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综合防治是人们在生产中对害虫防治的经验总结。随着人们对植保工作的不断重视,综合防治水平也在随之不断提高,由单一防治转变为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人工防治等多种防治措施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应当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优先采用物理方法防治:如防虫网和遮阳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国内外有机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病虫害的防治也是有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难点与关键控制点,基于国内外对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农业生产系统角度出发,介绍国内外在病虫害防治控制上采用的法规治理如制定法规标准、检验检疫和追溯管理等,农业防治如种苗处理技术、肥水管理、合理耕作等,物理机械防治如大田有机农作物防治、温室有机果蔬作物防治、物理植保技术防治等,生物防治如天敌防治、植物源性农药防治、微生物源性农药防治、动物源性杀虫剂防治、矿物类药剂防治以及其他防治措施等防治病虫害技术方法与措施,并对今后有机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农业防治、赤眼蜂防治、诱虫灯防治、性诱剂防治、生物农药防治、化学农药防治和农药助剂等方面阐述了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白粉虱防治的习性及其防治难点和最佳防治期,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为白粉虱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结线虫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国内外根结线虫病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微生物源及植物源农药防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病的防治现状,并展望了生物防治、微生物源及植物源农药防治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综述烟粉虱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具体防治技术,并对其在海门地区的适用性进行评估,以为烟粉虱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综述烟粉虱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具体防治技术,并对其在海门地区的适用性进行评估,以为烟粉虱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介绍美国白蛾的显著特性及社会危害性,概述了寿县美国白蛾发现过程、分布情况。检疫封锁是源头治理,“飞机防治为主、人工地面防治”相结合的的美国白蛾立体综合防治技术是空中飞机防治和地面人工防治相结合的立体空间全域防治,地面防治和空中防治同时进行,织成一张密密的除虫大网,让美国白蛾无藏身之地,最终彻底消灭美国白蛾。人工地面防治技术是美国白蛾防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飞防的不足,空中飞防和人工地面防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防治的不漏缝隙,达到“除虫勿净”的目的。以本县美国白蛾防治成功为例,详细阐述了美国白蛾立体综合防治美国白蛾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病虫害防治,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配合使用化学防治,达到安全优质,具体办法如下。一、物理防治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以器械防治省工、高效。  相似文献   

11.
坡位对水曲柳及胡桃楸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对17年生水曲柳和胡桃楸纯林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的变化、水曲柳纯林乔木树种的组成及水曲柳和胡桃楸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影响水曲柳和胡桃楸生长的立地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坡位由上到下的变化,水曲柳和胡桃楸林分的土壤含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土壤温度均呈减小趋势;水曲柳林分上坡位的乔木物种数量和种类明显高于中、下坡位;随着坡位由上到下的变化,水曲柳在树高和胸径方面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胡桃楸在中坡位的长势明显好于上坡位和下坡位;综合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林内乔木树种组成以及树木长势来看,水曲柳适合生长在土壤温度较低、含水率偏高的下坡位,而胡桃橄适合生长在土壤温度较高、含水率偏低的中坡位。  相似文献   

