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蔬菜成为设施农业种植首选。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30.67万hm2增加到2019年的41.2万hm2,增加了34.33%;蔬菜产值从2004年的86.66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01亿元,增加了247.33%。其中叶菜类蔬菜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6.65万hm2增加到2019年的11.79万hm2,增加了77.29%;叶菜类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的比重从2004年的21.68%增加到2019年的29.47%。  相似文献   

2.
淄博市临淄区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是闻名全国的“中国西红柿之乡”,番茄、西葫芦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截至2022年,种植面积达到1.12万hm^(2),年产量109.7万t,年产值22.7亿元,蔬菜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5.1%。其中高标准设施蔬菜大棚2.6万个,逐步形成了“春提前、秋延迟、冬生产”的设施蔬菜生产模式,种植种类主要为西葫芦、番茄、甜辣椒等。  相似文献   

3.
蔡甸区是武汉市主要水生蔬菜产区之一,现有水生蔬菜种植面积1万hm^2,其中莲藕0.46万hm^2,子莲0.27万hm^2,藜蒿0.2万hm^2,荸荠、水芋、茭白等水生蔬菜0.07万hm^2。莲藕、藜蒿产业已成为蔡甸区两大特色支柱产业,被列入武汉市十大优势蔬菜产品。据统计,蔡甸区有莲藕专业村184个(其中种植面积67hm^2以上的85个),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区大棚蔬菜周年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水源充足,交通发达,具有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 2006 年以来,天津市设施蔬菜生产得到大力发展,截止到2010 年,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37万hm2,其中大棚种植面积约为1.42 万hm2,占整个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60%。大棚蔬菜种植弥补了露地蔬菜与温室蔬菜之间的产品销售空隙,保持市场的均衡供应,经济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水源充足,交通发达,具有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2006年以来,天津市设施蔬菜生产得到大力发展,截止到2010年,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37万hm2,其中大棚种植面积约为1.42万hm2,占整个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60%。大棚蔬菜种植弥补了露地蔬菜与温室蔬菜之间的产品销售空隙,保持市场的均衡供应,经济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沟汊、湖泊众多,长江、汉江在境内贯穿交汇,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具有发展水生蔬菜得天独厚的条件。湖北省自古以来就是水生蔬菜的重要产地,其文字可考历史达2300多年,是中国最大的水生蔬菜产区。湖北省广泛推行低产水田改种水生蔬菜、水稻与水生蔬菜套种或换茬种植及利用不适宜种粮的低洼地种植水生蔬菜,发展水生蔬菜不与旱田争地,在全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守东 《中国蔬菜》2008,1(7):49-51
蔬菜"三膜两苫"三种三收栽培技术,是近几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新开发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每年种植面积逾200 hm2.  相似文献   

8.
番茄、榨菜、萝卜均是加工、腌渍、酱制和鲜销蔬菜的主要品种和原料,可周年生产。上虞市是浙江省榨菜、番茄、萝卜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常年种植面积6500hm2以上,占全市蔬菜面积的20%以上。为充分利用全年温光资源、合理布局不同蔬菜种类、克服连作障碍、减少蔬菜土传病害的发生、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加工出口蔬菜生产的综合效益,我们经过多年不断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冬春榨菜-夏番茄-秋萝卜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生蔬菜产业生产机械化技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当前国内外10种水生蔬菜种植情况和收获现状,阐述了10种水生蔬菜生产机械的特点,揭示了水生蔬菜生产机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水生蔬菜产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提升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蔬菜是一种特殊的时令商品,生产、经营难度很大,在栽培过程中茬口安排是否得当,是增产增收的关键.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我们摸索出一套大棚蔬菜一年四作四收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关键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叶菜类蔬菜因生育期短,已成为多种蔬菜种植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结构也日趋复杂。在长期实践摸索中形成的青椒—青菜—甘蓝高效种植模式已成为江苏大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模式。该模式每667m^2可收青椒5000kg,产值10000元,收青菜(不结球白菜)1000kg,产值1000元,收甘蓝5000kg,产值3000元,667m^2总产值为14000元,纯效益为10320元。该种植模式在设施连栋大棚条件下发展快,收益稳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汪东晖 《中国蔬菜》2009,1(21):44-44
蔬菜是甘肃省武山县的一大支柱产业,蔬菜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和地区,2009年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1.70万hm2,总产量66.2万t,总产值6.6亿元,其中无公害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5万hm2。水萝卜—辣椒—青蒜(当地称作蒜苗)栽培模式是武山县蔬菜高效栽培模式之一,以667m2计,第1茬水萝  相似文献   

13.
赵学宁  武鑫伟 《中国园艺文摘》2012,(4):148+155-148,155
从生态农业角度出发,将“日光温室大棚-沼气池-猪舍-蔬菜种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四位一体”高效、生态种植模式.文章介绍该模式的生产效益和棚内建池的安全防护措施,总结介绍沼气在大棚蔬菜上的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长江蔬菜》2010,(1):60-60
富川瑶族自治县大力发展蔬菜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打造起了粤港澳和东盟地区的“后慕园”。富川富兴果蔬有限责任公司是广西第一家蔬菜出口备案企业。在福利镇罗丰村、朝东镇秀水村等地建成333hm^2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辐射带动7个乡镇2万多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订单蔬菜面积超过1333hm^2。  相似文献   

15.
粮菜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岩  武明安 《中国蔬菜》2008,1(8):54-55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蔬菜产业已经成为陕西省泾阳县的支柱产业,为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该县蔬菜种植面积逾2.67万hm^2,年产量150万t左右,是陕西省主要的蔬菜基地县。近几年,笔者与泾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协作,积极探索粮菜间套高效种植模式,一膜两用一年四熟栽培技术是一种较成功的种植模式,已推广800hm^2,每667m^2产值6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水生蔬菜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水生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产值超过300亿元。水生蔬菜与其它大田种植蔬菜比较,具有明显的市场和质量优势,污染相对较低,对人体健康,尤其  相似文献   

17.
我区鸿声镇鸿声村木家坝小队的农业结构调整,行动早,步子快,从1998年开始种植蔬菜,经过逐年发展到现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3hm^2,占全部粮田的80%。同时在生产实际中不断探索高效低成本,便于生产管理,土地利用率高的蔬菜种植模式,即一年三茬——丝瓜、豇豆、青菜的种植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日益扩大,在具体栽培过程中,茬口安排是否得当,蔬菜种类和品种选择是否对路,生产出具有高产优质、市场竞争力强的蔬菜,是增产增收的关键。笔者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探索出露地蔬菜一年四种四收高效种植模式,配套以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我市吴兴区环太湖蔬菜产业带具有悠久的种菜历史,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大棚设施以来,蔬菜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07年底,已建钢管大棚、毛竹大棚7200余个,面积约166.7hm^2。广大菜农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蔬菜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大棚利用率,其中一年五种五收的春提早南瓜一霉雨季节速生叶菜一高温季节速生叶菜一秋莴笋一冬芹菜模式是众多高效种植模式中的一种,已在环太湖蔬菜产业带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蒋玉梅 《广西园艺》2009,20(3):22-22,28
桂林市是广西主要的蔬菜生产区之一,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全市2007年蔬菜种植面积达4498hm^2,其中夏秋蔬菜达2257.9hm^2,蔬菜商品量达378万t。近年来蔬菜产区的蔬菜品质出现下降趋势,蔬菜农残检测时有超标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健意识的增强,蔬菜的安全生产倍受关注。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抓好全市的蔬菜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将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应用于蔬菜生产,提高蔬菜品质和安全水平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