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华 《长江蔬菜》2013,(18):107-109
系统研究了菱角水螟ParapoynxeHsonalls(Walker,1859)各虫态的形态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菱角水螟卵圆球形,中间颜色较四周深;低龄幼虫淡绿色,老熟幼虫黄色,除1龄幼虫外,其他各龄幼虫第2-3胸节和腹节具气管鳃;蛹为被蛹,包裹于丝织避水的茧内i成虫触角丝状,额平斜向前突出,翅面具黑色和黄棕色斑纹。  相似文献   

2.
1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4~6mm,雄虫略小,翅展10~12mm,黑色,触角9节;雌虫第1节黑色,2~9节褐色,雄虫淡黄色。头部密生微毛,中胸脊板有“X”形纹。膜翅透明,雌蜂翅棕灰色,前缘及翅脉黑色,胸部棕灰色,产卵器上有10个尖锐锯齿。雄蜂翅淡黄色,翅脉棕色,前、中胸、足污黄色。2)卵。乳白色,长0.8~1.0mm,宽0.6mm。3)幼虫。老熟幼虫9~10mm,黄白色,胸足3对,腹足7对,头褐色,体背暗红色。4)蛹。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茧长约8mm,表面粘着土粒。蛹长6mm,前期淡黄色,后期黑色。  相似文献   

3.
日光峰为膜翅目蚜小蜂科 ,寄主为苹果绵蚜。1 形态特征成虫 :雌成虫体长 1. 1~ 1. 5mm,翅展 1. 6~2 . 4 mm。雄虫体稍小 ,长 0 .9~ 1.2 mm,翅展 1.2~2 .0 mm。体黑色 ,复眼紫黑色 ,单眼红色。触角黄色、膝状。翅透明 ,微带灰色 ,翅脉淡黄色。头部平滑有刻点。中胸盾片及小盾片表面粗糙 ,并具不规则毛及细刻点 ,胸腹节较长稍倾斜 ,光滑 ,有不规则的数横脊。腹部 6节 ,基部第 1节淡黄色 ,余为黑色。卵 :长椭圆形 ,0 .2 mm× 0 .0 7mm,白色。幼虫 :幼虫初为淡黄色 ,老熟后呈黑褐色 ,体长0 . 83mm,蛆状。蛹 :裸蛹 ,初为淡黄色 ,近羽化时变…  相似文献   

4.
苹果绵蚜天敌日光蜂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形态特征日光蜂为膜翅目蚜小蜂科,寄主为苹果绵蚜. 成虫体黑色,雌成虫体长1.1~1.5 mm,翅展为1.6~2.4 mm,雄虫体稍小,体长0.9~1.2 mm,翅展为1.2~2.0 mm,复眼紫黑色,单眼红色.触角黄色,膝状.翅透明,微带灰色,翅脉淡黄色.头部平滑有刻点,中胸盾片及小盾片表面粗糙,并具不规则毛及细刻点,胸腹节较长稍倾斜,光滑,有不规则的数横脊.腹部6节基部第1节淡黄色,余为黑色.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种群密度下菱角萤叶甲雄虫之间竞争的可塑性反应,结果表明,雄虫对雌虫的反应时间(从遇到雌虫到开始交配的时长)随着成虫期生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与幼虫期的生活密度没有显著关系;交配时长未受到幼虫期生活密度以及成虫期竞争者数量的影响;雄虫精子数量与雄虫幼虫期生活密度以及成虫期竞争者数量无关;雄成虫附腺蛋白含量受到幼虫期生活密度以及成虫期竞争者数量的影响,密度越高、竞争者越多,雄成虫附腺蛋白含量越多.因此,菱角萤叶甲雄虫可根据幼年以及成年后的生存环境对生殖行为和生殖生理做出相应调整,以达到生殖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莲藕食根金花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猛 《上海蔬菜》2001,(6):32-33
莲藕食根金花虫 (DonaciaprovstiFairmaire) ,又名稻根叶甲 ,属鞘翅目、叶甲科。幼虫形体似蛆 ,俗称地蛆或水蛆。是广大莲藕产区特别是江淮流域莲藕的主要害虫 ,以幼虫潜入泥中危害地下茎根须部位 ,进入结藕期后 ,即在莲藕节间附近危害 ,造成地上部立叶发黄 ,生长衰退 ;地下藕身形成黑色虫斑 (俗称蛆眼 ) ,藕变细小 ,降低产量和品质 ,一般减产 15 %~2 0 %。1 发生规律莲藕食根金花虫 ,在江苏地区一年一般发生 1个世代。以幼虫在荷藕根须和藕节间于田间越冬 ,翌年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危害 ,5~ 6月…  相似文献   

