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漳州市荔枝园土壤肥力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漳州市荔枝主产区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地荔枝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硼含量偏低,有效磷、有效铜含量中等,有效锌含量中下,土壤pH值偏酸.生产中要注意增施有机肥、氮肥、钾肥,适施磷肥,重视钙镁肥的施用,以及硼素营养的补充;特别是含量属于缺乏水平的荔枝园,适量使用石灰,提高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2.
富士苹果施钙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年生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cv.Fuji)为试材进行不同组合钙肥试验,结果表明,土施CaSO4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总钙、交换性钙和果实钙含量,以3.5kg/株CaSO4处理效果最显著;将3.5kgCaSO4分为幼果期和膨大期2次使用增钙效果明显,分期施肥无论配合秋施有机肥还是春季喷氨基酸钙都极显著提高了果实钙含量,以S2+1.5AM处理(春施2kgCaSO4+喷3遍氨基酸钙+夏施1.5kgCaSO4+秋施5kg苹果专用有机肥)的钙含量最高,达到179.17mg/kg;秋施苹果专用有机肥明显提高果实钙含量,增加根系和枝条的贮藏钙,以10kg/株配合春施1kg/株CaSO4的效果较好。当有机肥施用量达到15kg/株或CaSO4超过3.5kg/株时增钙效果下降。交换性钙、土壤及果实Ca/Mg比值与果实钙含量呈正相关,土壤速效磷、钾、果实N/Ca比值与果实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施肥处理果实的N/Ca比值和Ca/Mg比值差异显著,采收时富士果实N/Ca比值<17,Ca/Mg比值≥7,贮藏期间的苦痘病发生率较低。有利于富士苹果钙素营养的施肥组合是秋冬施有机肥加钙化肥、幼果期喷钙和果实膨大期土施钙肥。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天水花牛苹果园的土壤营养状况,切实提高果品质量,在山地果园采用了几种组合的配方施肥和叶面喷肥试验.结果表明,果园秋施基肥时,可采用株施有机肥(羊粪)50 kg+尿素0.5妇十磷酸二氢钾0.25 kg的配方或有机肥(猪粪)50 kg+磷酸二铵0.5 kg的配方组合;叶面喷肥选用氨基酸硼钾钙800倍液或迦姆丰收液600倍液,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硼和锌对青梅增产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青梅在生产中已有大面积栽培,但由于坐果率低、硬核期落果严重,造成青梅花多果少,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本研究旨在通过喷施硼、锌,提高花粉萌发率和花朵坐果率,降低硬核期落果率,达到提高青梅产量的目的。1材料与方法1.1试材与处理试验于1994—1995年在深水县付家林场进行,品种为细叶青梅,10年生,行株距4mX3m。供试梅园为黄壤土,土壤有效硼含量为0.28mg/kg,有效锌含量为0·29mg/kg。试验共设5个处理:()土壤株施硼砂509;(2)喷布O.3%硼砂溶液;(3)土壤株施硫酸锌100g;(4)土壤株施硼砂509十硫酸锌100g;(5)…  相似文献   

5.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是长期定位施肥的继续 ,在保持原有的几个偏施氮肥处理的基础上 ,于 1997年增加了配施磷、钾肥的处理。研究表明 :长期单施无机N肥 (不施有机肥 )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施N量越大下降越多 ,而有机肥与N肥配施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提高。P肥的后效很长 ,不只是对当季作物 ,而且对以后的作物都有很好的后效。速效K含量下降迅速 ,因此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K素的施用。长期偏施无机N肥加速了土壤的板结 ,破坏了土体的正常结构 ,耕性变坏。  相似文献   

6.
不同肥料对东魁杨梅果实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魁杨梅为试材,开展不同肥料时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康壮素叶面肥可以提高果实品质,浓度为45 mg/L时效果最好,还原糖、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比对照(清水)高0.91、0.70和1.8个百分点;有机无机杨梅专用肥(有机质≥20%,N+P2O5+K2O≥15%)可显著提高果实品质,分春肥和采后肥两次各株施4 kg,果实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比传统施肥(采后株施K2SO4 0.75 kg)提高1.15、0.67和1.0个百分点;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果实品质,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百叶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民众镇香蕉园土壤肥力及施肥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山市民众镇香蕉园土壤肥力及施肥状况进行了调查与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香蕉园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属于丰富水平,碱解氮和有效钾含量大部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施肥方面,只有37.5%的果农施用了花生麸或稻草,而且有机肥提供的氮、磷、钾量占总施用量的比例相当低;香蕉园的施氮量有56.3%低于参比量.施磷量有93.8%高于参比量,施钾量有68.7%低于参比量,N:P2O5:K2O为1:0.611:1.280。提出几点改良土壤肥力状况的意见:pH值低于p5.5的土壤应适量施用石灰.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N、P、K平衡施肥。需指出的是.合理的施肥量应在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上进行试验才能确定。  相似文献   