12.
创业环境作为企业绩效关键外部要素,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农村微型企业创业绩效水平的高低。本文基于黑龙江、辽宁、河南三省129家农村微型企业调研数据,通过构建农村微型企业创业绩效"生存—成长—创新"三维结构,建立农村微型企业创业环境对创业绩效影响理论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创业环境对农村微型企业生存绩效、成长绩效及创新绩效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成长绩效显著正向影响,生存绩效部分影响,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政策支持对生存绩效显著正向影响,成长绩效、创新绩效部分影响;金融支持对生存绩效显著正向影响,成长绩效部分影响,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市场环境对创新绩效显著正向影响,生存绩效、成长绩效部分影响;服务环境对成长绩效部分影响,生存绩效、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地区文化对生存绩效显著正向影响,成长绩效部分影响,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政府要有针对的制定农村微型企业创业政策,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保证农村微型企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如何以学生多样化就业需求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实践改革方案。通过对南京农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分布,现有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就业促进的效果以及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现实需求,制定符合学生多样化就业需求的教学实践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etr1-1诱导表达对矮牵牛抗灰霉病的作用。【方法】以转GVG:etr1-1矮牵牛为材料,地塞米松(DEX)处理,接种灰霉病菌,通过调查发病程度和定量半定量基因表达分析揭示etr1-1在矮牵牛抗灰霉病中的作用。【结果】与对照叶片相比,DEX处理的矮牵牛叶片表现出延缓衰老和减轻病害的症状。接种病原菌后,DEX处理的叶片发病率增加比例为0,对照叶片为66.77%;DEX处理的叶片平均病斑扩展速率为4.69 mm•d-1,对照叶片为6.29 mm•d-1。qRT-PCR和semi-qRT-PCR基因表达分析表明,DEX处理的叶片etr1-1与Bcact表达呈相反趋势。在DEX处理叶片中,DEX诱导了叶片etr1-1表达,随着诱导时间延长,基因相对表达量上升,诱导后第3天达到最大,无菌水接种叶片的表达量是病原菌接种叶片的10.71倍。DEX处理的叶片,Bcact在接种后第1天表达量最大;对照叶片,Bcact在接种后第2天表达量最大;其中处理叶片Bcact的最大表达量比对照叶片降低了20倍。在DEX处理的叶片上随着etr1-1表达增强,Bcact表达量下降。DEX处理的叶片,CP10仅在接种后第3 天轻微表达;对照叶片上,随接种时间延长,CP10表达量上升,接种后第3 天达到最大,处理最大表达量比对照降低了23.6倍。随接种时间延长,DEX处理的叶片和对照叶片,ACO表达均先升高后降低,在第2天达到最大,处理叶片上最大表达量仅为6.75,比对照低7.33倍。DEX处理的叶片,乙烯途径基因ETR2、ERS1、EIL1 和EIN2表达受到抑制。ERS1和ETR2在DEX处理和对照叶片上均有表达,并在接种后第3天达到最大,但处理的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51倍。DEX处理的叶片,接种后第1-2 天EIN2表达被抑制,第3天表达上升,在对照叶片上,EIN2表达量随接种时间而增加,第3天达到最大,DEX处理的叶片EIN2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31.58倍;DEX处理的叶片和对照叶片,EIL1与EIN2有相似的表达趋势,且DEX处理的叶片EIL1最大表达量低于对照两倍。AOC和COI1在JA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中起重要作用。DEX处理的叶片,AOC和COI1表达均被减弱,AOC在接种后第1-2天被抑制,第3天表达,对照叶片上,随接种时间延长AOC表达量增加,在第3天达到最大,处理叶片AOC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12.96倍;COI1在DEX处理和对照叶片上均有表达,且在第3 天表达量最大,DEX处理叶片COI1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6.14倍。病原菌侵染植物时,ERFs会被乙烯或JA调控以激活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经DEX处理的叶片ERF4表达先升高后降低,第2 天表达量最大;对照叶片随接种时间延长ERF4表达量上升,在第3天达到最大;处理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2.96倍。无论处理还是对照,ERF8表达量都随接种时间延长而上升,在第3天达到最大,但处理的最大表达量比对照低3.52倍。接种病原菌后,DEX处理的叶片上,所有病程相关基因表达微弱,最大表达量均低于10;而对照叶片上,所有病程相关基因均有表达,并在接种后第3 天表达量最大。其中以PR1表达量最大为10 521.11,其次是EX-CHI和OSM ,分别为184.95和184.96,Defense1和AC-CHI表达量最小为23.39和14.58。【结论】etr1-1诱导表达通过延缓灰霉病菌引起的叶片衰老,从而提高转基因矮牵牛对灰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蚕豆叶饲养朱砂叶螨,观察蚕豆叶正反面对朱砂叶螨的发育历期、单雌产卵量、雌雄性比、世代死亡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在叶正面的产卵量为单雌5.86粒,极显著低于叶反面的单雌15.22粒;叶正面和叶反面卵到成螨历期分别为11 d和10.38 d,差异不显著,性比是1∶1,没有差异。叶正面和叶反面的世代死亡率分别是0.83和0.79,差异不显著。蚕豆叶正面和反面的产卵动态表明,产卵量曲线在前期就呈现下降趋势,在叶正面的产卵期(4 d)明显低于叶反面(8 d)。  相似文献   