7.
藕田套养泥鳅、黄鳝对莲藕食根金花虫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藕食根金花虫,又名稻根叶甲。幼虫形体似蛆,通称地蛆或水蛆,对莲藕危害十分严重,幼虫潜入泥中,在地下茎的节位附近吮吸汁液,进入结藕期后,即在藕身上节位附近为害。造成地上部立叶细小、发黄、生长衰退;新藕受害后,身上形成黑色虫斑,俗称蛆眼,藕变细小,降低产量和品质,生产上防治较为困难。根据生物链原理,利用泥鳅、黄鳝的暴食期与地蛆发生高峰期相遇的特点,在藕田套养泥鳅、黄鳝,对其防治地蛆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省的核桃主要产地历城、泰安等地,有核桃小吉丁虫发生。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商洛地区林业站、商洛地区核桃研究所对核桃小吉丁虫进行了研究,现将有关资料记述的核桃小古丁虫的形态、为害、生活史及防治试验的结果摘编如下,供参考。 核桃小吉丁虫,成虫体狭长,黑色或古铜色,有光泽。前胸背板密布点刻。体长5-7毫米,宽1.5~2毫米。触角短,呈栉齿状。幼虫白色或淡黄色,体长而扁,老熟幼虫5~10毫米,第一胸节膨大。 核桃小古丁虫以幼虫为害核桃核条。初孵幼虫咬破皮层侵入,串圈食害皮层;受害枝表皮有明显的虫疤,皮内有黑色虫道,呈螺旋形。受害处…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测定及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莲藕食根金花虫各虫态的形态特征,以及成虫的取食、繁殖行为。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莲藕食根金花虫在湖北地区1 a发生1代,卵历期8~10 d,蛹历期15~18 d,成虫期7~12 d,以幼虫越冬;莲藕食根金花虫的雌虫产卵量为175.67粒·头-1,22~32 ℃时,温度升高,卵孵化率增加,卵历期降低,25 ℃以上孵化率可达90 %,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74±2.36)℃,有效积温为(158.08±22.98)日·度。  相似文献   

10.
板栗透翅蛾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近十年来在万安县发展较快,但建园5~8年后常出现大比例的死树现象。经笔者调查板栗透翅蛾的危害是造成死树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些果园干径大干五0。m且外皮粗糙的栗树受害株占722%;干部伤口越多,外皮越粗糙的树虫口密度越大。该虫一般为害主干下部,以幼虫串食皮层为主,表皮及木质部鲜见为害,当枝干被串食成环后,整枝整株枯死。板栗透翅蛾成虫形似黄蜂;触角两端尖细、顶端具1毛束;头部、中胸背板及腹部1、4、5节皆具桔黄色带,第2、3腹节赤褐色,腹部有桔黄色环带;翅透明;足侧面黄褐色、中后足胜节具黑褐色长毛。卵淡红褐色…  相似文献   

11.
套袋对黄花梨果实品质和贮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黄花梨为试材,分别用外黄内黑双层袋、自制单层报纸袋对黄花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品质及其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套外黄内黑双层袋果实果面浅黄色,与不套袋果相比,着色一致,洁净,光滑,有光泽,果点不明显,病虫果率低,果实硬度较高,但果实偏小;其果实采后在常温贮藏16 d,与对照相比,可显著降低果实腐烂率,抑制果实硬度下降,提高可溶性固形物保存率,从而提高了果实品质和果实的贮藏性能。而套自制单层报纸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和提高果实的贮藏性能,但效果不如套外黄内黑双层袋佳。  相似文献   

12.
2018—2019年,研究了不同颜色粘虫板对中国梨木虱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冬型梨木虱主要发生于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主要趋向于黄色和紫色,越冬前期对黄色趋性最高,其次为红色;出蛰期主要趋向于黑色,其次为红色;梨树萌芽期主要趋向于黄色,其次为红色、黑色和粉色;梨树开花期、展叶期主要趋向于黄色,物候期对冬型梨木虱的趋向性有影响。夏型梨木虱成虫主要发生于5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主要趋向于黄色和紫色,其次为红色、黑色、粉色,随时间变化,趋向基本一致,对黄色的趋性最高,其次为紫色。防治梨木虱应根据梨木虱类型、梨树物候期选择合适的粘虫板。  相似文献   

