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9,(7):76-77
豫西山区的高海拔地区夏季气温适宜高山蔬菜生长,笔者介绍了豫西山区嵩县高山夏秋季花椰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优良品种、培育优质壮苗、适时移栽、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期采收等生产环节管理,2018年实现667 m2单季产值约7 500元,经济效益较好,对推动当地高山蔬菜产业发展、促进豫西山区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山蔬菜生产对调节平原蔬菜市场供应淡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如何提高高山蔬菜生产效益,有效利用高地气候环境、地域优势,文中指出应明确适合生产的蔬菜品种,找准适宜蔬菜栽培的季节,确定合适的生产栽培模式,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实现山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齐波 《长江蔬菜》2009,(11):52-54
安徽省高山蔬菜产业按照“发展规模、调整结构、打造品牌、发展加工、提高效益、保护生态”的发展思路,经历了近20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已逐步发展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通过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补充了淡季蔬菜市场,丰富了城市“菜篮子”供应,在致富山区一方百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山区由于地理物质、气候等条件限制,农业机械化程度普遍偏低,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笔者调查了湖北鹤峰县走马镇,该地区基本实现了山区农业机械化,多功能田园管理机的应用较广泛。本文介绍了田园管理机的性能与操作要点,粗略阐述农业机械在山区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对山区机械化生产提出了几点意见,为其他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普及与推广提供素材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山蔬菜的出现对于缓解云南地区蔬菜的供应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很多山区已经形成了相关产业。随着高山蔬菜的快速发展,不少山区都将其作为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进行大力发展。通过对当前高山蔬菜迅速发展的背景、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就高山蔬菜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建议并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高山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顺县地处浙南山区,海拔600m以上适宜高山蔬菜栽培的可耕地约4000hm~2。我县利用高海拔山区夏、秋季气候自然冷凉的资源优势,生产高山无公害蔬菜。到2005年,全县高山蔬菜栽培面积达1200hm~2,其中辣椒400hm~2。因其产品上市期为夏秋蔬菜供应淡季,售价高、效益好,是发展山区经济,致富山区农民的有效之路。据统计,667m~2产量一般1650kg,高的2750kg,产值2700多元,较种水稻可提高经济效益4倍。现将无公害高山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山地蔬菜是浦江农业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在浙江省农业厅和浦江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地蔬菜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基地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生产技术不断成熟,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初具规模,生产效益十分显著.目前全县山地蔬菜面积1400 hm2,总产量56000 t,产值6200万元,产品主要有茄子、番茄、辣椒、四季豆等十余种,至今已成为山区农民致富门路和山区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本文就浦江山地蔬菜发展优势、历程、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山蔬菜发展的背景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高山蔬菜栽培是在一定海拔高度(500~1 800 m)的山区进行蔬菜生产,实现蔬菜反季节生产的方式.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高山蔬菜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蔬菜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安徽、江西、浙江、重庆等省市的高山蔬菜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武陵山区(重庆)高山蔬菜出口安全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分析了武陵山区(重庆)特色农产品高山蔬菜出口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研究显示,武陵山区蔬菜优势突出,提出推广武隆高山蔬菜出口经验、开展特色农产品安全控制技术攻关、建立种植基地污染数据库、改善土壤安全状况、做好市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山区设施蔬菜发展的要求和热情高涨。采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山区发展设施蔬菜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应正确选择棚室地址、确保灌溉需要、切实搞好营销、切实搞好技术培训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宜黄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民生工程来抓,围绕市政府《关于加快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精神,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基地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县利用山区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种植规模迅速扩大.高山蔬菜成为我县一大农业特色产业,受到各级领导密切关注.江西日报、抚州日报记者先后对我县蔬菜产业作了采访报道.我县蔬菜基地建设在全市通报排名中位列靠前,得到了市政府领导和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1 高山蔬菜发展的背景 高山蔬菜栽培是利用夏季山区独特的天然冷凉气候和良好的生态条件生产喜冷凉的无公害蔬菜,目的是使春菜延后栽培、秋冬菜提前栽培,在6~9月高温季节缓解平原地区部分蔬菜供应的"伏缺"现象.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高山蔬菜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生产现状浙江省高山蔬菜起步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已形成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当地特色的高山蔬菜基地 ,主要分布在浙东的天台、仙居一带 ,浙南的温州、丽水 ,浙北的临安、安吉 ,浙西的衢州一带。 1999年 ,全省高山蔬菜总面积达 10 0 67hm2(公顷 ) ,总产量 2 6 6万t(吨 ) ,总产值 4 5亿元 ,比上年均有大幅度增长。浙江高山蔬菜产品除供应本省市场外 ,还销往上海、江苏、福建等地 ,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发展高山蔬菜不仅改善了蔬菜秋淡市场供应 ,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 ,同时为发展山区经济、致富山区农民开辟了一…  相似文献   

13.
天目山高山蔬菜是浙江省临安市天目山区生产的名优蔬菜。临安市地处浙江西北部,是长江三角洲距上海市最近的山区县(市),是东邻杭州,西毗黄山,境内天目山脉绵延200km。海拔500m以上的山区,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是发展高山蔬菜的理想区域。这里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通过种植高山蔬菜,部分乡村已摆脱了贫困,步入了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14.
潘晓燕  李仲惺 《蔬菜》2011,(7):39-41
发展高山蔬菜是21世纪的大势所趋。一是因为高山蔬菜生长在水质洁净、空气新鲜的环境中,没有污染,质量好,市民喜欢;二是发展高山蔬菜,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三是高山蔬菜的发展可有效利用山区的土地资源。就此,对永嘉县张溪乡如何发展高山蔬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山地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区域的拓展,浙江杭州临安山区的蔬菜种植地逐渐由高海拔向中、低海拔地区发展。由于高山蔬菜栽培模式及栽培技术不适宜中、低海拔地区,作者开展了适应中、低海拔山区种植的蔬菜新品种筛选、播期确定、品种布局、茬口安排等试验,建立新型高效栽培模式,以提高山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该文介绍了适合在临安中、低海拔山区应用的蔬菜栽培模式和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6.
油菜是鄂西山区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发展两用油菜,其油菜薹可作蔬菜,油菜籽可榨油,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实现了油菜的一菜两用,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解决了山区冬季蔬菜短缺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油菜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形成了产业链,为山区种植者创造了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较系统分析了武陵山区城郊蔬菜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基地建设、扶持培育龙头、加强科技服务、注重市场监管、加大产业发展投入等相应对策,供各级蔬菜部门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高山蔬菜生产起步较早,1982年首先在桐庐县狮子山种植番茄成功。1985年由杭州市农业局牵头,成立推广协作组,高山蔬莱迅速推广到临安、建德、桐庐、富阳、淳安、余杭等6个县(市),面积达2066亩,总产量2584吨,产值65万元。对丰富城市“菜篮子”,促进山区农民致富起到积极作用。进入90年代,高山蔬菜又有了新的进展。临安市1996年种植面积达3803亩,比10年前增加了4.3倍,总产量达6260吨。但就整个杭州市来说,高山蔬菜生产发展不平衡,也出现不少困难和问题。 然而,我市发展高山蔬菜的资源优势是明显的。一系列试验研究和10余年的实践证明,在杭州地区的6县(市),至少有三四万亩山区耕地可以开发高山蔬菜。分析这些地区的开发前景,主要优势有二:一是具有适宜的高山气候。本市地处浙江西北部,山区气候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为发展高山蔬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高山蔬菜的土地资源也十分丰富,仅临安市的上溪、临目、东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重庆市武陵山乡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目前蔬菜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重庆市武陵山乡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目前蔬菜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