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博爱县孝敬镇是有名的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2005年海林葡萄专业合作社在这里挂牌成立。经过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生产资料购进、统一包装销售,葡萄销路打入了广东、湖北、安徽等地市场,还与家乐福、丹尼斯等国际连锁巨头达成合作意向。2008年9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海林葡萄专业合作社,对于合作社这种经营模式给予了肯定和称赞。日前,本刊记者孙晓明就合作社的发展实践采访了海林葡萄合作社理事长马海林。  相似文献   

2.
为对比山东省不同经营主体的苹果生产效率,本研究基于2019年山东省经营主体综合调研数据,运用DEA模型分别测算了山东省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普通果农苹果生产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受土地流转费和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的影响,在不同经营主体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比较中,普通果农位居首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紧随其后,农业企业排名较低;从纯技术效率的比较来看,专业合作社位居首位,农业企业和普通果农分别位居二、三位,家庭农场排在最后。在分析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苹果产业平稳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宣威市海璇养殖专业合作社、宣威市生态养殖(绿壳鸡蛋)专业合作社、宣威市龙场镇葡萄种植合作社这三个合作社的调查,分析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为推动今后农村新型组织规范化,农业市场化、标准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钦州市荔枝产区29个自然村的实地调研,分析了钦州市荔枝生产经营及效益情况。结果表明,钦州市荔枝完全失管的面积比例达到26.9%,半失管理的占18.6%。在正常管理状态下,桂味的丰产稳产性好,收益最好;然后是鸡嘴荔、贵妃红和妃子笑;钦州红荔效益一般;大宗品种黑叶、三月红、禾荔价格下滑,综合效益逐年降低,失管最严重;灵山香荔"大小年"严重,收益不稳定。为提高荔枝生产经营效益,应选择合适的品种,加强果园管理,提升果农管理技能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农家顾问》2009,(10):12-12
在江苏东海县石梁河镇万亩无公害葡萄基地内.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葡萄架下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玛瑙般葡萄.地头是忙绿的果农.该镇葡萄生产合作社的社长陶明建在忙碌地指挥着外地运输的车辆.有的果农在磅秤上称葡萄,果农陶明强说:“现在大家种葡萄不用愁.合作社给我们提供技术.开拓市场,帮助销售.俺只管大胆地种就行了。  相似文献   

6.
果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联系果农与市场的组带,是苹果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类型和载体,发展壮大果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苹果新技术的交流、推广和普及,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苹果生产销售,推进苹果经营体制的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提高苹果生产综合效益和增加果农收入。  相似文献   

7.
一.林果合作经济组织现状 至2010年5月底,全市共有各类林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6家,社(会)员1.3853万人,固定资产1.574亿元。2009年经营服务总收入3.1887亿元,产值过亿元合作社1家(苏家屯区永乐葡萄专业合作社),过千万元合作社7家,其中3家获得省财政补贴(新民市周驼子乡绿洲源寒富苹果专业生产合作社,法库县丁家房镇五龙山葡萄种植合作社,康平县大扁杏种植合作社)。生产的产品有80%申请了商标,40%获得无公害绿色标识。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提高粮食生产集约化经营水平和效益,笔者对陕西省以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等为重点的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系统梳理了全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研究分析了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蒙阴县杏山子村是典型的山区村,耕地只占全部土地的1/6,林果业是传统产业,效益一直不理想。后来,全村果农自发成立10个果业生产销售合作社,发挥了较好作用。但是通过运作也发现了一些弊端:社多、分散、力量薄弱,规模效益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村“两委”以10个合作社为依托,于2002年10月引导成立了杏山子果业生产总社,吸收农户268户,社员人数达822个,拥有固定资产总值93.6万元,无公害蜜桃基地达到167公顷。  相似文献   