8.
1重施有机肥,适量追肥由于爆破整地,新建园土壤层次的变化,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几乎为零。重施有机肥,适量追肥,才能迅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栽后结合深翻土壤,每年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5m3,萌芽前施尿素5kg,坐果后施磷钾复合肥5~10kg。  相似文献   

9.
以2年生蜜脆苹果为材料(基砧为八棱海棠,中间砧为M26),研究了有机肥配施土壤调理剂黄腐酸、硅肥和菌肥并减施化肥对土壤性状和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与黄腐酸、硅肥、菌肥配施并且化肥量减半降低了土壤p H值,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草炭+黄腐酸+硅肥+菌肥+1/2化肥”处理提升土壤肥力的综合效果最好。同时,有机肥配施使蜜脆果实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钙含量、镁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使固酸比增加,以“商品有机肥+黄腐酸+硅肥+1/2化肥”处理增进果实品质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苹果枯芽现象主要发生在苹果当年生枝顶芽,其外表芽鳞片暗褐色,芽内鳞片浅褐色,严重者秋初即显症状,基本不能形成花芽,春季萌芽较正常芽晚或不能萌发。枯芽现象严重时,严重影响产量。 自1980年以来;连续8年对枯芽现象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己明确乃是由于缺硼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土质瘠薄园片较肥沃园片容易发生;青香蕉、元帅品种较金冠、国光品种容易发生;幼树及结果过多的村容易发生。在防治试验处理中,树干打眼滴100倍硼砂溶液(0.5、g/株),土施硼砂(125g/株)或增施鳞肥(过磷酸钙0.5kg/株)以及叶面喷布0.3-0.5%。硼砂溶液均有明显效果,其…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混合肥对锥栗坚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 5年生锥栗为试树 ,进行土壤穴施氮磷钾混合肥试验 ,研究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锥栗坚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组合处理之间 ,除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和单株果枝数有显著差异外 ,叶绿素含量、单枝结棚数、单株结棚数、栗棚重、坚果重、出实率、单株棚产量和坚果产量的差异均不大。以穴施 0 .2 0kg尿素、0 .1 0kg钙镁磷和 0 .1 5kg氯化钾的混合肥较经济而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增施鱼蛋白有机液肥替代化肥的效果,以每667m2施用高钾水溶肥5.0kg为对照,设置每667 m2施用高钾水溶肥3.5 kg+鱼蛋白有机液肥5.0 L、高钾水溶肥2.0 kg+鱼蛋白有机液肥5.0 L、高钾水溶肥0.5kg+鱼蛋白有机液肥5.0L这3个化肥减量处理,比较分析化肥减量增施鱼蛋白有机液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果实性状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667m2施用5.0L鱼蛋白有机液肥的情况下,减少水溶肥用量会降低番茄的株高、叶长和叶宽,但促进了茎粗、果实纵横径的生长,其中不同处理的果实纵径差异不显著,果形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水溶肥用量的减少先升高再降低,以每667 m2每次追施高钾水溶肥3.5 kg和2.0 kg的果形指数最大,但与其他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的平均单穗坐果数没有显著差异,单果质量和果实纵横径的变化趋势一致,每667 m2每次追施高钾水溶肥0.5 kg的小区产量最大。因此,在追求产量的情况下,果实膨大至采收前以每667 m2...  相似文献   

13.
塑料大棚春番茄熊蜂授粉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大棚春番茄应用熊蜂授粉,不仅可以促进坐果、提高产量,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激素处理带来的化学污染问题,改善果实品质,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作者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塑料大棚春番茄的熊蜂授粉技术,并对其效益进行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鲁黄瓜三号杂交制种过程中,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及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液与否对单株坐瓜数、单瓜种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鲁黄瓜三号杂交制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液能提高制种产量,667m2制种田产量达30.34kg。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北京设施菜田是否需要追施磷肥,以保护地甜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磷肥施用方式对甜椒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含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磷含量238.32 mg/kg情况下,与常规相比,不施有机肥+追施磷肥、施用有机肥+不追施磷肥、施用有机肥+追施磷肥处理产量分别提高2.0%、4.0%、28.7%,其中不施有机肥+追施磷肥处理纯收入最高,较CK提高1.8%。0~20 cm、20~4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以施用有机肥+追施磷肥处理最低,不施有机肥+追施磷肥处理存在磷富集风险。综合分析,建议选用不施有机肥+追施磷肥的方式来进行保护地甜椒的培育,生产中每667 m~2推荐追肥量为纯N 23 kg、P_2O_5 5 kg、K_2O 15 kg。  相似文献   