13.
P、K、Ca缺失对枇杷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盆栽,观察了枇杷幼苗缺P、K、Ca时的外部症状和内部组织解剖结构,测定了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强弱。结果表明:缺P植株叶片暗绿,叶脉紫红色,老叶有坏死斑块易脱落,叶片光合量比对照低,根系发育不良,根系活力降低。缺K植株细弱,老叶有黄斑,叶面不平整,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光合量最小。缺Ca植株矮小,叶片小、畸形,新叶边缘出现黄斑,根系发育不良,根皮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对葡萄害虫诱集效果好的粘虫板,选用黄色、蓝色、白色、紫色、绿色、红色、黑色和荧光色8种颜色的粘虫板对葡萄园内昆虫进行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共诱到昆虫7目18科22种,主要害虫有蓟马、蚜虫和叶蝉,其中蓟马数量占到昆虫总量的88.96%,天敌昆虫主要有寄生蜂、捕食性瓢虫、食蚜蝇和东亚小花蝽。紫板、蓝板和白板对蓟马的诱集效果强,黄板、荧光板和绿板次之,红板和黑板效果差;黄板对蚜虫诱集效果强,绿板和荧光板次之,黄板与其他色板之间差异显著;黄板、荧光板和绿板对叶蝉的诱集效果好,3种色板与蓝板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他色板差异显著。白板、蓝板和黄板诱集到的天敌数量最多,占所有颜色粘虫板诱集天敌总量的69%左右。试验期间诱集到的昆虫益害比为0.036,各色板的益害比依次为黑色>荧光色>绿色>红色>黄色>白色>蓝色>紫色,其中紫板的益害比最低,仅为0.011。结合各色板的诱虫效果和益害比进行综合分析,建议选用紫板对蓟马进行诱杀,适时适量选择性使用黄板对蚜虫、叶蝉等进行诱杀。  相似文献   

15.
魁晶是以黑皮黄瓤四倍体Ks-4N 作母本,以墨绿皮黄瓤二倍体HA-6 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质黑皮黄瓤无籽西瓜新品种。中熟,全生育期约105 d(天),果实发育期约33 d(天)。果实圆形,黑皮,外形漂亮,单果质量6~8 kg,果皮厚1.3cm 左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边部10.5%,瓜瓤晶黄透亮,细脆爽口,风味上乘。每667 m2 产量3 000~3 500kg,田间对枯萎病和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黑蜜5号,适宜河南省各无籽西瓜主栽区早春保护地、露地地膜覆盖及延秋栽培。  相似文献   

16.
以樱桃番茄黑褐色圆形自交系Z1、红黑色长梨形自交系Z2、红色圆形、浅粉红色扁圆形、
橙黄色长椭圆形和黄色圆形等自交系为试材,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组合。通过对杂交组合后代的农艺
性状、品质特性和抗病性等的调查研究,探究黑色樱桃番茄种质品质改良和长梨形果形的利用,为今后特
殊果形果色番茄种质的创新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樱桃番茄果色黑色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圆形果
或扁圆形果×长梨形果、长椭圆形果×长梨形果时,F1 果形分别是椭圆形与长指形。  相似文献   

17.
不同套袋材料对红杧6号杧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套袋材料对红杧6号杧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及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白色单层袋套果后,青熟和完熟时,白色单层纸袋处理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较低,花青苷和类黄酮质量分数均较高,果皮亮度、色彩浓度和色度角均较高或最高,使果皮在青熟时呈紫红色,完熟时呈桃红色。白色单层袋套果后,果实的内在品质如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蔗糖、葡萄糖、果糖质量分数最高,内在品质最佳。外黄内黑复合纸袋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质量分数均较低,果皮亮度、色彩浓度均最高,色度角最低,使果皮在青熟时呈浅黄色,完熟时呈橙黄色,但果实内在品质比白色单层袋差。因此,建议红杧6号杧果用白色单层纸袋进行套袋。  相似文献   

18.
毛健夜蛾卵和幼虫及蛹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存声  朴美花 《北方园艺》2011,(18):162-163
试验以采于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植物园内葱兰叶片上并经过人工饲养的毛健夜蛾的卵和蛹为标本,观察其形态特征,以期为进一步的害虫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毛健夜蛾体长42~48mm,头宽3.3~3.8 mm.幼虫背部呈黑色,腹部呈灰色,头部呈橘黄色且光滑,有黑斑4枚.卵直径0.8~1.0 mm,为半球形立式卵,刚生的卵为鲜黄色,中期乳黄色或紫红色.蛹长16~21 mm,蛹宽5.4~7.6 mm,蛹体长椭圆形,呈棕红色或黑色.  相似文献   

19.
莫大旺 《北方园艺》2011,(12):36-38
研究了采前使用不同套袋(白袋、黑袋、绿袋、黄袋、红袋)处理对"石硖"龙眼果实色泽、大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套袋处理对"石硖"龙眼果实果皮色泽无明显影响;对果实大小和品质影响差异性显著,尤以套黄色和绿色的网袋种子小,可食率高。  相似文献   

20.
紫斑牡丹花色表型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静  成仿云  钟原 《园艺学报》2016,43(5):947-956
为了科学界定紫斑牡丹的花色,利用色差仪对466个紫斑牡丹单株花色表型值进行测定,并进行数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ISCC-NBS色彩名称表示法和CIELab颜色体系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将紫斑牡丹花色分为白色、黄色、浅粉色、粉色、蓝色、红色、紫色和黑色等8大色系,并划分出每类色系表型参数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