10.
柑桔产业作为一些地方着力发展的特色效益农业之一,对果农的致富增收举足轻重。当前,柑桔春季管理进入关键时期,管理质量的好坏将决定着全年生长的好坏、总产量的高低、果实品质的优劣,决定着果农的种植经营效益。现介绍如下几点管理方法,以供果农们在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1.
葡萄因口味鲜美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我县于1984年开始种植葡萄,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在生产和销售上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在生产上存在的技术问题,并阐述了在销售上因缺乏品牌意识、信息不灵和没有专业营销公司而造成的销售困难,提出成立葡萄合作社、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建立专业化市场和培养经纪人、实施葡萄产业化的生产经营等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我县地处福建中西部山区,拥有耕地15.2万亩,人均1.2亩。农村实行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粮食总产量从1980年的57520吨提高到2000年的90271吨,增长55.6%,在此期间,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也大幅度提高。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土地经营效益逐年下降,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打击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一、土地经营效益低的表现及其原因 从本县的种植业结构看,主要农作物的经济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体表现在:一是种粮效益低。目前,每百斤稻谷价格比1996年减少40元,扣除物耗后,纯收入仅9.3元。二是烤烟生产效益下降。从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任丘市鸿鹄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阐述了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社会化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服务成效,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提供参考,以提高其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海盐县秦万芦荟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5月18日,合作社前身是秦山芦荟园艺场,创办于2000年6月。合作社实行股份合作经营,有股东6人,芦荟种植户(会员)184户。合作社(园艺场)成立以来,通过近四年的运作,芦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品质量稳定提高,销售价格稳中有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5.
眼下,富硒农产品逐渐走上百姓的餐桌.由于硒元素具有明显的防癌、抗癌等作用。故富硒产品大受市场欢迎,诸如富硒大米、富硒大葱、富硒苹果等。自2003年秋冬以来。富硒农产品中又一新贵——富硒蘑菇亮相市场。这无疑给食品市场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据了解,富硒蘑菇在南方市场,其价格约是普通产品的3倍左右,而且较为抢手。使生产效益和经营效益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弱势群体的组织,它有效地架起了弱小、分散农户经营和统一大市场之间的桥梁,增强了农民的市场交易地位,维护了农民的合法利益。但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不清,经营权的弱化、利益约束机制的欠缺,在集约化、市场化、生产安全化、盈利最大化生产形势下,合作社的合作效益问题备受关注。如何提高合作社的合作效益是合作社面临的又一难题,通过对合作社合作效益低下的表现、原因和解决对策等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丰富合作社研究理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种粮效益不断走低的背景下,为寻找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提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依据家庭农场名录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对宁夏粮食产业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经营效益、种粮意愿及与普通农户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除设施蔬菜的资金生产率较低外,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效益、劳均效益以及成本利润率均高于粮食作物;家庭农场在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方面均一定程度上高于合作社,但合作社的规模效益较高,为社员和农户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社会效益较高;70%以上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都会在下一年继续坚持种粮,剩余的则选择不再种粮或不确定;自己开发土地的家庭农场对种植粮食的满意度、愿意度、选择度高于流转土地的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在户均净收入、人均净收入上远高于普通农户,但在单位面积净收入上,低于普通农户。应采取下列措施促进粮食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户合理收取土地流转费;政府扶持资金应具有公平性;解决好部分经营主体存在的土地经营权属纠纷问题;重视粮食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晒场、仓库等设施的配套完善;引导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向各自不同的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肖代彪  陈茹 《云南农业》2014,(7):I0008-I0008
近年来,昭阳区区委政府把莲藕、葡萄产业的发展作为深入实施产业富民、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昭鲁快捷通道”沿线两边,建立千亩连片“荷花休闲观光园”、“葡萄走廊”产业带和“葡萄庄园”,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江阴市母亲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41人,种植果树22.5万株,种植面积近4000亩,年产水果525万公斤,年交易额超过8000万元,辐射带动徐霞客镇南苑村及周边村镇2200个农户。合作社以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根据生产经营发展及社员的需要,组织果农学习政策法规,为果农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提供培训和咨  相似文献   

20.
葡萄因口味鲜美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我县于 1 984年开始种植葡萄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 ,在生产和销售上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 ,分析了在生产上存在的技术问题 ,并阐述了在销售上因缺乏品牌意识、信息不灵和没有专业营销公司而造成的销售困难 ,提出成立葡萄合作社、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建立专业化市场和培育经纪人、实施葡萄产业化的生产经营等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