16.
钾、钙营养对有机桃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土壤施入矿质钾镁肥、稻醋液并配合叶面喷施草木灰浸出液、氯化钙溶液等处理对有机桃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桃树土壤施入5kg矿质钾镁肥加150 g稻醋液并叶面喷施10%草木灰浸出液,显著增加叶片钾含量,显著增加了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每株桃树土壤施入5 kg矿质钾镁肥加150 g稻醋液并叶面喷施500倍氯化钙溶液,显著增强了叶片和果实钙含量,显著降低了果实桃褐腐病的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应用OziExplorer地图软件系统,建立了漳州市香蕉平衡施肥数据库,并编制漳州市香蕉平衡施肥点位图,指导蕉农进行香蕉平衡施肥。应用结果表明,高产蕉园667?增产14%,低产蕉园增产16.8%;肥料利用率提高3%;每667?少用纯N 13.9 kg、P2O527.7 kg,增加K2O 22.1 kg,节约用肥19.5 kg,降低成本10%以上;高产蕉园节本增收552.7元,低产蕉园节本增收624.8元;产投比2.98∶1,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朱文超  王岩  韩超  郑派  胡明文 《蔬菜》2021,(9):24-30
研究松树针叶有机肥与减量化肥配施对辣椒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实现松树针叶有机肥在辣椒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减肥增效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空白(CK)、常规施肥(FP)、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处理(OP_1)、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处理(OP_2)、化肥减量80%配施有机肥处理(OP_3)5个处理。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同样可以达到常规施肥对辣椒生长的促进效果,较CK处理,FP、OP_1处理均能显著促进辣椒的生长,增加辣椒株高、茎粗、生物量,且FP、OP_1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有效改善辣椒产量构成与产量,较FP处理,OP_1处理的单株挂果数、单株果质量、果长、果肉厚度分别增加11.01%、10.11%、1.26%、1.05%;施肥处理FP、OP_1、OP_2、OP_3较CK处理产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69.54%、86.76%、42.62%、23.85%。施肥显著增加了辣椒磷、钾含量,较CK处理,FP、OP_1、OP_2、OP_3处理辣椒果实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58.63%、59.44%、25.70%、9.24%;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63.75%、82.72%、39.28%、20.93%。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以保障并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其中,OP_1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102.33 mg/kg),较FP处理显著提高了9.16%;常规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但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综上,化肥减量20%配施松树针叶有机肥的施肥方式在促进辣椒生长,增产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土壤肥力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黄瓜生产上盲目施肥现象,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以津春1号黄瓜为试材,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中的有机肥当量试验(X3)实施方案,研究了合肥市庐江县具有代表性的砂质壤土黄瓜种植的施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黄瓜栽培中菜园地习惯性氮素养分的施入量不是最佳的施肥量;黄瓜生产中氮素养分施入的多少与产量不成正比;抗逆性好和产量最高的施肥处理是 N2P3K3+M 组合,即每667 m2大田基施有机肥250 kg、尿素20 kg、普钙55 kg、硫酸钾21 kg,追施尿素8.5 kg、硫酸钾4.8 kg,产量为2871.67 kg。  相似文献   

20.
The foliage plant Dieffenbachia maculata (Lodd) G. Don ‘Perfection’ was grown with slow-release fertilizer levels from 1120 to 8960 kg N/ha/year (1120 rate = 12 g 19:6:12 per 15 cm pot/year). Height and foliar and root appearances were evaluated and recorded prior to inoculating plants with the fungal pathogen Myrothecium roridum Tode ex. Fries. Plant height increased with fertilizer level up to 2240–3360 kg N/ha/year, but decreased as the rate continued to increase. Foliar quality was primarily quadratic with highest quality plants fertilized at levels ranging from 2240 to 5600 kg N/ha/year. In contrast, root quality was best for plants fertilized at the 1120 and 2240 kg N/ha/year levels, and decreased linearly as fertilizer rate increased. Number of leaf spots increased linearly as fertilizer level increased in four of five t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