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 900 mm,年均日照时数1 550 h以上,年均温度19°C,全年无霜期300 d左右。在马铃薯种植区划上,属南方冬作区。2000年以前,马铃薯生产以农户自留种薯、旱地冬种为主,种植面积0.2万hm~2以下。2000年以后,引进了一批脱毒马铃薯品种,示范推广稻田秋冬种,马铃薯生产有所发展,2014年全市春收马铃薯种植面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合开平地区种植的冬种马铃薯新品种,2013年冬季引进了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8号和云薯901在早熟性、商品性和丰产性3个方面综合性能比对照好,适宜在开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米瑞贤 《广西园艺》2011,22(1):22-23
马铃薯具有适应性广,高产稳产,营养丰富,加工产业链长等特点.近年来,为开发冬闲田资源,确保浦北县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浦北县把马铃薯作为重点发展的三大冬种作物之一.2009年发展冬种马铃薯面积6 100 hm2.现就浦北冬种马铃薯的现状、发展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日安  刘君 《蔬菜》2009,(4):40-40
福建省马铃薯生产现场会在龙海市诏安县举行。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省政府已同意将马铃薯列入该省种粮综合补贴范围。省农业厅2009年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在全省建立15~20个冬种马铃薯高产示范片,补贴脱毒种薯示范、新品种示范现场会重点推介的脱毒种薯、稻草包芯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对提高马铃薯产量、促进农民较大幅度增收成效显著。会议要求,2009年是扩种冬种马铃薯关键的一年,要确保完成全省冬种春收马铃薯面积增加2hm^2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一豆二薯三熟高效栽培是由春早熟马铃薯-越夏扁豆-秋马铃薯构成的一年三熟栽培模式,三茬蔬菜在生产中分别具有早、热、晚的特点,收获后能很好地避开蔬菜上市高峰期,在蔬菜供应淡季上市,经济效益高. 1春早熟马铃薯 春早熟马铃薯栽培通过春提早播种,4月中旬即可上市.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作为广东稻后冬种的短期蔬菜,上市期是2~4月,为马铃薯市场空档期,是解决春淡的主要蔬菜之一,其销路畅,价格高,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广东省目前有120万hm^2以上耕地适宜冬种生产,近年来全省冬种面积在80万hm^2左右,其中马铃薯占12万hm^2以上,随着广东省种植业结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为规范冬种马铃薯的生产,进一步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生产环境条件、市场要求和食品质量安全规范,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了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7.
<正>北方一季作区该区包括年降雨量500毫米上下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应选育、种植淀粉含量高、高抗晚疫病、高产的中晚熟或晚熟品种为主;在交通方便的一些县市又是重要的种薯繁殖基地,应适当安排中原和南方冬种马铃薯需要的早熟或中早熟品种的种薯生产,但应注意对晚疫病的预测预报,并及时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广东省冬种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的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及农药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冬种马铃薯施药方式落后,种植期间发生的地下虫害有蛴螬、地老虎,地上虫害为蚜虫、马铃薯块茎蛾、二十八星瓢虫,病害为黑胫病、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青枯病和疮痂病等。防治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农药有32种,按照农药用途分类,68.75%为杀菌剂,其中防治晚疫病的杀菌剂占13类杀菌剂有效成分总数的68.57%。根据推荐用量标准,防治蚜虫、黑胫病、早疫病和晚疫病均存在过量使用农药的现象,全省平均农药使用次数为10次,个别农户使用次数高达22次,超过当季建议用药次数的农药有10种。广东省冬种马铃薯存在农药使用过量问题,建议农户结合预警监测和农药减量防治策略,科学提高防效,合理使用农药,切勿盲目增施农药。  相似文献   

9.
贺州市八步区大宁镇大宁村,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山区农村,水田主要种植水稻,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稻-稻两熟的种植模式。从2005年推广冬种马铃薯以后,该村尝试了冬种马铃薯-早稻-晚稻三熟三免耕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深受农民欢迎。目前,当地推广面积已达到15.3hm^2。  相似文献   

