兴带来一线生机。为使广大红碎茶加工新手对红碎茶的重要加工机具——转子揉切机有一了解,特将转子揉  相似文献   

12.
广西红碎茶与肯尼亚红碎茶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月荣  余继明 《茶叶》1998,24(3):131-133
用HPLC分析比较了广西红碎茶与肯尼亚红碎茶的化学成分,研究了红碎茶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茶黄素类含量与红碎茶品质呈正相关。分子量较小的茶黄素类成分与品质关系更密切,表现为TF〉TF3G〉TF3,3'DG。EGC和EC含量与TF和TF3G呈显著正相关。建议在优质红碎茶品种选育中,应选择EGC和EC含量较高的单株。  相似文献   

13.
我国红碎茶与斯里兰卡红碎茶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汉生 《茶叶科学》1997,17(2):207-212
通过对我国海南通什、云南凤庆、广东英德2号茶和出口拼配红碎茶、斯里兰卡高地、中地和低地红碎茶同年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述三地的大叶种红碎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及内质化学鉴定分数均高于斯里兰卡红碎茶,仅香气次之。但出口样拼配红碎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和内质化学鉴定分数均显著低于斯里兰卡红碎茶。文中对我国与斯里兰卡红碎茶品质的差异原因进行了讨论,并建议我国大叶种红碎茶直接并且及时出口。  相似文献   

14.
高香“尤溪红”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溪红茶在省名优茶鉴评活动中异军突起,以花果香、品种香的品质特征成为我省红茶的后起之秀。本文对形成尤溪红特有品质构件作了剖析。认为,优越的生态环境、选择特定的良种、采摘细嫩原料(采摘单芽为主)以及精湛加工技术等是形成尤溪红特有香型的综合因素,并对制作技术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利用秋季茶树鲜叶资源筛选适制高香型白茶品种,以福鼎大毫(CK)、肉桂(A1)、黄玫瑰(A2)和瑞香(A3)等4个茶树品种秋季鲜叶为原料,比较分析了各茶树品种成茶生化成分及其感官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加工的白茶各生化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EGC、EGCG、GCG、酯型儿茶素、茶红素的含量及儿茶素总量以A1最高,茶多酚、咖啡碱、EC、C、CG、非酯型儿茶素的含量以A2最高及酚氨比值最大,GA、ECG的含量以A3最高。不同品种的白茶香气成分种类丰富,相对含量占提取物总量的62.58%~66.76%,其中,A1、A3的花香和果香物质在种类和相对含量上均高于CK。成茶感官品质综合得分依次为:A1(91.7)A3(90.3)CK(88.6)A2(86.4),且各样品得分差异显著。综合分析,A1、A3所制秋季白茶具备花香型白茶的优异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红碎茶静电特性的试验方法,分析了红碎茶和茶梗的含水率、粒度、电场强度对红碎茶带电性能的影响;红碎茶的含水率、测试层厚度、测试信号频率对红碎茶电传导和介电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小叶种红碎茶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工夫红茶市场持续疲软,销售不畅且价格低糜,而其加工成本却日渐增长。中低档茶表现尤甚,生产企业不堪重负。随着茶叶深加工和袋泡茶生产的快速发展,红碎茶市场状况正呈现活跃态势。从而,一些厂家转向利用中小叶茶树品种的原料来加工红碎茶,希望获取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由于茶树品种、生态气候以及机械设备等条件的制约,中小叶种红碎茶在茶机组合与生产工艺等方面,具有许多独特之处,现将相关的工艺技术分述如下。一、中小叶种红碎茶的初制工艺初制加工是形成红碎茶理化品质的故础和关键。基本流程:萎凋十揉切一解块一发…  相似文献   

18.
多年选育结果表明:鸿雁9号属小乔木型,中叶早芽,无性系新品种。树姿呈开张状态,树幅扩展能力强。产量特高,品比试验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福建水仙增产84.1%,在四个跨省区试点产量表现均较好,分别比对照种黄棪增产4.97%、14.65%、56.32%和180.46%。适制高花香乌龙茶和花香绿茶,品质优异。高香乌龙茶香气浓郁持久,滋味浓滑爽口,汤色橙黄明亮,感官审评比福建水仙高8.3分,全国区域试验品质审评结果表明与对照种黄棪相当;花香绿茶外形绿润,滋味浓爽,香气高显花香,汤香突出,品质明显优于国家级绿茶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该品种抗寒旱和抗虫能力较强,扦插育苗与种植成活率高,适宜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等省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