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菌种筛选、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系统地研究了微生物发酵生产豆粕生物肽的工艺。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为最佳菌株,其豆粕生物肽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种子培养时间16 h,豆粕粒度40目,初始pH6.8,葡萄糖2%,豆粕11%,接种量6%,发酵时间48 h;在此工艺条件下蛋白质降解为多肽的得率为41.18%。  相似文献   

2.
筛选和优化液态发酵法生产大豆抗氧化活性肽的条件.以总抗氧化活性的强弱为指标,通过对发酵温度、种龄、pH值、接种量、料液比、发酵时间等条件作单因素、析因试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最速上升试验和中心组合二次旋转回归响应面法优化pH值、接种量.优化获得液态发酵大豆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7℃,种龄36 h、pH值为7.39,接种量为5.19%,料液比4%,发酵时间36 h.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物总抗氧化活性795.75 U·g-1(豆粕),试验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豆粕固态发酵产活性肽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玲  王红  刘茜 《大豆科学》2011,30(6):997-1000
以豆粕粉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接入产酶能力较强的米曲霉、黑曲霉和混合细菌进行发酵,以多肽转化率为指标对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优化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02 h,发酵温度32℃,接种量4%。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适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2.6%,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96~98 h,得到的大豆肽转化率为38.13%。层析柱分析得到分子量在500~1 000 Da之间的肽段是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功能肽。  相似文献   

4.
利用酵母对大豆浓缩蛋白乳清进行发酵处理制备水苏糖.在确定最佳起始发酵液的糖度为31.8Brix后,对温度、pH、接种量、装液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2°C,pH5.5,接种量8%,在此发酵条件下利用酵母对大豆浓缩蛋白乳清进行发酵处理48 h,水苏糖的纯度达到了90%,保留率为68%.  相似文献   

5.
纳豆菌发酵对豆粕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发酵可一定程度降低豆粕抗营养因子活性,提高豆粕作为蛋白源的利用率。采用2株纳豆菌发酵研究豆粕中脲酶的失活情况。首先测定了其生长曲线,用以指导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研究了水/豆粕比例、培养温度、pH、接种量等发酵参数对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脲酶活性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彬豆粕比例为5:1,pH4.5、温度30℃、接种量5%、种龄为8h,发酵60h,豆粕脲酶活性降低93%。  相似文献   

6.
研究乳酸菌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为进一步研究花生粕专用蛋白基料产品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营养盐溶液添加量25mL,乳酸菌液添加量5mL,25℃下发酵72h.此工艺下制备的花生蛋白肽的可溶性氮浓度达到70.92mg/mL,发酵液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5.00%,羟自由基清除率为86.28%.花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是74.19%,对铁离子和铜离子螯合率分别为17.71%和93.28%,对腊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为36.03%,铁还原力和钼还原力吸光值分别为1.103和0.983.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提取和纯化低温豆粕中皂甙的加工工艺,采用微波法提取低温豆粕中的大豆皂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对大豆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皂甙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微波时间>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在微波火力为中高火、微波时间2.5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5(g:mL)的条件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此时大豆皂甙的提取率为0.640%.  相似文献   

8.
酒曲生料发酵制胶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制胶废水为主要原料,选用酒曲为菌种来源进行生料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通过对乳清摇瓶发酵条件包括糖含量、培养时间、接种量的优化,以便在最佳的发酵条件下获取最多的单细胞蛋白。结果表明,发酵的最佳条件为∶糖含量0.08g血L(蔗糖),接种量2%(酒曲),培养时间72h。在此条件下,所产的菌体粗蛋白含量为5.16%(w/),菌体生物量(湿重)为79.20gL,发酵液的pH为3.8,其发酵液可作为生物凝固剂凝固胶乳,减少凝固用酸的量。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菌种发酵豆粕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粕、麸皮、糖蜜为原料,利用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混菌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菌液接种量、温度、发酵时间、料水比、麸皮添加量、糖蜜添加量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装料量25 g(其中91%豆粕、7%麸皮、2%糖蜜),1.5%MgSO_4,1%(NH_4)_2SO_4,1%尿素,1%K_2HPO_4,料水比1∶1.1,接种13%的菌液,在31.3℃发酵78.6 h。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粗蛋白含量达到56%,比发酵前提高13.96%;真蛋白含量达到52.43%,比发酵前提高21.39%;活菌数达到1.38×109;脲酶活性降低了95.93%。该复合菌株发酵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蛋白含量,降低脲酶活性,降解大分子蛋白质和抗原蛋白,且发酵过程中产生曲香味和酒香味,适用于豆粕发酵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固态发酵高温豆粕制备多肽饲料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温豆粕为原料,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法制备多肽饲料的最优发酵工艺.首先对影响固态发酵多肽得率的培养基组成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为:豆麸比2∶1,加水量110%,加蜜量4%.然后对影响固态发酵中多肽得率的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A)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  相似文献   