10.
肖萍 《长江蔬菜》2013,(21):22-23
汉中市生产的早熟马铃薯不仅在熟期上填补了北方及南方产区的空白,而且产品竞争优势明显,但早熟性和汉中早春气候不稳定的矛盾突出,使大棚早熟马铃薯产量忽高忽低,严重影响了汉中市早熟马铃薯规模的扩张。为此,通过试验研究和生产调查,形成了一套针对汉中市早熟马铃薯品种“早大白”大棚生产的技术措施,以供该地区及相似气候类型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早熟马铃薯生育期短,上市早,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在一季作地区早熟马铃薯宜与玉米、棉花等作物间作套种,因前期气候冷凉,玉米、棉花苗小,地面空间大,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在高温来临之前薯块基本成熟,既不影响玉米、棉花生长,又多收一茬马铃薯,亩增收300~400元。在二季作地区,早熟马铃薯于5月低、6月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是在地膜马铃薯的基础上,加盖拱棚,利用拱棚和地膜的双重覆盖,增温保墒,使马铃薯早播种、早出苗、早上市,取得比地膜马铃薯更高的经济效益。1整地施肥冬季深翻,早春土壤解冻后,立即浅耕,整地耙  相似文献   

13.
全国马铃薯主产区大多是5~11月收获,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冬种马铃薯的上市期是1~4月的市场空档期。近年来,广东各地大力引进和推广适合当地冬种的荷兰马铃薯费乌瑞它,其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一般667m2产量1500kg,高产田块可达3000kg。在多年的试验示范种植中,费乌瑞它表现出品质优、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的特点,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是适合广东省冬种且最受种植户和消费者欢迎的马铃薯品种之一。现将近几年积累的费乌瑞它冬种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生育期短,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广的粮菜兼用作物。目前,我国马铃薯的单产及淀粉含量均不算高。为了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及品质,我们于1983~1985年选用早熟和中晚熟共19个品种进行了不同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其中早熟品种趋势明显,现将其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19份,其中早熟品种有:早白、男爵、红眼圈(CK)3种;中晚熟品种有: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5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抗病耐冻早熟马铃薯育种技术的建立及新品种选育成果"展示会在湖北省襄阳市举行。农业部种植业司、科教司、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湖北省农业厅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有关领导,万建民和方智远院士出席。中薯5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铃薯育种团队育成的早熟新品种之一,该品种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冬种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期,于2011年在广西宾阳县进行不同播种期对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产量及其生长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第1、2播种期的出苗速度较快,出苗率较高;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速度减慢,出苗率降低。马铃薯的总产量、单薯重大于100 g产量、总产值,以第1、2播种期较高。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广西宾阳县冬种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期应在11月中上旬。  相似文献   

17.
全国马铃薯主要产区种植马铃薯季节大致相同,而且马铃薯鲜薯贮存保鲜期限短,供应旺季和淡季十分明显,而广西冬种马铃薯收获期正好是全国马铃薯供应淡季。因此,广西发展冬种马铃薯生产对改善全国马铃薯周年供应状况发挥重要作用。笔者近几年一直从事马铃薯供(种)、产、销、培训一条龙服务体系工作。又亲自考察了内蒙、黑龙江、河北、甘肃、山东、云南、贵州等脱毒马铃薯科研生产企业,并与上海、徐州、宁波等加工企业签订长期供销合同。对马铃薯从种薯、生产、销售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如何发展我区冬种马铃薯生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发现存在不少问题。现就发展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喜与忧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1马铃薯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1.1品种选择:选择早大白等脱毒早熟马铃薯品种。1.2困种、催芽:播种前种薯处理,即播前30~45天(1月下旬)将薯种从窖中取出,放在10℃左右的室内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是我市冬种蔬菜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0.15~0.2万公顷。种植马铃薯省工省本,马铃薯耐贮藏,销路好,效益高,每667m^2的纯收入达1000多元。近几年来,我们在本市海澄镇等地粘质土上种植马铃薯,进行无公害高产栽培生产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667m^2产量达1925~2100kg。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豆二薯三熟高效栽培是由春早熟马铃薯—越夏扁豆—秋马铃薯构成的一年三熟栽培模式,三茬蔬菜在生产中分别具有早、热、晚的特点,收获后能很好地避开蔬菜上市高峰期,在蔬菜供应淡季上市,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