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荣光明 《茶业通报》2013,(4):166-167
岳西是全国名优茶生产基地县,由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无公害茶叶生产方式,茶叶品质好,岳西翠兰成为全国两会用茶,多次作为国宾礼茶。长期以来,岳西夏秋茶资源很少利用,随着岳西出口精制茶生产线的建立。茶叶企业出口茶生产对夏秋茶原料的需求问题凸显。面对新形势和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必须将名优茶生产和夏秋茶资源合理利用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县域茶叶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詹罗九 《茶业通报》2011,(3):101-101
巍巍香炉峰,竹山半是茶。【注1】春雷问好事,惊起雨前芽。【注2】在这寒食已过谷雨前的日子,我们在这500年的古茶园举行"2011新茶开园采摘仪式",请允许我说三句话。一、回顾历史。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地域(寿州、舒州),自古就是华夏知名茶区,明末清初以降,是  相似文献   

3.
华世人 《茶业通报》1999,21(3):30-30
岳西翠尖茶的研制始于1992年。同年6月,岳西翠尖被安徽省第三届名茶评审会评为省级名茶。1995年10月,岳西翠尖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质奖。1 原料产地 岳西翠尖采摘茶园选择极为讲究:要求海拔在500m以上,周围群山环抱、植被良好,茶园土层深厚肥沃;茶树必须处于青壮年期或是经过重修剪、台刈复壮后长势旺盛;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禁止喷施农药和生长素。岳西翠尖创制期的鲜叶均取之于黄尾乡门楼茶场、包家乡石佛茶场(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等自然生态条件极为优越的小片茶园。2 鲜叶采摘 岳西…  相似文献   

4.
徐卫兵 《茶业通报》2002,24(4):26-27
岳西位于大别山腹地,全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林密,植被好,污染少,土壤酸性。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合茶树生长,所产茶叶品质十分优异,是发展名优茶生产的好地方。据考证,早在唐代中期岳西就开始了茶树人工栽培,其历史可追溯到十六世纪以前,但大面积栽培是在解放后,特别是六十年代后,全国名茶“岳西翠兰”、“岳西翠尖”的创制及制做技术的普及推广,极大促进了岳西茶叶生产的发展。据统计全县茶园面积4266.7hm2,年产干茶1400t,产值3000万元,平均亩产值468元。采摘面积占64.6%,达273…  相似文献   

5.
岳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发展生态茶业优势明显;岳西生态茶业经济的框架模式是:建园生态化、品种优质化、生产无害化、加工机械化、经营产业化;生态茶园建设有机茶生产,茶、果立体栽培,茶、菜(或肥、草、药)复合栽培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岳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百个茶叶发展优势县、名优绿茶优势区域县。岳西茶叶历史悠久,茶叶资源得天独厚。岳西县委、县政府把茶业发展作为生态立县、做特农业的重头戏,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全县现有茶园面积9000hm2.2011年产茶2900t,茶业综合产值4.4亿元,茶业已成为岳西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7.
《茶业通报》2011,(1):45-45
日前,岳西县云林茶业公司研制的茶叶微波干燥技术取得成功,获得安徽省科技厅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对岳西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开发应用价值。岳西茶叶在传统制作中采用木炭烘干,火候把握不好容易降低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全县人口四十万,涉茶人口二十万。该县始终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倾力主打岳西翠兰品牌,坚持"两品三化"(品质、品牌、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战略,大力发展"五型"(生态型、文化型、龙头型、现代型、网络型)茶业经济,全力做大做强茶产业。1岳西茶叶概况1.1茶业基本情况全县现有茶园1万余hm2,2013年茶叶产量4100t,产值6.86亿元。茶业已成为该  相似文献   

9.
费明煦 《茶业通报》1993,15(1):10-12
我省境内的大别山区绵亘在岳西、潜山、太湖、金寨、霍山、舒城、六安等七县以及桐城、宿松和庐江县的极小部分,构成了我省仅次于黄山茶区的第二大茶区—大别山茶区。大别山区产茶历史悠久,生态条件优越,鲜叶自然品质较好,是发展茶叶生产理想的地方。但是,长期以来,茶叶生产的发展不尽人意。茶园的管理水平低,茶树树势差,单  相似文献   

10.
秦爱国 《茶业通报》1994,16(1):31-31
微型成套名、优茶加工机械适合山区推广秦爱国(安徽省石台县委政研室)当前由于茶农单户采制,制作方法混乱,茶叶规格不一、品质下降。而采用微型茶机,茶户联办绿茶初制厂,投资小、见效快,可以解决茶农"做茶难",还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查产品结构,生产适销...  相似文献   

