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对传统发酵蔬菜汁中筛选出的酵母菌SCY1进行了豆乳凝固条件与机理的研究,经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酿酒酵母属,将其接种于豆乳中可在发酵7h后发生凝固,最佳凝固温度为35℃,最佳初始pH值为6.2。采用HPLC对微生物凝乳的测定表明,凝固的豆乳中乳酸和醋酸含量分别为0.099%和0.098%,而采用合成底物测得菌株的内肽酶活力不高。研究表明酵母菌SCY1凝固豆乳的机理主要为产酸凝乳,内肽酶对凝固豆乳的风味形成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实验室大豆豆乳加工技术,大豆豆乳产量,品质及加工性状的遗传和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促进大豆豆乳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取样大小对微样品分析豆乳和豆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个百粒重不同的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样品大小(大豆种子粒数和粉碎样本的样品重量)对微样品分析豆乳和豆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豆乳产量和干豆腐产量微样品分析技术与常规小样品分析技术存在系统偏差,可估计样本间的相对大小及大豆品种豆乳产量和豆腐产量的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微样品分析(包括单粒分析)干豆乳产量时样品重量应大于0.06g,微样品分析干豆腐产量时样品重量应大于0.20g。  相似文献   

4.
加工条件对豆腐质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大豆品种中农13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浸泡条件、加热条件以及凝固条件对豆腐凝固质量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浸泡温度20℃,浸泡时间17h;加熟温度100℃,加热时间为10min;GDL用量为0.3%;凝固温度为90℃,凝固时间为120min是豆腐凝固的最佳条件.凝固剂(GDL)的用量对豆腐凝胶硬度和持水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地区的11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大豆品种与南豆腐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南豆腐湿基得率、干基得率与大豆中蛋白质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大豆中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南豆腐的保水性与大豆中蛋白质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11S含量以及11S/7S比值呈显著正相关,与大豆中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南豆腐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与大豆中蛋白质、水溶性蛋白、11S、11S/7S含量呈负相关;南豆腐的粘聚性、胶着性与大豆中的植酸含量呈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得出适合加工南豆腐的大豆品种为郑98120-5、郑9525、郑94059和郑0102.  相似文献   

6.
微小毛霉凝乳酶对大豆蛋白进行组分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球蛋白(7S)和β-伴大豆球蛋白(11S)是大豆中两种主要的贮藏蛋白,在结构和功能特性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广泛应用于食品及非食品领域。传统分离大豆蛋白组分的方法都需要添加还原剂,其残留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安全隐患。利用微量凯氏定氮方法比较了微小毛霉凝乳酶作用于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后产生的凝聚效果,发现其对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有着不同的蛋白沉淀率。进一步试验表明:微小毛霉凝乳酶具有特异性的凝聚大豆蛋白11S组分的特性,且这种分离作用与酶反应降低了蛋白溶液的pH值无关。因此,微小毛霉凝乳酶可以用于大豆蛋白7S和11S组分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刘威 《大豆科技》2014,(4):22-25
辽宁省是大豆主产区,探索和研究辽宁省大豆主栽品种的演变规律十分重要,为了实现良种生产,必须研究品种的使用年限、特征特性、适宜区域等因素,以便于及时进行品种更新。对东北地区分亚区——辽宁大豆产区30 a来大面积种植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生育期、产量及其组成成分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生育期经历了由短到长的变化,目前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以适应不同生态地区的需求。产量性状也随着品种的更新逐步提高,且生育期越长,品种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8.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11S/7S比值与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加工特性密切相关.获得具不同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不同11S/7S比值的种质材料是对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进行遗传育种改良的重要材料基础.本研究利用SDS-PAGE技术,对706份中国大豆种质资源7S、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6份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中7S、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7S和11S组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r=-1.00,P<0.01);603份地方品种和103份新育成品种或主栽品种的7S、11S组分相对含量的平均值和变异幅度分别为40.00%,20.58%~56.65%,60.00%,43.35%~79.42%和38.21%,30.33%~52.67%,61.79%,47.33%~69.67%;11S/7S比值的平均值和变异幅度分别为1.54,0.77~3.86和1.65,0.90~2.30;筛选获得了63份7S、11S组分或亚基含量变异种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酸浆豆腐凝固过程中蛋白沉淀过程的机理,以实现对豆乳凝固过程的有效监测,本研究添加不同含量酸浆制备豆腐,建立凝固曲线,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亚基含量变化,进行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分析,采用紫外扫描方法分析蛋白空间结构变化,并利用激光共聚焦分析凝胶微观结构变化,研究豆腐凝固过程中蛋白亚基的含量变化和聚集情况。结果表明:蛋白质沉淀量随酸浆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20%时达到最大值并趋于稳定;豆乳凝固过程中蛋白质亚基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2%酸浆添加量是诱导蛋白质凝固和豆乳中蛋白质亚基组成改变的重要拐点,A3和β亚基最早参与凝胶形成,α和α′亚基表现出明显的聚集延迟;豆乳中蛋白质粒径和电位绝对值随酸浆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体系的稳定性遭到破坏;随着酸浆添加量的增加,豆乳中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残基逐渐暴露,豆乳疏水性增强;酸浆添加量对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显著,添加量低于20%时,凝胶网络结构随着酸浆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变得细腻。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酸浆添加量范围内,随着酸化速率的增大,豆乳聚集过程加快,在此过程中豆乳稳定性、豆乳中蛋白质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大豆品种芽用特性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不同来源的9个大豆品种(S1~S9)为材料,模拟工厂化豆芽生产工艺条件,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技术,系统比较研究了不同大豆品种的大豆芽生物产量、形态特征、生化组成及常规成分等芽用特性.结果表明:9个品种大豆芽产量、下胚轴长、下胚轴粗、可溶性糖等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从豆芽产量来看,S2S1S5S4S3S6S9S8S7;与对照工厂芽用大豆品种S1相比,S2大豆芽产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P<0.01);S5大豆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P<0.01),产量无明显差异(P0.05);S3大豆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均含量较高(P<0.01).大豆芽的各项特性指标与所选原料豆的物理性状、常规成分之间存在相关;以原料豆的千粒重、比重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含量为自变量,以大豆芽的生物产量为因变量,可建立回归估测方程,其拟合系数R2为0.930.  相似文献   