16.
尹恩  汪强  徐桂珍  赵莉  陈培  吴延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04-11105,11107
综述了常规肥料、微肥、特殊肥料对芝麻的影响和水肥耦合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国内、外有关芝麻肥、水高效利用方面研究的不足,确定了今后芝麻肥、水高效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不同体色鲤、鲫鳞片的色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不同体色的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auratus)品种为实验对象,测量和观察了背部鳞片、腹部鳞片,以及彩色斑纹鳞片的色素组成和分布。结果得出,鲤、鲫鳞片上层的色素有黑色素、红色素、黄色素3种,分布于鳞片的后区,其中心区域色素浓密,外缘区域较稀疏,占整个鳞片的百分比为25%~35%。鳞片下层的色素主要是鸟粪素,镶嵌有少量的黑色素、红色素、黄色素,分布于鳞片的后区和前区,约占整个鳞片的百分比为30%~65%。并归纳总结了鲤、鲫中相近体色品种的鳞片色素分布异同点,讨论了鸟粪素在鲤、鲫鳞片上的分布特征,金鲫的体色演化,以及黑背鲤、黑背鲫中黑色素的遗传特点。研究亮点:观察了鲤、鲫背部和腹部鳞片上的色素分布状况,测量分析了鳞片下层色素区、鳞片上层色素区占整个鳞片比例的特点。拍摄了不同体色鲤、鲫鳞片一一对应的色素图谱,找出了相近体色品种的鳞片色素分布异同点,这些研究内容为揭示鲤、鲫多姿多彩的体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苹果砧木组织结构特征的研究表明,抗寒矮化砧的叶片气孔密度、根和茎的导管密度、茎的材皮比、根导管面积低于乔砧,叶片栅海比、茎导管面积高于乔砧,乔砧与抗寒矮砧的叶片上、下表皮厚、根材皮比无明显差异。扎矮76、小金海棠、GM256、77—34是抗寒矮化的苹果砧木。  相似文献   

19.
● An overview of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heat and rice crops. ● A review on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insect pests and fungal pathogens of wheat and rice. ● A selection of adaptation strategies to mitigat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production and pest and disease management. Ongoing climate change is expected to have impacts on crops, insect pests, and plant pathogens and poses considerable threats to sustainable food security. Existing reviews have summarized impacts of a changing climate on agriculture, but the majority of these are presented from an ecological point of view, and scant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specific species in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wo staple crops, wheat and rice. First, the direct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growth, yield formation,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wheat and rice are reviewed. Then,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pests and pathogens related with wheat and rice,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crops are summarized. Finally, potenti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mitigate the direct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s, and the indirect impacts on crops through pests and pathogens are outlined. The present overview aims to aid agriculture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wheat and rice to better understand climate change related impacts on the target species.  相似文献   

20.
棉铃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的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7~ 1999年在山东省南北 2个主要棉区的巨野和夏津县进行棉铃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的分布调查。 3年 2地调查结果平均 ,1代棉铃虫卵在小麦上占 93 48% ;2代棉铃虫卵在棉田占 74 13 % ,在春播花生、大豆上占 2 2 78% ;3代棉铃虫卵在棉花上占 72 6 7% ,在大豆上占 10 38% ,在玉米上占 9 38% ,在花生上占 5 17% ;4代棉铃虫卵在棉花上占 6 1 5 9% ,在玉米上占 32 0 2 %。棉铃虫幼虫在不同作物上的分布率与卵有所不同 ,1代幼虫仍然集中在小麦上 ,2、3、4代幼虫在棉花上的分布率减少 ,在花生、大豆、玉米上的分布明显增加。在对棉铃虫采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 ,棉花上的各代幼虫分布量进一步减少 ,4代幼虫分布量在棉田只占 2 1 96 % ,而在夏玉米上高达 5 2 5 6 %。特别是 1999年推广普及转Bt基因抗虫棉后 ,在棉花上的幼虫量仅占 9 5 2 % ,夏玉米上增加到 6 3 8%。这种分布变化对区域性整体控制棉铃虫发生危害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