11.
张启利 《茶业通报》2011,(4):180-181
1"九华佛茶"的渊源 "九华佛茶"在池州茶叶史上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全市茶叶品牌整合前的"九华佛茶"和品牌整合后的"九华佛茶",同时"九华佛茶"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霍山黄大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山黄大茶产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霍山、金寨、六安、岳西、湖北英山等地,其中以霍山县佛子岭水库上游大化坪、漫水河及诸佛庵等地所产的黄大茶品质最佳,这里的海拔高度在400m以上,山高云雾多,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植被覆盖率达到76%以上,土壤疏松,土质肥沃,PH值4.5-6左右,生态条件良好,适合茶树生长。霍山黄大茶起源明朝,创制于明朝隆庆年问,距今有近500 a,许次纾的《茶疏》云:天下名山必产灵草,……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大蜀山也。……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其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  相似文献   

13.
从紫阳富硒茶开发,谈名优茶规模效益田元成(陕西省紫阳县茶叶局725300)紫阳县是富硒茶发源地。紫阳茶久负盛名,自古以品质优良、"每岁必贡"而著称。清代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境内岩石、土壤、动植物含硒量达3.9826-58.2088ppm。茶叶含硒量...  相似文献   

14.
正霍山黄大茶,亦称为皖西黄大茶,属黄茶类,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以霍山县大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的为佳。霍山黄大茶以大枝大叶的外形为特点,因大枝大叶的茶比较罕见,通常作为判断该茶真伪的一个特征。霍山县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上游,距省城合肥120km,105国道和商景高速南北穿境,318、209省道东西贯通,大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5.
刘竹青 《茶业通报》1995,17(2):37-38
佛茶“道僧天云”研制初报刘竹青(安徽青阳县农牧渔业局)"道僧天云"是1991年安徽省科委下达的《九华佛茶研制与开发》课题,在省地县有关部门及安徽农业大学王镇恒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经过精心设计、论证、研制成功的九华佛茶。1992年道僧天云同九华佛茶...  相似文献   

16.
不同仓储地区普洱茶品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种普洱茶(景迈山、冰岛、千家寨、混合型乔木春茶)分别自然仓储于昆明和石家庄两地,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并分析其主要内含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仓储环境及原料均可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变化。存放于昆明的景迈山茶样中游离氨基酸和总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存放于石家庄的茶样(P0.01),而茶多酚和黄酮类含量极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1),结合感官品质评定,存放于昆明茶样呈现出甜香馥郁、浓厚回甘的品质特征;存放于昆明的冰岛茶样中茶多酚含量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5),游离氨基酸含量极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1),结合感官品质评定,存放于石家庄的茶样茶汤具有汤色橙黄明亮、甜醇回甘的特征;存放于昆明的千家寨茶样中茶多酚和总糖含量极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1),黄酮类含量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5),游离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石家庄茶样(P0.01),结合感官品质评定,存放于石家庄茶样具有更为甜醇的品质特征;存放于昆明的混合型茶样中茶多酚、总糖含量极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1),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5),结合感官品质评定,存放于石家庄茶样呈现出陈香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正1前言都匀毛尖茶是一个历史名茶,早在明清时期就作为贡品,相传被乾隆皇帝赐名为"鱼钩茶",在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是贵州著名的"两毛(茅)"之一,即"北茅台、南毛尖"。1982年,参加全国首届名优茶评比,获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10年,再获上海世界博览会"十大名茶"之一,在国内圆了百年世博名茶梦,使都匀毛尖茶名声鹊起,让神奇的都匀毛尖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再次展现给世人。都匀毛尖茶独特的品质被茶叶权威专家称之为"味精茶",鉴于都匀毛尖的独特品质,亚洲博螯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和被称为两岸茶王、世界茶王的李瑞河先生深有感触地说:"你可随处建厂制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梵净山野生茶树与常规茶园鲜叶为原料加工成茶叶,进行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和香气成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感官品质常规茶的外形,汤色、叶底品质优于野生茶;野生茶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与常规茶差异不明显;野生茶与常规茶共检测出42种香气成分,野生茶醇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高于常规茶。总体来说,梵净山野生茶值得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许裕奎 《茶业通报》2005,27(3):120-120
1品质特征新安源有机银毫创制于1997年,是休宁县新创极品名茶。根据新安源有机银毫外形内质特征,成品茶共分极品、特极、1~3级共5个级别,全为手工制作。2004年9月,根据其感观品质特征,休宁县制定了新安源有机银毫地方标准,其感观品质要求见下表。2存在问题制作加工千家万户,技术参差不齐,产销现状方面存有一些问题:一是加工制作技术水平不一,成茶品质差异较大,中高档茶比例少,低档茶较多,中高档茶色泽欠绿润,低档茶较为花杂,部分香气不足,干燥提香没有到位,成品贮藏保管缺少保鲜设施;二是全部手工制作,费工费时,加工成本费用高,且质量的一…  相似文献   

20.
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云南不同地区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5家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到厂现场进行普洱饼茶随机取样,共取样6个;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感官审评,在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进行内含成份分析,研究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份的关系,为云南普洱茶的规范生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并与普洱茶的汤色、浓度、滋味密切相关;茶多酚含量相对较高的茶样其感官品质均高于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的茶样;咖啡碱含量和糖类物质含量对云南普洱茶的感官品质的影响不是主要因子,但可以适度增进云南普洱茶的内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