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吕梁山林区五角枫、白蜡、栾树等阔叶树树种造林现状以及造林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科学选择树种(品种)、科学掌握栽植技术、就地育苗就地栽植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君迁子、次郎、牛心柿3个品种在3种栽植方法以及采取5种抗旱措施上的对比试验,叙述了柿树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并分析了影响成活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对今后广大林农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毛竹造林的生产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毛竹大面积造林中的六个问题的总结分析,指出大面积新造毛竹林应慎重决策,扩大毛竹林面积的方式推荐毛竹残次林的抚育和现有林扩鞭两种途径,块状栽植或套种短期经济作物是新造林的较好措施.在新造毛竹林时,应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移竹蔸造林或实生苗造林、炼山与不炼山造林、点工栽植与承包栽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豫新柳新品种在不同品种、不同立地条件、不同造林密度和不同造林季节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得出豫新柳新品种比对照金丝垂柳生长有极显著差异,在砂壤土比湿潮土和粘壤土上适宜生长,造林密度2 m×2 m年均材积生长量最大,秋冬季栽植比春季栽植可提高成活率与生长量。  相似文献   

5.
1 品种选择和造林方法根据近几年我们的栽培经验 ,忻州地区杏树品种应选择“龙王帽”、“优 1”,授粉品种应选择为“北山大扁”,造林用苗均为 1年生嫁接苗。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 ,栽植时对苗木进行适当短截 ,沾“根宝”泥浆 ,浇适宜水进行栽植。栽植密度 4 m× 4 m,栽植穴规格为 80 cm× 80 cm× 80 cm,每坑施土杂肥 80 kg~ 10 0 kg,果树专用肥 0 .5kg,在全面细致整地的基础上进行栽植。2 管理技术措施2 .1 水肥管理 根据仁用杏的生长特点 ,施基肥应当集中早施 ,一般在秋末冬初进行 ,以落叶前后施肥效果最好 ,每公顷施厩肥 4 5t,4年生以…  相似文献   

6.
以品种、密度和整地方式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各因素不同组合对刺槐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栽植密度和不同整地方式对刺槐成活率、苗木质量指标影响显著。提高刺槐造林成活率的首选培育方案为普通刺槐,栽植密度1.5 m×1.0 m,全面整地;其次为普通刺槐,栽植密度1.5 m×1.0 m,穴状整地植后扩穴。3种不同整地方式单位面积造林成本差异不大,以机耕整地造林成本最低,穴状整地栽植后扩穴成本最高。  相似文献   

7.
焦作市沿太行山经济林基地造林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造林用苗木质量不高、栽植质量差、未采用抗旱造林措施等。提高经济林基地造林成活率 ,要合理整地、选用良种壮苗、栽前对苗木进行处理、高质量栽植以及采用覆膜覆草等抗旱造林措施 ,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集雨灌溉工程 ,及时浇水保苗。  相似文献   

8.
刘彦辉 《防护林科技》2002,(3):20-20,41
朝阳地区气候干旱 ,栽植大枣根蘖苗 ,用老式造林技术方法栽植 ,不易成活 ,采取插瓶法和截干覆膜套袋等技术措施获得了较高的造林成活率 ,从而充实了栽植大枣根蘖苗造林技术最新内容  相似文献   

9.
结合当地造林的立地条件和实际情况,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黄土高原干旱区刺槐育苗造林技术实践措施,包括苗木的培育、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栽植季节的选择、栽植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以及造林后的抚育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巴彦淖尔市竹柳引种试验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柳是巴彦淖尔市新引进栽植的速生树种。文章通过选择河套灌区总干渠两侧不同盐碱化的地段,进行不同品种、不同造林方式、不同造林季节、不同立地条件进行对比试验,初步探索总结竹柳在巴彦淖尔市的适应性以及造林的主要技术,为进一步丰富巴彦淖尔市树种,加快全市林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总结泉州市永春、安溪、南安等县(市、区)麻竹主产区多个乡(镇)的麻竹造林、施肥试验等情况,提出麻竹造林中的良种选育、适地适竹、合理密度、整地施肥、造林时间、栽植方法、抚育追肥、合理采笋、留养母竹、麻竹更新等丰产栽培技术,以供麻竹大规模基地造林推广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在福建杉木中心产区推广的杉木良种,选择5个杉木良种(福建尤溪第2代种子园实生苗、福建洋口第2代种子园实生苗、广西融水第1代种子园实生苗、洋020无性系组培苗、福建沙县本地种源实生苗),在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开展不同杉木良种、不同坡位造林对比试验,造林后12 a对不同杉木良种林分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  相似文献   

13.
湖南造林困难地类总面积达 10 0万hm2 。通过对 5个县 658hm2 试验示范林历时 9年的研究 ,解决了植被恢复技术问题。选出适宜的树、划种有马桑、芦竹、苦槠、牡荆和栓皮栎 5种 ,有发展前景的树种有柏木、铅笔柏和藏柏。选出了林分结构稳定 ,组成种长势好 ,可以肯定的有马桑十墨西哥柏浅层钙质幼年性岩性土等 6个配置模式。并提出和推广了撩壕整地和芦竹下挖上堆 ,施肥促长等造林技术。同时 ,定义了“三岩”造林困难地 ,提出了“三岩”造林困难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从土种的水平研究了树种与立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截干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个当地刺槐品种与2个引进刺槐品种开展了截干造林试验,以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萌生株数及生量为指标进行了效果评价,为当地能源刺槐品种选择和配套技术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麻城市油茶产业更好地发展,减少造林中品种选择误区。通过对麻城市生态条件下油茶适生性和品种选择分析,提出了品种选择和配置技术,以本地早中花类型为主,科学引进外地优良品种,多品系合理配置,为油茶新造林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开展沙蒿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从播种时间来看,7~9月为沙蒿人工模拟飞播适宜造林期,8月为最佳时期,其它时期均不适宜;2)从地类来看,草沙障压沙地、丘间低地和半固定沙丘适合人工模拟飞播,而流动沙丘不适宜;3)沙蒿人工模拟飞播造林受高温、干旱、大风和降水量等综合因素影响大,且播种当月降水量低于10 mm是人工模拟飞播造林成功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7.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林灭荒和绿化达标后,如何开展宜林地造林是林业生产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分析了宜林荒山荒地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模式、造林技术、造林管理的具体措施,对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龙江县、富裕县、讷河市等地,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和当地选育的杨树品种(品系)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和测定,利用造林综合评价技术,筛选出适合齐齐哈尔地区生长的中短轮伐期杨树纤维用材林良种青山杨(Populus pseudo-cathayana×P.deltoides)、银中杨(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和黑青杨(Populus eu-ramericana‘N3016’×P.ussuriensis)等,综合评价指数在2.75~3.00之间,为Ⅰ级,这些品种速生、材性好、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综合指标均好于对照品种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  相似文献   

19.
居住区绿化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结合绿化品种单一,与建筑不配套等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居住区绿化应特色化进行浅析,以期创造出良好的人类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吉林省通榆县的风沙土上进行不同杨树品种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9 a生白林2号杨和白城5号杨平均胸径分别为14.8 cm和14.2 cm,为对照品种白城小黑杨的151%和145%;树高分别为13.4 m和13.7 cm,为对照的147%和150%,而且抗逆性强。白林2号杨和白城5号杨是风沙土造林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