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粮作物》2008,28(4):F0003-F0003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杂粮室始建于2000年4月,全室现有职工15人,其中科技人员12人,技术工人3人;有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5人,有硕士4人。全室现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公益性(农业)科研专项、中国糜子产业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国家小宗粮豆品种科技示范园、省重大科技攻关、省科技平台建设、省农业综合开发推广等项目8项;主持或承担国家和省杂粮品种区域试验及各类试验10余项。  相似文献   

2.
1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回顾“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先后主持承担和完成国家和省基金项目23项,发表论文46篇,申请专利2项,获奖1项。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个,投入研究人员431人,取得成果90项,发表论文396篇,申请专利27项。在全院22个研究所(中心)建设了30个重点学科。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老师周毓珩研究员,1931年生,原籍河北省丰南县张六庄,出身农民家庭,1950年于辽东省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辽东省立熊岳农业实验站工作。历任技术员、副股长、副科长和盘山水稻分站站长,1957年调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系,任稻作组组长、稻作室副主任,1963年晋升农业技师,1965年任稻作所副所长(主持工作),1980年起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4.
<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辽宁省"蓝莓、树莓育种与配套栽培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单位,承担辽宁省小浆果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重任。首席专家陶承光,农学博土、博士生导师、辽宁省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先后主持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30余项,获辽宁省科  相似文献   

5.
罗孝和 ,男 ,汉族 ,1 937年 3月出生于湖南省隆回县。 1 96 1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现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孝和从事杂交水稻育种 30余年 ,主持或参与 1 0多项国家、省科研项目。在所主持的科研项目中 ,获 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国家专利。在所参与的科研项目中 ,获 1项国家特等发明奖 ,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 997年晋升为湖南省农科院研究员。 1 998年 1 0月获首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基金奖。 1 999年 2月获“湖南光召科技奖” ,同年还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工…  相似文献   

6.
<正> 辽宁省水稻新技术应用与推广总结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辽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行。会议由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主持,来自沈阳、丹东、营口、辽阳等市机械插秧试点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省盐碱  相似文献   

7.
《北方水稻》2016,(4):7
正由辽宁省农垦局主管、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主办的《北方水稻》期刊,最早创办于1971年,刊名《盘锦农业科技》;1976年更名为《农业科技》;1984年,《盐碱地利用》;1996年变省内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名为《垦殖与稻作》;2007年更名为《北方水稻》。  相似文献   

8.
华泽田 ,1 955年 9月出生 ,辽宁省庄河县人。 1 982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气象专业 ,1 996年获得沈阳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 ;现为沈阳农业大学在读博士 ;辽宁省稻作研究所副所长 ,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 ,中国水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评审专家、《辽宁农业科学》编委、辽宁省遗传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高级会员、辽宁省气象学会理事、辽宁省农村及农村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主持国家科技部 86 3计划引导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农业部 94 8项目、辽宁省…  相似文献   

9.
<正> 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受省农垦局委托,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十六日在大洼县主持召开了省农垦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网成立暨第一次网会。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营口郊区总农艺师室、国营农场、部队农场、新生农场、乡及专业户代表共45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老师周毓珩研究员,1931年生,原籍河北省丰南县张六庄,出身农民家庭,1950年于辽东省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辽东省立熊岳农业实验站工作。历任技术员、副股长、副科长和盘山水稻分站站长,1957年调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系,任稻作组组长、稻作室副主任,1963年晋升农业技师,1965年任稻作所副所长(主持工作),1980年起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1982年晋升高级农艺师,1989年被评聘为研究员,1987至1994年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1996年退休。周老师有许多社会兼职和业务兼职,在学术团体的兼职曾有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常务理事、栽培委员…  相似文献   

11.
《杂粮作物》2010,30(2):F0003-F0004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高效栽培研究室是省内唯一的专业性玉米栽培研究科研团体,现有科技人员8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本科2人、专科1人,研究力量雄厚,人才结构合理,具有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研究项目的能力。“九五”以来,承担了辽宁省及国家玉米区试和预试的工作,并主持了辽宁省引种和高密组的区试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多次提到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农业智能设备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辽宁省几代农业信息人的努力,农业现代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信息设备认可度、使用度不断提升。该文从困扰农业智能设备产业发展的问题出发,结合笔者自身研究及实践给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推动辽宁省农业智能设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辽宁省大麦开发协作组于二月二十日在省农业科学院召开了一九八六年第一次协作会议。会议由省科委主持,省农牧业厅、省一轻厅有关负责同志到会并讲了话,省盐碱地所、省农科院育种所、沈阳农业大学,海城、铁岭、台安、阜新、辽中等市、县的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共29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杂粮作物》2009,29(5):F0002-F0002,F0003,F0004
2006~2008年辽宁农业综合开发先后投入资金61.1亿元,通过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加快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繁荣农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孙义  王志国  姜恩浩 《杂粮作物》2007,27(2):153-154
丹东农业科学院始建于1948年3月,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应用科研单位。50多年来,丹东农业科学院共取得各项科研成果350余项,其中获奖成果132项,累创经济效益600多亿元,几乎每隔十年就有一项重大成果。优良玉米自交系“330”,1982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多抗性玉米杂交种丹玉13号,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玉米自交系“丹340”、“E28”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北方水稻》2010,40(4):I0001-I0001
2010年7月5-6日,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水稻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中期汇报会在盘锦市召开。该项目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主持。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是汇报交流2010年项目进展情况,主持单位汇报了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及项目总体进展情况,项目核心区基点的代表汇报了水稻新品种的应用、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的情况。会议针对前期低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提出具体技术措施应用于项目区。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科学》2011,19(5):156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是从事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优质专用、特用玉米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重点科研机构。先后主持或参加农业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及产业化项目30余项。"十五"以来,共有46个玉米新  相似文献   

18.
本刊专讯     
《垦殖与稻作》2010,(2):J0001-J0001
沈阳农业大学超级稻成果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主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研人员共同参加完成的“北方粳型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从1999年至2008年,历时10年,在超级稻育种理论、新株型优异种质创制、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及其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刊专讯     
《北方水稻》2010,40(2):J0001-J0001
<正>◆沈阳农业大学超级稻成果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主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研人员共同参加完成的"北方粳型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从1999年至2008年,历时10年,在超级稻育种理论、新株型优异种质创制、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及其  相似文献   

20.
北方大豆育种协作网建立大会于2008年6月2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农科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