11.
二元复合菌固态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普通饲料豆粕为原料,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和黑曲霉作为发酵菌种,以发酵产物中的可溶性蛋白(包括游离氨基酸和小肽)为测定指标,对影响固态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的主要因素,包括不同的二元组合菌种、菌种比例、菌种接种量、发酵时间、基质水分含量、发酵温度进行了单因素研究;并运用响应面法对最优组合菌种固态发酵大豆肽的条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对2011~2015年连续4年开展的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试验与示范结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料发酵结束后加入豆粕栽培白背毛木耳,会导致污染率急剧增加,添加6%豆粕的菌包废包率高达32.5%;在常规栽培料建堆时,将豆粕与麸皮、轻质碳酸钙等辅料一起加入到木屑中进行充分发酵,可以显著提高木耳产量和品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相对常规料栽培白背毛木耳,添加豆粕的栽培料发酵时间和翻堆次数需要适当增加,必须确保培养料发酵充分,否则容易出现培养料氨味过重,以致菌丝不吃料或吃料困难,影响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豆粕为发酵原料,利用复合酶酶解方法制备大豆小肽,筛选碱性、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复配酶解豆粕。结果表明:复合酶的最佳配比为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为3∶2∶1;酶解条件:p H8.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5 h,水解度为94.55%,苦味值为3;小肽显示分子量分布范围:≤1 000 Da可达74.67%以上,其中≤500 Da占55.61%以上。综上试验结果可知,对比单酶、双酶及3种酶酶解豆粕的水解度和苦味值两项指标,3种酶组合使用更适合于制备水解度高、苦味低的大豆小肽。  相似文献   

14.
咪唑乙烟酸降解菌Z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Z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Z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同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确定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麦麸皮1.5%,米糠2%,豆粕1.5%,酵母粉1.5%,NaC l 0.8%,KH2PO40.01%,MnC l20.03%。该研究结果为大规模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提高细胞生物量并降低发酵生产成本的目的出发,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已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CS27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工艺条件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5%黄豆粉、0.5%糖蜜、0.8%氯化铵、1.0%氯化钠、0.1%柠檬酸钠、0.5%碳酸钙、0.1%七水合硫酸镁;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2℃,最佳装液量50 mL/250 mL,最适接种量10%,初始pH7.0。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条件下细胞生物量可以达到1.75×10~9 cfu/mL,为枯草芽孢杆菌CS27菌株规模化生产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大豆油为原料,KOH作催化剂,通过大豆油与乙醇的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大豆油脂肪酸乙酯。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模型对影响大豆油脂肪酸乙酯转化率的四个主要因素(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大豆油脂肪酸乙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KOH用量1.3%,醇油比8.3∶1,反应温度74.8℃,反应时间130min。在此条件下,酯转化率达98.93%。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优化低值豆粕液态制备多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低值豆粕液态发酵生产大豆多肽工艺,应用Minimum Run Equireplicated Res IV析因设计进行了主效因子的筛选,根据主效因子影响及变化方向进行爬陡坡试验,最后,应用二次旋转中心复合响应面设计对液态发酵多肽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工艺条件为豆粕浓度6.0%、pH 8.0、装瓶量93.0 mL.300 mL-1。最优条件下模型预测多肽含量为707.204μg.mL-1,验证试验结果为683.023±9.23μg.mL-1(n=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