11.
豆浆粒径与豆浆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未脱皮大豆和脱皮大豆为原料,利用3种主流家用豆浆机(九阳精磨豆浆机JY1、美的无网豆浆机MS、九阳无网豆浆机JY2)分别制备干豆及湿豆豆浆,分析不同豆浆机所制豆浆的粒径及粒度分布规律,进而分析粒径与豆浆品质及蛋白质吸收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JY2制备豆浆的体积平均粒径D[4,3]最大,MS豆浆的D[4,3]次之,JY1豆浆的D[4,3]最小。湿豆豆浆体积平均粒径小于干豆豆浆,蛋白质含量、蛋白吸收率及感官评分(脱皮豆除外)亦显著高于干豆豆浆,说明湿法可以减小豆浆的粒径,提高原料利用率。脱皮湿豆豆浆感官评分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浸泡过程中脂肪氧化酶被激活而产生不良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12.
武亮  徐婧婷  刘贺  李亮亮  郭顺堂 《大豆科学》2011,30(6):1005-1010
采用脱酰胺法对大豆蛋白进行改性以提高豆乳的加工特性,并考察了微波作为辅助加热手段对酶法豆乳脱酰胺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脱酰胺处理对豆乳蛋白粒子电位、大小分布、浓缩豆乳的黏度以及豆乳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法脱酰胺增加了豆乳蛋白的Zeta电位,脱酰胺率在6%时.Zeta电位增加了2 mV;降低了豆乳的粘度,使蛋白粒子有变小的...  相似文献   

13.
干豆乳产量,品质与籽粒营养成分及其抽提率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钱虎君  盖钧益 《大豆科学》1999,18(2):139-146
以分层抽样所得的261个全国大豆品种为材料,运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干豆乳产量、品质与籽粒营养成发及其抽提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蛋白率一提高干豆乳产量的关系最大。。提高脂肪抽提率、总糖抽提率和降低籽粒部糖仰望民能较大地促进干豆乳产量的提高。豆乳品质与籽粒营养成分的关系比与营养成分抽率的关系密切,提高籽粒蛋白含量不仅有较大地促进干豆乳蛋白含量的提高,还能较大地促进干豆乳蛋含量的提高;提高籽粒脂肪含量能较  相似文献   

14.
梁德富  朱俊 《大豆科学》2007,26(6):978-979
应用物理原理,直接将未加浸泡的大豆放入刀片式打浆机中,通过适当的工艺控制,即能打出高品质的豆浆,该技术不仅省去了预浸泡所需的场地和时间,还能提高大豆的出浆率和豆粕的利用价值.该项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5.
马磊  孙君明  韩粉霞 《大豆科学》2012,31(3):478-482
大豆豆奶营养丰富,且包含多种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的活性成分,但豆奶的不良风味品质却长期制约其发展。该文主要针对大豆豆奶风味品质的化学成分及改进方法、大豆活性成分与加工工艺对豆奶风味品质的影响、豆奶风味评价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等进行系统介绍,以期为大豆品质育种和豆奶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Roundup Ready大豆外源基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定性PER检测技术,通过分析豆腐、豆奶、豆粉3种大豆加工食品中磨浆、煮浆、调配、均质、杀菌、喷雾干燥等关键工艺对Roundup Ready大豆外源基因EPSPS的影响,揭示外源基因在不同加工过程中降解程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基因EPSPS在3种大豆加工食品的各个工艺过程中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在豆腐、豆奶、豆粉的加工过程中,片段大小为1512bp及807bp的外源基因仅能在原料中检测到;当原料经过磨浆后,EPSPS基因的片段大小骤然降至800bp以下;点浆、加热等工艺又使得外源基因继续降解至400bp左右;随着挤压成型、高温杀菌及喷雾干燥工艺的完成,3种大豆终产品中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仅为190bp左右。  相似文献   

17.
豆乳和豆腐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利用的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盖钧镒  钱虎君 《大豆科学》1999,18(3):199-206
采用全国各地的261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豆乳和豆腐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利用和损失的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豆乳和豆腐加工过程中每100g干籽粒平均生产干豆乳71.92g其中蛋白质,油分,糖类产量分别为37.20g,16.22g,13.25g生产干豆腐51.80g其中蛋白质,油分,糖关产量分别为23.94g.12.73g,10.03g损失豆渣干物质25.76g,其中蛋白质,油分,糖类损失率分别为15.1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全豆豆腐加工中豆腐凝胶强度低的问题,研究了全豆豆腐煮浆工艺和凝固工艺中酶添加量、凝固温度、凝固时间和NaCl添加量对全豆豆腐凝胶强度的影响。得出全豆豆浆加热至90℃,保温10min的加热条件下,全豆豆腐凝胶强度最佳。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的凝固条件为:酶添加量1.2U/mL豆浆、凝固温度50℃、凝固时间2h和NaCl添加量0.125%,制得的全豆豆腐品质优良,几乎包含大豆全部营养,比传统豆腐营养更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